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隆中对》是诸葛亮提出的战略方案,它未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隆中对》是诸葛亮提出的战略方案,它未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43 更新时间:2024/1/17 17:27:08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为了中国君主礼贤下士的楷模。诸葛亮也不负刘备厚望,一见面就以一篇《隆中对》为刘备指明了夺取天下的方向。因此,对诸葛亮赞赏的人夸奖诸葛亮,说他未出茅庐,先知天下三分。但是也有人认为,蜀汉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正是因为《隆中对》里的错误,使得刘备功败垂成。

在桓温伐蜀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诸葛亮手下的老兵。他问这位老兵诸葛亮做事的风格。这位老兵淡然地说,没有其他的特点,只不过从来没有见到做事如此稳妥之人。桓温听后,对此不以为然。可是当晚上他想起这位老兵的话,不由得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从此一件小事,我们就知道诸葛亮是做事稳妥之人,《隆中对》自然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那么,如果《隆中对》真的有缺陷,诸葛亮为何还要将它献给刘备呢?

一、《隆中对》的成败。

《隆中对》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第一次见到刘备时提出来的。这个战略方案主要分成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刘备集团先占有荆州和益州,形成稳固的根据地。第二个步骤,是对内进行建设,养精蓄锐,对外结好孙权,等待时机。第三个步骤是当时机成熟后,兵分两路北伐,一路由刘备率领,从益州北出秦川,一路由一上将率领,从荆州北伐宛洛。这样汉室可兴,天下可定。

但是,《隆中对》并没有按照诸葛亮预想的顺利实施,它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变数。首先是夺取荆州出来偏差。当刘表去世时,正值曹操突然南下。曹操在刚刚进行完北方的远征,不等待军队进行休整,也不等待自己在玄武池的水军训练完成,就发动了对荆州的突袭。

接替刘表的刘琮在部下的要求下,投降了曹操。这使得正在樊城抵抗曹操的刘备,立刻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刘备被迫南撤,被曹操在长坂坡击败,退往江夏。诸葛亮在此时挺身而出,与鲁肃出使东吴,缔结了孙刘联盟,在赤壁打败了曹操,将局势稳定下来。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在长江以南的桂阳、长沙、武陵、零陵四郡,并在这里发展自己的势力。后又从孙权那里借来了南郡,得到了《隆中对》中所说的北伐前哨基地。在此后,刘备又以荆州为跳板,发动了夺取益州的战争。在战争中,刘备抽调荆州的军队入川,留关羽镇守荆州,最终夺取了益州。

在与东吴发生湘水之争后,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刘备再次率领主力入川,与留守汉中的曹军进行争夺。定军山一战,黄忠阵斩曹军主将夏侯渊,确定了刘备军队的优势。曹操率领主力前往争夺,也无济于事。曹操只得承认失败,率军撤退。刘备又派兵占领了房陵、上庸等地。至此,刘备的势力达到了顶峰。《隆中对》的第一个战略步骤也至此基本达成。

在这个时候,刘备集团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应该转入第二个战略步骤,那就是战略休整阶段。在这个时期,刘备集团应该内修政治,外结好孙权,等待时机。刘备在蜀中,征调民力,开始了基础建设,修建道路驿馆,为将来北伐做准备。

但是,荆州的关羽却在此时发动了对襄樊的战役。关羽虽然在战役初期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胜利,但是在后期前有曹军援军的阻击,后有东吴军队的偷袭。最终,荆州失守,关羽被东吴擒杀,荆州的军队全军覆没。这使得《隆中对》的方案遭到了挫折。

此后,刘备将蜀中准备北伐秦川的主力调来伐吴。在夷陵之战中,刘备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惨败。这一支北伐主力也丧失殆尽。至此,《隆中对》的战略方案彻底宣告失败。虽然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托孤后,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但是实力相差悬殊,也无力回天。

二、《隆中对》的成功。

我们如果从历史事实来看,不可否认的是《隆中对》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刘备在与诸葛亮相遇时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最终发展为拥兵十多万,地跨荆益的势力,在这里《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功不可没。

诸葛亮在这个《隆中对》中,明确地指出了曹操是自己的敌人,而孙权是可以团结的盟友。并且在这个战略方案中,对刘备阵营的未来人事也做了规划。那就是派一员上将镇守荆州,准备北伐。这员上将自然非关羽莫属。这样,诸葛亮就缓和了关羽这些老将的抵触情绪,为自己将来在刘备阵营的位置做好了铺垫。

从这个《隆中对》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了解,也感受到他对未来的预测。甚至还可以看到诸葛亮对刘备阵营的了如指掌。这一切,都是刘备请出诸葛亮的基础。正是因为君臣相知,才成就了三顾茅庐的佳话。

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为刘备的战略规划是很严谨的。他指出了曹操和孙权势力不能去攻击,让刘备先夺取荆益为根据地也是符合当时的形势的。首先,如果没有孙权的加盟,刘备是不可能单独对抗曹操生存下来。在赤壁之战中,正是诸葛亮和鲁肃的努力,孙刘联军共同的努力,才打败了如日中天的曹军。

