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母娘娘也年轻过,曾令周穆王流连忘归,与汉武帝相会时容颜绝世

王母娘娘也年轻过,曾令周穆王流连忘归,与汉武帝相会时容颜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17 更新时间:2024/3/11 4:20:16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西王母作为神人的形象经历了由半人半兽到美貌化、伉俪化和中老年化的演变,身份也从交往人间帝王的玉山女神,变为了母仪天界的玉帝搭档。

关于西王母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中的“西母”一词,而最早完整介绍西王母的则是《山海经》。虽然《山海经》的成书是战国中期至秦汉初的事情,但书中一些内容在此之前已经口耳相传了两千年,西汉刘歆曾向汉哀帝上表说“《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到了大禹时代则有“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

当然,舜禹时代《山海经》的所谓“著”,不可能是文字化的写作,而是一种口头的整理和加工。成书之后的《山海经》中说西王母居于昆仑神境中的玉山,周围有弱水之渊环绕,弱水之外又有炎火之山阻隔。可见,书中对她的称呼已从甲骨文中的“西母”变为“西王母”,这被认为是“加王乃尊大之义”。

那么中原人士与西王母的交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风水祖师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说商朝帝太戊曾派人向西王母求药,这说明商朝时人已经去过西王母的居所。但商朝并非是最早与西王母交往的时代,《论衡》中载有“禹、益见西王母,不言有毛羽”之语,意思是大禹和伯益都见过西王母,但没说她身上长着毛羽。

不过大禹也不是最早与西王母交往的中原人,成于春秋时晋国史官和战国时魏国史官之手的《竹书纪年》,记载了舜时代与西王母的交往:“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来朝。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玦。”汉朝时《大戴礼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帝舜之时)西王母来献其白玉琯。”

这是舜与西王母的交往,比舜更早的是尧,汉代贾谊在《新书·修政语》中说“尧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求得天下地图以治理国家。而且不仅帝尧见到了西王母,帝尧的射师后羿也凭实力穿越山水险阻见到了西王母,此事载于《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在尧之前更早与西王母交往的则是黄帝,据《黄帝内经》记载:“王母会帝于嵩山,饮帝以护神养气、金液流光之酒,又有延洪寿光之酒。”另据《艺文类聚》记载:“帝伐蚩尤,乃睡梦西王母,遣道人,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可见,西王母与上古黄帝的关系极为密切,不仅与之于嵩山会饮,还帮助他讨伐蚩尤。

在这些记载中与黄帝尧舜后羿等人接触时的西王母形象是模糊的,只有《山海经》对西王母的样貌做了较为细致的描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从这段描述来看,西王母很可能是一个半人半兽的存在,但这种外在形象很可能是她刻意装扮出来的,而并非自身的真实样貌。

比如,所谓“豹尾”很可能是她在身上带着豹皮饰物,“虎齿”则可能是面颈部带着虎齿串成的璎珞状饰品,而“蓬发戴胜”应当是西王母尚无束发的习惯,并且在头发上插着野鸡毛之类的翟尾。至于“善啸”如何解释,就更见仁见智了。

西王母如此这般的装扮也被认为是其民族崇信虎豹图腾的写照,类似的情况在一些古老民族中不难找到。所以,《山海经》对西王母外貌的描述,很可能是把她的“马甲”误认为真身了。这种情况在《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等书记载中得到了更改。

周穆王是一位大旅行家,他在西游时曾到过西王母之地,与西王母的相会是有客观基础的。《穆天子传》中与周穆王相会的西王母展现出了有才情、懂礼仪、擅于诗酒吟咏的知性女性形象,其雍容华贵的气质令贵为人间天子的周穆王也流连忘返,最后人君与神女二人鼓簧相送的场景,尽显依依恋恋的不舍之情。

周穆王会西王母

此事在其它史籍中也多有记述,《竹书纪年》说“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而西王母则在同年回访并被周穆王“宾于昭宫”。《史记·赵世家》中也记有周穆王“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的事件。

这些记载虽然鲜少正面提及西王母的样貌,但从对她行为举止的描述和周穆王见之忘归的反应来看,《山海经》中西王母半兽半人的形象已经出现松动和演化,执笔者开始对她予以美貌化的描绘,这在她与汉武帝相会的故事中有着直接的体现。

