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故事:曹操将计就计,派4大心腹猛将杀马腾3父子,激怒锦马超

三国故事:曹操将计就计,派4大心腹猛将杀马腾3父子,激怒锦马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81 更新时间:2024/1/17 11:24:57

当然,大家认可马超的勇武,主要还是从他为父亲马腾报仇,杀败曹操手下一干名将,直教曹阿瞒割须弃袍开始的,但马超战胜曹操,即使吓得曹操惊呼,马儿不死,自己恐怕没有葬身之地,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时的好勇斗狠,从战略整体眼光来看,马超的谋略当然比不了魏武帝。而马超之所以如此愤怒,其实也是因为曹操诈术太高,诱杀了马超的父亲和两个兄弟,才让锦马超取得了哀兵必胜的效果。那么,曹操又是如何诱杀马超的亲人,他为什么要使用如此手段呢?

其实按照历史的真相来说,马超的父亲,马腾之死未必要怪曹操,主要原因还是出在马超身上,因为马腾早已被曹操招入朝廷做官,留下马超镇守西凉,马腾和两个儿子马铁、马休本来就有人质的意思,但马超根本不考虑这些,反而在曹操攻打张鲁,途径西凉的时候,担心曹操使用假途灭虢之计,也就是以打张鲁为借口,其实就是为了吞并自己的地盘,于是,马超根本不考虑父亲的安危,反而联合了与马腾关系不好,在西凉一代以造反出名的韩遂,并且把韩遂比喻成自己的父亲,毫无顾忌地兴起10万大军,跟曹操展开了激战,也许在马超看来,只要打败曹操,父亲和兄弟们就可以获救吧,因此,尽管马超在一开始给曹操吓得不轻,但是最终的胜利者还是曹操,这样一来,马腾父子三人自然是毫无悬念地被曹操“秋后算账”了。然而,这段历史到了小说家笔下,就被改编成了曹操先杀马腾,才激怒了马超兴兵,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艺术效果,凸显出曹操的狡诈,以及马超的悲壮之气。

于是,在小说中,曹操始终忌惮马腾这个终于汉室,又拥兵自重的西凉统帅,对后方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决定再一次南征之前,决定彻底解决掉马腾这个后患,这才下令召马腾进京做官,等马腾一来,就杀掉他们父子三人。而马腾在接受到这个命令后,也是跟几个儿子讨论过的,马超的意见是不要上当,但马腾觉得,有神勇的儿子接管兵权,曹操也一定会忌惮三分,并不能把自己怎样,便拒绝了马超的提议,反而带着马铁、马休以及侄儿马岱,一起赶赴许都,并且委托韩遂在西凉帮马超掌控大局。等马腾来到许都城外安营扎寨时,曹操派出了门下侍郎黄奎前去劳军,但因为黄奎一直看不惯曹操弄权,便将曹操的计划对马腾和盘托出,马腾当然很愤怒,于是他最终跟黄奎商议,要利用曹操的阴谋,趁他来给自己宣读圣旨的时候,索性里应外合,杀掉曹操。但问题是,黄奎这人实在没用,高兴之余多喝了两杯,竟然将如此大的秘密说了出来,结果黄奎的小舅子苗泽,果断背叛了姐夫。

等曹操听到苗泽的告密后,不仅没有奖赏他,反而将这个为了自己的私欲出卖亲人的小人抓了起来,但他也非常重视苗泽的情报,索性来了一个将计就计,安排了自己手下的四大名将——曹洪许褚夏侯渊徐晃,让他们擒杀马腾。结果在第二天,按照原定计划宣读圣旨之际,曹操并没有出城,反倒是让曹洪一马当先,来会马腾,但马腾以为就是曹操前来,满腔热血地率领子弟兵冲上前去,一看对面来的是曹洪,这才知道中计了,立刻回撤,但为时已晚,左有许褚,右有夏侯渊,正面有徐晃包抄,四大曹营名将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彻底包围了马腾父子。结果,在乱战中,马铁被乱箭射死,马腾和马休也突围失败,被生擒活捉。最终,马氏父子二人,跟黄奎和苗泽一起被曹操杀掉,这才有了激怒西凉锦马超,为报父仇兴兵血战的精彩故事。

然而,经过小说和历史真相的对比,就不难发现,小说设计的再怎么复杂,也难免有漏洞,首先,曹操就算召马腾进京做官,也没必要立刻杀掉马腾吧,因为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西凉军马不再骚扰自己,可是立刻杀掉马腾的话,只能适得其反,加速西凉军马的仇杀,雄才大略的曹操会这么选择吗?其次,一个小小的黄奎拿什么跟马腾“里应外合”呢?这本身也是不合逻辑的,更何况喝点酒就胡说八道的人,怎么可能被身经百战的马腾如此信任,跟他商量这种机密大事,就不怕他是曹操派来的诱饵吗?这也实在是低估了马腾的智商。因此说,小说的改编,其实是以牺牲曹操和马腾两人的智商为代价,以便凸显出马超的神勇威武,但这种写法,大家看故事的时候,觉得精彩好看就够了,但千万不要拿着小说全部当历史才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四大亲信兄弟:激战董卓一虎两狼一豹,丢盔弃甲完败,险逃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董卓决战,曹操追杀董卓完整版,梦想三国曹操对战董卓

