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件宝鼎就是与“后母戊鼎”齐名的“子龙鼎”,这个“子龙鼎”与我们经常读到的小说作品《三国演义》里面的赵子龙是没有关系的,它只是在这个古鼎上面用商周的文字写着“子龙”两个子而已,就被我国的历史学者们叫为“子龙鼎”。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20年代,当时在中国出土的“子龙鼎”还是在我国当时国民政府的博物馆进行保管着的,但是,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国民党转移部队的需要,也就来不及把这一件国宝给转移走,就遗留在原地。随后,就被日本军队给收缴了,并且被带回日本被一家博物馆给收藏起来。
一直到2004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物部门就一直在海外回购着我国的国宝,突然之间,收到一个消息就是在日本的某一家博物馆里面发现了这个商代时期出土的国宝“子龙”鼎,让这些专家和领导坐不住了。于是,就连忙敢到日本的这一家博物馆这里。经过,一段时间的鉴定,我国的文物专家们确定该博物馆的“子龙”鼎的的确是真品。就想像该博物馆进行协商回购这一件物珍贵的国宝。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博物馆的领导可能是看出了我国这些专家们对这一件东西的重视,居然,开出了一个天价16亿人民币的价格才可以拿走。顿时,让这些专家们十分的气愤和无语。在继续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协商后,这个博物馆的领导还是维持着原来的那个16亿的天价。无奈之下,这些专家学者们也不是傻子,也只能放弃了这一件物品的收购了。本以为这一件物品很有可能在有生之年都难以回归祖国的怀抱了,却在一个月之后有了转机。
当时的专家们只能先把这一件东西放下去做其他的工作先了,在过了一个月后的某天,这些文物局的专家们收到一个消息说,这一件“子龙鼎”已经被一个香港的富商给收购,并且带回香港了。
收到这个消息的专家觉得十分的意外,但也就急忙赶到香港与这一位富商沟通。最后,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商谈,这一位香港的爱国商人以6800万人民币的低廉价格转交给了国家文物局的工作人员。终于,这一件国宝“子龙鼎”经过了几十的海外流浪才在现在回归到了祖国的怀抱,如今藏于国家博物馆,与后母戊鼎一方一圆同为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