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大清宫廷里的春节习俗有哪些呢?

揭秘:大清宫廷里的春节习俗有哪些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436 更新时间:2024/2/18 7:14:16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犹记幼时,年节一至,传统的习俗焕发活力,天南地北的游子回乡省亲,千家万户其乐融融。长大后,工业文明时代隆隆到来,年味淡了许多,让人颇为感慨。

追溯往昔,年味浓郁的农业时代,在帝国的权力制高点清宫里,春节有哪些习俗?天子又如何过这一重要节日?

一、春联纳吉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自五代时期后蜀天子孟昶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后,过年贴春联迎福纳吉便成为春节的传统习俗。

清宫的春联不同于民间用红纸墨笔写就的一次性春联,而是由擅长各派书法的翰林院学术用毛笔在白绢上书写,再制作边框,多年反复使用。

清宫春联用白绢书写,一方面出于当时社会以白色为高贵,更主要的是为了悬挂时和紫禁城里朱红色的柱子形成色彩对比,以便观看。

所谓“大内宫殿春联,例用白绢,由翰林谨书呈进。盖宫殿漆柱,俱大红色,故以白色映之。”与春联一起张贴的还有门神,也是同样材质制作,色彩上采用多种颜料,绚丽多彩。

若是赶上皇家万寿庆典(过生日)的喜事,为了营造喜气洋洋的氛围,负责人需要向天子汇报请示用红色的对联,如1894年慈禧过六十大寿,礼亲王便上疏请示“其对联是否一律用硃红纸书写,镶用黄色绢边,伏候钦定。”

清宫春联主要由擅长不同笔体的翰林完成,在内容上,为了避免因文入罪,翰林们一般都以稳为主,用吉祥话充充门面。即便如此,也还有颇多忌讳:如由陈后主为隋文帝吟诵、后为历代宫廷沿用的对联“日月光山河,山河壮帝居”,因“日月”有为大明招魂的嫌疑,便决不可用,多改用元代赵孟頫为元世祖忽必烈书写的春联“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到了乾隆年间,国家文教昌盛,翰林学士们用吉祥语写成春联,词藻瑰丽典雅,为之后历代沿用,若残破不堪继续使用,则用新绢由当时翰林按照旧文重新书写。

清宫春联的制作由内务府和工部共同完成。一般由工部先根据殿宇的等级和规模确定春联的尺寸样式,制造库(工部附属机构)提供制作材料,交由内务府造办处(主要为清宫制造生活用品)制作。

因材料特殊,殿宇众多,加之贪腐,清宫制作春联也是一笔不小的消耗。为了削减开支,清宫屡有裁撤春联的举措,如乾隆三十年皇帝批准内务府奏折,撤掉了紫禁城中一百多处春联和门神。

宫里春联平日由工部下辖的门神库保管,维护上起初比较粗放,坏掉的话随时维修更换。后为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朝廷于乾隆二十三年规定,每五年由工部侍郎、内务府大臣各一人带领工部人员确差春联、门神情况,统计数目,开单上奏皇帝,皇帝批准后派官员监督工人整修春联。清宫春联五年维护一次的惯例就此形成。

宫里春联一般在腊月二十三“封印”(官府将官印封存,不再办公)后悬挂,具体多在腊月二十六。第二年正月二十“开印”之后摘除,多在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春联摘挂事宜由工部和内务府协同办理,均从乾清宫开始,由后廷到前殿依次进行。

若是新年恰逢遇上皇帝、太后国丧百日丧期之内,当年各处均不悬挂春联门神,次年恢复正常。在特殊情况下,清宫也会提前撤下春联,如顺治十八年时,皇帝福临罹患天花,宫里供奉痘疹娘娘,禁止一切娱乐活动,于正月初五便早早撤下春联。

二、新衣迎春

与民间相似,天子在每年春节也会穿上新衣迎春。天子服饰多样,与不同场合分别着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多种。我们最为熟知的龙袍,是天子在重大节日、筵席等隆重场合的吉服。清代天子龙袍一般采用极昂贵的缂丝制成,也有适合夏季的纱、罗龙袍。龙袍纹饰繁复,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宗彝、藻、火、粉米“十二章”,再加上杂宝纹饰,富丽堂皇。

在春节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里,负责管理天子衣服的尚衣监会提前准备好服饰。出席朝廷仪式时,天子戴吉服冠,穿黄色龙袍,外罩貂皮端罩(大衣),腰系朝带,着春绸棉套裤,白布棉袜,足蹬羊皮皂靴。朝中仪式结束后,天子需要换装,着另一套龙袍、冠冕去拜见宫中太后,以示孝悌。

