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比唐朝富有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隋朝二世而亡

隋朝比唐朝富有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隋朝二世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07 更新时间:2024/3/2 20:36:13

隋朝只传承区区37年,唐朝长达289年,且无论是军事、人口、疆域、生产力等方面来看,唐朝都领先隋朝。

既然如此,为何隋朝还会比唐朝富有呢?其实,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也是隋朝二世而亡的根本所在!

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国家是否富有,其中二个重要指标是人口与耕地。

首先,人口。

公元581年,隋文帝登基时,全国360万户。唐朝宰相杜佑说过,“隋受周禅,得户三百六十万,开皇九年平陈,又收户五十万”。开皇九年时,全国户数410万户,人口大约2900万。

其后,隋文帝推行二项措施:一叫“大索貌阅”,即将户籍上的登记者与本人体貌核对,由此检查出大量“隐漏人口”,导致人口快速增长;二叫“析户”,就是让大家族分家,古今很多王朝都玩过这一招,当然也会导致全国户数增长。

从数据上看,隋文帝这两项措施效果“极其显著”,人口与户数几乎都奇迹般的翻倍。隋朝大业2年(606年),《通典》记载全国891万户,总人口4602万,“自大业二年,干戈不用,惟十八载,有户口八百九十万矣,此隋之极盛也”;《隋书·地理志》中记载的各郡人口相加,总计908万户,与《通典》记载略有误差。

也就是说,隋朝短短25多年增长了531万户,增长幅度高达140%,人口上也接近翻了一倍,超过新中国之后的人口增长率,让人匪夷所思。

问题在于,隋朝这种人口增长真不真实呢?不妨看一看唐朝的人口增长情况。

618年,唐朝建立时,全国仅200万户,大约1500万人。《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六》记载,唐高宗问中书令杜正伦隋朝人口情况时,杜正伦回复说:“大业初有八百余万户,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余万户。”从隋朝到唐朝,十余年战乱损失690万户,全国损失3000万人口?

639年,全国恢复到304万户,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

652年,全国有户380万。

705年,全国有户615万户,约3714万人。

754年,安史之乱前夕,户数8914709,口数52880488,为唐代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

从唐朝人口数据上看,直到唐朝建立百年之后,人口数据才超过隋朝,且户数与人口增长幅度远不如隋朝。但安史之乱前,唐朝实行的是均田制,社会一直非常安定,历经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没有道理人口增速不如隋朝!

显然,从隋唐人口增长对比来看,唐朝的比较吻合中国历代人口增长情况,但隋朝的却违反常态,不符合人口自然增长规律,因此隋朝人口数据不太可信,大概率是数据造假。

之所以这么判断,还有一个征税动机可以佐证。

隋朝人头税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按人头征税,一部分按户征税。换言之,户数越多、人口越多,朝廷得到的人头税就越多。

从增加财政收入上来看,皇帝需要漂亮的数据,官员可以上下其手借机敛财,最终百姓需要承担的负担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隋朝人口真相是不是如此,还带有一定推测成分,而隋朝虚构田亩情况,就可以说是铁证如山了,如此可以反证隋朝虚构人口数据。

其次,耕地。

隋朝开皇九年,全国已有耕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全国已有耕地5585万顷。

根据学者汪篯《史籍上的隋唐田亩数非实际耕地面积——隋唐史杂记之二》考证,隋唐1顷等于100亩,1亩相当于如今的0.782亩。

因此,隋文帝九年耕地4940万顷,即为49.4亿亩,相当于今天的38.53亿亩;隋炀帝中期耕地5585万顷,即为55.85亿亩,相当于今天的43.56亿亩。

显然,隋朝这个耕地数据极为扯淡,因为当今中国人口总数高达14亿,国土面积超过隋朝,耕地面积才20.5亿亩,上世纪90年代时大概19.5亿亩,上世纪80年代大约14.5亿亩,难道我们如今连隋朝耕地面积的一半还不到?

