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让快马和电报赛跑,却活活累死3匹马,最后做出一奇怪决定

李鸿章让快马和电报赛跑,却活活累死3匹马,最后做出一奇怪决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547 更新时间:2023/12/18 12:38:43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大量修建驿道,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唐朝时期的驿传制度得到空前发达,以长安城为中心每三十里设一驿站,即便偏僻的边界都有驿站,唐玄宗时期,全国驿站高达1639个。

这些驿站是用来送紧急书和军事情报的,但唐 玄宗为了让贵妃吃到广东新鲜的荔枝不顾有可能耽误军事情报的风险,动用驿道和国库里的钱给杨贵妃送荔枝,难怪杜牧会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话讽刺杨贵妃奢侈的生活作风,也难怪唐朝会在唐玄宗手上由盛转衰。

在没有电报之前,中国经历了漫长一段时间的靠人力或者动物传递信息的过程,但1839年,英国有了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投入使用营运的电报线路,电报线路从此在世界各国流行,可电报线路到了中国受到截然相反的待遇。

当年外国人提出要给清朝修建铁路,慈禧太后不准,不准的理由竟然是铁路会坏了龙脉,现在电报线路也遭到了同样的事,清朝的老迂腐认为电报线路破坏龙脉,阻挠清朝搭电报线路。

晚清政府传递情报还在用传统的飞鸽传书或者是驿道,这种方法极其不稳定,万一鸽子被人射下来,马匹死在路上,情报都不能及时送到目的地,电报却没有这样的风险,1875年,晚清洋务派大臣丁日昌有过带兵打仗的经验,知道电报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创办电报,1877年,丁日昌主持修建从天津到大沽的电报线路,这是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电报线路。

1879年,鸿章不是很相信电报,就想做个实验来看电报是不是真的比马还要快,他就在大沽写下“密鸿巧辰”4个大字,分别用电报和八百里加急的快马传递出去,谁先到80里外的目的地天津,谁就是赢家。

这个结果不用想也知道是电报更快,电报只要几秒的时间就能传送出去,马跑得再快也没有电快,才出发不久就被电报超过了。不过驿夫领命之后也不敢半途而废,还是快马加鞭催赶着马跑,等情报送到天津的时候,6匹马活活累死了3匹。

李鸿章看到实验结果之后也不敢再随意猜测电报,说了一个“好”字,立马在天津、大沽、北塘之间架设起电报线路,并且鼓励清政府在全国各地都建起电报信路。百姓接受新事物比较慢,还不能接受电报,对此不屑一顾还说电报是“奇技淫巧”,但李鸿章已经见识到电报的厉害,仍由别人怎么说,他一直积极主张电报。

更多文章

  • 民国的太原兵工厂有多强?月产冲锋枪900支,装备领先世界20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民国造冲锋枪,民国兵工厂主要武器,民国最先进的冲锋枪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是唐代诗人李贺在《南园十三首》中写下的两句诗,吴钩便是士兵所使用的武器。古时候,将士们所使用的武器都是冷兵器,直到唐朝末年,火器开始投入实战,冷兵器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在现代战争中,步枪和冲锋枪成了普通士兵使用最多的两种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种当时最先

  • 清朝灭亡后,九大封疆大吏去了哪里?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封建王朝中,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留下来的历史谜题是非常少的。在封建王朝的发展中,到了清朝时期,各个方面也都几乎比较完善了。举个例子来说,清朝的科举制就要比隋唐时完善很多。隋文帝发明了科举制,到了唐朝的武周时期得以重用,这时候的科举成为了寒门子弟走入仕途的方

  • 清朝大内侍卫值班时,怀里为啥总揣着一个“猪尿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大内侍卫真实照片,清朝大内侍卫都去哪里了,清朝御前侍卫穿衣

    但凡事利弊相关,唯其如此,也使得皇帝的宝座成了各方势力觊觎的目标。很多反对势力和野心家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想把皇帝从宝座上拉下来取而代之。这也就使得皇帝这份工作带有了极高的风险性。皇帝们当然也不傻,为了保证自身安全,历朝历代都组建了庞大复杂的宫廷侍卫机构,隋唐皇帝有千牛卫,宋朝皇帝设置带御器械

