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继位之初,也曾励精图治,积极发展,但到了中后期,尤其是和珅的上位,乾隆开始日渐安逸,过于追求自己的名声。和珅有三大特点,第一,博学多才,能力很强,尤其善于理财。第二,深谙帝王之心,他非常了解乾隆的心思,很多乾隆不方便办的事情,都让和珅办了。第三,乾隆之所以喜欢和珅,是因为和珅虽然贪腐,但和珅一直忠于乾隆,然而和珅忠于的是帝王,并不是国家。
乾隆不是不知道和珅贪腐,他只是一味的纵容。但和珅比乾隆年轻了近40岁,乾隆虽然长寿 ,但总有一天会老去,和珅和继任皇帝嘉庆的关系却没有处理好,甚至站在了嘉庆的对立面。乾隆六十年的时候,决定提前禅位给儿子颙琰(原名永琰,即嘉庆帝),乾隆直到嘉庆四年才去世,也就是说,嘉庆当了4年的小皇帝,而这4年,掣肘嘉庆施政的人,有三个,第一是太上皇乾隆,第二是大权臣和珅,第三是福长安。福长安年轻有为,他是名臣傅恒的第四子,但他却和和珅沆瀣一气,在当时的朝野,福长安的权势仅次于和珅。
其实,福长安只比嘉庆帝大几个月,因为他是富察皇后的亲侄子,也就是嘉庆帝的表哥,而且福长安自幼长在宫中,和嘉庆关系也不错。嘉庆帝继位后,权力被乾隆和和珅架空,嘉庆一直想拉拢福长安作为政治盟友,但福长安却一直站在了和珅一边,让嘉庆非常不满。
嘉庆四年,89岁的乾隆驾崩,嘉庆在老师朱珪和大臣王杰的协助下,前后仅用15天的时间,不仅查抄了和珅的家产,而且还下令将和珅赐死。作为和珅的盟友,福长安也被抄家,关押起来。要知道,当时和珅贪污家产是2亿两白银,而福长安的家产近1亿两白银,虽然没有和珅的多,但也算是巨额财富。御史们纷纷上奏,处死和珅的同时,也要处死福长安。
但嘉庆没有这么做,嘉庆给福长安下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很长,意思有两层,第一,斥责福长安不该做和珅的帮凶,应该极力支持嘉庆。第二,让福长安去观看和珅的赐死过程。福长安本来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当听到嘉庆圣旨里说的“亲视和珅自尽”6个字时,立即大喜道:“我有救了,原来皇上不是杀贪官,而是杀异党。”
小编认为:福长安作为富察家族的政治明星,果然对圣旨的字眼非常敏感,因为他明白,如果嘉庆要杀他,没必要让他去看和珅怎么死的,俗话说,杀鸡儆猴,和珅是鸡的话,福长安就是猴,这明显是让福长安吸取和珅的教训,并不打算杀福长安,所以福长安说自己有救了。但福长安也是大贪官,嘉庆帝只杀和珅,不杀福长安,可以看出,嘉庆杀和珅的目的,并不是要杀贪官,而是因为和珅是嘉庆执政的最大障碍,必须除去。而福长安还年轻,富察家族树大根深,嘉庆希望福长安能够改过自新,继续支持自己。
福长安果然聪明,通过嘉庆圣旨里的6个字,把自己的结局完全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