其实,中国不是平原型的国家,适合耕地的面积大致有数,详情可见下图。况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开垦出更多的田地,隋朝时的生产力肯定比不过新中国,它的耕地怎么可能比如今还要多一倍!

至于隋朝到底有多少耕地,可以参照唐玄宗时的耕地面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的这一年,唐朝人口达到顶峰,耕地面积为1430万顷,相当于今天的11.15亿亩。

唐朝经过百年发展,社会安定,百年开垦,然后才有1430万顷的耕地面积。不过,以明清大约10亿亩耕地面积来看,唐朝的1430万顷可能也有一些水分。

总之,以唐朝开元盛世的顶峰期来看,隋朝耕地面积不可能超过1430万顷,乃至可能不超过1000万顷。

如此可见,隋朝在耕地上造假多么疯狂,至少虚构了三四倍的耕地面积,且主要发生在隋文帝时期。但问题在于,既然存在相应的田亩,那么就要缴税,可想而知百姓赋税之重,至少要承担以前的三四倍。

公元637年,隋朝灭亡20年后,唐朝监察御史马周上奏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后来,李世民看了隋朝的粮库资料,曾经有一感慨,“计天下(隋朝)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其实,隋朝这些仓库的库存,不仅不能说明隋朝富有,反而只能说明隋朝收刮得太狠了,将天下财富收刮一空,百姓无以聊生,导致社会矛盾严重激化,于是百姓只能揭竿而起,所以李渊等人在杨广还没有死时就敢起兵造反。

后人谈及隋朝灭亡的原因,往往归结于杨广,但实际上隋文帝时问题就已经存在,当时隋朝上下大幅度虚构耕地面积与人口数据,然后由此征税时,百姓已在水深火热之中了,及至隋炀帝时已经积重难返。

言而总之,隋朝二世而亡,与其说亡于隋炀帝,不如说亡于超乎想象的沉重赋税。

参考资料:《隋书》、《旧唐书》、《通典》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杀开国功臣,他不想杀,但群臣逼着他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杀的功臣名单,李世民杀了二十四功臣吗,李世民临终时要杀功臣

    唯一被李世民所杀的开国功臣名叫侯君集。这位爷被杀,完全是因为自己作死,确实怨不得李世民。侯君集是典型的西北汉子,今陕西旬邑人,性格疏放豪爽,不拘小节。他早年举止浮夸,不熟弓马,却四处宣称自己勇猛,惹得乡人们对他嗤之以鼻。不过,侯君集的心态很好,依旧我行我素。侯君集之所以心态好,是因为他有自信的实力,

  • 李世民刻意将这段历史抹去,秦琼在玄武门之变时,率领士兵攻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秦琼有没有参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秦琼去了没,李世民秦琼玄武门兵变

    玄武门兵变可谓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件,因为它改变了一个朝代。但是这次事变里面有个人最后却不知道去哪了,唐太宗也只用了一句话就带过了他的存在,那么唐太宗故意将这段历史抹去到底是为了掩盖什么不能让世人知道的秘密呢?玄武门之变是在公元626年发生的,是由李世民在当时的长安城皇宫的玄武门附近发动的,而这次政变

  • 如果晋朝成为盛世,是否司马家的评价会高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家族的晋朝被汉室所灭吗,晋朝司马家详细历史,司马家族打下的江山为什么叫晋朝

    在现代,国家(政权)自然属于人民;在以前,国家(政权)属于某个势力代表的某个阶级,如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商汤伐夏、周武伐纣、嬴政横扫六合、刘邦统一天下、刘秀中兴汉室,都是得国正的表现。前两位以无道伐有道,中间两位则属于诸侯战役,刘秀本是汉朝宗室,继承汉统、收复失地,也不违背法理。曹丕随有篡汉的罪名

  • 李白宣州宣城郡行踪暨诗文略考(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白游历足迹,李白在徽州的诗句,李白初入翰林院诗句

