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强大的秦朝竟然被一群农民军推翻,共赴国难的老秦人哪去了?

强大的秦朝竟然被一群农民军推翻,共赴国难的老秦人哪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85 更新时间:2024/2/8 12:34:08

秦国是灭六国精锐甲士建立的秦朝,秦军虎狼之师实至名归,灭国战争中以少胜多是常事,打起农民军更是得心应手,说一句有点夸张的话:一万秦军打十万农民军(没经过训练的农民军),胜利是唾手可得,杀敌就像砍瓜切菜一样。可就在秦朝建立十四年后,强大的秦朝竟然被陈胜吴广等一群农民军推翻了,共赴国难的老秦人哪去了?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如今读来依旧能感受到当年的雄浑气魄,气冲云霄。秦国衰微被山东六国揍得鼻青脸肿,是老秦人一腔血勇在战场上拼死战斗,护着不让其亡国;秦国强盛的过程中,他们付出自己所有粮食和时间,为这个国家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秦人的祖先是嬴氏部族,秦国向外扩张过程中,秦国本土的一群人自称老秦人,秦国有此发展他们功劳很大,自称老秦人是一种自豪和荣耀。

商鞅的变法,不仅是在新老贵族之间变法,还有新老秦人之间变法,想将他们拉入一个更为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秦国弊病,秦人心底清楚,明白“不变则亡,变则通”。变法之后,无论是他国逃亡来的新秦人,还是土生土长的老秦人都受益匪浅。尤其是老秦人,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都有为秦国而死的人,变法说“家中有这类人可以免些粮赋和徭役”,他们心里还不乐开了花。

秦国在未进行大规模的灭国战争前,老秦人和新秦人矛盾并没有多少,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家,区别几乎没有。可在秦国国土大规模扩张的时候,被灭国的人们对故国念念不忘,对秦国秦人怀恨在心,对那些整天张口闭口俺们大秦、俺们老秦人的话是异常反感。私斗出现时,秦国和秦朝官吏只按律法做事,不按其他,有不少维护大秦根本利益的人遭到处罚,内心难免不满。

秦国复兴途中,老秦人的心被一次次的伤,与秦国同心同德、与秦王亲密无间的老秦人一次次的失望透顶。商鞅变法时引来很多外来势力,如赵人、楚人、魏人和赵人等等。秦宣太后和楚人外戚在秦昭襄王时期长期把持朝政,打压老秦人。在秦昭襄王将外戚赶出秦国朝堂后,又无缘无故杀死了老秦人心目中的大英雄白起

之后山东六国的能人异士为了功名利禄纷纷入秦,再次挤压老秦人在朝堂的生存空间。后来的成蛟兵变和嫪毐之乱,大批老秦人的文臣武将被杀。秦国一统天下后,朝堂上再无为老秦人发声的老秦人文武大臣。政界和军界都没老秦人什么事了。秦朝建立后,老秦人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赐。

嬴政称秦始皇后,派出大量的老秦人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离开相处多年的亲朋邻居、放弃精耕细作多年的田地和居住多年的大房子,前往偏远地区戍边。这有着嬴政和秦廷自己的考量,想把那些地方彻彻底底变为秦朝领土,归心同德。他们却忘记了老秦人的幸福,老秦人为了秦朝的建立舍生忘死数代人,最后秦朝建立什么好处没捞到,还要把自己的一些田地房屋让出去,让给昔日的仇敌,自己去往人生地不熟,容易受欺负的异地。嬴政的大兴土木,有用山东六国的人,但更多的是老秦人。

秦朝末年的老秦人已经被伤透了心,对这个国家和君主彻底绝望,刘邦破关而入,家家户户的老秦人漠视着这一切,没有像以前那样拿起镰刀棍子,共赴国难。大秦帝国风雨飘摇之际,老秦人还在,只是没有选择共赴国难。刘邦入主关中,约法三章,获得了老秦人的好感。之后楚汉争霸,昔日的老秦人士卒站在刘邦这边,项羽的战败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秦朝会被农民起义军轻易推翻,最根本的原因是统治基本盘——老秦人“没有”了,这个国家没人再拥护,秦军士卒不想为其再次血战。

后话: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更多文章

  • 姜维:独自撑起蜀国残破江山重任的三国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能守住蜀国吗,姜维对后期蜀国的贡献,姜维怎么去蜀国的

    在“三国”中,美维堪称是一个非凡的英雄,他不仅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堪称为一个全才,而且对蜀汉忠心耿耿,尽心竭力,真正的做到了死而后己。作为诸葛亮惟一的学生,他尽得先生平生所学,而且也尽得诸葛亮一生抱负的精神,明知蜀汉之事不可为而强为之,一人独撑了蜀汉风雨飘摇的残破局面。姜维作为一代名将,蜀国后期的统

  • 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人,陈宫全部看在眼里,为什么不杀了陈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与陈宫杀了吕伯奢一家多少人,曹操和陈宫杀吕伯奢,吕伯奢为什么不杀陈宫

