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中,吕布不听陈宫建议而败,如果听从陈宫又会怎样?

《三国演义》中,吕布不听陈宫建议而败,如果听从陈宫又会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20 更新时间:2024/1/17 8:06:43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作为割据一方的诸侯,手下有一个谋士名叫陈宫。他为吕布出谋划策,可惜吕布对他的建议不大听从。最终,吕布被曹操、刘备包围在下邳,由于部下的出卖,吕布在白门楼被擒,连通陈宫、高顺等人都成为曹操的俘虏。陈宫拒绝曹操的招降,毅然死难。那么,如果吕布听从了陈宫的建议,形势又会如何呢?

一、陈宫对吕布提过的建议。

我们首先看吕布在得到陈宫之后,陈宫对吕布提的建议。首次陈宫向吕布提出建议,是在吕布从关中来到关东,先投袁术,后投袁绍,再投张扬,都不能立足。最后在投奔张邈的时候,遇到了陈宫。陈宫在投入吕布军中后,就建议吕布趁曹操讨伐徐州,后方空虚之机,袭取曹操的根据地兖州。吕布听从了陈宫的建议,夺取了大部分兖州。

在曹操回军争夺兖州的战斗中,陈宫多次向吕布献策。先是让吕布在泰山险路伏击曹操,又献策趁曹操立足未稳攻打,吕布都不听从。在双方交战后,陈宫又判断曹操要袭击西寨,于是吕布在那里预做准备,打败了曹操袭击的兵马。陈宫又献计以诈降计骗曹操入城,放火烧门,险些要了曹操的性命。

但是在濮阳之战中,吕布不听陈宫的劝告,强行出战,被曹操派六员勇将打败。接着再次不听陈宫劝阻,又中了曹操的伏兵之计,丢了定陶。至此吕布势穷,只得投奔了徐州的刘备,借小沛暂且安身。

可是在徐州,当吕布的丈人曹豹来劝说袭取徐州的时候,陈宫再次献策劝吕布同意。这样,吕布背信弃义地袭夺了徐州。后吕布和袁术闹翻,陈宫又献策让刘备寄居小沛,作为吕布的羽翼。在袁术攻打刘备的时候,吕布和陈宫计议,辕门射戟,救援了刘备。

但是,在此之后,陈宫对刘备的态度又是一变。他先是促成吕布的女儿与袁术的儿子成婚,想以疏不间亲之计消灭刘备。被陈珪将计谋破坏后,陈宫又趁张飞抢夺吕布马匹的机会,劝说吕布消灭刘备,最终逼得刘备投奔了曹操。

在此后,吕布被陈珪、陈登父子的阿谀奉承所迷惑,也不听陈宫的劝说,更不再听陈宫的建议。直落得个徐州丢失,退守下邳的下场。在下邳,吕布又听妻妾的劝说,不听陈宫的犄角之计,被曹操围困在下邳城中,放水淹城,束手就擒,陈宫也随之而死。

二、对陈宫所献计谋的分析。

我们看《三国演义》中对陈宫的描写,就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陈宫是一个智计超绝的人。他多次为吕布献计献策,击败曹操。曹操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被陈宫的计谋算计,险些丢了性命。从这点来看,陈宫确实是一个出色的谋士。

我们看陈宫在吕布军中的生涯,可以看到,如果吕布听从陈宫的计谋,就打胜仗。如果吕布不听陈宫的计谋,就打败仗。不过,我们如果分析一下陈宫献的计谋,就会发现,陈宫献的计谋大多数都是战术上的计谋,而在战略方面的计谋则几乎没有。

陈宫对吕布的事业至关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两次献策,都是为了夺取根据地。吕布先是夺取兖州,后是夺取徐州。这两次都是趁着曹操和刘备领兵在外,趁虚而入,里应外合夺取的。可以说,这两次献策是成功的,使得吕布从一支无依无靠的军队,变成了有根据地的割据势力。

但是,这两次夺取根据地的行动,最后都变得虎头蛇尾。夺取兖州的时候,对曹军据守的最后那三个城,吕布没有全力夺取。这使得曹操得以依靠这三个城夺回兖州。而夺取徐州的时候,既然夺取了徐州,却没有趁势消灭刘备。陈宫还建议将刘备迎接回来,成为了自己的心腹之患。最终还是被曹操和刘备联手围攻,丢失了徐州。

陈宫在其他的献策上,主要是在战术方面。在这方面,陈宫的表现要更好一些。他可以预算出曹操的方案,并予以迎击,曹操因此在很多战斗中吃了大亏。尤其是陈宫在濮阳设下的诈降计,险些要了曹操的性命。