  • 火烧圆明园的主谋,下场如何,最后遭遇雷劈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火烧圆明园的主谋是不是被劈死的,火烧圆明园的主谋是怎样死的,火烧圆明园的主谋被雷劈了

    圆明园从康熙时期开始修建,经过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世界上很多园林在圆明园里都可以看到,因此圆明园也被称为万园之园。最重要的是,这里面放了无数的奇珍异宝,都是历

  • 男子自称是多尔衮十世孙要特权,大闹广州火车站:你们都是奴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说能征善战的多尔衮奠定了清朝大一统的局势,是清朝当之无愧的入关第一功臣。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所以即便他有十位妃子,却只有一个独生女儿。但谁能想到,在几百年后的新中国,一个自称是多尔衮十世孙的男子出现在广州街头。此时,大清朝已经灭亡一百多年,但该男子却坚持穿清朝服装,还留着清朝标志性的

  • 皇后的妹妹去世,康熙给予独特的待遇,雍正和乾隆对她很冷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乾隆雍正关系,康熙雍正乾隆的功绩对比,康熙乾隆雍正正确排序

    康熙虽然贵为九五之尊,后宫嫔妃众多,但实际上,他的选择面并不广。这并非戏言,而是因为他的身份和当时清廷的观点注定了不能像明朝皇帝一样在民间广征秀女。真正入宫为妃嫔的,绝大多数还是满蒙贵族之女。因此,他的后宫之中,出现了好几对姐妹花。比如原辅政大臣遏必隆的两个女儿,就先后入宫。她们之中的姐姐,就是康熙

  • 清朝雍正火耗归公养廉银反贪的最大笑话,养出世界第一巨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治贪有4大绝招,雍正养廉银,雍正惩治贪腐的史料记载

    火耗归公制度由来已久,近乎贯穿与明清两朝近500多年的历史,而且这火耗的收取方式也是跟随时代进步而不断改进。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段子!某日我妈买了一斤五花肉,跟我说去水里洗洗,我没有犹豫就拿起盘子去洗肉,然后发现手上的油和水里漂浮的碎肉我突然明白,这就是火耗啊。通俗的讲就是雁过拔毛,手过留油。而这一切发

  • 皇太极继位后,他的几个兄弟下场如何?他的下场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太极简介继位时间,皇太极继位详解,皇太极继位后的经历

    一、多尔衮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晚年时期最宠爱的王妃,在她生下的三个儿子中,其中一个就包含多尔衮。多尔衮于明万历四十年出生,即一六一二年。多尔衮生性聪明,从小善武,精骑射。都说,子凭母贵,由于阿巴亥得到努尔哈赤的宠爱,所以多尔衮从小到大都被父汗捧在手心里,而且努尔哈赤也对多尔衮寄予厚望。一六二零年九月,努

  • 电视剧中的刘墉与真实的刘墉已相距甚远,最为接近的就是扳倒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墉扳倒和珅,刘墉真的和和珅斗过吗,刘墉戏弄八王九王和珅完整视频

    根据史料记载,刘墉是一个典型的清官,他的行事作风符合一切世人对于清官的定义。随着当下古装电视剧盛行,刘墉的生平事迹亦成为热门的影视题材。当然,荧屏上刘墉的形象有不少杜撰的成分,与真实的刘墉已相距甚远,已面目全非。当然,他比纪晓岚名气大多了。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刘墉是乾隆嘉庆两朝举足轻重的大臣之一

  • 男子自称多尔衮第十世孙,如今还留辫子,曾因买不到票在车站大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多尔衮10世孙,多尔衮有辫子吗,多尔衮十世孙是真是假

    一说到清朝,大家总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清朝的几个风流人物,而多尔衮正是其中一个,他是能让皇帝称他为“皇父”的男人,可见他当时的权势滔天了。但这种权势,古人多半认为来得不正,清代又诗人写到:“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清代诗人认为多尔衮的权势来自于孝庄,多尔衮与孝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