    正史中《三国志》对于曹操杀董卓失败,逃回故乡这段事的记载很模糊。而且在中牟县并没有提到为曹操求情的是陈宫,也没有记载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的事情。正史中曹操确实在中牟县被亭长抓住,而且送到了县令处,等候发落。有人为曹操求情,曹操才脱身。但是是谁救了曹操正史中并没有注明是谁。陈宫弃官跟随曹操也没有明确的记

  • 三国花样美男曹肇为何被排挤出魏国中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曹肇,曹肇是曹叡的什么人,三国魏国美男

    曹肇出身很好,父亲曹休是曹操的侄子,年轻时代就收到曹操的器重,被曹操誉为“吾家之千里驹也”!曹休和曹丕一直长大,关系莫逆,等到曹丕当了皇帝之后,自然倚重曹休,让曹休成为继夏侯惇之后的曹魏最高军事长官,统领魏国军队。曹肇作为曹休的嫡长子,自然也备受器重。曹休为了自家长保富贵,让曹肇从小就跟随在曹丕儿子

  • 刘备死后,腿没毛病的诸葛亮,打仗却总坐着轮椅?原来其中大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和刘备的故事,诸葛亮刘备马超蜀枪,刘备死后诸葛亮的实力

    首先,让我们看看诸葛亮坐轮椅的时候。刘备死后,他开始坐在轮椅上,平时没人看见他坐着。只有当两军交战时,诸葛亮才偶尔坐着轮椅来到阵前。诸葛亮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刘备把刘禅托付给了他。众所周知,诸葛亮对他忠心耿耿。刘备死前把整个蜀国的未来托付给他。自然,他很感激并尽最大努力满足刘备的愿望。结果

  • 楚国是什么民族建立的?项羽属于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项羽是楚国什么地方人,项羽算不算楚国贵族,项羽是楚国哪里的人

    《楚居》记载,楚国当初是居住在中原河南新郑一带,他们所处的部落叫做有熊,是黄帝所在的部落。后来东夷商族崛起,作为诸侯盟主,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工具进步,人口增加,需要为开辟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商在中原一直面临着西、北、东方向上的戎狄夷压力,楚人在商的西南方,商人从维护后方稳固来,开始了几百年的驱逐

  • 为何司马炎的开国第一策是封建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炎个人资料,司马炎之子,司马炎开创了什么盛世

    之所以国家变小,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淡漠,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强烈。于是,经过数百年的弱肉强食,分分合合,最后昔日拱卫天子的藩属,变成了凌驾于周天子之上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最后变成了消灭二周,吞并天下的新的王朝。秦始皇鉴于西周亡国的惨痛教训,取消了分封制而改用了郡县制

  • 此人是东汉名将,平定羌乱,威震西陲,为何却服毒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汉平定羌乱的名将,东汉末年威震少数民族的名将,东汉边塞名将

    一、初露锋芒此人名叫段颎,是武威姑臧(甘肃武威)人,据说是郑国共叔段的后裔。段颎也算是出身将门,从曾祖父段会宗担任过西域都护。段颎年少时学习弓马骑射,“尚游侠,轻财贿”,成年后才开始专心读书。段颎是孝廉出身,担任过宪陵园丞、阳陵令,因工作出色,被提拔为辽东属国都尉。在任期间,段颎大破鲜卑骑兵,但却因

  • 项羽为何要乌江自尽?刘邦到死才彻底明白,但已经晚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晚年明白项羽为啥不过乌江,项羽不渡乌江的原因直到刘邦晚年,刘邦项羽自刎乌江的小故事

    可能有人说相比刘邦的狡猾,项羽更具有男子气概,可是项羽最大的毛病就是刚愎自用,凡事不能三思而后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鸿门宴,项羽的草率让项伯都骂他无用。而刘邦虽然是那种小人得志的样子,可是智商是在线的,只是项羽自刎这事却疏忽了。其实项羽乌江自刎的事件至今都被人传唱,也就是我们常见到的霸王别姬这一出。可

  • 蜀汉错过了三位人才,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导致蜀汉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蜀汉灭国时还有哪些将领,蜀汉能一统天下吗,蜀汉灭国的原因

    蜀汉是三国时期实力最弱的,刘备颠沛流离了半辈子,创建了蜀汉。可是后来的蜀汉成为了第一个被灭的。刘备建立蜀汉之后,尽心尽力的将蜀汉推向巅峰,可是到了蜀后主时期,问题就出现了。刘禅与刘备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可是偏偏刘禅是个例外。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辅佐了刘禅。当时的刘禅听从诸葛亮的,诸葛

  •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究竟是祸是福,看完这些你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结果,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过程

    三国时期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卧龙凤雏的一人便可安天下”,而在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领袖同时拥有这样两位奇才但是最终却没能摆脱命运的捉弄,被自己的儿子丢掉了江山,此人就是刘备。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很多人都认为刘备能在乱世成为霸主,离不开诸葛亮的默默付出,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诸葛亮虽帮刘备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