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轩辕坟三妖中,纣王最“爱”谁?竟不是妲己!

轩辕坟三妖中,纣王最“爱”谁?竟不是妲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85 更新时间:2024/1/24 9:24:39

法海因为不懂爱,所以雷峰塔倒了下来,纣王虽然不念经,但其实也不懂爱,他在女娲庙见到女娲娘娘的雕像,生出将女娲娘娘据为己有的想法,并不是因为爱,仅仅是因为纣王“好色”。

编辑搜图

封神中,纣王是殷商大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按理说殷商天下的一切,都是归纣王所有的,可任其予取予索。

可真的达到这种地步,其实并非好事,纣王正是因为怀着这样的思想,所以他的心中就没有“敬畏感”,因此能毫无心理负担做出亵渎女娲娘娘的行为。

所谓“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纣王倒是心之所想,随心所欲了,可他哪里能想到,他的这次恣心所欲,竟影响到殷商六百年基业。

所谓:“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

女娲娘娘是上古正神,是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造物主,轻慢女娲娘娘就是欺天,是自寻死路,所以纣王必定要遭报应的。

所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纣王欺天,因此得到“亡国”的天罚;纣王轻慢女娲娘娘之因起于“色”,因此纣王就要承受由“色”之一字而来的果。

编辑搜图

轩辕坟三妖就是在这样的因果推动下,来到纣王后宫去的。

起初,是轩辕坟三妖中的千年狐狸精,抢了冀州侯苏护之女苏妲己的身体,冒苏妲己之名进宫去的。

话说这苏妲己,也是受纣王好色连累的可怜人,她本来被冀州侯富养深闺,将来要么联姻其他诸侯,成为诸侯夫人,要么是下嫁功勋贵族,总而言之生活都会顺风顺水。

可因纣王对女娲娘娘梦寐不忘,魅君之臣费仲和尤浑,千方百计为君心故,向纣王举荐了苏妲己。

于是苏妲己只好从冀州出发,风餐露宿辛苦了一路来伴驾,可她却在将要到朝歌城之前,被狐狸精杀害夺去了身体。

头一眼看到狐妖妲己,纣王感受到了升仙的快乐,封神原文描述纣王当时的状态是:魂游天外,魄散九霄,骨软筋酥,耳热眼跳,不知如何是好。

然后,纣王加封了苏护,便迫不及待起驾还宫,找妲己凤友鸾交恩爱去了。

编辑搜图

纣王是殷商大王,其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从妲己进宫后纣王就再没上朝来看,妲己所承只有雨露。

