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张飞只是市井小贩,并没有学过武艺,为何能成为三国猛将?

关羽、张飞只是市井小贩,并没有学过武艺,为何能成为三国猛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73 更新时间:2024/1/18 22:53:03

关张无疑属于后者,三国时代,一说起关羽张飞,都说他们是“万人敌”,强调的是他们勇猛,能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比如关羽在白马之围于万军中斩颜良首级,张飞在当阳桥以二十人横槊阻断了曹操五千大军的追击!

既然关张都是猛将,则读书和学武艺并不是必须的,只要胆子够大,战场上敢拼敢杀,又侥幸活下来,就能成为一代名将,无论你是杀猪屠狗之辈也好,是市井小贩也好,都没什么差别,卖膀子力气,有胆量,就足够了。

刘邦手下的猛将们,他的老乡们,大部分不都这样吗?曹参,樊哙,跟关张有什么区别?朱元璋手下的也一样,常遇春,汤和,又读过几天书呢?曹参自称“身被七十余创”,就是全身有七十多个战场上留下的伤口,他侥幸没死,活了下来,不就成了流传千古的一代名将?

说起来“万人敌”,一开始说的不是勇猛和武艺,而是兵法和韬略,这事要从项羽说起,当年项羽还小,他的叔叔项梁教给他读书,项羽觉得没意思,项梁又教给他剑术,他也觉得没意思,项梁不高兴了,问项羽,你到底想学什么?项羽说,剑术只能杀一个人,我要学杀一万个人的“万人敌”,于是项梁开始教给项羽“兵法”。到了后来,人们说到万人敌,似乎都说某个人勇猛,能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其实,真正的万人敌是兵法,是韬略,是排兵布阵。

关张有没有学过真正的万人敌呢?是有的!

据《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关羽学过《春秋》,确切地说不是孔子那个《春秋》,而是左丘明那个《春秋左氏传》,也就是《左传》,春秋有三传,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这三本书都是解释《春秋》的,孔子不是在整理《春秋》的时候,使用了“春秋笔法”嘛,就是里面用了很多隐晦的语言去描写一些历史史实,一般人搞不懂,于是搞懂了的人,就写出《春秋三传》去解释《春秋》,目的是让一般人明白《春秋》里隐晦的地方。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春秋左氏传》,也就是《左传》。《左传》这本书不得了,是《史记》之前最有名的史书,是《资治通鉴》之前最有名的编年体史书,通过学习这本书,你不但能了解到春秋时期的历史,还能学到其他的东西,比如外交,权术,韬略,兵法!如果想阅读这本书,我推荐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

关羽学习过《左传》,自然懂那么一点谋略,所以才有他在樊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事情,然而,后来人认为,关羽似乎没有读透《左传》,因此,他的北伐襄樊的谋略注定要失败,因为关羽本性高傲,没能沉浸下心好好读书。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在他的《读通鉴论》里曾经说过,刘备派关羽守荆州,目的是让他防范东吴孙权,同时要交好东吴派去守荆州东部的鲁肃。这是诸葛亮定下的“联吴抗曹”的大策略,这种“连横合纵”之类的事,在《左传》里比比皆是,毕竟春秋时代的国家,比三国只有三个要多得多,大家都是打打停停,今天打了,明天停了,今天你秦国联合晋国打齐国,明天我齐国联合楚国打你秦国。

关羽如果好好读过《左传》,应该明白“联吴抗曹”的重要性,毕竟当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刘备正在北边的汉中跟曹操打的不可开交,这时候,千万得稳住东边的孙权,不能后院起火,如果稳不住孙权,刘备诸葛亮就算能耐再大,也撑不了南北两线战场!

可是,关羽太高傲了,他读不进去书,也瞧不起鲁肃和孙权,跟鲁肃和孙权结了怨恨。

《读通鉴论•献帝•三三》说:

吴、蜀之好不终,关羽以死,荆州以失,曹操以乘二国之离,无忌而急于篡,关羽安能逃其责哉?羽守江陵,数与鲁肃生疑贰,于是而诸葛之志不宣,而肃亦苦矣。肃以欢好抚羽,岂私羽而畏昭烈乎?其欲并力以抗操,匪舌是出,而羽不谅,故以知肃心之独苦也。

王夫之说得很明白,刘备诸葛亮和孙权鲁肃都懂得吴蜀结盟共同抗魏的重要性,所以鲁肃百般安抚关羽,为了结交关羽,孙权甚至想让关羽把女儿嫁到孙家做儿媳,这不是他们怕关羽或者他们多么喜欢关羽,而是为了通过一场政治联姻稳固双方的同盟,结果这件事被关羽断然拒绝,这像是读过《左传》的人干的事吗?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所以,关羽得罪了鲁肃和孙权,吴蜀联盟再次出现裂痕,关羽北伐襄樊失败,刘备失去整个荆州,孙刘联盟就此终结,也就不奇怪了。而王夫之把这个责任推到关羽身上,其实没什么大问题。

