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氏家族是三国最大的赢家,为何到了晋朝就成了败家?

司马氏家族是三国最大的赢家,为何到了晋朝就成了败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65 更新时间:2024/1/24 8:40:18

首先,明确判断标准。

假定一个场景,一个美女站在面前,正常男性(包括俺哈)都会对高矮、美丑和身材等等产生一个基本判断,因为每个男性心中都有一个标准在。同样,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如此。标准不一样,结论自然不同。我这里基于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大自然里,任何一个群居种群的首领都要经过竞争的。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不过更加复杂。中国古代各个王朝的创立者都是经过战争的洗礼,但是,获胜者未必一定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司马氏最典型。判断的标准就在是否推定了生产力的发展,缓和和缓解了阶级矛盾。

尽管“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司马懿能超越阶级和时代吗?这几乎不可能或者说完全不可能!司马氏会一直赢吗?

现实是最好的证明。成为首领的过程,无疑,具有偶然性,比如当事人的寿命、当事人儿子的寿命和数量等等。有的历史人物赢得了一时,却失去了长远。这就说明,要好好剖析,以唯物史观的标准来检验,到底问题在哪?

其次,透视司马氏。

司马氏,河内司马氏是典型的豪族。豪族的产生,是各种社会因素(当然也包括自然)综合作用的产物。豪族本身本无错。但是到了东汉末年,他们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主角已经300/400年了。特别是以儒家意识形态为价值观、以通婚为纽带、以举孝廉为阶梯、以宗族的形式,牢牢地占据和保持了包括声望、财务和权力在内的几乎全部社会资源,堡垒一般坚不可摧,混凝土般凝固。王莽违背了他们的意志,就被推翻。刘秀与他们为伍,就统一了天下,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东汉的坞堡,豪强大族居于其内。说明这个阶层已经用自我封闭的方式,与社会发展脱节了。

可问题是,社会基础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便是西汉中期,因豪强大族对社会资源特别是土地(当时财富的最主要来源)的无限侵夺就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如董仲舒所言,已经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到了西汉末年,《汉书-成帝纪》中有这样的表述:

“今苛暴深刻之吏未息,元元含冤失职者众。”

诚然,西汉末年的农民战争起到了某种重新洗牌的效果。可是他们很快又重新恢复和站立起来了。他们勾结地方官员瞒报土地和人口,如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因为度田不实,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等十余人被下狱而死。学者李剑农在《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稿》中,就认为“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东汉)世家豪族所萌附的私家佃,也要数倍于州县编户。

触目惊心吧?

河内司马氏是典型的豪族,他们,能完成自我革命、超越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吗?

你说呢?!

再次,西晋怪现状。

说司马氏开历史倒车,第一个例证就是恢复封建制。司马炎前脚统一天下,后脚就罢“州郡兵”,而分封诸王。想想,之前谁干过类似的事?项羽啊!那个几乎是先秦旧贵族的“活化石”的项羽啊!

嫡长子继承制之下,一个白痴能成为皇帝,原因只在于他的母族过于强大。

第二个例证就是痴呆皇帝,那个“何不食肉糜”的痴呆皇帝。一个天下人无人不晓的痴呆,能成为皇帝说明了什么?嫡长子继承制,子以母贵。母呢?母以族贵。可见,豪强大族对权力的垄断到了何等程度?

第三个例证就是清谈误国。到了西晋,崇尚玄虚、耻于实务,居然成了整个上层的风尚。亡国之臣王衍最典型。正如晋代断代史《晋阳秋》云:

“夷甫(指王衍)将为石勒所杀,谓人曰:‘吾等若不祖尚虚浮,不止于此。”

这位王衍出身士族、“少有奇才美貌,明悟如神,名动当世”,做过北军中侯、中领军和尚书令。可是他身居高位后,却不认真考虑国家的治理,整日以谈玄言、老庄为事,以求保全。西晋灭亡,他上述被墙头压死前的片刻遗言视为深刻教训的总结,更为恰当吧。

所谓“五胡乱华亡西晋”,是需要重新审视和澄清的。难道“胡”与“华”是主要原因?请君不妨多问几个问号?

第四个例证就是斗富。

在西晋,清谈玄虚都不能满足上层的胃口,居然无聊到了斗富的程度。石崇王恺的历史事件,我这里就不重复了。大家如果对此想“脑爽”一下,可自行查阅哈。可更大的问题,一是大臣劝谏,晋武帝,就是那个刚刚统一天下的司马炎居然无动于衷。二是巨大的财富是怎么来的呢?搜刮加打劫,以权力的手段来打劫。以参与斗富的石崇为例,王隐《晋书》所载,他在荆州时“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石崇为荆州刺史,劫夺杀人,以致巨富。”

可怕吧?上层用杀人越货的方式积累财富,皇帝还不管不问,请问这说明什么?

石王斗富。可怕的是这不是孤立。类似的场景在西晋居然有很多很多。如果能让西晋继续存在,还有天吗?

