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人品最烂的大诗人,因为一首诗杀死外甥,靠出卖朋友当上高官

唐朝人品最烂的大诗人,因为一首诗杀死外甥,靠出卖朋友当上高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0 更新时间:2024/1/23 12:11:38

在历数唐朝初年的大诗人时,总有一个无法绕过去的名字:宋之问,他的主要功绩,在于和沈佺期一起,将六朝以来格律诗的法则变得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所以备受天下学子推崇,并称他们为“沈宋”。

宋之问对自己的诗才颇为自负,容不得别人把他比下去,即使是自己的至亲。他有个外甥叫刘希夷,年纪跟他相仿,同样也是个满腹才华的诗人。某日,刘希夷做了一首题为《代悲白头翁》的诗,其中有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最位精妙。宋之问对这首诗爱不释手,便厚着脸皮向外甥讨要,希望能署上他的名字。

宋之问为了一首诗害死外甥,可谓残忍冷血

刘希夷对名利之事并不上心,见舅舅如此喜爱这首诗,便答应让给他。可不久之后,刘希夷又感到后悔,便向舅舅把诗要了回来,这下彻底激怒宋之问。宋之问老羞成怒,便指使家奴把刘希夷暗杀在府中,对外宣称是暴病身亡。刘希夷遇难时,还不到三十岁。

尝作《白头吟》,一联云:“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又吟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遂并存之。舅宋之问苦爱后一联,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见《唐才子传》。

但凡喜欢欺下之人,必然是热衷媚上的货色,宋之问便是典型。宋之问为巴结武则天,写过很多歌功颂德的诗,很讨女皇欢心,由此当上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张易之兄弟得宠后,宋之问又放下文人的尊严,对二人极尽巴结、谄媚之能事,甚至还给张易之提过尿壶,实在是下贱的很。

宋之问巴结宠臣张易之,还亲自为他提过尿壶

“于时张易之等烝昵宠甚,之问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朝隐所为,至为易之奉溺器。”见《新唐书·卷二百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张氏兄弟被杀、武则天退位后,宋之问作为张氏的党羽被流放到岭南,但由于难以忍受荒蛮凄凉的生活,竟然偷偷地跑回洛阳,在好友张仲之家中避难。此时,唐中宗虽然已经复辟,但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依然大权在握,由此引起张仲之等人的不满。

宋之问为巴结武三思,竟出卖好友张仲之

张仲之为除掉武三思,屡次邀请志同道合者在家中密谋,结果被宋之问偷听到。此时的宋之问非但没有替好友保守秘密,反而派人向武三思告密,导致张仲之全家被杀(“及易之等败,左迁泷州参军。未几,逃还,匿于洛阳人张仲之家。仲之与驸马都尉王同皎等谋杀武三思,之问令兄子发其事以自赎。”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列传第一百四十》)。

无独有偶,此时同样潜逃回京的,还有他的弟弟宋之逊,也向武三思告发庇护自己的好友、驸马王同皎,导致后者被杀(“初,之逊谄附张易之兄弟,出为兖州司仓,遂亡而归,王同皎匿之于小房。同皎慷慨之士也,忿逆韦与武三思乱国,与一二所亲论之,每至切齿。之逊于帘下窃听之,遣侄昙,上书告之,以希韦之旨。武三思等果大怒,奏诛同皎之党。”见《朝野佥载》)。

武三思死后,宋氏兄弟又开始攀结韦皇后

宋氏兄弟出卖朋友后,得到武三思的赏识,都被提拔为五品官,其中宋之问担任鸿胪寺主簿,宋之逊担任光禄丞。宋氏兄弟卖友求荣的行径令同僚们很为不齿,都说他俩身上的绯袍,是用王同皎等人的血染红的(“天下怨之,皆相谓曰:‘之问等绯衫,王同皎血染也。’”引文同上)。

在此后数年间,宋之问兄弟又攀上韦皇后这个“高枝”,得以连番晋升,然而这好日并没有过多久。景云元年(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姑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废杀韦皇后(武三思此前已被故太子李重俊所杀),拥立睿宗复位,宋氏兄弟的好日子就此到头。

唐玄宗即位后,下诏赐死宋之问

宋氏兄弟作为武三思、韦皇后的党羽遭到清算,其中宋之问被远流到岭南的钦州,后改流桂州。两年后玄宗即位,因为宋之问的人品过于卑劣、罪行过于深重,便命人将他赐死于贬所(“睿宗即位,以之问尝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中,赐死于徙所。”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列传第一百四十》)。宋之问坏事做尽,最终得到这个结局,也算是罪有应得。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唐才子传》、《朝野佥载》等

更多文章

  • 西游记中,阎王对李世民很客气,为什么对李世民的父亲却很冷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十殿阎王为什么接见李世民,西游记中阎王见到李世民要行礼,阎王与李世民的关系

    到了鬼门关,沿街而走,发现父亲李渊、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等候在路边,他们不是在满怀欢喜地等亲人,而是在满腔怒火地等仇人。建成、元吉奔过来揪打索命,李世民躲闪不及,被扯住了。崔判官唤来一个青面獠牙的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到了森罗殿,阎王对李世民极为恭敬,毕竟李世民是人间的帝王,所以案子连审都没审就结束