也许是蜀国人意识到了关羽虽然是一代猛将,可未必是一位合格的战将,因此,关羽死后,蜀国给他追加的谥号是“壮缪”,壮不用说了,就是说他死的壮烈,说他勇猛,那么缪呢,缪的意思是事情未做成功,这不是一个好的谥号,就像隋炀帝的炀一样,是略有贬义的。后来有人为关羽找补,说缪这个字通穆,是正面的,其实也不是,穆的意思,同样也是未做成功,比如北伐未成功的岳飞,死后谥号是“武穆”。

因为前人意识到了关羽的韬略欠缺的问题,后来,人们不再强调他的武略,而是侧重于他的忠义,这一点,千古之下,没有人有异议,甚至,从宋朝开始,官方开始把关羽神话,推崇的是他的忠义,从纯粹的武略来说,他比不上孙子吴起韩信卫青李靖徐达这一类真正影响一个朝代甚至时代的走向的武将。

官方只追捧关羽忠义的一面,民间也是如此,大家提到关羽,首先想到的是忠和义,戏曲,小说,民间故事里,关羽就是忠义的化身,甚至黑社会都拜关公关二爷,看中的都是他的忠义。我妈供奉的神牌里,就有关老爷,每到过年,我们家都拜关老爷,给关老爷磕头,还要给关老爷送钱。

对于关羽的造神运动,在清朝达到了顶峰,因为努尔哈赤据说是根据《三国演义》打天下的,他特别崇敬关羽,清朝皇帝不断给关羽增加谥号,在满清,包括未入关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皇帝谥号最多的是努尔哈赤,而关羽的谥号通过历朝历代和清朝的追封,仅次于努尔哈赤,比其他所有清朝皇帝都多。

关羽张飞作为一代猛将,论武功,论韬略,他们在历史上可能排不了第一流,可是论名气,他们不输历史上任何名将,这都是演义小说民间故事以及历朝历代的造神运动导致的。

实际上,后代人对关张的大名,多有不以为然者,觉得关张有些被吹捧过头了,比如说关羽的:

后汉关羽一武夫,以好读《春秋》,博军界微誉,读史者从而褒扬之。满清窃汉,人心久未定,思假神道以为笼络之计,遂崇其祀于通国,非礼也,而民国遽因以为典。。。且羽之好读《春秋》,以《吴志·吕蒙传》,蒙谓鲁肃之言证之,则仅读《左传》,略皆上口云云,而又不详其谋略。今之颂羽者,至以经生儒将目之。胸无点墨,固无怪其误会也。

关羽的谋略不行,在当时,其实就有人看出来了,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固然天下震惊,也只是借由天时而得胜,后来却再也啃不下被围的小小樊城,反而被吕蒙和鲁肃暗算,后方不稳定,前方的攻坚战就很难取胜,这是常识,是一般谋略家最先考虑的问题。关羽自作主张北伐,却是以后方不稳定做基础的,前方不顺,后方不稳定,则必败,就算不读兵书的人也懂这个道理。

关羽谋略欠缺也就罢了,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不尊重知识分子,这一点就不如张飞。

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张飞通过历史演义的刻画,给人一种鲁莽的猛将感觉,其实历史上他并非全然如此,他对手下的兵虽然粗暴粗鲁,可是他尊重知识分子,听得进手下幕僚的建议,关羽就比较高傲,他对知识分子轻视甚至嗤之以鼻。诸葛亮联吴抗魏的大谋略他都听不进去,意气用事,结怨东吴孙权和鲁肃,又怎么听得进去手底下几个小文人的话呢?

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自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

关羽北伐,打不下樊城,蜀军后方大本营那里素来被关羽轻视的糜芳等人,受了孙权诱惑,背叛关羽,将荆州南边几个郡献给了孙权,关羽回不去荆州,进退两难,最终败走麦城。

总之,从武略来说,说关张是一介猛将没有什么大问题,他们跟历史上一流的名将还有差距,但是,像关羽,作为一代武圣,他的忠义传颂千古,让人敬仰,关云长的忠和义,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更多文章

  • 刘备关羽张飞又没有感情基础,为什么突然间就比亲兄弟还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和关羽张飞是真感情吗,刘备张飞关羽关系好吗,刘备与关羽张飞结义

    三个人之前并不认识,确实没有感情基础。但三个人有共同的目标,按照桃园结义的说法是要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其实每个人都有建功立业的冲动,按照太史慈的说法是大丈夫生逢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功;按照宋江的说法就是要建功边关,封妻荫子,青史留名,不枉了为人一世。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气质与情况也适合共

  • 关羽被杀,忍了一辈子的刘备,为什么忍不住了?导致夷陵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兵败夷陵完整版,刘备夷陵之战全过程,关羽的死是刘备故意的吗

