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巾起义究竟是什么样的 该起义为何能快速蔓延到全国

黄巾起义究竟是什么样的 该起义为何能快速蔓延到全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53 更新时间:2023/12/5 5:39:04

还不了解:黄巾起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黄巾起义,为何能迅速蔓延东汉全国?

这篇文章,我们来说说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爆发于公元184年二月。起义刚爆发时,势头很猛,起义军攻城拔寨,焚烧官府,没逃走的官吏要么给杀死,比如南阳郡守褚贡;要么给绑票,比如安平王刘续。刘续被活捉后,手下花了好大一笔钱才把他给赎回来。

黄巾起义不但强度大,而且范围还很广。黄巾军总数几十万人,起义烽火波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大概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它这个地域性上的广度。

当时东汉一共才十三个州,八个州被起义波及,黄巾起义一下子就变成全国性的危机事件。汉灵帝立即派兵镇压,只用了八个月,就消灭了黄巾军主力。

所以黄巾起义就有个奇怪的特点:爆发时很猛,但失败得也很快;迅速进入了高潮,持续时间却很短。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巨大的反差呢?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三点即可概括:

第一个,黄巾军战斗力差。

历史书上说,黄巾军数州并起,有几十万人。

但实际上,这几十万人不都是战士,其中夹杂着大量的非战斗人员,比如老人、妇女和儿童。当时老百姓都活不下去,往往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地参加黄巾军。

黄巾军中非战斗人员有多少呢?

大概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换句话说,十万人中只有三万人能打仗的。

三分之一是战士,好像也不少。假设黄巾军有三十万人,那总共就有十万战士了。

但就算有十万战士,也都是乌合之众。

为啥这么说?

因为东汉建国时,担心地方拥兵自重,刘秀取消了西汉时的正卒制和都试制。

简单解释下这两个制度。正卒制,是23岁以上、56岁以下的男子都至少要到大军中服役一年,参加各式兵种的训练;都试制,是郡国每年要举行一次军事演习。

这两个制度放在一起,就相当于全民预备役。

正卒和都试取消后,东汉普通老百姓是没机会参加军事训练的,所以我说他们是乌合之众,战斗力不行。

黄巾军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是将领无能,战术指挥不行。

黄巾军的将领,都是没什么战术素养的——他们厉害,只存在游戏中。

举两个例子。

比如长社之战。黄巾军将领波才用十万人(如上所述,不都是战士)包围了政府军几千人,人数绝对优势。但因为波才非常愚蠢地用野草结营,被皇甫嵩用火攻,大败,死者数万。

再比如宛城之战。朱儁只用了一万八千人,就把十万黄巾军包围在宛城。攻外城时,朱儁佯攻东南,实攻西北,轻松破城;攻内城时,朱儁久攻不下,就假装撤围。黄巾军非常幼稚地上了当,出城逃走,结果被在野战中轻松击败。

和东汉中央军的战斗中,黄巾军每次都是人数优势,但最终总是失败,说明他们的指挥是不行的。

黄巾军的将领和皇甫嵩、朱儁比,相当于业余玩家打职业选手,胜负并无悬念。

和地方大军战斗中,黄巾军赢了很多次,还杀了几个郡守,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厉害,下面会详细说。

第三,黄巾军战略不对。

在中国古代,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农民起义,基本上都采用同一个战术:流动作战。

“hit & run”,不和政府军刚正面。

因为一旦你占据一个区域死守,人家就会集中全国的资源,来抓着你打,你根本打不过。

典型的案例,是唐代的黄巢和清代的洪秀全,跑着打时无人能挡,一停下来就完蛋了。

所以有经验的农民军,专往各个行政区域的交接地带跑,比如什么“三不管”地带,然后慢慢壮大,最后角逐皇座。

张角不懂运动战,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综合以上三点,黄巾军失败是没有悬念的。

实际上,真正困扰很多人的问题是,为什么黄巾军一开始看起来那么猛——数州并起,攻城拔寨,杀了好几个郡国长官,把各个地方政府打得屁滚尿流。

因为他们开局太好,所以八个月就失败的结局才让人难以理解。

这个问题,答案也很简单,都是刘秀军制改革的锅。

刘秀建立东汉后,号称“带甲百万”。可刘秀不想保留这么多大军,一是大战过后,经济残破,得放这些青壮男丁回家种田,发展经济;二是担心地方郡国拥兵自重,成为中央政府的威胁。

