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样评价秦始皇,有不少地方,都颠覆了前人的观点

这样评价秦始皇,有不少地方,都颠覆了前人的观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103 更新时间:2024/1/21 5:12:03

毛主席一生喜读历史,对历代皇帝也都有过非常经典的评价,历史客栈就来做一个系列——“毛主席点评历代皇帝”,今天先来介绍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物,有人说他是英明君主,有人说他是专政暴君,更有人称他为千古一帝,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毛主席对秦始皇就非常推崇,曾经高度评价说:“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超过他的。”

毛主席之所以推崇秦始皇,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1964年6月24日,毛主席在接见外宾时说:“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位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超过他的。”

而且,在毛主席的眼里,秦始皇还有三个方面的功绩不可磨灭。

第一个,就是秦始皇知人善任,善于发现人才,起用李斯、尉缭、王翦等人,最终统一了六国,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事业。

第二个,是他善于创新,勇于改革,创设了一系列与夏商周都不同的政治制度,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设立郡县制,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第三个,就是秦始皇特别重视农业和文化建设,所有农民都要向政府报告占用了多少土地,然后政府根据你占有的土地,制定上交粮租多少。

这些制度,后来都被历朝历代不同程度地沿用了下来,对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秦始皇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

1958年,毛主席在出席黄河水利问题的会议上,说:“齐桓公九合诸侯,订立五项条约,其中有水利一条,行不通。秦始皇统一中国,才行得通。秦始皇是个好皇帝。”

原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在《一个省委书记回忆毛主席》一书中,也记录过毛主席说过的一段话:“说秦始皇没有做过一件好事,太武断了。秦始皇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统一了原来的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变分封制为郡县制。这些事关中华民族兴盛的大事,能说不是好事吗?”

在毛主席晚年时,还跟埃及副总统沙菲说:“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有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郭沫若曾经写过一本《十批判书》,其中对秦始皇有很多不好的评价,毛主席就专门写了一首诗《读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当然,毛主席虽然很推崇秦始皇,但对他的评价也并不是全盘肯定的,而是一分为二。比如,他曾对人讲:“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以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耽于逸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

毛主席还说过:“秦始皇这个人,是有雄才的,但是,他统一了六国以后,就躺在了功劳簿上,开始迷恋自己的功绩了。”

后来,毛主席还在不同场合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出现的问题做了盘点,大致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他大兴土木,一个阿房宫就征了70万的劳力,后来又修长城,又调了40万的劳力,当时中国的人口不过千把万,而抽调的这两项劳力,就足让大量的田地荒废,民不聊生。

第二个,是他的赋税太高了,各种名目的税种一个接着一个,老百姓在如此重的赋税下,想要活下来,那是相当艰难的。

第三个,是他的刑罚太残暴了,甚至有些刑罚都走上了极端,老百姓动不动就要受罚,长此以往,肯定不干了,后来才有了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

纵观秦始皇的一生,他最受诟病的应该就是“焚书坑儒”了,在历史上,对这件事也基本上都是持批判意见,但是,毛主席对这件事却有不同的看法。

毛主席曾经对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说过:“秦始皇有焚书坑儒的恶行,因此把他看作是大暴君、大坏人。焚书坑儒当然是坏事,它把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给挫折了。但我们对什么事都应当有分析,秦始皇并不是不问什么书都焚,也不是不问什么儒都坑。他焚的是‘以古非今’的书,坑的是孟子一派的儒,其实只有四百六十人。”

当然,毛主席对这件事也是有批判的,说:“当然我并不赞成秦始皇的滥杀无辜。当时,要由奴隶制国家转变为封建制国家,不实行专政是不行的,但对孟子一派采取焚书坑儒的办法,太过火了。”

在1959年4月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针对工作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说:“要学习和借鉴秦始皇善于集中力量于主攻方向,同时要学会走群众路线,也就是把集中统一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不利于群众的事情就是不利于国家,没有什么有利于群众而不利于国家的事。秦始皇并不是没有过错,给秦始皇翻案,要看到他还有重大的过错。历史上的秦始皇搞专制独裁,同群众路线是根本对立的,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走群众路线的秦始皇。”

这就是毛主席对秦始皇的评价,有不少地方都颠覆了前人的观点,但出发点也是很明确的,也是毛主席一直在倡导并坚持的,就是:“不利于群众的事情就是不利于国家,没有什么有利于群众而不利于国家的事。”

更多文章

  • 在“草船借箭”时,曹军为何不采用火箭?这正是诸葛亮的厉害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什么草船借箭时曹军不射火箭,诸葛亮用什么向曹操借箭,诸葛亮居然借箭成功

    在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的乱世之中,有三场著名战役影响了后世历史的走向。首先是曹操在官渡击败当时全中国实力最强的军阀袁绍,从而一举平定北方。然后就是曹操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的战役,此战颇为经典,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将曹操赶回了北方大本营,最后就是吴蜀为了争夺荆州而爆发的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吴国在前期失利的情况下