也偶有天子自主选择服饰,如乾隆十九年除夕夜,太监呈上第二天的明黄色缂丝龙袍,乾隆却临时变卦,要穿一件香色缂丝龙袍,并下令这件香色龙袍“寻常日少伺候,留至每年十二月三十日沐浴后再伺候”,并成为往后每年的惯例。

三、家国大宴

过春节时,天子要举办三场大宴,两场以家长身份与家人欢聚一堂的家宴,一场以国君身份宴请群臣的国宴。清代国宴分为满席、汉席两种,在宫内设国宴必须是满席,在宫外则可用汉席。满席分为六等。

头等、二等、三等均为祭祀已故帝后专用,活人能享受到的最高等级是四等席,只在春节、万寿节(皇帝过寿)、皇帝大婚等重要场合出现;五六等席则主要用来宴请藩国贡使、蒙古王公贵族。

满席在宴会上分为两宴,首先是以点心为主的“饽饽宴”,之后上酒肉开“酒席宴”。

春节这一顿四等满席,每年均于午时在太和殿开设。全宴共设二百一十席,与宴者共三百余人,按官阶高低分为单人席、双人席、三人席。

各席均使用长条矮桌,只有一二品官员能在殿内用餐。每桌上菜肴一致,菜谱每年不变,虽然菜肴丰盛,但国宴之上,天子在旁,又有哪个能吃的痛快?

饭未必吃的好,但钱却要AA:为节省开支,增强王公责任感,仅皇帝餐饮由国库负担,各席“饽饽宴”的点心由光禄寺提供,“酒席宴”的菜肴、餐具则由有爵位的王公按等级提供,若有差额则由光禄寺补齐。

为避免年长皇子与年轻后妃发生不可描述,天子的家宴分为两次,早餐与后妃同进,晚餐宴请亲王、皇子。

家宴亦是秩序井然。家宴由内务府筹办,用餐地点一般在乾清宫,后妃宴时皇帝坐在殿中,皇亲宴时皇帝坐在宝座台上,余人左右分列,按等级、辈分单桌或是共桌,同样是先上饽饽、奶茶,再摆酒席,最后还要上一道“果桌”。

与宴者不仅按等级分桌,桌上的菜品、餐具亦有差距,处处彰显礼法。就餐时,皇帝入席、离开均要奏乐,皇帝喝茶、用餐、饮酒时,与宴者都要叩头祝贺,赐酒时更要叩头谢恩,礼仪之繁冗堪称折磨。

少许的温情之处,在于开饽饽宴时,内务府会进行“转宴”:从皇帝开始,将桌上点心按次序转桌摆放,以供与宴者分享。

过年当然要吃饺子。清宫新年第一餐便是饺子,并遵守努尔哈赤时代留下的习俗,必须吃干菜馅的素饺子。除夕晚上辞旧迎新仪式之后,皇帝要在昭仁殿东小屋吃饺子,饺子必须皇帝坐下时恰巧出锅。

为了卡准时间,御厨们煞费苦心:按照惯例,腊月底到正月,皇帝每过一处门槛,太监便要燃放一串鞭炮,御厨们便以此掌握皇帝行程,以便把控火候。时至清末,祖宗规矩日渐废弛,天子春节的饺子改在养心殿吃,饺子馅也由素馅变成了肉馅。

四、各类活动

春节联结两岁,意义重大,天子在这时也要完成不少象征性活动。

新年第一天,天子要饮屠苏酒,举行“开笔”祈福仪式。开笔祈福一般在天子平日处理政务的养心殿东暖阁明窗进行,天子在一天开始的子时至东暖阁,亲手点燃名为“玉烛长调”的白玉烛台,在用黄金宝石铸造、象征国家稳固的“金瓯永固”杯中注满屠苏酒,手握“万年青”毛笔,郑重写下“天下太平”、“国祚绵长”等吉祥话,然后双手捧杯,将“金瓯永固”中的屠苏酒一饮而尽。

在初二至初十的几天中,天子还要选择一个吉祥日子,选擅长诗赋的文臣,一同饮茶作诗,以示重视文教。茶宴始于乾隆时期,因在崇华殿举行,故又名“重华文宴集群仙”。

起初参加者仅为文臣,后演化为王公大臣二十八人。茶宴上,重臣们济济一堂,品尝杭州狮峰龙井佐以梅花、松子、佛手,加雪水泡制的“三清茶”,由天子当场命题,众人就题作诗,堪称一时盛事。

