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被灭后,曾想复国四次,失败后迁徙建立国家并延续至今

商朝被灭后,曾想复国四次,失败后迁徙建立国家并延续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26 更新时间:2024/1/25 11:09:23

然而,武王灭商后,并没有将商朝的贵族全部杀光,而是“立太子禄父(武庚),俾守商祀。之所以杀死他的父亲,留下他的儿子,并不是周武王是不善良的,而是因为殷人依然强大。

根据考古证据,商朝王畿(商王直辖区域)在今北达河北邢台,东达山东。此外还有北方的辽西及东部的东夷等很多国家仍然服听命从商王室。

在牧野战役中,周武王只是攻克了殷商都城朝歌及部分南部地区。由于殷商王朝土地广袤,他在短时间内没有能力控制全部商王朝土地,于是就立武庚守商祀,用来笼络殷遗民的手段。

然而,仅仅是怀柔的笼络并不能让周武王完全放心。东征结束后,他在殷商腹地设管叔蔡叔等三监,留守军队,以防武庚叛乱。

没想到灭商后不久,周武王就因病去世,年轻的成王继位,叔叔周公(名姬旦)摄政。据《史记》和《管蔡世家》记载,管叔,蔡叔利用周成王年幼,挟武庚以作乱,周公于是代天子东征。经过三年的征战,最终平定三监之乱,武庚被杀。

显然,这场平叛战争的困难和危险远远大于灭商的牧野之战。然而,出土的战国竹简《系年》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记载:“商邑兴反,杀三监立录子耿”。

“录子”是殷人对王子禄父的另一个称呼,与微子箕子的叫法类似。根据《系年》的说法,三监之乱的真相应该是武庚利用管蔡等周朝内部矛盾发起的复国之战,他在成功杀掉驻扎在殷都附近的周人官吏军队后,被重新拥立为商王。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考古的证实。周公龟卜载:“有大艰于西土,越兹蠢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

殷小腆说的正是武庚等殷商贵族,而“诞敢纪其叙、予复、反鄙我周邦”则指的是武庚要恢复殷商统治,重新将周国作为附属国。这是商朝灭亡后的第一次复国,并得到了奄、丰、薄姑等依然效忠商朝的国家支持。

于是周公东征,开了第二次灭商之战。战争持续了三年,商军再次战败,为了绝殷祀,在拿下朝歌后,周军对殷商王陵进行了有组织的破坏和掠夺,殷墟至今仍能见到当时破坏的痕迹。

那么复国失败的武庚结局如何呢?

正统史书都认为武庚在复国失败后被杀了,唯独《逸周书》记载:“王子禄父北奔”。出土的周成王晚期的太保簋铭记载:“王伐录子”,佐证了后一种记载,武庚第一次复国失败后北逃,此后周成王继续发动对武庚的讨伐战争。

显然,武庚战败后带着殷商遗民准备在朝歌之北准备进行第二次复国。3000多年后涞水流域出土的邺伯之器上记载,武庚第二次复国之地是在邶国。《说文》曾记载:“邶,故商邑,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

周武王灭商后,在邶城驻军设邶国,作为监视殷人的三监之一,武庚在第一次复国后收复了邶城,却没想到被周公击败,朝歌再次丢失,武庚北逃至邶准备第二次复国。先秦时期封国与地名有关,所以,在邶城复国的殷商王朝,也被称为邶国。

涞水流域出土的青铜鼎铭文证实,武庚之后,邶国又有一位叫“灭殳”(一个字)的国君在与周军作战,可见,以武庚为首的殷商移民第二次复国之战至少已经延续了两代人。

为了彻底消灭殷人复国势力,周国军队除了不断对邶国进行征伐外,还通过封姬姓诸侯国对邶国进行合围,最终,邶国亡于韩国(西周封国)之手。

但是,顽强的殷人仍然没有臣服,而是选择继续向北迁徙,抵达辽西的亳,建立了北殷(又叫亳)。之所以向这个方向,是因为东北方位是殷族的发源地,考古发现,殷商王族墓葬朝向和都城建设都将东北方向视为尊位。

更关键的是在这里有依然效忠商王朝的孤竹国,以及由纣王叔父箕子在辽西一带建立的箕子朝鲜,可以对想第三次复国战争的殷商遗民形成保护。

出土的吕行壶铭文证实,周康王时伯懋父北征,与燕国、肃慎组成联军,再次击溃商军,北殷灭亡,孤竹国也受牵连,大片国土被燕国占据。

因周朝诸侯国燕国在东北军事势力的强大,似乎断送殷人继续复国的可能。然而,在域外考古发现却证实,顽强的殷人在三次复国失败后并没有消沉,而是准备进行了第四次复国。

墨西哥东海岸奥尔梅克文化拉文塔4号祭祀遗址出土的16尊小玉人和6根玉圭上刻写的文字,被证实与甲骨文为同一体系,经过释读为:“十示二,入三,一报”。

盘庚至纣王间共有12王,12个绿色玉人佐证了“十示二”,而中间最尊贵的红色玉人象征殷商始祖成汤,佐证“一报”,另外3个白色玉人则佐证“入三”,似乎指代祖上曾有3次迁徙。

此外,另一件出土的奥尔梅克时期石磬上也发现了甲骨文,内容为“戉尹入三,石三磬用”,戉是甲骨文里的地名,而尹则是殷商时期政务官员的称呼,入则是殷商特有的朝贡用词,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石磬上的甲骨文用法一致。

恰好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的出现时间刚好与商亡周兴时间相吻合。1910年,清朝特使欧阳庚赴墨西哥处理外交纠纷时,当地印第安人曾说:“当地印第安人有中国血统,是殷人后裔,叫殷福布族,是三千年前从天国经天之浮桥岛来到这里的”。

