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乾隆是不是真的“大猪蹄子”我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信,乾隆是真的喜欢吃大猪蹄子。而且,他不但自己喜欢吃,还喜欢强迫别人吃。
清朝的史籍《啸亭续录》和《清稗类钞》中记载,每逢过节的时候,乾隆就会宴请群臣,而且宴席上会有一道压轴菜,正是这大猪蹄子。不过,大臣们对此似乎并不感冒,没什么人愿意动筷子,但为了不扫乾隆的兴,爱吃的样子还是得做出来。有些人甚至在宴会结束出宫时,直接把这猪蹄扔在了宫外。
按理说,大猪蹄子并不是什么贱菜,怎么着也算得上是一道荤腥,又不是让这些大臣吃苦,为何这么多人不想吃呢?
其实,乾隆皇帝御赐的这个大猪蹄子不是正儿八经的菜肴,而是一种叫胙肉的东西。何谓胙肉?就是用来祭拜祖先的贡品猪肉。每到过节时分,乾隆肯定要祭祖,祭拜完后就把这胙肉分给群臣,这个举动也叫“分胙”。
这个胙肉是怎么做的呢?首先原料挑选的猪肉是那种肉面洁白的猪肉,也就是我们眼里的纯肥肉或是带皮五花肉,然后用白开水煮熟就端上了贡台,中间不加任何作料调味,甚至是下面的肉里还带有血丝。
本来挑的就是油腻无比的肥肉,加上烹饪手段这么原始,在场的大臣平时山珍海味都吃惯了,味蕾和胃都娇贵着呢,哪里能受得了这种粗鄙之食,自然没什么人愿意吃。
当然,就算不想吃也不能当着乾隆的面,不然可能连脑袋都要不保。因此,有些人就想出了点计策,上朝前先在家里准备一些糯米纸或是牛皮纸,把其泡在酱油香料和佐料调制的汁水里。等上朝时就带上几张这种纸,吃猪蹄的时候就用这纸包着吃,好歹也比什么都不处理强点。虽然这样他们也只会吃上几口,猪蹄最终还是跑不过被扔掉的宿命。
至于乾隆,他倒是吃得不亦乐乎,他把吃这种猪蹄视为对祖先吃苦的一种缅怀,当年大清的先烈打江山时吃的可能就是这种猪蹄,乾隆可能是在重温那种荣耀和感动。
而且据说雍正当年选太子时,就是把几个生猪蹄放在皇子们面前,让他们啃,而唯一啃了的只有弘历,所以他才成为了后来的乾隆。
有意思的是,乾隆并不是当年朝廷上唯一一个爱吃这胙肉的人。还有纪晓岚也好这口,纪晓岚是无肉不欢,来肉不拒。只要是肉,他都能吃的干干净净。这可能也是他誉为“铁齿铜牙”的另一个原因。
当然,大臣们除了可以把猪蹄子扔宫外,还可以直接扔到纪晓岚的轿子里。两头不得罪,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