所以,刘秀大刀阔斧地进行裁军。

中央军是怎么裁的,咱们不管,和今天的话题无关。

我们看刘秀是怎么裁地方军的。

第一,取消地方专职武官。

西汉时,郡国都尉是地方的专职武官,辅助太守或国相管理军事。

免去都尉后,军事权也划归了太守,太守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所以东汉的太守又称“郡将”。

第二,复员郡兵,同时废除正卒制和都试制。

正卒和都试上面说过了,不再重复。

郡兵复员了一部分,地方还是保留了一点,绝大多数郡都只有一千来人。

东汉一个郡,面积大小相当于现在一个地级市,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这点兵,别说打仗了,维持基本的治安都不够。

第三,取消戍卒,削减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

这个是东汉后来出现长期边患的原因之一,但也和本期话题无关,不展开说了。

所以,刘秀这么一改后,地方兵实在是太少了。

地方上不但兵少,战斗力还非常差。

大军战斗力强不强,一是看训练,二是看兵源,三是看指挥。

我们先来说训练。

根据文献记载,东汉各地兵营中,射箭、骑马、战阵的日常训练基本不做,西汉时流传下来的、士兵日常健身项目,什么蹴鞠、投石、角抵,也没人爱玩。

当时就有人埋汰这些士兵,说他们“列屯坐食”,混吃混喝,打仗不行。

训练不行的同时,兵源素质也比西汉下降了很多。

战国时兴起的征兵制,两汉时还在用。

不同的是,西汉时征兵为主,辅以一定数量招募的士兵;东汉时,征兵制虽然还存在,但募兵已经成为士兵的主要来源。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

两个原因。

一个是流民太多,土地都不种了,你去那征他们当兵?

二是豪强地主大量藏匿人口,让我的佃客去给国家当兵?门都没有。

但其实募兵也不必然会导致兵源素质下降。

比如西汉,募兵时是要挑选一下的,够不够勇敢,射箭准不准,身体壮不壮?

为什么能选?

因为社会有尚武精神,在战场上立功了不但能获得荣耀,在仕途上也可以有好的发展,所以大家都爱当兵。

东汉时就不一样了,从光武帝刘秀开始就重文轻武,整个社会都崇尚经学,看不起武人。

武人出路也不好,你像孙坚这么卓越的将领,整整干了十年副县长,三次工作调动,全是平调,要不是赶上了黄巾起义,他大概率在基层官位上蹉跎岁月而死。

所以东汉社会风气就这样,好男不当兵。

没人愿意当兵,募兵时选择就很有限。

有文献记载了当时士兵的成分,小偷、强盗、地痞流氓、在逃犯人,都到大军里来混口饭吃。

除了花钱招募的,还有一些以减刑为条件来当兵的犯人;边郡募兵时,还会大量招募少数民族的士兵。

这些募兵,没有为之而战的目标,眼睛里只有钱。钱不给到位,立即就叛乱。

汉恒帝时,募兵镇压长沙、零陵的农民起义,豫章郡来了六百多人应募。到了前线后,这些人发现暂时领不到工资,老子不干,当场造反。

这种大军一旦出兵,能不能打赢敌人不好说,抢老百姓却是很在行的。

比如袁绍儿子袁谭在青州募兵时,“放兵捕索,如猎鸟兽”;关东盟军讨伐董卓,也“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 。

部队战斗力不行,指挥员素质也不行。

东汉建国后,重文轻武,地方的太守、县长县令,大多是察举、征辟上来的文士。

你让这些人寻章摘句、引经据典,那没问题;你让他上阵打仗,当然没这个能耐。很多人坐而论道、夸夸其谈,把地方治理好都费劲,更不用提带兵打仗了。

代表人物孔融,名士中的名士,东汉吐槽大会前三名,但和黄巾打仗,每战必败。

很多太守一听黄巾军起义,直接就跑了;在战场上战死的,还算是有担当的。

所以东汉地方政府兵很少,战斗力很差,指挥员很不懂打仗。

你让地方拿什么抵抗黄巾军呢?

如果黄巾军人数不多,或者只在一个州起义,那附近州郡合下兵,再找个孙坚这样的将领,说不定还能挣扎一下。

可黄巾军数州并起,人数几十万,各个郡县都自顾不暇,哪还管得了别人呢?