其次,在当时刘备没有实力与曹操对抗,又不能吞并东吴,那么他所能发展的地区就只剩下荆州和益州了。这两个地区的君臣都不是刘备的对手,夺取是有把握的。所以,在赤壁之战后的战争中,刘备集团一直向跨有荆益而努力,最终基本达成了这个目标。这说明,《隆中对》的第一个战略步骤是成功的。

如果按照《隆中对》的方案继续进行下去,在夺取荆益后,就是进行休整,等待天时了。而这个天时,就是曹操之死。诸葛亮明确地指出,曹操不可争锋,这其实是暗指刘备在用兵上不是曹操的对手。要想北伐成功,就必须等待曹操去世才行。可惜,这一切都被关羽北伐襄樊所打破了。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严格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行事,刘备还是有成功希望的。

三、《隆中对》失败的原因。

因为《隆中对》的失败,使得这个战略方案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有人认为,诸葛亮要占有荆州是不合适的,荆州离益州远,东吴近,如果争夺的话,蜀汉是争夺不过东吴的。有人认为,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让诸葛亮的《隆中对》破产。还有人质疑诸葛亮的规划中,兵力分散,将主力分为三处,相隔千里,自己无法互相配合,还被敌人各个击破。

其实,《隆中对》的失败最主要原因,是执行者发生了差错,而不是战略方案的问题。这个破坏《隆中对》的人就是关羽。正是他擅自发动的北伐襄樊,使得《隆中对》的第二个战略步骤遭到了破坏,使得诸葛亮的《隆中对》遭到了破产。

在《隆中对》的计划中,在跨有荆益后,就要进行战略休整。在这个时期,内修政治,外结好孙权。但是,刘备和诸葛亮进入益州,把益州作为了自己最可靠的根据地。荆州方面就全部交给了关羽。而荆州与东吴相邻,结好孙权的任务中,关羽占有重要的地位。

可是,我们知道关羽对东吴的态度。张口江东鼠辈,闭口东吴群狗,根本不以结好孙权为意。甚至在孙权求婚时,毁书骂使者,说什么自己的虎女怎么能够嫁给犬子。这样,双方剑拔弩张,诸葛亮的方案根本无法实现。

在蜀中进行休整,内修政治的时候,关羽却发动了襄樊之战。这场战役是关羽擅自发动的,蜀中根本就没有反应。在攻打襄樊期间,关羽也不向蜀中求援,而是想用自己的假节钺的权力,调动上庸的兵力。谁知道上庸的兵力不承认关羽的权威,不去救援。关羽甚至在得知孙权有袭击荆州的动向时,依然不撤军,最终导致了荆州的失守,全军覆没。

如果关羽不出动出击,曹军因为曹操病重,不可能攻打荆州。而东吴要想强攻荆州,蜀中的军队可以迅速增援,保证荆州万无一失。如果关羽不擅自发动襄樊之战,仅仅再过半年,曹操和吕蒙都会病死,这就是诸葛亮说的北伐时机。失去主帅的曹魏和东吴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能够阻挡刘备发动的北伐。这时北伐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可惜这一切都毁在了关羽擅自北伐上。

结语:

如果我们平心而论《隆中对》,就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真是一位卓越的战略家。如果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来执行,刘备是有可能平定天下的。只可惜的是,《隆中对》在执行中,被执行者的擅自行动所破坏,没能实行到底。

关羽在得到刘备的假节钺的权力后,不顾当时应该转入战略防御的要求,擅自发动了襄樊之战。这次战役是关羽抓住有利战机发动的突袭,如果见好就收的话,将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可是他在水淹七军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顾自己实力不足,去遂行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最终,关羽在曹操和孙权的夹击下失败,也造成了《隆中对》的破产。

如果关羽与蜀中保持一致,同时转入战略休整,那么只要半年时间,随着曹操和吕蒙的病死,北伐的有利时机就会到来。诸葛亮算准了战略方向,却没算准人心。《隆中对》的失败不在于战略方案的错误,而在于执行者的错误。蜀汉政权的人们对关羽有着一种怨气,也是由此而来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最让人心绪难平的情节,当属诸葛亮最后的巡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诸葛亮的故事,三国演义诸葛亮的重大事件,三国演义诸葛亮的精彩情节

    《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时,诸葛亮祈禳增寿之术失败,知道自己命不久长。于是诸葛亮交代后事,把一切安排停当。但是这个时候的诸葛亮依然心里有所不甘,他强支病体,坐上小车,遍观全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诸葛亮长叹道,“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每当看到此处,就让人浮想翩翩,心意难平。一、有

  • 三国中英武不凡的赵云,不被刘备重用?三件事道出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云为什么不被刘备重用,赵云武功高强为何没被刘备重用,赵云为什么那么牛却不得刘备重用