就算是到了战争的最后,吕布困守下邳。陈宫依然献计,让吕布分兵驻守城外,与城池形成犄角之势。这样,下邳也不会轻易被曹操包围水淹,落入敌手。可以看到,陈宫在任何时候,他献的计谋都是积极进取的,可惜的是吕布并不是全部听从,自取灭亡。

三、如果吕布完全听从陈宫的建议,形势又会如何。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如果吕布完全听从陈宫的建议,那么他的形势会好得多。首先吕布在和曹操争夺兖州的战斗中,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曹操打败。至少两人的相持阶段会更长一些。在徐州的征战中,早早消灭刘备,也不会出现后来遭受曹操和刘备联合攻击的结果。如果吕布听取了陈宫的劝告,也不会轻易被陈珪、陈登父子所欺骗,丢失了徐州。即便是在最后,如果采纳了陈宫的犄角之计,也不会被曹操在下邳生擒。

但是,我们也要正确地看待陈宫的献策。我们可以看到,陈宫的献计献策,只是从一个势力的最低层次着眼的。陈宫的计谋,只是为了解决吕布集团的生存问题,根本就谈不上发展。他提出的两次具有战略性的建议,也只是夺取兖州和徐州做根据地而已。至于说夺取根据地以后该如何发展,陈宫根本没有想法。

相比沮授对袁绍地夺取河北的建议,荀彧向曹操提出的奉迎汉献帝的建议,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隆中对》,鲁肃向孙权提出的《榻上问策》,陈宫从来没有为吕布提出过一个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当时的乱世,一个割据势力只有三条出路,一条路是发展壮大统一天下,一条路是寻找主人,投靠他人,一条路是被消灭。而陈宫只是解决了割据问题,可是他并没有看到未来的出路。

吕布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他只是想过独立的自由生活。因此,吕布在得到根据地之后,就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而去寻找主人,由于陈宫与曹操的过往,他认为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不仁,不足以投靠。而刘备是吕布的手下败将,更不足以投靠。而奉迎汉献帝,陈宫根本就没有想到。陈宫想到投靠的人,居然是天下最愚蠢的袁术。结果袁术失败得比吕布还要快。前两条路都走不通,那么吕布就只剩下最后一条道路了,那就是被其他势力消灭掉。

因此,在战略上没有出路,即便是陈宫在战术上为吕布谋划得再好,最终也只有失败一条路。陈宫为吕布献的计,大部分都是战斗中的计谋。战略上的失策,战术上的成功也是弥补不了的。再加上吕布对陈宫又不是言听计从,就更加大了失败的几率。所以说,吕布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结语:

陈宫是吕布手下的优秀谋士,吕布如果采取他的建议就打胜仗,拒绝采纳他的建议就打败仗。但是,吕布对陈宫的计策也不是言听计从,这就造成了吕布在战争中的一次次失败。结果在最后的下邳之战中,吕布和陈宫都被曹操生擒。陈宫拒不降曹,最终慷慨赴死。

不过,我们看陈宫向吕布提出的建议,就会发现他的建议大多是战术方面的,很少有战略方面的。一个割据势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不管实力如何强大,最终必然是走向灭亡。可是陈宫除了建议夺取兖州、徐州为根据地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战略方面的建议。

陈宫不能像沮授、荀彧、诸葛亮、鲁肃那样为吕布制订战略方案,也不能像贾诩那样为张绣选择明主。那么即便是吕布对他言听计从,最后也只是在战场上取得一些胜利,最终还是会走向灭亡。

更多文章

  • 三国最让人忍俊不住的三个表字:忍住,别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中最经典的十句话,盘点三国人物奇葩的名字和表字,三国人物最经典的语录

    中国从古到今,历史沿革几千年,所以有些在古代看上去觉得没啥特别的表字放到现在就会让人要么觉得别有意思,要么有时候还会让你忍俊不住会心一笑,今天就列举出三国时期最让人忍俊不住的三个表字。孙朗字早安古代的嫡庶有别在孙朗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孙坚有四个嫡子分别是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

  • 三国威力强大的四封书信:其中一封气死一人,一封使得江山易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时期的书信是什么,三国中的四封书信,三国时期说的最霸气的话

    曹操写信给韩遂西凉大军在马超和韩遂联袂之下席卷而来,潼关之战曹操被马超追着打,割须弃袍狼狈不堪差点丧命于马超枪下,渡渭河时一叶孤舟差点被马超和西凉军射杀,许褚裸衣斗马超之后马超依然耀武扬威,以至于曹操都说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这种狠话出来。然而事情的转机却是因为曹操特意写给韩遂的一封书信,曹操

