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愿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

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愿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37 更新时间:2023/12/10 15:22:15

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亦可自强。浩浩荡荡五千年历史,其中不乏优秀的女性。不只是男儿心怀天下,她们同样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值得后人世世代代的敬仰。其中,不得不提到孝庄皇后。康熙将他敬重的祖母停尸37年,不愿下葬。这其中联系到她的遗嘱,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

她名布木布泰,属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在她的孩子顺治成为皇帝后,她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最受敬重的皇太后。身居高位的她,本可享尽荣华富贵,但天性沉稳朴实的她,并未过什么奢靡的生活,而是以节俭为美德。

她心中怀着对士兵的关爱,她认为士兵常年征战,为国家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于是,她将自己节省下来的金钱拿去犒劳这些伟大的士兵。古时靠天吃饭,灾害常有之,而心怀百姓的孝庄文皇后,在这时心念灾民,拿自己的积攒去救济老百姓。

她完完全全担得起一国之母的名声,不仅是老百姓对她敬重且爱戴有加,皇帝也对其十分欣赏,从她的身上,皇帝也更加了解如何为一国之君。她不仅影响了顺治,也对康熙帝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康熙从小便与祖母十分亲近,感情十分深厚。只要得了空子,便要关心问候祖母,了解祖母起居和一日三餐,自己干的大大小小的两三事也必定会告知祖母。

连在河里抓到一条肥美的鲢鱼,也要马上孝敬给祖母。康熙二十二年秋。康熙和祖母一同登临五台山。这路上,遇到上坡,孝顺的康熙就会下车搀扶其祖母。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康熙寸步不离,亲自伺候她,苍天祈求延续其祖母的生命,宁愿以自己的寿命换得祖母更长久的生命。

他用双向的感情感动世人,孝庄皇后为子孙付出的所有,子孙都看在眼里。这般真情实乃感人。生于名门贵族的她也是两朝最受敬重的太后,却未如礼法所要求一般下葬,而是停尸了37年。这之中到底有何缘故?

康熙鉴于其对其祖母的尊敬,自然是不会如此安排。这原因便自然是孝庄留下的遗嘱了,她在遗嘱表明太宗皇帝的陵园不可因为她而被扰动,而她又不舍他们父子。她的小小心愿,便是在那孝陵的附近被葬,便满足了。

短短几句,温柔细语,却是令人惊讶。因这历史上不愿同夫君合葬的女子,实在是寥寥无几。究竟为何她做出这反常举动,问题还是出在感情上,皇太极和她只是一纸婚约,真正的感情并没有多少。

当她处在深宫中为妃时,其实她并未得到先帝恩宠,而孩子在一开始也仅仅是个储君。皇太极在后宫中封了五大福晋,而布木布泰仅居第五,她被封为的是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在后宫中,她并未拥有太高的位置,她的姐姐却受到巨大恩宠,叱咤后宫。

她有作为皇后的姑姑,有享受极致圣宠的姐姐,唯有她,孤独凄冷。哪怕她最后凭借获得皇位的儿子,获得了极尊贵的地位,也融化不了她对先帝的恨意和淡漠,如此这般的遗嘱似乎也说得过去。可尊敬的祖母哪能随便下葬,康熙苦苦寻觅,终于为她寻得一处风水宝地。

天下人众说纷纭,说这祖母坏了规矩,可康熙不管不顾,既要给祖母体面,也一定要满足她最后的心愿。这也是他最后能为她做的了。《孝经》中有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而康熙为其祖母所做,绝对对得起他也配得上孝这一字。他的孝不是听从礼法所言,而是真正真正地去理解祖母,去完成祖母所想之孝。其孝为真孝,该孝值得流传千年。

参考资料:

《鹧鸪天·诗说孝庄文皇后》

《孝经》

更多文章

  • 慈禧十八岁复原图曝光,名副其实大清第一美人,难怪备受咸丰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唯一一张存世照片,慈禧的长相复原图,慈禧的图片真实照片

    所以在咸丰皇帝临终的时候,他的亲近大臣也是满清贵族的亲王肃顺,就静悄悄地对咸丰说了一句:“愿上效钩戈夫人事。”钩戈夫人是汉武帝刘彻的妃子,当年汉武帝去世之前,因为继位的儿子刘弗陵尚且年幼,害怕受到其母亲的压制,就把儿子的生母钩戈夫人给赐死了。肃顺的意思就是希望咸丰能够把慈禧给赐死,毕竟此时继位的儿子

  • 康熙和近身侍卫下象棋,半个月后见侍卫尸体被抬出,康熙深感愧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喜下棋的故事就更多具有帝王色彩,那是他与大明帝国第一名将徐达,两人泛舟在莫愁湖上,一边游玩观景,一边吟诗作赋对对子。突然朱元璋兴致大发,表示要与徐达下围棋,徐达在几次推辞之后只能同意,但是为了不触犯到朱元璋,每一次都放水得很厉害,结果这也让朱元璋不高兴。跟一个水平差的人玩就是这样的,他输了很不