汉武帝也是一位与西域结缘的人间帝王,他对西域的经营成为神话中吸引西王母到访的因由。《汉武帝内传》中记载:“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金褡襡,文采鲜明, 光仪淑穆, 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可见,那个豹尾虎齿、蓬发戴胜的部族女性已经脱下粗陋的“马甲”,进步成为一位衣装华丽、妆束惊艳的高贵女性,而且是青春年华、容貌姣好、婀娜多姿的绝世女神。此后的《西王母传》则直接从正面推翻《山海经》对西王母原始样貌的说法,书中说所谓“蓬发、戴华胜、虎齿善啸”的人实际上是“西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

由此彻底完成了对西王母形象的美貌化扭转,这样接下来便是顺理成章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绝世女神西王母也不例外。在与黄帝至汉武帝等人数千年的交往中,始终以单身身份出现的西王母很快迎来了自己的男神,他就是东王公。

西王母与东王公鸟翼相会

东王公也称东王父,或叫东华帝君。东王公与西王母的结合被记载在《神异经》中,书中说有一只名为“希有”的昆仑山大鸟有巨大的双翼,东王公和西王母每年登上鸟翼相会:“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需,唯会益工”。

至此,兽人化的西王母在完成美貌化之后,又在东王公的配合下成功伉俪化,由独立神变为对偶神而脱单,西王母在人们的美好愿望里从神坛灵域走向人间世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汉代时东王公和西王母作为一对配偶神,他们的名字、图像经常成对地出现在神兽镜、画像石、汉砖、墓壁画、帛画等物品中,至少在当时人们的信仰中他们的伉俪关系是非常稳固的,而且自始至终也没有出现过关于他们分手的记载。

但是这对仙界的伉俪形象在东汉三国时期达到高峰后,在宋元之后被无声无息地拆解了。东王公似乎离开了信众的视野而不知所踪,西王母则作为玉皇大帝的搭档而成了天庭第一夫人,但这一变化由于缺乏相关神话史籍的过渡而显得有些突兀。

那么西王母为何会突兀地成为了玉皇大帝的搭档呢?实际上玉皇大帝的出现本身就比较突兀。先是南北朝道士陶弘景写了一本名为《真灵位业图》的书,书中出现了玉皇道君、高上玉帝这样的神仙称谓,勉强算是玉皇大帝名称的来源。

此后到了唐朝,“玉皇”、“玉帝”这两个词在唐诗中被诗人们大量使用,诸如“逍遥仙家子,日夕朝玉皇”、“万里洞中朝玉帝,九光霞外宿天坛”等诗句的广泛传播,相当于是为“玉皇大帝”的出现做了前期的铺垫和推广。

随后在宋朝时,北宋花钱买平安与辽国签了“檀渊之盟”,这让赵宋皇朝大失体面,宋真宗为了稳定人心炮制了一个“天书事件”,假借玉帝之名来宣示宋朝受命于天的神圣性,并为之加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玉皇大帝”的称号大概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玉皇大帝这一道教的天地主宰出现之后,西王母与东王公的配偶关系便无疾而终,不再被人们提起。而在以《西游记》为代表的戏曲评书和话本小说中,西王母几乎是莫名其妙地被从昆仑山搬家到天庭做了玉帝的搭档,天仙配、牛郎织女、宝莲灯等神话故事也由此变得更加丰满。

在这些神话中,对西王母的称呼改成了王母娘娘,她的形象也从青年的俏美女神变为中老年的女仙之首,成为统领天界女仙、母仪神仙天国的天庭第一夫人。

更多文章

  • 刘禅给蜀国大将追谥赵云为什么拖后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禅对赵云去世的态度,历史上刘禅和赵云的关系,刘禅把赵云埋在哪里

    君主时代帝王死后,会依据他生前的所作所为给他一个定性类的称号,对于一些重要的大臣来说,也会得到这样的待遇,称之为谥号。这是一种盖棺论定,尤其对于大臣,能获得谥号表明位高权重或者是功劳大,所以,这是一种身后的荣耀。蜀汉国实际建国时间相对较晚还短,获得谥号的大臣只有六人,后来刘禅又追谥了几人,前后总共不

  • 名将庞德与关羽大战约100回合,却被周仓生擒,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庞德与关羽之战,三国正史关羽和庞德,历史上关羽有和庞德单挑吗

    为何庞德为曹操旗下一员猛将呢?当然是战斗力惊人,并拥有以一敌百的能力了。历史记载在庞德投于曹操旗下之前,曹操部下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四将车轮大战庞德,但庞德依然不败,毫无露怯并且坚持到了最后,后来四名大将在曹操面前经常夸赞庞德的武艺精湛,曹操称庞德乃西凉勇将,由此可见庞德是真正的勇猛将士。若说庞

