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回到潜邸后,一进门,就问道“:邬先生呢?”下人答:“在自己屋子里。”然后雍正就去见邬思道了。可见,雍正是为邬思道而来,那为什么邬思道不和大家一起在屋外跪迎呢?因为邬思道已经下定决心要离开雍正,是在向雍正表明一种态度,就是要离开。雍正进屋之后说“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到了明天,就又是一种忙法了。”是在告诉邬思道,他已经是过去时了,他的那套阴谋论已经不能继续辅助雍正的皇图大业了。紧接着,雍正又继续试探邬思道:“你的名分,容朕再想想。”
雍正是真心的吗?邬思道用“三不能用”作了很好的化解,即:其一,自己是残疾之人,有伤圣听;其二,自己是犯罪之人,有损圣意;其三,自己是阴谋之人,有贬圣德。这三条有理有据,尤其是最后的“阴谋论”。邬先生既把之前种种不堪之事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又把雍正推到正大光明的帝王高度。最后,用一招“半隐”,打消了雍正的疑虑。为什么要“半隐”呢?
首先,不隐肯定不行,肯定会被灭口;全隐也不行,也会招来杀身之祸,因为邬思道跟了雍正十几年,全程参与了雍正夺嫡的过程,如果他全隐,让雍正完全找不到他,雍正怎么能放心?万一邬思道出去乱说,去哪里抓他呢?“半隐”名义上是邬思道为自己找一条出路,既有口饭吃饿不死,又能让雍正有需要的时候能找到他。实质上是为了打消雍正的杀心,毕竟跟了十几年,邬思道太了解雍正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封建社会历朝开国功臣良将尚不能避免因功高盖主被清洗的悲惨命运,何况邬思道一残疾获罪且行阴谋论之人,能够“半隐”,能够善终,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当然,我们无须为其可惜,我认为,能够辅佐胤禛登基为帝就是邬先生最大的抱负,可以说,此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