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学的时候都曾经学过曹植所写的《七步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便是曹植在受到曹丕压制时所作,此时的曹丕虽然已经登上宝座,但是因为曹植自幼便聪慧过人,深受父亲曹操的喜爱,而且在朝野之中也素有才名,所以曹植便深为忌惮。
便召过曹植说:“久闻弟弟天赋才学过人,成诗只在须臾之间,今日特请弟弟前来作诗一首,若是在十步之内尚未完成,便是欺侮我这兄长,到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毕竟常人在十步之内是不可能完成一首诗的,然而曹丕一开始把话给堵死,你若是没有完成便是欺君大罪,杀心尽显无疑。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曹植一边走着步伐,一边写下了这一首悲怆无奈而又有些惨痛的《七步诗》,其中的最后一句更是流传到今天成为千古名句,也让曹丕眼圈泛红潸然泪下,当场就起了疼惜之心,走过去扶起曹植温言抚慰。但是在一时的感动过后,曹丕作为皇帝的戒心再一次回归,他还是想要找机会杀掉曹丕,至少也要终结掉他成为皇帝的可能性。
在两人坐着同一辆车外出的时候,曹丕见到路边上有二牛打架,其中的一头牛被顶下了土窟之中,胜负之势非常明显。曹丕见此便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与弟弟曹植,于是命曹植以此为题作诗一首,但是在诗中不得出现“牛”这个字眼,显然这又是一场刁难。
不过曹植确实是聪敏过人,他不假思索便写出了“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快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敌不惧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将“肉”比作为“牛”,同时表示说这两头牛在争斗的时候,那一头失败的牛并不是力量比不上,只是为了不伤害另一头牛,这就让曹丕无言以对了,而这一首诗也就成为千古佳话。
在我们后世人的眼中,亲兄弟之间出现这样争执显然是让人颇为费解的,但既然涉及皇位自然也就可以令人理解。笔者认为曹丕之所以要如此执着地针对曹植,本质上还是因为他对于自己的不自信,对于曹植的才华与人望都心怀忌惮,所以千方百计一定要让他在才华方面出丑,这其实是打击曹植人望的手段,不过曹植并没有如他所愿,于是便让曹丕的忌惮之心更甚了。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