综上,豪族出身的司马氏丝毫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反而成了生产力发展的破坏者和阻碍。他们是这样做的,西晋不快速灭亡,还有道理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没有普通话,人们到底是怎么交流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时期怎么说话,三国人物语言交流,三国时期都有哪些口音

    何为洛语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文字形式记载的朝代就是周了,周朝以前的汉语的具体形式已经无从考证。而周朝时期的标准语,一般认为就是《诗经》的语言,也就是洛阳雅言。雅言主要的流行地区就是黄河流域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周朝的文字学习的是商朝时期殷商的,而商朝学习的又是夏朝。相传夏朝建都是在河南洛阳以及周边地

  • 三英战吕布最后平手,如果吕布跟关羽单挑又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英战吕布的时候能将吕布杀掉吗,三英战吕布打过吕布了吗,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里一个经典的战斗场面。此战刘关张三人联手把吕布杀的大败,并不是战平。而开始吕布和张飞单挑时两人大战五十多合不分胜负,之后关羽上去助战,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张飞打不过吕布关羽才会上去,不过这并不正确。在《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吕布趁刘备和袁术大战,夜袭徐州时,遇到醉酒未醒的张飞

  • 三国中关羽经常受箭伤,而赵云却从未中过箭,是关羽太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能打过关羽吗,正史上关羽打得过赵云吗,关羽评价赵云完整版

    从武器来讲,关羽很吃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达到82斤,虽然是杀敌的神器,但是却很难不停的挥舞。自然挡不住箭了。赵云用的是亮银枪,十分轻便,舞起来水泼不进。挡个箭自然绰绰有余。从穿着打扮看,关羽很吃亏。赵云喜欢穿一身亮银甲,战场上太阳一照银光闪闪,敌人的眼睛都被照花了,射箭肯定射不准了。关羽则喜欢穿一

  •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与真实历史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周瑜简介,三国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三国演义的周瑜和历史上的周瑜

    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实际指挥者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诸葛亮在其中起的作用很小,只是代表刘备到江东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起了一定作用,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事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就说明这一点,周瑜利用火攻烧了曹操部分战船,使曹操南征军受到一定损失,但战争关

  • 苏武与匈奴女生了个混血儿是真的吗?此子的命运又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武的匈奴老婆后来怎么样了,匈奴与苏武的关系,苏武在匈奴生了五个孩子

    1、苏武出使匈奴牵扯匈奴内乱,被囚禁北海放羊苏武出生在公元前140年,是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苏武的父亲是跟随过卫青打匈奴的将领苏建,他与一兄一弟苏嘉和苏贤一起官拜郎中。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经常和匈奴交战,双方都扣留了不少使臣,等到匈奴的且鞮侯单于继位,他怕汉朝攻打他们,就把汉朝的使臣还回来了很多。汉

  • 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什么至二世就灭亡,秦朝百万雄师去哪里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哪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和顺序,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有多大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经过10余年征战,消灭了关东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得封建大帝国,秦帝国。至此秦帝国本该停下征战,与民休息,但是秦始皇以他的格局,继续了另一种“征战”灭六国过后秦帝国,派出了50万军民组成的岭南开拓团,继续向岭南进发,真服当地百越族群,历时10多年,伏尸百万,才将岭南纳入秦

  • 秦始皇明明都已病重,为何仍然坚持要东巡,到底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东巡几次,秦始皇生前共有过几次东巡,秦始皇为什么不停东巡

    秦始皇频繁到山东六国旧地巡视,就是为了实际观察秦国制度在当地的实际落实情况,大。大的原则不能改,但小的细节还是可以迁就的。齐鲁之地的儒生认为,代周而帝的统治者必须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方可得到天帝的认可,成为天下新的君主。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礼封泰山、禅梁父,刻石

  • 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为何是刘禅的儿子站出来殉国,而不是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投降后蜀汉有多惨,历史上刘禅安定了蜀汉多少年,蜀汉灭亡刘禅怎么处理

    或许,当权者有自己的考量,所幸就投了魏国吧!起码还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这不,刘禅投降过去,下马便获得了“安乐公”的爵位,快活乐逍遥。诚然与之前相比,地位是下降了不止一等,更不能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了,但避免了“身死国灭”的前者,也算抢先了一步,遥遥领先众人矣!难怪乎,司马昭问刘禅曰“过的可好”。刘禅答

  • 秦始皇嬴政灭掉六国后,六国的国王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灭掉六国后六国国王去哪了,秦始皇统一的六国分别是哪六国,嬴政灭六国时六国的情况

    被秦国灭掉的六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我们分别说一下,先从齐国开始。齐国国君田建,被活活饿死齐国的最后一个国君名叫田建,这个人是个没远见的草包。他上位初期没有实权,国家大权都掌握在他的母亲手里。齐王的母亲死后,大权又到了他舅舅的手上。齐王的舅舅名叫后胜,这个人非常贪婪,把齐国的朝政搞的一团糟。秦国

  • 孙权百般强调“关羽杀不得”,吕蒙为何执意要杀,是私人恩怨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孙权怎么处置的,当年吕蒙为什么要杀关羽,吕蒙斩杀关羽

    新三国似乎刻意强调孙权的权威不足,到处都是他和他的大都督们勾心斗角,既不符合三国演义也不符合历史,从三国志记载来看,斩杀关羽可能就是孙权的命令。关羽传中记载的很简单一句话: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按照关羽传,关羽就是孙权下令斩杀的,我们再看更详细一点的记:蜀记曰: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