虽然考古发现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闭环,但这一切显然不能用巧合来解释。我们有理由相信,奥尔梅克文明应该是殷人东渡后的第四次复国,并延续至今成为墨西哥。

参考资料:《逸周书》《清华简·系年》《史记》《奥尔梅克的发现》

更多文章

  • 镇国之宝“后母戊鼎”见证了商代这位王后的美人心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后母戊鼎,商代后母戊鼎有文字吗,后母戊鼎是国之重器吗

    后母戊鼎,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后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寓意着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双虎头侧面相,张口相向,双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这种虎

  • 齐太公姜子牙:他是大器晚成的极品宅男,更是通天战法的王朝CEO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子牙简历,姜子牙大器晚成图片,姜子牙大器晚成是多大年龄

    (渭水)姜子牙很喜欢在渭水之滨钓鱼,而且一钓就是一整天。有没有鱼饵不重要,钓不钓的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钓鱼的那个过程。钓鱼这个运动,和其它任何户外运动都有所不同。所谓运动,当然是要又运又动,走起来,动起来,跑起来,但钓鱼要的却是安静,而且是非常安静。在这样的安静状态下,人的心性得到了磨炼,人浮躁的性

  • 以农业为主的周朝,为何用“周”为国号?甲骨文揭开一段征服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朝为什么使用甲骨文,我国历史上的周朝,一张图了解周朝简史

    《三字经》里的这段话记载了商朝末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兴周的一段历史, 那么周朝从何而来,他为什么会被称为“周”?今天,我们就通过甲骨文献的记载来“穿越”回那段遥远而神秘的历史时期,揭开关于以农业为主的周朝神秘面纱。姬周的由来我们都知道,周朝统治者姓姬,以“周”作为其国号,史称姬周。它的历史又分西周与东

  • 甲骨文的恐怖密码:你以为商朝只是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甲骨文不记录商朝历史吗,商朝的甲骨文,甲骨文的未解之谜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周武王孟津观兵三年后才正式讨伐纣王,这三年有时间根据甲骨文和金文记载,商

  • 周公辅成王,武王死后天下大乱,殷商势力复辟反扑下的青铜器记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殷商青铜器历史,殷商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殷商青铜器铭文大全

    太公姜子牙 画像于是周武王首先召见了他的尚父,太公姜子牙。问道:“现在虽然灭了商朝,但我们怎样处理商族的老百姓呢?”姜尚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他不假思索地说:“有一句古话叫做“爱屋及乌'。您如果喜欢一个人,就会连这个人屋子上的乌鸦都觉得顺眼。如果您憎恨一个人,一定对他一家老小都看不惯。依我看,既然罪恶

  • 鬼方到底什么来头,为何被周朝毁国灭迹?考古:纣王差点成功翻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鬼方与河宗关系,鬼方和周朝的关系,商周时期的鬼方

    殷商的强盛,离不开武丁的南征北战,根据对甲骨卜辞的统计,武丁在位时征服了近80个方国和部落,其中既有土方、羌方等宿敌,当然,也有一个特殊的存在:鬼方。鬼方在先秦文献以及卜辞和金文中屡屡出现,其中最重大的历史事件莫过于“高宗(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也正是随着鬼方的臣服,武丁彻底扭转了“殷室中衰,诸

  • 周武王离牧野已不足500里,纣王却把商朝主力调去打东夷,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纣王与周武王关系,周武王与牧野之战,商纣王与周武王在哪里决战

    其实,当时姬发在距离牧野不足500里时,纣王就已经知道了消息,但是他并没有将全部兵力用于抵抗姬发,而是抽调主力军去攻打东夷,这是为什么呢?武王伐纣公元前1600年,商朝的第一任君主商汤攻克了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夏桀,建立了商朝。之后在他的治理下,国家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得到了保障。等到了公元前1076年

  • 姜子牙封神时,纣王被封为了“天喜星”,这岗位是干啥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姜子牙纣王,纣王为何被封为天喜星,封神演义姜子牙和纣王

    纣王商朝主力阵亡后,周武王的军队开始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进军。周见末日将至,就放火烧了斋星楼,自焚身亡。通常情况下,作为反派的主角,周不应该得到任何奖励。但当姜主持神化时,他被命名为“天喜星”。这颗“天喜星”是什么?根据原文,它主要负责主人之间的婚姻。龙吉公主而纣王也并非孤零零的一人,他还有一个搭档,那

  • 王母娘娘也年轻过,曾令周穆王流连忘归,与汉武帝相会时容颜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穆王和王母失约图片,王母与周穆王的关系,王母娘娘简介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西王母作为神人的形象经历了由半人半兽到美貌化、伉俪化和中老年化的演变,身份也从交往人间帝王的玉山女神,变为了母仪天界的玉帝搭档。关于西王母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中的“西母”一词,而最早完整介绍西王母的则是《山海经》。虽然《山海经》的成书是战国中期至秦汉初的事情,但书中一些内容在此

  • 刘禅给蜀国大将追谥赵云为什么拖后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禅对赵云去世的态度,历史上刘禅和赵云的关系,刘禅把赵云埋在哪里

    君主时代帝王死后,会依据他生前的所作所为给他一个定性类的称号,对于一些重要的大臣来说,也会得到这样的待遇,称之为谥号。这是一种盖棺论定,尤其对于大臣,能获得谥号表明位高权重或者是功劳大,所以,这是一种身后的荣耀。蜀汉国实际建国时间相对较晚还短,获得谥号的大臣只有六人,后来刘禅又追谥了几人,前后总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