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已经攻占长安,天下唾手可得时,却被亲儿杀死

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已经攻占长安,天下唾手可得时,却被亲儿杀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35 更新时间:2024/2/4 10:44:09

继隋朝统一中原之后之后,大唐延续着隋朝的优良作风,国力盛强如骄阳,几位英明的帝王积极开疆拓土,一时各国俯首称臣,八方来贺。

但在历经贞观之治、永徽之治以及开元盛世等几大辉煌时刻之后,唐朝迎来了他最大的一个转折点——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使得大唐这个一片歌舞升平的泱泱大国,从巅峰走向了滑铁卢式的衰弱,不可谓不让人扼腕叹息……

安史之乱的主人公之一安禄山,为了一己私欲而篡权夺位,挑起战争,把大唐子民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李家辛苦打下的江山被他搅得一团浑水。

而世间向来是公平的,他的名声遗臭万年,烂在了历史长河之中是对他永久的惩罚。

或许是一报还一报,当年安禄山已经攻占了长安,眼前一片形势大好,几乎到了天下垂手可得的地步,眼见就可以继续他那荒淫无度的生活。

应该他也是这么想的吧,于是他整日饮酒作乐。终于在一个看似寻常的酒醉夜晚,他死了,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在床上……

被自己的亲儿子所杀,听起来是如此的荒谬,但这对于安禄山来说也算是有因可循,他一直以来为人处世,以及他对父子亲情关系的处理方式都大有问题。当然,这些和他的人生经历也分不开联系。

他亦飘零久

安禄山原名叫轧荤山,母亲是突厥巫师,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于是母亲带着他改嫁了,改名叫安禄山。

怀着对父亲的眷恋,使得他不愿意同继父住在一起,便时时往外跑,混迹于各大集市,与各种人结交。

于是,在其他人看起来游手好闲的安禄山却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学会了将近六种语言,还学会了做买卖。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又缺少父母关爱的安禄山寻常就喜欢干点小偷小摸的勾当维持营生,以往他都能顺利脱身。

但终于在公元732年,他失手了,被幽州节度使张珪抓到偷羊。安禄山飘荡的年少岁月也从这里戛然而止,他的人生从见到张珪这一刻开始改写。

命运齿轮的转动

张珪见安禄山大腹便便蠢钝的模样,本打算下令将他乱棍打死了事,却不想安禄山油嘴滑舌能说会道,并不如他表现的那般,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会六国语言。

本着爱才的想法,张珪放过了安禄山,并留他在身边做事,不仅举荐他为平卢兵马使,还将他收为义子。

安禄山本人十分会来事儿,也懂得左右逢源收买人心,在身边人的吹捧下,安禄山在唐玄宗的认知里实乃霍去病转世,有勇有谋。

而那时唐玄宗也尚有开疆拓土的雄心,所以很快,安禄山从原先的平卢兵马使,被擢升为了平卢节度使兼代理御史中丞等重要职位。

幼年的经历导致安禄山本人真才实学没有多少,但因为从小在集市长大,花言巧语和哄人的本事倒是学了个十成足。

在搭上唐玄宗这条线后,安禄山整天使出浑身解数讨好唐玄宗以及宠妃杨玉环逗二人开心,甚至还认下小他十六岁的杨贵妃做干妈,哄得二人当真把他当儿子对待。

安禄山在幼年的亲情上没有体验过太多的温馨与幸福,成年后又一直漂泊在外受尽世间冷暖,但他后半段人生简直如开了挂一般,好运爆棚。

唐玄宗不仅把军队交给他,还让他兼任范阳节度使和河东节度使。正可谓一人得道,全家荣光,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摇身一变成为太仆卿,次子安庆绪升为了鸿胪卿。

除此之外,玄宗还将太子的女儿下嫁给安庆宗。可以说,玄宗给足了安禄山“宠爱”。

盛唐的陨落

但农夫与蛇的故事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在玄宗如此的关爱下,安禄山却“恃宠而骄”,生了异心。

他瞅准时机,冷不防在玄宗沉迷女色,整日与歌舞、美人、美酒为伴而不理朝政之时,率领六万人发动了一场政变。

此时的大唐便如同他的君主一般,盛世太久早已懈怠,岌岌可危。如同那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般。