在这些意在垂范天下的活动外,天子也有自己的休闲方式——看戏。

清代天子多好戏剧,晚清皇帝尤甚。清宫早年间多看杂剧、昆曲居多,同治时受慈禧影响,京剧大行其道。光绪年间,慈禧更是于春节召多个民间著名京剧戏班进宫,各路人马连演数日,可谓过足了戏瘾。

清代天子不仅爱听戏,还颇多会唱之辈:乾隆祭灶时常唱《访贤》;道光出演《斑衣戏彩》以娱太后;同治能唱武生,然而唱腔不过关;光绪虽不会唱,但会场面动作,常打《金山寺》自娱。

春节之于国人,不仅仅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更是同胞血浓于水的文化心理纽带。追忆往昔春节之于国家,展望今朝过年之于民族,愿我们的年味越来越浓,传统节日愈来愈发扬光大。

标签: 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的众多谋士中,最厉害的到底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期之一,不过也正印证了那句话,乱世出人才,这个时期的人才几乎是所有时期最多的,除了众多的武将还有很多足智多谋的谋臣,今天所讲的就是几位著名的谋臣。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若按实力排名,谁有资格当第一?诸葛亮和庞统、司马懿和郭嘉、周瑜这几位都是出色的

  • 如果关羽逃回蜀汉,刘备会用军法处置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关羽之死是蜀汉集团永远的痛。因为本来就人才匮乏的蜀汉,损失了荆州地盘上一大批优秀的文臣武将,可谓是元气大伤,令人扼腕叹息。加之,关羽深受广大三国迷的喜爱,大家都认为关羽的死太可惜。因为当时是不小心上了孙权的当才被擒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倘若关羽可以侥幸突出重围逃回成都的话

  • 饮食文化中的南甜北咸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甜北咸,历史解密

    南甜北咸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存在的一种地域性口味差异。客观来说长江以南的地域偏爱甜味,糖是南方人做菜必不可少的原料;而黄河以北则偏向咸味,做菜时常常放很多盐和酱油,有些菜肴反而太过重口,失去了食材原有的本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南甜北咸的现象呢?鲁菜是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讲究原料质地优良,调味讲求咸鲜

  • 六国被秦灭亡后,各国的国君下场分别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的国号早在周朝时期就存在了,当时早期的秦人曾经因为给周王室养马有功,所以被周孝王封在秦地,此后秦就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皇权专政时代的朝代,公元221年秦始皇灭掉了六个强盛的国家,统一了中国。那么大家知道,当年六国被消灭后,六个国家的国君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吗?首先,当年六

  • 在古代谥号和庙号是什么意思?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谥号,周朝,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政权最高统治者皇帝还拥有多种称号,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武帝、文帝是谥号,太祖、太宗是庙号,都是属于君王死后,后继之君对他的功过是非进行评价的一种结果,至于秦始皇为什么没有武帝、文帝等谥号之称,也没有太祖、太宗等庙号之称,是因为秦始皇觉得庙号和谥号都是子

  • 仰韶文化都有哪些常见的工具和技术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上古,仰韶文化,历史解密

    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栗和黍。饲养家畜主要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各种水器、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色,多用手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

  • 唯心主义的历史起源是什么?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解密

    如前所述,实践的唯心主义是作为“实践的意识”的社会权力对于一定经济基础的唯心主义表达。马克思把这个经济基础称之为“现存的经济界限”、“现存的生产方式”,或“市民社会”。追溯这些物质基础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解实践的唯心主义这一概念的前提;而劳动的分工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注明:以下的历史描述请参阅马克

  • 中美1971年密谈内容是什么 中方要求美须从台撤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派叶剑英等人到机场迎接。基辛格访问的两个任务是商谈尼克松访华日期及准备工作,为尼克松进行预备性会谈。二是就台湾问题表示美方立场及态度。台湾问题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双边关系中的痼疾,也是这次北京密谈中最艰难的议题,双方都在密谈之前就政策内容、谈判原则及

  • 秦始皇有几个儿子?为什么被众人熟知的只有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但是让人们不解的是,秦始皇开创了这么的基业,那么为什么被众人所熟知的儿子当中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公子扶苏,一个是胡亥。那么历史所记载的秦始皇的其他儿子最终都去哪里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皇汉武,唐宗宋

  • 他是令妃的小儿子,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令妃的小儿子,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时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到了嘉庆的时期清朝由盛转衰,很多人说乾隆以天朝自居,故步自封,不接受新鲜事物,所以才会让清朝走下了神坛。乾隆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到了后期也是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乾隆对待自己最小的儿子永璘已经从严厉变成溺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