  • 清朝一穷小子,闹肚子下船方便,阴差阳错发家成一代富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一穷小子因闹肚子下船方便,清朝的穷小子闹肚子,清朝一小伙因下船成了富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清朝时期有一个贫穷的年轻人,过着极其困苦的日子,有次划船的时候肚子疼,下船行个方便之时,竟然阴差阳错地成为一代富翁。清朝初期还延续着前朝的科举制度,每年进京赶考的穷书生极多,都盼望着中举来洗脱身上的穷酸味,底层人民冲破阶级束缚的唯一办法就只有中举,而没有学问的人更

  • 李鸿章主动将年少俊俏的女儿嫁给一落魄老头,生下的后代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鸿章后代穷困潦倒,李鸿章将女儿嫁给年过4旬的老翁,李鸿章后代移民

    尽管如此,大多数的父母在决定将女儿出嫁的时候,还是会事先问过女儿的意见,与之商量着来。如果没有的话,基本就是为了金钱或者权利,但是在清朝时期却有一个例外,已经拥有巨大权势与财富的中堂大人李鸿章,忽然决定将自己年少俊俏的女儿,主动去嫁给一个落魄的老头,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而是被广大文人士子传为

  • 清朝皇帝为何喜欢外出打猎?不只是带皇子出游,更为了政权的未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带领皇子打猎,清朝皇帝狩猎的地方,清朝皇帝最后一次出访

    其实,清朝皇帝带皇子皇孙游猎,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不让他们忘记祖宗依靠骑射换来的天下,更有着深层次的用意——为了政权的未来。借着游猎的机会,让皇子皇孙走出宫廷,观察社会,了解民间,增长他们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胸襟,让他们不沉迷于享乐,心中装着国家,装着天下,这才是真正的用意,乾隆皇帝有一首诗就很浅显易懂的

  • 意外得知自己是慈禧后人,他留长发穿古装,相亲如同在“选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慈禧选男妃,慈禧入宫选妃电视剧,慈禧太后是怎样选妃的

    当人们听到慈禧这个名字,无不是咬牙切齿,十分痛恨的。毕竟清朝的灭亡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她一顿饭要准备上百道菜,生活十分奢靡。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北洋水师的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同外国列强展开殊死搏斗,然而身在北京的慈禧却擅自挪用了北洋水师的军饷,为自己庆祝生日,使得前线弹药配备严重不足,最终北洋水师战

  • 她是上海滩第一美女的女儿,嫁给民国总统,晚年却在寺庙孤独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上海的民国四大才女,旧上海滩四大美女之首,老上海第一美女的后人

    在胡蝶的一生中,除了两段婚姻以外,最让她惦念的大概就是她唯一的女儿胡友松了。胡友松出生于1939年,当时胡蝶已经是著名影星,但她却从来不告诉女儿她的父亲为何人,只是说:“谁要问你,你就说有妈妈,不要提爸爸。”所以也有人说胡友松只是胡蝶抱养的孩子。 不过无论两人是否为亲生母女,胡蝶对女儿的疼爱都是真

  • 乾隆死后有多惨?遗骨被扔臭水沟,头骨被压碎,全尸都未留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死后尸骨被扔,乾隆死后为什么尸骨不全,乾隆把一个19岁的女人纳入后宫

    中国自古以来便讲究入土为安,死者为大。古人相信自己死后会前往另一个世界,因此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会在自己的墓中陪葬一些生前珍爱之物,希望能够带到另一个世界去。尤其是对于帝王而言,更是斥巨资来为自己修建陵寝,陪葬无数的文玩珍宝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够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而这些储藏丰富的陵寝毫无疑问成为了

  • 李鸿章第一次见全自动机枪,没问价却问了句话,洋人听后沉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末年,有一位非常出名之人,他本是文人却靠着军功而走上权力宝座,他虽然不是帝王但是后人对于他的评价也如同秦始皇一般功过参半,他就是李鸿章,他也是一位能力和狠心并存的大臣。在清末的名臣中,李鸿章是最为务实的那一位,他很少被外物所绊住。在那个年代,经历了不少屈辱的历史时刻,而李鸿章在这些时刻中也扮演着

  • 太平天国叛徒被李鸿章处决,女儿落入洋人之手,生混血儿祸国殃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没有德行的人才难以成功,即使他们能在有生之年为自己获得很多好处,这些好处也不能拿走,留下的只是永恒的骂名。太平天国的一个叛军死于李鸿章之手,他的爱女为外人所得,生了一个混血的儿子,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他选择了英国的立场,利用混血优势在中国做了很多坏事。这个混血儿就是马继业。他有着中国血统,但他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