所以,黄巾军自然就如同烈火烹油一样,在东汉大地上熊熊燃烧了,最后必须出动中央军,还得有皇甫嵩这样的名将带领,才能最后扑灭起义军。

所以,历史的真相是:黄巾军并不强,但东汉地方军实在是太特么弱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正史之中的吕布如何?有人能够击败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提起《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吕布是三国时期武力值最强的一人,在三国名将排行中是第一名。 吕布善于骑射,弓马娴熟,臂力过人。吕布善使的武器是方天画戟。画戟重二十四斤,长一丈二。吕布坐骑是一匹千里马,名为赤兔。因此又被称为“飞将军”。吕布勇猛善战。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指的是吕布一人对抗

  • 古尔王朝简介 王朝的兴衰史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富汗,印度,历史解密

    古尔王朝(Sulala Ghuriyya)是指12~13世纪突厥人在阿富汗斯坦和印度北部建立的穆斯林王朝(1148~1215),中国史籍称郭耳国。亦译“廓尔王朝”,又称古尔苏丹国。王朝简介古尔原是阿富汗赫尔曼德山谷与赫拉特之间的一座山名,这里地旷人稀,气候寒冷。首府设于菲鲁兹库。居住在当地的古尔萨木

  • 道教: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道教,佛教,历史解密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

  • 刘禅的结局为什么比孙皓要好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刘禅的结局为什么比孙皓要好很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虽然在东汉末年出现了群雄逐鹿的盛况,但在第一代人去世之后,这种让人热血澎湃的感觉就没有了。曹刘孙三家虽然都称了帝,但曹家的人寿命都不长,而蜀汉和东吴也都慢慢没落了,最终被曹魏和司马家灭了国。相对于孙皓来讲,刘禅虽然经常被人家说傻,可

  • 揭秘:清朝时期的学政是个什么样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的学政全称为提督学政,又称学政、学台、学宪,每省一员,地位与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并列,同为一省主官。顾名思义,提督学政,其主要职权范围就是全省教育及科考事宜,虽然同为一省主官,却不能干预教育、科考以外的事务,实际权力含金量要远低于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之类的地方大员。虽然权力含金量并不太高,但由于

  • 荆州是三国必争之地,他到底该归哪一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荆州一直是三国必争之地,最后,孙、刘为了它,明里暗里斗,还折了一个关羽,三国之间制衡的局面这才被打破。荆州的战略意义自不必赘述,那么,它究竟该归谁?一些史书说刘备借荆州,这种说法缘何而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先补充个常识,当时的荆州八郡,指的是:长沙、襄阳、南阳、南郡、江

  • 古代未出嫁的女子为何叫黄花闺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未出嫁的女子为何叫黄花闺女?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描写了明代时江南名妓杜 十娘,为了争得人身自由,于皮肉生涯中,储存无数珠宝首饰,希望找到如意郎君,然后出嫁从良。后相中的李甲,为她赎了身。在启航归家途中,一时见利忘义的 丈夫以千金转手出卖给富商做小妾,把她再次

  • 宦官制度在唐朝时期是怎样的?有何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封建社会,皇宫中关于宦官有专门的制度,这是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那么唐朝时期的宦官制度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朝初的宦官制度为:内侍省有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谒者监、内给事各十人,谒者十二人,典引十八人,寺伯、寺人各六人,即内侍省一共有宦官七十二人

  • 南吴太祖:杨行密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行密,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杨行密(852~905),初名行愍,字化源,唐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五代时吴国建立者。少时孤贫,长大成人后身材高大,膂力过人,据说能手举300斤,日行300里。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经过庐州,杨行密应召入伍,后被唐兵俘获。庐州刺史郑棨“奇其状貌”而释放了他,遂被庐州府募为州兵,戍守朔方(今宁夏灵武),升

  • “布衣皇帝”朱元璋还是北京烤鸭的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布衣皇帝”朱元璋还是北京烤鸭的鼻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北京烤鸭的祖籍并不在北京,而是在金陵(今天的南京)?对,你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众所周知,南京人对鸭子非常偏爱,并将鸭子吃到了极致,一千个南京人有一千种“吃鸭大法”,当地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南京”。不过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