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总督太马虎,这块重要的碑立错了不说,上面的字还写错了

清朝总督太马虎,这块重要的碑立错了不说,上面的字还写错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0 更新时间:2024/1/16 11:29:05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这事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当时的清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代。1885年6月,清政府签订《中法会订安南条约》,“小弟闹分家”自然要划分“地边子”,这才有了立碑划界定边的举动。奉命立界碑的“重任”就落在了时任云贵岑总督的身上。

要说岑总督,那也是一个牛人,曾先后三次被光绪帝召见,做官能做到封疆大吏,肯定有他过于人的地方。但是再有能耐的人,手大也捂不过天,也难保不出昏招,就比如说立界碑这件事。当时所立的界碑全称为:广西安南第53号界碑,又称“大清53号界碑”。首先,这块界碑的外形就很特别,一般界碑都是方方正正,平平整整,而这块上书“中国广西界”的大清53号界碑,两侧却各有一个豁口,呈不规则状。细看,上面繁体的“国”字,右上角的一点,本应点在方框内“或”字一横的右上边,但实际界碑上“国”字的点,却点在了横划的右下边,成了一个错别字!

对待如此重要国界碑尚且如此不严谨,即可见当时的办事人员多么无能,办事官吏该有多么马虎。发生这样的事,就不说是谁的责任了,更让人无语的是,正式去边界立石碑的时候,由于山高路远,道路崎岖难行,再加上石碑很重(该碑露出地面高1.6米,宽0.6米,厚0.9米,该碑至少有1砘重)又限于当时运输条件不发达,据说当时负责运碑、立碑的官兵本来还要再走两天,才能到达国界线。但由于当时天色已晚,一行人尽皆人困马乏,竟然偷懒图省事就地挖坑将界碑立了起来,然后回去交差,就这样,大片的领土拱手让给了他人。

细想想来,这种匪夷的事儿发生,绝对与岑总督不作为、懒做为有极大的关系。2001年,重新订立了835号界碑,那里自发形成了一个边贸互市点,每天熙熙攘攘,热闹非常,当地的百姓们买卖互市,水乳交融,两边的货币可自由使用。

而那块“大清53号界碑”,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了它划边定界的意义。“53号界碑”尽显沧桑的感觉,石碑上面饱经风雨侵蚀的斑驳,仿佛时刻在世人诉说着那段历史。前几年,石碑整个碑身断成三截,虽已重新修复,但粘接痕迹仍然清晰可见,如今碑貌已大不如以前了。但即便如此,“大清53号界碑”依然是人们到广西游玩必去的旅游景点之一。很多游客到了那里,都会在界碑前拍照留念,他们一只脚在界碑这边,另一只脚跨在界碑那边,拍出脚踏两国的纪念照发朋友圈炫耀。

如果你去广西也一定去那里看看,不用护照,只要办理一个边防证,轻轻一跨,就实现了自己的出国梦想。想一想,这是不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儿?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燕荷静

更多文章

  • 清朝御前侍卫武艺有多高?绝技“手钩子”,谁挨一下躺半个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代御前侍卫,清朝带刀侍卫有多厉害,清朝最厉害的侍卫

    皇帝的安全工作,一般由两个部门负责,一个是正规军精锐部队组成的禁军,又称御林军,驻扎在京城内外,负责平息针对皇帝的大规模叛乱或者兵变。一个则是负责皇宫日常守卫、和皇帝日常保卫的侍卫组织。 隋唐皇帝设有专职宫廷宿卫机构“千牛卫”,侍卫称为“千牛备身”。宋代皇帝往往会选择功臣和武将子弟入宫充当侍卫,

  • 清朝御前侍卫为什么可以带刀上朝?难道皇帝不怕被刺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的御前侍卫什么级别,清朝带刀侍卫有多厉害,御前侍卫能带刀上朝吗

    就说宋朝,宋朝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而宋朝的两度覆灭,都是因为外敌入侵,是唯一一个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或许正是因为宋朝用了规模庞大的护卫保护皇帝,历任皇帝没有被人刺杀,先是赵匡胤建立了“三衙禁军”,他是将领出身,深知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他组织了非常严密的禁军保护自己

