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朝政混乱不堪,灾祸接连不到断,加上边疆战争,可谓三管齐下,使社会底层穷苦百姓逐渐失去活路,举起反抗明朝大旗。在众多起义军中,最终形成两股比较厉害的队伍,一股是李自成
李自成像
他通过多年奋斗建立大顺政权,后来一举打进紫禁城,逼得崇祯皇帝跑到煤山,用一根绳子结束了生命,明王朝就此打住。
另一股是本文主角张献忠,这位老哥早年当过兵,不知犯了什么事要被砍头,领导觉得他相貌异常,就申请把他放了。张献忠头脑灵活,生怕上面反悔,拔腿就跑,后来投靠王嘉胤成为起义军中的一分子。
张献忠剧照
离开王嘉胤后,张献忠凭借自身才能把农民军队伍壮大到数万人,明朝派兵清剿,张献忠被迫进入河南。官兵紧随其后,张献忠继续前进,跑到朱元璋老家安徽并攻下中都凤阳,掘了皇陵,拆了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
崇祯闻讯极其哀痛,命令各地部队对起义军全力追击,直到把他们打残打死拉到。无奈之下张献忠等人转战多个省份躲避尾随的明军,也没能跑掉,随即使出一招诈降计保存势力。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攻入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其后改元大顺。
大顺三年也是顺治三年(1646),天下形势大变,清朝已经占据南北方多个省份,终于腾出手来进攻成都。正是此时,根据明史记载张献忠“共杀四川男女老幼六万万”。
六万万就是6个亿,这个数字十分夸张。崇祯因为战乱不能做人口普查,但他前任明熹宗天启有明确记录。当时中国有983万余户,人口大概5000多万。哪怕数量不准确,比如隐匿不报,漏计等。也不至于在十几年间一下子增加到6亿。放在全国都是不可能的,何况仅四川一省。
要说张献忠为巩固政权,在四川地区镇压反抗者屠戮了很多人毋庸置疑,但灭尽人口对他毫无益处,没有生民,土地何用?
此外,张献忠死后四川地区反抗清廷斗争并未结束,清朝彻底平定四川的时间是1659年渝成陷落。前后相差13年,如果明史记载是准确的话,那么是谁在和他们斗争,肯定不会是空气。
其实明史如此落笔原因只有一个,张献忠临死前道出事情原委“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可见张献忠认为反抗明朝是正义的,若投降清朝则会留下不义之名,所以必须抗击。
有关张献忠的讨论还未结束,但应该相信,历史虽已成为过去,可真相不会被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