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中,到底有多少胡人将领参与了战争?

安史之乱中,到底有多少胡人将领参与了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63 更新时间:2024/2/7 5:42:57

发动叛乱的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拥有突厥人血统——前者是突厥和粟特混血儿,本姓康,后来改姓安,康和安都是典型的粟特姓;后者是突厥人,本名窣于,窣于听上去就是一个充满胡人特色的名字。

安禄山和史思明手下的很多将领也是胡人。安史之乱后期,投降唐朝成为成德节度使的李宝臣是奚人,后来杀死李宝臣之子夺取成德节度使之位的王武俊是契丹人;另一位投降唐朝成为幽州节度使的李怀仙也是胡人。此外,在安史之乱中十分活跃的阿史那承庆是突厥人,孙孝哲是契丹人……叛军中充斥着突厥、粟特、契丹、奚等民族,因此说安史之乱是“五胡乱华”一点也不为过。

与此同时,唐军中也有很多胡人将领,由于这些人的资料在史书中比叛军中的胡人将领详细,我就重点聊聊唐军中的胡人将领,看看到底有胡人将领参与了平叛战争。

高仙芝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是一位在唐玄宗时代成长起来的名将。747年,高仙芝率领安西军远征小勃律,生擒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取胜大胜,一战成名。战后,高仙芝被唐玄宗提拔为安西四镇节度使。750年,高仙芝又攻破朅师国和石国,把唐朝的国威远播中亚。751年,高仙芝远征中亚,和大食(阿拉伯帝国)在怛罗斯交战,结果遭遇失败。

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后,高仙芝带兵讨伐叛军,和另一位名将封常清在陕州抵抗叛军失败后退守潼关,唐玄宗闻讯大怒,下令在军中斩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哥舒翰

哥舒翰是突骑施人,也是一位在唐玄宗时代成长起来的名将。747年,陇西节度使王忠嗣进攻石堡城失败,唐玄宗大怒,随后提拔哥舒翰为陇西节度使。两年后,哥舒翰不负唐玄宗所望,指挥十万大军击败吐蕃守军,成功占领了易守难攻的石堡城。

755年,唐玄宗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让有病在身的哥舒翰带兵二十万防守潼关。哥舒翰和叛军在潼关僵持半年后,在756年被唐玄宗强令出关作战,结果遭遇失败,唐军几乎全军覆没,哥舒翰自己也被叛军俘虏。此后,哥舒翰为安禄山效力,为安禄山招降李光弼等唐将,不仅没有成功,还毁掉了自己的名声,而安禄山见哥舒翰帮不到自己,索性杀掉了哥舒翰。

哥舒翰的儿子哥舒曜在安史之乱中作为李光弼的部将,也立有军功,后来在唐德宗时代参与平定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的战争,但在襄阳战败。

李光弼

李光弼是契丹人,曾跟随王忠嗣征战,得到过王忠嗣的赏识。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光弼得到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推荐,被唐玄宗任命为河东节度使。756年,李光弼和郭子仪在河北一起指挥唐军作战,在嘉山大败史思明,动摇了叛军对河北的占领,然而由于哥舒翰在潼关战败,李光弼和郭子仪被迫从河北撤军。此后,史思明大举进攻太原,被李光弼击败。

759年,李光弼和郭子仪等九节度使进攻邺城失败后,唐肃宗任命李光弼为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几个月后,史思明大举进攻河南,李光弼撤离洛阳,在河阳大败史思明。760年,李光弼又在怀州击败史思明,收复了怀州。761年,唐肃宗强令李光弼进攻洛阳,由于副将仆固怀恩违抗军令,导致唐军在邙山被史思明击败。邙山之后,唐肃宗改命李光弼为河南副元帅,前往江淮一带平定叛乱,从此,李光弼留在江淮一带主持军务,直到764年去世为止。

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是铁勒人,勇冠三军,军中号为“斗将”,在安史之乱中跟随郭子仪、李光弼参加了一系列战役:756年跟随郭子仪进攻河北,757年跟随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759年跟随郭子仪进攻邺城,760年跟随李光弼收复怀州,761年跟随李光弼进攻洛阳。

762年,唐代宗任命仆固怀恩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仆固怀恩率领唐朝与回纥联军收复洛阳,第二年平定河北,结束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结束后,仆固怀恩受到朝廷的猜忌,选择了叛乱,多次带领回纥、吐蕃和党项进攻唐朝,对唐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王思礼

王思礼是高句丽人,曾跟随王忠嗣、哥舒翰征战,在749年的石堡城之战中立下战功。安史之乱中,王思礼在756年的潼关之战中失败,后来在757年参与收复长安和洛阳的战役,又在759年参与进攻邺城的战役。最后被唐肃宗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在761年去世。

李抱玉

李抱玉是粟特人(本姓安),在安史之乱中得到了李光弼的提拔和重用。在河阳之战中,李抱玉防守城池有功,又在收复怀州的战役中立下战功。

此外,粟特人李国臣(本姓安)、吐蕃人论惟贞、靺鞨人李怀光、突厥人白元光、铁勒人浑释之和浑瑊父子等人作为李光弼的部将,也在安史之乱中立有军功。

安史之乱后,唐朝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边患,李抱玉、李怀光、浑瑊在唐代宗、唐德宗父子统治时代凭借他们出众的军事才能建立战功,成长为新一代名将。可惜的是,由于李怀光对唐德宗失去信任,选择叛乱,最后身败名裂。

尉迟胜

尉迟胜是一位十分特殊的人物,他本是于阗国王。安史之乱爆发后,尉迟胜把国事交给弟弟尉迟曜,自己带领五千于阗兵到中原,参与唐朝的平叛战争。安史之乱结束后,尉迟胜坚持留在唐朝,历经唐代宗、唐德宗两朝。