  • 拥有“王佐之才”的荀彧,为何知名度却不如诸葛亮和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荀彧和周瑜,正史中荀彧有多强,荀彧比诸葛亮厉害吗

    荀彧名副其实乃是曹操统一北方的第一功臣,能臣和首席谋臣。被曹操引为自己的张良,争霸大业中干的还是萧何的工作,这想不王佐都难。从龙之初就被委以留守重任。兖州叛归吕布之战,荀彧和程昱以区区二位谋士之力力保三县,守住曹操基本不失。而后放弃攻略徐州破吕布定兖州,劝奉天子。步步为营均出自荀彧正确的战略指导。都

  •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文臣武将都得到封赏,为何赵云只是杂号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云比刘备大吗,刘备赵云黄忠能搭配吗,刘备的文臣武将排名

    对于赵云的翊军将军,很多人觉得它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的前后左右将军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因为,前后左右将军,那都是正儿八经的正牌将军,至于翊军将军,明显就是个杂号将军。对此,很对人就很疑惑,为什么赵云就不能被封为正牌将军呢?其实,主要原因是刘备需要平衡内部各大派系的利益,这才有意无意牺牲掉嫡系赵

  • 当发现刘备的这一部署后,陆逊心中暗喜:这一仗赢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陆逊对刘备的心理战,刘备陆逊,陆逊大战刘备完整版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前期所向披靡,大有一举夺回荆州之势。在前期的作战中,东吴也曾和刘备交手数次,然而都以惨败告终,但这并不是陆逊坚守不战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另有原因。这一点还是出在刘备的部署之上,而当陆逊看到刘备这一部署时,也就确信自己必胜了,胜利的到来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孙权

  • 三国中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曹操不登门请他出山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请出山,三国里的诸葛亮到底有多厉害,诸葛亮在三国中的地位

    其一,曹操攻破徐州后屠城,诸葛亮亲眼看见数十万百姓惨遭曹军屠戮,从此对曹操的仇恨埋下了种子。公元193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带领全家老幼在北上途中被徐州牧陶谦的将军张闾带兵杀了,《三国演义》中说是张闿贪财杀了曹嵩一家,而不是陶谦的主意。至于是陶谦故意派张闿杀的,还是张闿为了贪财杀了曹嵩,已无据可查,但是

  • 曹操与刘备:煮出来的一王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这其中最令人感到津津乐道的故事,当然要数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当时曹操还未与袁绍进行最后的较量,北方最大的势力在当时可是袁绍,曹操只能说拥有天子,成为当时北方较大的军阀。再说刘备,当时的刘备因为当年好心收留了吕布,可是没想到吕布却阴了刘备一下,把

  • 刘备三顾茅庐,一副求才若渴的样子,仅仅是因为诸葛亮有才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三顾茅庐说明诸葛亮什么品格,刘备三顾茅庐将谁误认为是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叫刘备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的势力更大了,于是迈开了他统一北方的步伐。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败逃,由于没有地方去,只得前去投靠刘表。因为他们是宗亲,刘表一看刘备前来投靠,自己的势力大大加强,所以一开始对他还很客气,亲自到郊外来迎接,待之以上宾之礼,让他的军队屯驻于新野。但刘备军队驻扎在

  • 关羽、张飞二人,在正史中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正史关羽张飞谁先死的,三国正史有张飞关羽吗,关羽张飞之死刘备的反应

    虽然在真正的历史上没有“桃园三结义”但是三人的感情那也是睡一个炕头的兄弟啊!而关羽张飞二人之死在演义中记载与正史大致相同。关羽之死在刘备攻打汉中的时候,为减轻刘备压力发动了樊城之战,最后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降的魏军三万士兵,这时候曹操大惊,于是联系孙权,孙权也怕刘备拿下汉中势力增大,对他形

  • 公平客观说说诸葛亮的几点重大战略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的七大失误,诸葛亮一生中的两大失误,诸葛亮的战略布局

    第一: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存在较大的失误。当然这是在三国鼎立前十几年所提出的,所以其中存在些许失误是可以谅解的。但是关羽军的毁败和刘备争夺荆州的失误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隆中对”中“若有荆、益”之说的影响,所以我还是把这点算了进去。第二:错误地支持刘备发动彝陵之战,至少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