    五虎上将画像建安十六年,刘备攻取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并册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曾经有史学家提出,在这五虎上将之中,赵云是最不被重视的一个,一生都不得刘备的重用,最后也只是做了镇东将军一职,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剧照 赵云赵云身高八尺,英武不凡。他在公孙瓒手下任职时就与刘备相识,不过

  • 15岁拜名师,24岁就出道,年近50三分天下,刘备成功的3个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成功的三大秘诀,刘备三分天下是如何成功的,刘备从三顾茅庐到三分天下的秘诀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击退曹操,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自此,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开始初具雏形,此时的刘备年近知天命。而后刘备战益州,取汉中,正式称王,后来随着曹丕改朝换代,刘备也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当上了蜀汉的第一任皇帝。纵观刘备的一生,他的成功可以用“逆天改命”四个字来概括,因为他虽然出道比较

  • 关羽在荆州能够威震华夏,孙权夺取荆州后,为何却不能北伐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如何才能守住荆州,为什么关羽占据荆州威震华夏,关羽如果不北伐能守住荆州吗

    三国时的荆州位于长江上游,战略位置重要,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再加上刘表治理期间,没有受到战乱的袭扰,大批的避乱百姓迁入荆州,使得荆州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这也使得荆州成为各个势力眼中的肥肉。于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为了荆州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夺。赤壁之战后,曹操占有了荆州的北部南阳和襄阳两郡,而刘备占有了荆州

  • 关羽在华容道遭遇曹操,如果关羽不顾情分,曹操会命丧华容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如果关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后去哪了,如果关羽华容道斩了曹操会怎样

    华容道上,关羽和曹操狭路相逢。曹操当时已经精疲力竭,手下只有寥寥二十余人。面对关羽和他以逸待劳的五百部下,曹操等人陷入了绝境。曹操不得已之下,只得采纳程昱的建议,向关羽卑躬屈膝,请求放自己一马。最终关羽念在旧日情分,放走了曹操。那么,如果关羽不顾旧日情分,曹操会命丧华容道吗?一、曹操来到华容道,让自

  • 为何项羽宁愿自刎也不渡江?并不是他傻,而是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32年,项羽生在长江楚地,自小被叔父项梁授以兵武之道。然而就在公元前224年,王翦带着秦军直接掀起了战事,年幼的他亲眼目睹了自己家国的毁灭。亲人的离去留下了深入骨髓的仇恨,这也奠定了他日后震动天下的基础。自此,项羽努力修习兵法,他本就生得高大威猛,有着异于常人的力气,加上计策相佐必成将才。结

  • 刘备的龙兴之地在哪?不是新野和夏口,而是一座被改了名的小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发家史新野,刘备根据地在哪个城市,刘备火烧新野故事简介

    荆州是东汉天下十三州中面积较大的州之一,在曹操手中的南阳郡更是天下第一大郡,除了南阳之外荆州最重要的郡无疑是连通荆南荆北的南郡:南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故都郢,战神白起攻入郢都后将其纳入秦国版图并改名为南郡,与此同时和南郡郡治江陵隔江相望的一块南岸之地也归入南郡治下,汉高祖5年(公元前

  • 《三国演义》中,吕布不听陈宫建议而败,如果听从陈宫又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不听陈宫的下场,三国里面陈宫何时跟的吕布,三国演义陈宫为什么喜欢吕布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作为割据一方的诸侯,手下有一个谋士名叫陈宫。他为吕布出谋划策,可惜吕布对他的建议不大听从。最终,吕布被曹操、刘备包围在下邳,由于部下的出卖,吕布在白门楼被擒,连通陈宫、高顺等人都成为曹操的俘虏。陈宫拒绝曹操的招降,毅然死难。那么,如果吕布听从了陈宫的建议,形势又会如何呢?一、陈

  • 三国最让人忍俊不住的三个表字:忍住,别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中最经典的十句话,盘点三国人物奇葩的名字和表字,三国人物最经典的语录

    中国从古到今,历史沿革几千年,所以有些在古代看上去觉得没啥特别的表字放到现在就会让人要么觉得别有意思,要么有时候还会让你忍俊不住会心一笑,今天就列举出三国时期最让人忍俊不住的三个表字。孙朗字早安古代的嫡庶有别在孙朗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孙坚有四个嫡子分别是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

  • 三国威力强大的四封书信:其中一封气死一人,一封使得江山易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时期的书信是什么,三国中的四封书信,三国时期说的最霸气的话

    曹操写信给韩遂西凉大军在马超和韩遂联袂之下席卷而来,潼关之战曹操被马超追着打,割须弃袍狼狈不堪差点丧命于马超枪下,渡渭河时一叶孤舟差点被马超和西凉军射杀,许褚裸衣斗马超之后马超依然耀武扬威,以至于曹操都说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这种狠话出来。然而事情的转机却是因为曹操特意写给韩遂的一封书信,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