    于是,曹操在没人响应的情况下,只身犯险,率领自己的亲随部队,开始了对董卓的追击之旅。当时在曹操身边,最能倚重的将领,不过是他的家族兄弟,夏侯惇和夏侯渊,以及曹仁曹洪等人,应该说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叱咤风云的名将,可是在攻伐董卓的时候,不过都是一群初登沙场的年轻人,而董卓身边可谓能人汇聚,除了公认的天下

  • 为什么张辽等人不遵军令偷偷喝酒,却把曹操感动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辽背叛曹操了吗,曹操如何评价张辽,曹操对张辽好不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有手下人想给他换套被褥的时候,自然要先请示曹操,对床铺有什么要求,结果曹操只回答了两个字——暖和。他除了对自己的生活如此简单之外,身边的人,特别是子女亲眷,更是严格要求,当他看到爱子曹植的妻子,穿着锦绣华服招摇过市之后,立刻严肃地批评了曹植,并且让儿媳立刻换成朴素的服饰。可见,曹

  • 刘备209年占据荆州214年入川,中间这段时间为什么不打襄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之败一方面是东吴背盟,自己被抄了后路,另外一方面也是蜀汉在荆州实力不强,还不足以下这么大一盘棋(刘备两次从荆州调兵,不仅带走了数万的精锐,也带走了大批的骨干力量)。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刘备从公元209年12月占据了荆州2/3的地盘(襄樊、南阳在曹操手中),到公元214年才帅军入川,中间这四年多的时

  •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最后杀了哪些兄弟,刘邦最后被谁杀死的,刘邦当皇帝后杀了自己的兄弟吗

    大家都知道,刘邦这个人很精明,在他生前的时候。他把能够威胁到自己家江山的人都给杀了,主要是异姓王们即便是韩信、彭越、英布这种最为重要的开国功臣,都是难逃一劫的。即便是对他忠心耿耿的萧何,差点也是被他给杀了。刘邦这么做,就是怕这些功臣们会在他死后不受约束杀他的子孙夺他家的江山呀。可是,最后他的嫡系子孙

  • 刘邦的吕雉PK朱元璋的马皇后,两个女人谁才是真正的贤内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身后的贤内助,刘邦与吕雉,朱元璋和刘邦的皇后

    刘邦的老婆叫吕雉,是刘邦早年当亭长时,吕太公看他相貌奇特,就把女儿嫁了他,婚后两人生下一儿一女,即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长公主,两人成亲不久,刘邦就外出创业了,也就是造反,期间吕雉也曾帮忙,比如就帮斩白蛇起义后,吕雉也到处鼓吹说夜晚刘邦睡觉时,身体上盘旋这一股龙气。后来刘邦的事业慢慢有了起色,项羽渐渐坐

  • 关羽、张飞只是市井小贩,并没有学过武艺,为何能成为三国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张飞武艺怎么来的,为啥关羽张飞武艺那么高强,关羽张飞从哪里学的武艺

    关张无疑属于后者,三国时代,一说起关羽张飞,都说他们是“万人敌”,强调的是他们勇猛,能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比如关羽在白马之围于万军中斩颜良首级,张飞在当阳桥以二十人横槊阻断了曹操五千大军的追击!既然关张都是猛将,则读书和学武艺并不是必须的,只要胆子够大,战场上敢拼敢杀,又侥幸活下来,就能成为一代名

  • 刘备关羽张飞又没有感情基础,为什么突然间就比亲兄弟还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和关羽张飞是真感情吗,刘备张飞关羽关系好吗,刘备与关羽张飞结义

    三个人之前并不认识,确实没有感情基础。但三个人有共同的目标,按照桃园结义的说法是要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其实每个人都有建功立业的冲动,按照太史慈的说法是大丈夫生逢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功;按照宋江的说法就是要建功边关,封妻荫子,青史留名,不枉了为人一世。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气质与情况也适合共

  • 关羽被杀,忍了一辈子的刘备,为什么忍不住了?导致夷陵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兵败夷陵完整版,刘备夷陵之战全过程,关羽的死是刘备故意的吗

    多么美好啊,可惜,这一切,随着关羽丢掉荆州灰飞烟灭!换了你是刘备,你能不气么?这就好想本来已经看到赢的希望,却因为关羽丢掉了荆州大好形势毁于一旦,换了谁也忍不住好伐。刘备伐吴,不是忍不忍得住的问题,也不是为关羽复仇,(刘备想来对关羽也是十分生气的,败家玩意啊!),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可以说是必然之事。

  •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草根逆袭成为一代帝王,他们成功的特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和刘邦谁是草根出身的,草根皇帝刘邦与朱元璋,刘邦和朱元璋在位时间

    刘邦据说祖上来自魏国,是晋国大夫士会的后代,但最起码到刘邦父亲这一代已经沦为平民。从刘太公给刘邦兄弟当初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刘邦父辈已经毫无半点士族基因传承,因为刘邦的名字叫刘季,刘邦两个兄长的名字分别是刘伯、刘仲。换成现在的话就是,刘邦弟兄三人名字分别是刘老大、刘老二、刘老三。虽然刘邦是平民出身,

  • 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父亲跪拜之礼,刘邦当了皇帝他爹还需要跪拜吗,刘邦当皇帝要跪拜吗

    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父亲,为父亲修建了宫殿并安排专人照顾,每隔几日就亲自上门探望。一开始刘邦跪拜自己的父亲时也没觉得有何不妥,但刘太公的管家却感觉出异样。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意思就是说:“刘邦虽然是你的儿子,但他身为一国之君,而你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