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唐初武将,郭孝恪虽然不为后人所熟知,但是在正史的记载中却是个大人物,早年的他出身贫寒,在父亲与哥哥的眼中只是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而那时正值隋朝末年,天下已经开始大乱,于是趁着这个机会,他便出外拉起了一支队伍加入了名气颇大的瓦岗军。在他加入队伍的时候,李密已经成为了新任领导者,不过就在他和徐世勣镇守黎阳之时,李密却因战败被害,实力颇强的瓦岗军就此解散。
于是经过二人的深思熟虑,他们决定归降于唐朝,当时的统治者也欣然接纳并委任他们继续镇守黎阳,只是由于种种因素他们无奈降于敌军。后他二人终于寻得机会从敌营逃出,当时的秦王也不计前嫌继续接纳他们。不久李世民带兵向东征讨洛阳,王世充连连失败遂向窦建德求救,不过虽然窦军人多势众,但是由于军粮供给方面的问题无法打持久战,于是李世民听从郭孝恪的建议,固守关口,最终获胜。
此役之后,郭孝恪更加受到重用,后来更是在李世民登基之后被封为了安西都护,成为一方大将,执掌一方领土。只是西域地处边境,时常有外敌骚扰并不好管理,但是郭孝恪一一将这些困难克服,并在诸多场战争之中取得胜利。不过,当人没有尝试过失败,长年被胜利笼罩时便会开始膨胀,他也不例外,随着赢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也逐渐生出轻敌的情绪,谁也不放在眼里。
后来西域的龟兹国叛乱,郭孝恪本应该守在城内,但他却将大批兵力放在城外,因为他觉得城外必定还会有叛军出现,他这样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叛军,有人前来规劝他说,此时龟兹国城内人心不定,容易发生叛乱,在城中进行管理更为保险。但他却没有采纳这个意见,于是当晚便出了事,被敌人围攻的唐军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作为首领的郭孝恪也只能狼狈逃窜,但是他不知道是,此时的西门早已被敌人所占领,见他骑马奔来,直接向他射箭,于是一代名将郭孝恪便这样死在了乱箭之中,虽然最后战乱被平定,但是唐朝的损失依旧不小。
远在京城的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为震怒,虽然整件事情的关键人物已死,但是帝王认为不可不追究他的责任,于是剥夺了他的一切官职,甚至在后来提起对方时,厌恶地说其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对于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的人来说,这短短几字的评价委实让人心寒,于是在李治即位之后,也认为当年父亲的行为有所不妥,于是便下令恢复了郭孝恪的官职并赐给了他家属一笔钱,也算是一种另类的补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