  • 项羽除虞姬之外还有一个女人,项羽死后,此女子竟然为他留有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项羽死后虞姬跟了谁,项羽虞姬视频完整,项羽一共有几个女人

    项羽,一个没落的楚国贵族,出生在乱世的他,智勇双全,在其起兵灭秦之后,自称霸王。可以说,在那个时代,项羽是无敌的,正因为如此,才导致项羽非常的骄傲轻狂,做事也只注重虚名,也会为了心中的一时之快,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来。像项羽这样无敌的人,是不会轻易接受失败的,也不会甘于失败的,同时,更不会反省因自己

  • 蜀汉在巅峰时期实力怎样?汉室天下真的有望恢复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汉巅峰时期有多少人,汉室可兴,蜀汉巅峰到底多厉害

    蜀国的巅峰时期,还要说到刘备取汉中之时,黄忠定军山斩夏侯,夺取汉中,关羽在荆州地区声望颇高,在与曹魏的斗争中,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一时间威震华夏,夺取襄阳等地,并围困曹仁于樊城。此时,刘备坐拥益州、汉中、南中、荆州大部分地区,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势头正盛。许多人认为蜀汉开始走下坡路便是夷陵之

  • 为何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前不自尽?吕后:她敢自尽一个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在建立汉朝以后,成功地把自己从一个小流氓变成了伟大的汉高祖,这种转变无比传奇,让后来无数人对其膜拜,包括一代枭雄刘备。但可惜的是刘邦自己虽然飞黄腾达的,但他的女人们却基本上没什么好下场。吕太后自然因为刘邦的胡作非为,结果彻底黑化,而其他的女人则大多数因为刘邦的好酒色,结果杀的杀,死的死,几乎无一

  • 在离地球2242光年的地方,能看到秦始皇登基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登基位置在哪里,离地球多远才能看到秦始皇登基,距离地球几亿光年能看到秦始皇

    人和望远镜是如何观测的相信大家在学校期间都有学过物理这门学科,对于光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一般来讲,人眼要想看到物体,首先这个物体要能发光,或者可以反射光。一旦这个物体自身不发光,也无法反射光,那么人类的眼睛是看不到这个物体的。当这个物体发光或者反射光的时候,光会通过介质传播到人的眼睛当中,通过光子携

  • 曹操如果同意让华佗给自己开颅,结果会是怎样?专家:直接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如果曹操让华佗开颅能活吗,华佗给曹操开颅是事实吗,华佗为曹操开颅手术可行不可行

    曹操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他从无到有,统一北方,成为三国中“发家”最早,实力最强的一支,但在常年的征战和劳累后,曹操患上了“头痛病”。当时曹操为了治头痛,也是遍寻名医。东汉末年有“建安三神医”,分别是董奉、张仲景和华佗,而华佗又被称为“外科圣手”,治疗曹操的头痛病还是有这个实力的,后世对华佗的医术评价

  • 王莽的头颅有何特殊?为何被历代皇室当宝贝,收藏了2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莽的头颅的图片,王莽头颅被收藏和下落介绍,王莽的头颅为何很珍贵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引言王莽因为篡位被永远的定在了耻辱柱上,同时他身上也有诸多后人好奇之处。一来是后人对他的一些先进政策感到疑惑,认为他是穿越者,二来是因为他的头颅被后世皇帝当做宝贝,收藏了两百多年。前者或许还是大家的臆想,但是后者却是真真切切发生的历史事实

  • 清朝人口为何从1400万迅速增长到4亿,呈现暴发式增长,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人口何时突破1亿,为啥清朝人口直接飙升到4亿,为什么清朝人口突破4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人口有14亿之多,但是古代的中国人口并不多。由于古代的医疗水平低下,再加上战争和天灾的影响,古代的人口增长趋势一直都是反复无常的。就在清朝时期,最初的人口数量只有1400万,但是通过三个因素,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迅速突破了4亿大关,那清朝时期人口速增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

  • 被称作“千古一帝”,“德智体美劳”全面开花,且精通西学的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年少时显露的超高天资,精明过人的康熙皇帝

    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爱新觉罗·玄烨,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其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中也能排进第一梯队。他一生励精图治,丰功伟业,让人钦佩不已。清朝康熙人物画像立志勤学,少年有成康熙帝幼年曾患天花,九死一生。其后,八岁丧父,十岁丧母。生母佟佳氏去世时,康熙帝昼

  • 纪晓岚拿着张白纸向乾隆宣读大典祷文,一张口,乾隆龙颜大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23年前,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爆火,那个风趣幽默、机智勇敢,在乾隆面前与和珅斗智斗勇的纪晓岚一下子深入人心,成为几代人的童年回忆。正是那个会讲段子会怼人的纪晓岚,让我们在那个压抑的时代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才子。电视剧取材于真实,却又有很大程度地戏说。实际上“铁三角”没有那么铁,纪晓岚也并非完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