可问题是,纣王后宫除了妲己外,还有中宫姜后,西宫黄贵妃,杨妃,以及百媚千娇的嫔妃、美人等,三千人之多呢。

作为君王,一般都会被要求在后宫雨露均沾。妲己进宫前,纣王约莫是这么做的,否则他也不能在三宫后妃中坐享太平;可妲己进宫后,一切都变了。

纣王那是白天黑夜宿在妲己的寿仙宫,压根不进其他人的宫殿,纣王这么做,不就坏了规矩了嘛。

作为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的老大,也就是姜王后,有义务为后宫姐妹谋福利。

姜后于是就摆驾寿仙宫,规劝纣王雨露均沾,这不明摆着和妲己作对嘛,于是姜后就落得一个双目被剜、双手被炮烙的惨死下场。

为了妲己,纣王连姜后都能这么对待,其他人就更别提了,可尽管如此,歪歪还是要说,就算纣王为妲己百依百顺,他最爱的,仍然不是妲己。

编辑搜图

我们都知道,当初和狐妖妲己一起接受女娲娘娘“惑乱君心”任务的,还有千年琵琶精王贵人,千年雉鸡精胡喜媚。

其中,琵琶精对惑乱纣王不怎么感冒,她只对纣王后宫的美人感兴趣,时不时地,她就以看望妲己的名头进宫,吃一两个来。

一次,琵琶精吃过宫人后,朝歌城的街上瞎溜达时,去姜子牙的命馆找茬,结果技不如人被姜子牙打死,还本人家当着纣王、妲己的面烧出了琵琶的原型。

后来,还是妲己将她挂起来,吸收五年的日月精华才恢复修为的。之后,琵琶精就以王贵人之名留在宫里了。

观琵琶精行事,歪歪认为她是个刁蛮的脾气,当然她肯定也很漂亮,可也仅仅是漂亮,因此在纣王眼里,她只是个花瓶美人,而已。

比起千年琵琶精,千年雉鸡精胡喜媚,才是纣王心头的“白月光”。

编辑搜图

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还得从纣王见到女娲娘娘雕像说起: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总而言之就很美!可是这种美,即非狐妖妲己的娇媚之容,也非琵琶精王贵人的精巧之貌,更非普通凡人的艳俗之姿。

女娲娘娘之美,端庄中带着仙丽,天姿中隐含高贵,仰不可攀却是那么的令人心痒难耐。

纣王富甲天下,从不曾见过这般的女子,自认是憾事一桩,所以对纣王来说,得到女娲娘娘,才能让他获得满足,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满足。

巧了,胡喜媚就是女娲娘娘的低配版。

纣王是从狐妖妲己口中得知胡喜媚的,当时妲己要设计害比干,就求胡喜媚进宫来帮她:“妾有一结识义妹姓胡。名曰喜媚,如今在紫霄宫出家。妾之颜色,百不及一”

妲己和纣王说,胡喜媚比自己还要美,因此,胡喜媚首先是光凭名字,就吊足了纣王的胃口。

编辑搜图

其次胡喜媚的出场,更是让纣王有些许恍惚和熟悉:“只见月光之中,见一道姑穿大红八卦衣,丝绦麻履,面如瑞雪,脸似朝霞,樱桃小口,香脸桃腮,光莹娇媚。

胡喜媚是御风而来,在这纣王看来,妥妥的女神既视感,纣王心目中的女神,唯女娲娘娘。

而为了营造女神出场的气氛,妲己还装模作样地净手、焚香、求下凡。

女神在前,纣王完全忘记了狐妖妲己,他满心满眼里都是如蕊宫仙子、月窟嫦娥的胡喜媚。

当着妲己的面,纣王都急的抓耳挠腮,坐立不安,口干舌燥,一阵阵地光是咳嗽,他啊,恨不得当场将胡喜媚吞下肚才好。

当然纣王对胡喜媚表现得这般急迫,妲己将自己的妖容收敛颜色也是一个原因,但纣王的得偿夙愿,才是最重要的前提。

就说嘛,这天下之大,就没有我纣王得不到的美人,所以纣王和胡喜媚开心的时候,心中默认胡喜媚就是女娲娘娘。

所谓求而不得,辗转反侧,因此夙愿得偿的满足感,才更加迷人。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此商朝国君很奇葩,先后将妻子许配给多名先辈,理由是太爱她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朝杰出国君,历史上的商朝国君,中国古代商朝的国君

    我们常说,中国上下五千年。也就是说,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但一些西方人士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中国顶多就是三千多年的历史,因为,所谓4000多年前关于黄帝的历史只是神话传说;中国专家公布的《夏商周年表》中把夏代始年定为公元前2070年也是不靠谱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夏、商这两个朝代。要证明这一点,就必

  • 封神中,马氏还给姜子牙生了俩儿子,这俩儿子都很了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姜子牙妻子马氏,封神榜86版姜子牙封马氏,姜子牙和马氏是什么关系

    封神里,姜子牙有一段不幸的婚姻,这婚姻,怎么说呢?姜子牙原本就是山东人,少年间干什么没人知道,大约逛荡到三十二岁,人生而立,旁人都事业有成的时候,他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弦,忽然道心发蒙,上昆仑山玉虚宫修道,古语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倘若从此找到人生方向,并为此孜孜以求,自强不息,那自然也没闲人置喙的余

  • 西周诸侯就封前的培养与考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周诸侯分封制度,西周分封诸侯的内部等级划分,西周前期分封的异姓诸侯