都不用安禄山怎么费心思攻打,周边的百姓就缴械投降了。直到他势如破竹般的快要杀入长安时,唐玄宗才真的确信,这个平时憨厚有趣的义子竟真的包藏如此祸心,还付诸了行动。

感觉被愚弄了的唐玄宗怒不可遏,天子之怒,伏尸千里,流血百万。

虽未到达流血百万的地步,但安禄山最重视的长子安庆宗,在这次政变中成为了唐玄宗怒火发泄的对象,当即被杀死在长安城下。

得到消息的安禄山痛心疾首,旋即加快进攻的速度,直逼长安城下,势要为儿子报仇。玄宗眼见局势如此,已无力回天,便在众人的保护下逃往成都。

谁主“太子”

安禄山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之后,随即建立了大燕政权,自己登基称帝。但在立太子的这个问题上,他老泪纵横,怀着对长子的愧疚,拿不定主意。

按理,寄予最大期望的长子安庆宗已经被杀,太子之位顺理成章的应该轮到了原配所生的次子安庆绪。

但安庆绪并非安禄山喜欢的孩子,他也并没有被委以重任。相比之下,因为爱屋及乌,安禄山更喜欢他宠爱的女人所生的安庆恩。

安禄山本欲立安庆恩为太子,但因为身边人极力劝阻,权衡利弊之下,最终他还是咬牙立了安庆绪为太子。

而这也为他日后的惨死也埋下了祸根,或许是自己从小就没有得到该有的关爱,以至于在他成为父亲后,不知如何去做一个好父亲。

不患寡,而患不均。一碗水端不平,安庆绪的怨恨是想必然的。

此时,从别人口中得知此事的安庆绪内心五味杂陈,多得是往常父亲对自己的轻视,想的是在立太子这样的大事上的明显偏心,恶念似乎在他脑海里生了根,发了芽,已无法拔去。

大捷告一段落后的安禄山整个人都是松懈的,犹如穷人乍富一般,他肆意挥霍。

又因为身上长满了毒疮加上双目失明使得他整个人暴躁非常,稍不顺心就对身边人打骂,完全忘了当时一起打天下的情谊。

谋士严庄和近侍李猪儿最饱受安禄山的折磨,苦不堪言的二人早已受够了,于是一合计,撺掇起了安庆绪这个不讨安禄山喜欢的太子。

他俩对着安庆绪苦口婆心地劝导:安庆恩在一日日长大,若是日后安禄山后悔,改立安庆恩为太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当晚月华满地如霜,与平时任何一个夜晚并无不同,安禄山酒醉尚在熟睡,不知危险已经来临。三人来到安禄山床边,手起刀落,合伙将安禄山杀死,埋在床下,对外则宣称安禄山不忍病痛折磨禅位给安庆绪。

结语

至此,安禄山传奇的一生告一段落,他似乎是可怜的,但他也是可恨的。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不是死在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之下,也不是死在官场上的明枪暗箭之下,而是死在了对于儿子的疏忽和偏心这把利刃上。

人们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年幼吃尽苦头的安禄山若是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联想自己不幸的童年。

从而对每个孩子都悉心培养教育,做到不偏不倚,想必最后也不至于惨死,落得个如此下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怎样才能做武则天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谈男女关系,做一个女人就要像武则天一样,怎么和武则天一样的女人相处

    相信各位一定猜到她是谁了,她便是武则天,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这女子的地位可谓是非常低下的,掌握权力的大多都是男人,而武则天呢,可以说是个例外。武则天称帝之后是勤于政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在政治上,武则天是奖励农桑,改革吏治。他的功绩不亚于古代任何一个优秀的皇帝,但是

  • 武则天4个儿子和2个女儿的人生悲剧结局因何而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4个儿子下场,武则天四个儿子和两个姑娘都是谁,武则天几个孩子的结局

    1.武则天的大儿子,代王李弘(652—675),23岁时比较突然死亡了,被唐高宗封为孝敬皇帝。死亡原因可能是被武则天毒死;也可能是因为肺痨而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肺结核。2武则天的二儿子,章怀太子李贤(652—684),当太子的时候,因谋逆罪被武则天流放巴州,后来被武则天派人逼迫自尽身亡,也有研究者认