  • 关羽守荆州,张飞守阆中,五虎上将其余三人镇守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飞驻守阆中期间手下有哪些人,张飞守阆中关羽守哪里,关羽守荆州真实历史

    211年刘备入川,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213年诸葛亮、张飞、赵云三人分兵入川支援刘备,所以荆州就交给了关羽镇守;214年刘备入主益州后,以张飞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那么五虎上将其余三人镇守何处?《三国志-马超传》记载: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

  • 刘秀:娶妻当娶阴丽华,阴丽华究竟有何魅力,值得一代帝王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秀为什么最爱阴丽华,刘秀为什么没有独宠阴丽华,刘秀与阴丽华谁厉害

    无独有偶,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作为东汉的创立者,他曾对自己皇后,如此夸赞: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阴丽华可以说出生在一个家世显赫的家族中,祖上曾辅佐过齐桓公的管仲,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候,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从此便以“阴”氏为姓。后来,阴家举族迁到了新野,他们就这样在新野久居下来

  • 出奇招吓跑孔明传人,灭蜀汉功劳不输司马懿,他为何“死不瞑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懿为什么输给孔明,司马懿和蜀汉的关系,孔明北伐失败真实原因

    不久之后,他就被同僚杀死在绵阳,而他的儿子们也先后被杀,对于这个结局,这位为了大魏江山奋斗了一生的忠臣,在九泉之下,恐怕是也难以瞑目。那么他为什么会死于非命呢?这一切还要从司马懿说起。在邓艾见到司马懿之前,他只是一个看守稻草的小结巴,虽然他也胸怀家国天下。在见到司马懿之后,邓艾潜藏的才华被这头冢虎发

  • 《三国演义》中,魏延扑灭诸葛亮祈禳的主灯,他是不是故意所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怎么杀魏延的,三国魏延和诸葛亮关系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和魏延写成了一对死对头。在魏延刚加入刘备阵营的时候,就被诸葛亮推出斩首,理由是他脑长反骨。可是到了诸葛亮时代,魏延却因为是蜀汉当时最勇猛的大将,成为诸葛亮的助手。这两人虽然配合作战,可是魏延对诸葛亮的指挥颇有微词,甚至发生了顶撞诸葛亮军令的事件。在诸葛亮去世前,为了延

  • 《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为何在黄河渡口没有斩了夏侯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和夏侯惇交手几次,关羽夏侯惇视频完整版,正史中夏侯惇和关羽打过吗

    在《三国演义》中,夏侯惇和关羽分别是曹操和刘备阵营的首席武将,他们曾经数次交手。他们最后一次交手,是在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时候,在黄河边的交手。在这个时候,正是关羽武力的巅峰时刻,他是有斩夏侯惇的实力的。但是,关羽虽然被夏侯惇数次相逼,直至勃然大怒,可是依然没有对夏侯惇下死手。这又是为什么呢?一、夏侯惇

  • 从抵触到相知,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经历,让人感叹英雄际会之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和关羽关系如何,诸葛亮与关羽的真实关系,关羽对诸葛亮的看法

    在刘备阵营中,最被他重用的两个人就是诸葛亮和关羽。这两人一文一武,分别是刘备的丞相之选和武将之首。诸葛亮分管刘备的治国理政,关羽是刘备独当一面的方面大员。可以说,他们肩负着刘备政权兴亡的重任。那么,他们在刘备阵营中地位不相上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一、义薄云天的关羽和风流倜傥的诸葛亮。关羽是刘备

  • 曹丕刘备相继称帝,为何孙权要多等8年?分析这三点发现他真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的曹丕和刘备谁更厉害,孙权刘备曹丕谁在位时间最长久,曹丕刘备孙权称帝时间

    登基称帝公元220年,汉献帝主动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正式成为魏国皇帝。曹丕的这一举动震惊了天下,说是禅让,但其实大家都懂,曹丕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听说曹丕称帝,刘备这边坐不住了,因为刘备集团的起兵口号就是匡扶汉室,此时汉献帝退位,曹丕登基,说明汉室已亡,若不及时想法化解,刘备集团就没有了起兵

  • 东汉最后一次复兴的机会,因为王允的刚愎自用,使之付诸东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有王允这个人吗,东汉末王允,东汉王朝王允和董卓

    东汉初平三年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那就是曾经权倾朝野的董卓,被王允和吕布等人设计杀死。由于董卓贪婪暴虐,此事让天下人都拍手称快。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不到六十天,董卓的旧部就攻下长安,汉献帝的朝廷从此沦为军阀手中的玩物。那么,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呢?一、不作不死的王允。王允诛杀董卓确实是一件义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