  • 武则天辛苦大半辈子,选择“还政于唐”,为何不传位给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什么时候开始处理朝政,武则天如何传位,武则天为什么能掌握大权

    因为武则天一直都没有要独霸李唐江山的想法,一直以来武则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了保住李唐江山。从她嫁给李治她就爱这个男人,因为李治身体不好无法兼顾各种各样的朝政,而武则天又想让李治多陪陪自己,于是就学着治理朝政批改奏折,李治看过以后认为在有些地方武则天处理的手段尽然比自己做的都好,所以也就放手让武则天多

  • 李隆基当上皇帝后,为何第一件事就是除去姑姑太平公主?太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个人简历,李隆基的登基过程,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

    只是谁也预料不到未来发生的事情,在这个敏感又多疑的时代,每个人都各怀心思,矛盾随时爆发。所以随着大家的猜疑越来越多,他们就一起想了个办法,制定了一个巨大的计划。计划顺利的进行,这之后李显成功地继承了皇位,而在这个过程中,太平公主帮助了李显很大的忙,所以在皇帝的心里,她的形象变得高大了很多,对于她的信

  • 这3位隋唐顶尖猛将,皆不在李世民麾下,若得其一早就统一天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十大猛将排名,李世民手下的三大猛将,李世民最厉害的猛将

    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隋唐英雄传》,让很多人了解到了实力超凡的唐朝皇帝李世民。但是现在回头看这部电视剧,我们不难发现。李世民的发家史离不开他身边的那些好兄弟们。从傻憨憨程咬金,再到二位门神尉迟恭和秦琼,以及神话传说中的托塔李天王的原型李靖等。都为李世民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李世民身边的猛将很多,如

  • 杨玉环容貌复原图:撞脸一位明星,看到后才懂为何会被唐玄宗疼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玉环和唐玄宗图片,杨玉环真正的容貌,杨玉环官方复原图

    不管是身居皇宫内院,还是远离权贵身处深山远林,那些美人们都是会像陈酿的美酒一样,随时随地会引起别人的关注。但自古以来,美人们都会经历命运的捉弄,比如被画师耽误的王昭君,成为政客之间玩物的貂蝉,还有被公公强占的杨玉环。在经历了风霜之后,这些美人的最终归宿也都是很不尽人意。就拿其中的杨玉环来说,她的前半

  • 李治明明是王者水平,为何被人认为只是青铜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治有多厉害,李治的武功如何,李治实力怎么样

    唐高宗李治,近年来因为影视剧中的演绎,使很多不熟悉历史的人认为李治是一个懦弱无能之人,但李治就真的这么无能吗?今天宋安之来说说这个问题。李治之所以被很多人看低,其实不只是今天影视剧的误导,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李治上面是人气很高的唐太宗李世民,下面是历史上唯一的女帝武则天,面对这两个狠人,李治自然

  • 淝水之战后,慕容垂为何没有杀掉苻坚,趁机起兵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淝水战役后的苻坚,苻坚为什么兵败淝水,淝水之役

    一、旧恩难忘在苻坚“以千余骑奔垂”时,儿子慕容宝、弟弟慕容德先后向慕容垂进言:“今天厌乱德,凶众土崩,可谓乾启神机,授之于我。千载一时,今其会也,宜恭承皇天之意,因而取之。”慕容垂虽然赞同他们的话,但却表示,“吾昔为太傅所不容,投身于秦主,又为王猛所谮,复见昭亮,国士之礼每深,报德之分未一”。原来慕

  • 隋朝比唐朝富有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隋朝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只传承区区37年,唐朝长达289年,且无论是军事、人口、疆域、生产力等方面来看,唐朝都领先隋朝。既然如此,为何隋朝还会比唐朝富有呢?其实,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也是隋朝二世而亡的根本所在!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国家是否富有,其中二个重要指标是人口与耕地。首先,人口。公元581年,隋文帝登基时,全国

  • 李世民杀开国功臣,他不想杀,但群臣逼着他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杀的功臣名单,李世民杀了二十四功臣吗,李世民临终时要杀功臣

    唯一被李世民所杀的开国功臣名叫侯君集。这位爷被杀,完全是因为自己作死,确实怨不得李世民。侯君集是典型的西北汉子,今陕西旬邑人,性格疏放豪爽,不拘小节。他早年举止浮夸,不熟弓马,却四处宣称自己勇猛,惹得乡人们对他嗤之以鼻。不过,侯君集的心态很好,依旧我行我素。侯君集之所以心态好,是因为他有自信的实力,

  • 李世民刻意将这段历史抹去,秦琼在玄武门之变时,率领士兵攻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秦琼有没有参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秦琼去了没,李世民秦琼玄武门兵变

    玄武门兵变可谓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件,因为它改变了一个朝代。但是这次事变里面有个人最后却不知道去哪了,唐太宗也只用了一句话就带过了他的存在,那么唐太宗故意将这段历史抹去到底是为了掩盖什么不能让世人知道的秘密呢?玄武门之变是在公元626年发生的,是由李世民在当时的长安城皇宫的玄武门附近发动的,而这次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