由此可见,胡人将领在唐军和叛军中的比例都很高,这在中国历代王朝的大规模内乱中是极少见地情况。

更多文章

  • 不用工作,整天游山玩水,李白为啥这么有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这日子过得何其潇洒,可翻开李白的履历,就会发现这样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李白不用工作,整天游山玩水,而为啥这么有钱呢?李白是个富二代根据历史学家研究,李白极有可能是个富二代。在对李白的家族进行考证的时候,专家们发现,李白的家族极有

  • 千古双簧:唐太宗妙手除卢公 魏司空巧言比文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下令将卢祖尚斩于朝堂之,上,不久又后悔。过了几日,与大臣议论“齐文宣帝是怎么样一个人”?魏征答道:“齐文宣帝狷狂暴躁,然而别人与他争论,遇到理屈词穷时能够听从对方的意见。当时前青州长史魏恺出使梁朝回来,拜为光州长史,不肯赴任,丞相杨遵彦报告文宣帝。文宣帝大怒,召入宫中大加责备。魏恺说:‘我先前任大州

  • 武则天凭什么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虽然不乏掌握实权的女性,比如吕后、慈禧,但像武则天一样,突破儒家礼法,以女性取得正统帝位的,再无第二人。在血统观念极重的时代,一个木材商的次女平步青云、登上权力巅峰,也非常人可以做到。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在政绩上的表现可圈可点。那么武则天拥有哪些常人缺少的特质,让她成

  • 历史上有比新疆还大的省级单位吗?元朝3个,唐朝2个、清朝1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时期新疆历史,元朝在新疆设置了哪些机构,历史上各个朝代对新疆的管辖情况

    新疆这么大,那么历史上有比新疆还大的省级单位吗?这个自然是有的。让我给大家详细地讲一下。01唐朝的安西和安北都护府,各个300万平方公里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朝代之一。由于汉朝最大的地方机构是西域都护府,和现在的新疆重叠,所以我们只讲唐朝。唐朝时汉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里疆域最大的朝代。唐高宗

  • 李治真的是懦弱的“妻管严”吗,为何要和武则天被称为“二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治真的怕武则天吗,武则天李治吻戏,经典传奇李治武则天

    英明的武氏竭尽全力向世人展示自己作为天下母亲的形象——先是模仿长孙皇后写了《内训》,然后又集结了一批文人,写了一批训诫妇女、太子、亲王的书籍。作为一个农业社会,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农业,所以仪式典礼中有皇帝亲耕,皇后先蚕之礼(指祭拜蚕神嫘祖、并采桑喂蚕,以鼓励国人勤于纺织的礼仪)。 王后出生于贵族家庭

  • 唐朝后宫三个美女为爱情、地位争斗,武则天凭借什么最后成功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武则天的一生历史,唐朝女皇武则天,历史上的武则天与唐朝的关系

    萧淑妃一想到这里,顿时怒火冲天,她指着武媚娘厉声斥责道:“你算什么东西,竟敢如此放肆!看我怎么收拾你!”萧淑妃边说边扬起右手,要扇武媚娘耳光。可她的巴掌还没落下,就有人紧紧扼住她的手腕。萧淑妃大吃一惊,心想是谁如此大胆!她回头一看,皇上李治正横眉立目注视着她!萧淑妃出身名门望族,为齐梁皇室后裔。童年

  • 隋朝为何会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杨广真的有那么差吗?他哪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广不当皇帝隋朝还会灭亡吗,杨广不死隋朝会灭亡吗,隋朝杨广是个好帝王吗

    纵观史书,我们似乎总能从文字中的蛛丝马迹发现杨广不为人知的一面,但当我们真正站在他的面前时,又是另外一副场景,隋朝的灭亡似乎也是早已注定。巧夺太子之位自古以来皇位之争就十分激烈,皇子之间的战争更是惨不忍睹,面对权利的诱惑,再有定力的人也难以抵抗诱惑。杨坚建立了隋朝,封独孤伽罗为皇后,两人在历史上十分

  • 武则天剃度出家时说了八个字,让帮其剃度的老尼姑震惊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前手足相残,李世民踏着自己兄弟的尸体,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对于李世民来说,这个皇位来之不易,先攘外敌后平内患,当上皇帝后,还要忍受魏征等臣子的直谏,这才获得了一个明君的称号。然而在李世民晚年,他却有一个非常大的心结,一直到他驾崩也没有解开。李世民在位时期,民间就曾有传说,唐主三代后,必有武

  • 明成祖朱棣不敢效仿李世民夺权,其原因是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逼位,明成祖朱棣李世民谁厉害,李世民 朱棣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跟弟弟李元吉杀死,之后逼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自己则登基称帝,开创了强盛的唐朝,而明成祖朱棣则是在朱允炆发布削藩之后,不得已发动靖难,意外成功,从而登上了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两个人登基的流程完全不同,而朱棣是完全没有机会在登基上来效仿李世民的,假如当时的

  • 唐太宗为何不屠杀功臣?四个因素决定了他与刘邦、朱元璋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对唐太宗的态度,唐太宗和朱元璋,唐太宗与刘邦谁厉害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良狗烹”,这是形容君主对大臣们不放心,尤其是对功臣们不放心,会对这些功臣进行血腥杀戮,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唐太宗就是一个例外。他从来不随便杀功臣,大唐的功臣们也大多得以善终,以至于侯君集在谋反以后,还能对唐太宗说过:“我为你攻破了两个国家,能不能不要杀我的家人?”这要是放在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