  • 再现玄武门!长孙无忌为何能逼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只因李泰无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孙无忌为何支持李治,李治是长孙皇后亲生子吗,长孙无忧把李治交给欧阳飞燕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长安城中流言四起,魏王李泰将要取代太子李承乾成为新的帝国继承人的消息从坊市传到阁台,再到李世民的耳中,这位已经步入晚年的大唐天子惊奇的发现,他正在重走父亲李渊的老路。一个野心勃勃,欲置太子于死地的藩王;一个贪玩好色,遭到四方厌弃的太子;一个游走于两个儿子之间,不愿悲剧重现的

  • 这就是北汉-五代十国最强硬的一个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代十国图解,五代十国中北汉的历史,五代北汉的小说

    北汉☞为什么说北汉是最强硬的?北汉在五代十国中是相当另类的存在,衰而不竭,竭而不亡,硬生生坚挺了26年,号称五代小钢炮,还跟茅坑里的石头样又臭又硬。 论国力,北汉(共12州)甚至都不一定强过仅仅只有一个江陵的荆南,简直就是巴掌大块地方。 论经济,穷得一塌糊涂,连大臣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赋税少的可怜,还

  • 苏定方大器晚成,终成世之名将(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代名将苏定方后代,苏定方个人资料,苏定方一生光明磊落

    唐皇李治最念念不忘的就是攻灭高句丽,设想了一个新的战略,先攻灭高句丽南部的毗邻之国百济,以此为跳板,进攻高句丽,届时唐军从辽东、百济,上下夹攻,再加上海军拦腰登陆,中心开花,必能一举拿下高句丽。李治遍数当今上将,苏定方最为突出,还有攻灭西突厥的奇功,是灭亡百济的不二人选。李治召见苏定方,问道:“我要

  • 李靖灭突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靖平定西突厥,李靖大战南梁40万大军,跟随李靖灭突厥五路大军的都有谁

    公元626年八月八日,玄武门之变后两个月零四天,权力斗争的最大失败者李渊不得不放下心中的骄傲,将他手中最后的皇帝名号拱手让给了李世民。正当李世民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来自北方的敌人,强大的突厥再次兵临渭水河畔,此时距离李世民继承皇位才不到二十天的时间。是战,还是和?和就是降,只不过说出来好听罢了。李世

  • 东晋为什么会出现“鄂州动而天下乱,鄂州定而天下安!”奇葩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东晋有多乱,宋代鄂州取代荆州地位原因,东晋南迁后的统治政策内容及评价

    叛军之所以能够节节胜利,绝不是因为他们神勇无敌,而是因为门阀士族割据的西晋帝国无暇南顾,此时打破旧秩序实在是太容易了,就是在一帮荆楚流民的冲击下,仅仅维持了百年国运的西晋就这样走向了消亡。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必然会建立,但是要建立一个以士族门阀为核心的新秩序就很难了。随着西晋帝国的统治秩序崩溃,

  • 狄仁杰劝武则天“归宗唐柞”,太原文化公园写错字,将帝位变草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000多年前,发生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归宗唐祚的典故,在1000年后写到狄仁杰文化公园的牌匾上,却因为一个错别字将原意完全扭曲,将帝位变成了草木,本来是传承历史文化讲传奇故事,经曝光后却成了语言文字的反面教材。太原热心市民纠错断案,为武则天狄仁杰洗冤,不怪游客眼力好,只怪公园没文化。唐朝宰相狄仁杰

  • 荆州刺史(11)王敦:在东晋22位荆州刺史中,是首屈一指的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国荆州刺史,东晋历任荆州刺史,三国时期荆州各郡太守

    (摄影:李欣)荆州刺史(11)王敦:在东晋22位荆州刺史中,是首屈一指的权臣余大中王敦(266-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人。建武元年(317年)曾任东晋荆州刺史。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晋武帝司马炎的爱女襄城公主,支持晋惠帝司马衷复位。与堂弟王导一同辅佐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

  • 窦建德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与窦建德,窦建德李世民什么关系,隋唐窦建德与李世民的关系

    隋唐更替之际,李渊建立了大唐,李密代表隋朝旧部势力,窦建德称河北王,王世充称河南王,这四方势力呈四足鼎立之势,彼此相互制肘,唐王李渊为了大唐的基业,派李世民出兵先讨伐河南的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本想坐收渔翁之利,但在谋臣的建议下,还是决定出兵支援王世充,结果没想到半路上被李世民擒获。窦建德被生擒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