  •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时尚风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长安十二时辰解读,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历史,唐朝十二时辰时间对照表

    主角天才青年李必,和死囚张小敬联手,要在上元节这十二个时辰里,揪出造乱者,化解长安城的危机。古代计时,把一天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时辰,十二时辰也就是24小时。长安十二时辰,也就是西安二十四小时,长安城普通却惊险的一天开始了。在这短短二十四小时的演绎里,我们却能通过

  • “女宰相”上官婉儿墓被发现,考古人员挖开后,一度让专家惊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上官婉儿墓探秘纪录片,上官婉儿墓中的文物,上官婉儿墓出土了什么文物

    公元710年,唐玄宗李隆基发动了政变,诛杀了韦后一党。在这场政变中,李隆基诛杀了唐朝著名的女政治家,有着“巾帼宰相”之称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出生于初唐高宗麟德元年,从她出生开始,灾难就伴随她家,祖父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上官婉儿,公元710年临淄王(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她与韦皇后同

  • 李隆基称帝后,为何第一件事是除掉上官婉儿?学者:换你也忍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和上官婉儿,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和李隆基,李隆基为啥要杀死上官婉儿

    最终只能操持家务,长大后也就成为了男人的附属品。但是古代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就是巾帼不让须眉。从这句话就足以表明,当时的封建社会礼教束缚真的是太严重了。但是仍然有不少的女子非常自立,想要冲破这个思想牢笼。毕竟他们忍受不了这么长时间的屈辱,自己既然有能力,为什么还要这样呢?于是在我国历史上,他们就

  • 杀兄逼父,干预修史,真实的李世民让人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真实的李世民,李道宗谋反被杀,历史上真实的杀父案例

    一、弑兄夺位,违反中国文化中国文化首重孝悌二道,前者为尊重父亲,后者为兄弟互爱。另外,亦注重正名一项,不得潜越。而李世民在任秦王,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及李元吉被杀。是年八月,高祖被逼退位。熟知中华文化之人都知道,父兄有其不过,子弟有权纠正,孔子没有教予杀父与兄弟,而是采取劝解的方法。由是观之,唐太

  • 五胡十六国胡人君主石虎,究竟做了什么事,被称为天下第一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胡十六国的胡人是哪去了,历史上真实的暴君石虎,五胡十六国三大暴君

    现在来谈谈五胡十六国中胡人暴君,他叫做石虎。各位都知道,明朝的开国帝,朱元璋是一名残酷暴戾的暴君,腰斩文人高启等等暴行,但他并没有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现在所说的石虎,是十六国后赵的君主,他的暴行造成震憾,他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杀,并把其中一位儿子的尸体烧成灰烬,这两个儿子分别是石邃,石宣。首先,来说石

  • 李世民的智囊团:文学馆与十八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有几个学士,李世民的高级谋士,李世民著名的幕僚

    可是,其时,李唐政权的周围仍有诸多虎视耽耽的势力存在,彼此的实力也仅在尺寸之间,所以,逐鹿称霸的关键是看各股势力的实力,而实力的增强,便是不断积累贤才的表现。于是,外围的紧迫局势加上全军统帅的地位促使李世民实施大规模的招贤,武将之中的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等,谋臣之中的房玄龄,杜如晦等都是在这一过程

  • 唐朝的节度使原本只是个封号,为何能撼动整个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十大最强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实力,唐朝节度使有哪些权力

    图片:冷酷的聂隐娘剧照一、魏博节度使节度使,原本是作“调节、调度”之意,在唐太宗时期就有节度使这一官职,但是在李世民手下,节度使就只是皇帝的一个传话筒,或者说耳目。李世民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安排各种职务的时候也是极度小心,节度使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钦差大人的临时封号,但是这个钦差大人却没有什么真

  • 安史之乱后,唐朝气数已尽,为何还能撑住100年?政府有一个绝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的三大问题,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管理和统治国家,藩镇制度是很有效的手段,正是因为实行了藩镇制度,才使得国家能够保持安定,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安稳局面。到了唐朝后期,东南藩镇的财力为朝廷满足开销,边疆藩镇对外作战,中原藩镇镇压河朔,封锁关中,沟通江淮,这三者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割据与防割据的平衡关系,他们共同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