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在这段历史中,最让人深思的三个皇帝是康熙、雍正和乾隆。
在他们三人执政期间,共同缔造了当时百余年的清朝繁荣。
对于雍正的上位之争,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观点,或者说对立的观点,即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篡位说;合法说;渔翁得利说。
“篡位说”,这是从民间到学术界有许多人非常认同和坚持的一种说法。1772年,雍正当上皇帝,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被“篡位”一词紧紧地绑在一起,摆脱不了,即使是九五之尊,也得一再申辩、控诉、洗刷,希望除掉这个“恶名”,但似乎越描越黑,或越努力说明人家越是不相信篡位,反而适得其反,助长了这种观点的“坐以待毙”。
那雍正究竟篡位了吗?
爱新觉罗·胤禛在康熙死后按诏继位,成为雍正,即后来的清世宗。新帝继位不久,这一传言便传开了。他说:“雍正帝修改了康熙的诏书,将本该当皇帝的十四皇子改为四皇子,即四皇子,即通过修改诏书,使自己获得了皇位。
关于雍正登基的具体情况,各派别有不同说法。
有的人说,改诏是雍正亲手所为;
有的人说,唆使雍正篡位的是隆科多;
据说,康熙一死,隆科多就从“正大光明”的牌匾后,取下了十四个诏书,改成了四个,让胤禛成为皇帝。
雍正帝继位之日,就在京城九门关闭六天之后,诸王非传令不得入内。等坐稳了龙椅,便向诸兄弟逐个下手。以废太子胤礽为理郡王,在山西祁县郑家庄设伏,将他驱逐出宫(一年后,胤礽神秘地去世)。雍正对皇三子胤祥说:“与太子素亲睦”,便把他安排到遵化为康熙守陵,后来又把他禁闭在景山永安亭。此前争储风头最盛的皇八子胤禩最为惨烈,雍正削其爵位,高墙圈禁,将其改名为“阿其那”,使其苦不堪言。皇九子胤禩是皇八子胤禩的死党,雍正革除了他的皇帝,削掉了他的宗籍,拘捕了他,改他的名字叫“塞思黑”,同样折磨他。
当雍正掌权后,并没有将自己的陵墓建在皇父康熙身边,而是在离皇父景陵600多里远的泰宁山下新建了一座新的皇陵——西陵。这样的反常现象,在世人看来,难道心里没有鬼吗?!
在雍正登基之后,反常、令人生疑的行为还很多。虽然,每一次不正常的、令人怀疑的行为,无论他本人或他所爱戴的人,都有一套事出意外的、看似合理的解释,但是,如果把所有不正常的、令人怀疑的行为堆积起来,那么,所有的偶然都将消失,看似合理的解释也将变得异常苍白。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