    多么美好啊,可惜,这一切,随着关羽丢掉荆州灰飞烟灭!换了你是刘备,你能不气么?这就好想本来已经看到赢的希望,却因为关羽丢掉了荆州大好形势毁于一旦,换了谁也忍不住好伐。刘备伐吴,不是忍不忍得住的问题,也不是为关羽复仇,(刘备想来对关羽也是十分生气的,败家玩意啊!),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可以说是必然之事。

  •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草根逆袭成为一代帝王,他们成功的特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和刘邦谁是草根出身的,草根皇帝刘邦与朱元璋,刘邦和朱元璋在位时间

    刘邦据说祖上来自魏国,是晋国大夫士会的后代,但最起码到刘邦父亲这一代已经沦为平民。从刘太公给刘邦兄弟当初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刘邦父辈已经毫无半点士族基因传承,因为刘邦的名字叫刘季,刘邦两个兄长的名字分别是刘伯、刘仲。换成现在的话就是,刘邦弟兄三人名字分别是刘老大、刘老二、刘老三。虽然刘邦是平民出身,

  • 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父亲跪拜之礼,刘邦当了皇帝他爹还需要跪拜吗,刘邦当皇帝要跪拜吗

    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父亲,为父亲修建了宫殿并安排专人照顾,每隔几日就亲自上门探望。一开始刘邦跪拜自己的父亲时也没觉得有何不妥,但刘太公的管家却感觉出异样。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意思就是说:“刘邦虽然是你的儿子,但他身为一国之君,而你只

  • 关羽一生败过两次,一次败给吕蒙被杀,另一次却败给了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武力很强为何败给吕蒙,关羽被杀为什么吕蒙突然就死了,吕蒙能打过关羽吗

    文聘原本是荆州刘表的部下,刘备到荆州后,到处搜罗人才,连诸葛亮这种山沟沟里的都被他给挖出来,但不知为何刘备却不要文聘,或许是文聘看不上他吧,曹操大军来袭时,刘琮投降了,文聘也跟着投降,作为降将的文聘,却迟迟不来参见曹操,这让曹操很不爽。曹操问文聘,为什么不来做工作汇报,文聘说:"我没能辅佐刘表报效国

  • 假如关羽当年被华雄斩了,刘备张飞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为什么能够斩杀华雄,张飞能打过华雄吗,张飞与华雄谁厉害

    东汉末年,黄巾猖獗,战乱纷争,天下英雄群起,为的就是能够独霸一方,甚至统一天下。在那个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王侯的年代,其实最大的赢家就是幽州涿县的刘备,刘备本来只是一个乡下织席贩履之辈,最后居然割据一方,与曹操、孙权平分天下,千古留名。为什么刘备能有这样的成就?这跟他的两位结拜兄弟关羽、张飞分不开关系,

  • 为什么曹操对自己的“发小”好友袁绍,动了杀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和袁绍是发小后来为什么反目,经典传奇故事曹操袁绍,曹操和袁绍关系怎样

    还是要说回诸侯的讨董联盟,因为盟主袁绍以及他的弟弟袁术,自恃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他们反对董卓,一方面在于董卓杀了他们袁家太多的亲族长辈,另一方面,还是受不了这个西凉军阀在天下树立权威,在袁家兄弟心中,自己才有资格让天下英雄俯首帖耳。特别是袁术,他认为自己是袁家的嫡子,比起那个当庶子的哥哥袁绍,更有资

  • 刘备有五虎上将,有诸葛亮的辅助,为什么没有实现匡扶汉室统一天下的梦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为什么没有匡扶汉室,诸葛亮匡扶汉室,刘备匡扶汉室成功了吗

    刘备的军事集团在汉中打败曹操后,文武大臣们就撺掇刘备称帝,由于汉献帝还活着,刘备没有同意,最后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自封汉中王。于是大封有功之臣,封长子刘禅为王世子。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军国大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魏延由于在汉中之战中射掉了曹操的两

  • 刘邦和项羽都是楚国人,为何一个任人唯亲,一个却任人唯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和项羽都是楚地人吗,刘邦和项羽的真实关系,刘邦和项羽谁名声好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张良,张良原本是韩国人,国家被灭之后,他就曾独自伏击刺杀秦始皇嬴政,还差一点让他成功了,而据说奸臣赵高是赵国人,他学习岳不群挥刀自宫,成为太监来到秦王身边,最终灭掉了秦国,这也算是为赵国复仇了。秦末著名的复仇者莫过于项羽,项羽原本是楚国人,因力大无穷,人称"楚霸王",他一心推翻暴秦,

  • 曹操濮阳逃生:离不开典韦夏侯渊舍命保护,更靠吕布“目中”无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对于曹操来说,他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同样不乏看点,比如在追击董卓,被徐荣埋伏失败后,涌现出了曹洪这样舍命护主的典型;赤壁大败后,曹操三笑表现出他在整顿军心方面的经验;甚至是被马超打得割须弃袍时,表现出的狼狈也实在有些“可爱”。在众多失败中,他在濮阳被吕布追杀的那次经历,应该是最像“阿瞒”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