    第一,静簋所见吴来、吕刚就封前入中央官学。诸侯国作为中央王朝的军事屏障,其国君应当具有较强的军事能力。这种军事实力的培养,在其成为诸侯之前就已经开始。这当是周朝统治者有意识地培养接班人,目的就是更好地维护自身统治。诸侯国君就封前,需要在中央接受教育,这在静簋中有所体现。唯六月初吉,王在方京。丁卯,王

  • 封神演义中的西岐和朝歌,究竟在现在的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封神演义西岐和朝歌,朝歌与西岐,西岐朝歌是现在哪里

    朝歌封神演义中的最大反派,莫过于商朝国君商纣王了,纣王是个典型的昏君,虽然有点本事,但好大喜功,经常欺压周边国家,且纵情享乐,开创了酒池肉林供自己娱乐,昏庸无道,令天下众人的不满,正是在这种契机之下,反抗商纣王的军队在周武王姬发的带领下,开始了反击。虽然商朝军队强大,但反抗军的战斗力更强,最终商朝军

  • 他一手覆灭西周,害死周幽王,诸侯皆至却无人治他的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幽王被谁所杀,西周暴君周幽王,周幽王与西周的关系

    说当时褒姒入宫,周幽王是万般宠爱她,为了她不惜违反祖制,废掉原王后(申后),改立褒姒为褒后,并且废掉原太子,改立褒姒五岁儿子为太子。太子被发配到他姥爷申侯这里待业。申侯这时候非常郁闷,女儿进了冷宫,外孙又在自己这里待业,原本两个站在云端的人都掉下来了,自己前途渺茫。于是就想着帮自己女儿外孙一把,机会

  •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吴国皇帝孙权简历,三国吴国孙权死后的历史,吴国孙权

    关于孙权,陈寿在其列传最后的评价是:“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var1]勾践之忍即位之初,江东的军政大权都在周瑜、张

  • 伊阙之战:白起的成名之战,让韩国、魏国元气大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白起成名之战伊阙之战,白起成名战完整视频,战国时代白起的著名战役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战役中,不仅韩国、魏国出动了精锐力量,对于同样遭受秦国蚕食的东周国,也派出兵马加入到韩国、魏国的联军中。对于韩、魏、东周三国,一共派出了24万大军,以此和秦国白起一较高下,这就是“伊阙之战”的起因和历史背景。[var1]一首先,《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中记载:

  • 此人门下尽是高徒:一人佩六国相印 一人两为秦相 一人为日本之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六国相印的历史人物,挂六国相印的是谁,苏秦佩戴六国相印回到家乡

    [var1]评价一位老师是否称职、成功,主要看的是他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有用之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仲尼(孔子),就是一位非常成功的老师,他是中国史上民办学校的创始者,门下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 如果长平之战中廉颇不被撤下,赵国能取得胜利吗?答案是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用廉颇能赢吗,廉颇离开赵国的原因,赵国战将廉颇

    [var1]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一场经典攻守歼灭战,该战役是闻名中国历史和军事史,被人进行过无数次的分析解剖,论证赵国是否有取得胜利的可能。答案是有,但胜利的根源已经不在赵国的突然勇猛或是秦国的发生内乱,而在六国是否出兵援助赵国,进行后方骚扰或是资助粮草。秦国在商鞅变法后从一个落后的蛮夷小国进化成先进

  • 孔子问一7岁孩童:天上有多少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拜其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孔子问小孩天上有多少星,孔子问小孩的问题是什么,孔子通过提问的方式

    孔子,论影响力被誉为“世界十大名人之首”,论教学经验,他曾为数千名学子传世授业解惑。孔子身上的名誉光是百度百科就有好几页的介绍,但是比起看这些生硬的介绍,后人更喜欢看一些关于孔子本人的轶事来了解这样一位鲜活的文化伟人。在孔子留下的诸多轶事中,有一则故事让人发笑的同时还让人认识了另外一位才情出众的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