    第1196期 李白(701—762)在宣州宣城郡的行踪距今1250多年,由于缺少文献记载,已不可能一一厘清。但是依据李白传世诗文和宋元明清及当代学者,如宋代薛仲邕,明代杨慎,清代王琦、黄锡珪,当代詹锳、安旗、薛天纬、瞿蜕园、朱金城、常秀峰、何庆善、郁贤皓、王伯祥、汤华泉等人的研究成果,以诗文证史,大

  •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却张开嘴:过来,给你看个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狄仁杰劝武则天原文,武则天和狄仁杰私下关系

    男性皇帝拥有很多的妃子,女性皇帝自然也是可以的,武则天就有很多的男宠。这些男宠可以自由的出入皇宫之中,并且权力还是非常的大。很多大臣对于武则天这种有伤风化的事情是敢怒不敢言,尽管他们有话想说,但是他们比较担心自己的性命。当时她和别的皇帝一样,设立一个控鹤监的机构,用来去寻找民间美貌男子,招进宫当做男

  • 隋炀帝杨广去世后,萧皇后的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广皇后的下场,杨广的皇后萧氏是个怎样的人,隋炀帝萧皇后个人简历

    自古以来,红颜多薄命,在封建时代,有很多的女子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之下,而有些女子的名字则被记载下来。其中就有一位萧皇后,她是隋朝炀帝杨广的皇后。纵观萧皇后的一生,命途多舛,那么在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掉之后,萧皇后去了哪里?他的最终下场又如何呢?萧皇后的出身非常的高贵,可惜的是她在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时间

  • 唐太宗深爱此女,她却在婚后与和尚私通,高宗继位后赐她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太宗最宠爱的女人,唐太宗最宠爱的四个公主,唐太宗最喜欢的妃子

    高阳公主生性活泼,在许多性格方面都与她的父皇李世民很像。因此她虽然是一位庶出的公主,但获得的恩宠却丝毫不亚于太宗那些嫡出的公主。高阳公主成年后,唐太宗安排她下嫁给一代名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房遗爱长得高大威猛,一表人才,是当时长安城里著名的“高富帅”,所以这也算是太宗为爱女精挑细选的夫婿。婚后最初一

  • 玄武门之变时,箭术一流的齐王为何连着三箭都射不中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如何取胜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啥会赢

    唐朝建立后,李渊根据嫡长子继承制,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二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李家父子齐心协力推翻隋朝,李建成主内,李世民主外,唐王朝终于建立,由于秦王李世民常年指挥作战,手握唐朝兵权,而李世民又绝非等闲之辈,他与李建成的斗争从唐王朝建立后就越来越明显。终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

  • 王皇后家世显赫,却被武则天取而代之,她使用了哪些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是怎么杀王皇后的,历史上的武则天和王皇后,王皇后和武则天谁厉害

    王皇后剧照王皇后如此显赫的家世背景,即便李氏皇家也得留三分薄面,但王皇后在与武则天的皇后争夺战中竟然一败涂地!这件事在历史中分量很重,史称“废王立武”。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过,这件事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武则天登基为帝。“废王立武”已不仅仅是皇帝后宫的是是非非,而成为了皇帝与士族之间权力的争夺;成

  • 唐朝一女乞丐,被大将军纳为爱妾,皇帝得知后:入宫陪朕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纳小妾,唐朝正二品大将军,唐朝平民纳妾的规则

    张红红的名字听起来很像是一个小家碧玉,其实她的出身很惨。张红红生活在唐代宗年间,家里非常穷困,为了生活张红红和父亲一起来到京城长安,父女二人在长安的街头,一边卖唱一边要饭,是一个以歌喉糊口的女乞丐。如果找这样下去,张红红和父亲要么要不到饭饿死,要么像《水浒传》里面的金翠莲一样被土豪抢夺,成为金丝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