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道光皇帝有多节俭?但是他的节俭用错了地方!

清朝道光皇帝有多节俭?但是他的节俭用错了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88 更新时间:2024/2/8 22:30:43

道光早年,他下令禁止福建朝廷进贡荔枝、扬州向朝廷进贡玉石等事例。对于盛大的皇家礼仪,道光也颇有微词,不以为然,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武百官也不得不随着他胡闹,皇帝一看有成效更来劲了。甚至对于贵族们的婚礼,道光也插手做了详细规定,甚至他为此还颁布了一项法令,意思就是不论是谁,哪怕是我儿子我小舅子办婚礼也得给我能少花就少花,甭铺浪费。

客观地说,道光皇帝是相当节俭,一开始的初衷也不只是为了炫耀,做做样子。但是不幸的是,道光倡导的节俭措施对衰落的清朝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事实上,很多钱流入了各级官员的口袋,无论皇帝多么节俭,也没富足在百姓身上,而是腐败了官员。

尤其当时百姓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作为清代经济的后盾,整个社会的农业生产都在逐渐萎缩。在当时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人口增多但人均土地占用面积的减少,这就意味着人均农业生产的减少,每个人的粮食拥有量的减少,吃不饱穿不暖就很容易起暴乱。与此同时,宫廷经济也没好哪儿去。他虽然每天都问外边的行市,一来怕自己多吃,二来怕外边人吃不饱,但是他终归是在宫内,所获外部情况也都是,大臣们给他精心编织的一个世界,就如大臣们外边的官服上,个顶个打着和皇帝同款的补丁,但是挡不住他们补丁下的真丝苏绣的内裳。

节俭的意思是不该花的钱不花,不是说该花的不该花的都一律不花,你就像军事国防,赈济灾民这种国家大事,你要还是一如既往地抠搜,不爆发内乱那真是百姓们都饿死了。但是百姓们全饿死了吗?显然没有,家里人挤兑,外邦人残害,所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也怨不得人家眼里没有皇帝,都是被逼无奈。就算没有太平天国,也会有太平地国的出现。

节俭虽然是一种美德,本意也是为了治国,但是道光皇帝的治国方向错了,没钱不想没钱的原因、想着怎样赚钱,而是指望着勒紧裤腰带发家致富。这种治国方式,大清朝不毁他手里,难不成还会等着上菜吗?

更多文章

  •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究竟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丁汝昌一切要从甲午海战的起源说起。1894年,清政府应朝鲜政府的邀请,派兵协助镇压东学党之乱,作为宗主国,出兵帮助小弟平叛本是小事,但此次平乱非比寻常,同期日本人在未经朝鲜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打着平乱的旗号派出了8000人到朝鲜,进而不断增兵,俨然有和大清国抢地盘的意图。驻守牙山的清军将领叶志超,出身

  • 清朝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了她的肺腑之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时期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凭什么统治清朝44年,慈禧太后的真实事迹

    1908年11月15日17:00,慈禧太后在中南海的银銮殿逝世了,享年74岁。她逝世之前留下了几句话,此后女人不可干预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慈禧太后为什么要留下这么一番话?她专门留下这么一番话,是有什么特别的意味吗?还是出自于她的肺腑之言

  • 清朝灭亡后欠下13亿两白银,最后是怎么还清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一共赔了多少白银,清朝灭亡后遗留的白银怎么处理,清朝灭亡后的银子都去哪了

    从1842年到1912年,清政府陆续签下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30多个赔款条约。连本带息,将近13亿两白银。其中,单与西方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就需要赔4.5亿两,虽说可以分39年还清,但算上利息,就得9.8亿两。如此巨额的真金白银,清政府直到灭亡,也没能还清。留下的烂账,自然

  • 年羹尧老父,制定一项制度造福百姓,面对女婿诛杀子孙,只有四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年羹尧子孙排名,年羹尧有多大功劳,年羹尧被处死后家人都怎么样了

    雍正然而,年家以前可不一般,明朝时就是官宦世家。虽然年家经历改朝换代,但地位一直没有降低。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更是在康熙朝成为封疆大吏——湖广巡抚,署理湖广总督。年父在任湖广巡抚之前(京官),为官相当低调,沉默寡言,谨慎小心。而就是在年父担任湖广巡抚期间(康熙三十九年),其次子年羹尧高中进士,时年才十

  • 年羹尧被扳倒后,他的蒙古小妾下场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年羹尧的下场,年羹尧活了多大,年羹尧该不该被处死

    《雍正王朝》里,年羹尧从西宁到杭州带了一堆女人回来,因为路上要“翻牌子”,但只有最后收的这个乌云其其格怀孕了,可见此女是年羹尧的最爱。而且也只针对此女,年羹尧做了妥善安排,让最忠心的亲随带着一大笔银子和乌云其其格远走他乡,隐姓埋名。《雍正王朝》年羹尧的蒙古小妾们最终下场如何?先讲一下年羹尧的家室,他

  •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抄家时发现七字遗言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清,文字狱的铡刀时时悬在文人的头上,就是个别字用不好都是个掉脑袋的下场,哪个人不是提笔前先祷告三思,何况是写出这种对皇帝指名道姓羞辱的文字。这汪景祺抨击皇帝朝政,看似放荡不羁,实际上也是一个两面人,他是凭借着一手拍马屁的好手段才进了年羹尧的府中。在年羹尧无限风光之时,这位来自浙江的举人进入了他的

  • 李鸿章商谈签订马关条约,挨了一枪,结果少赔一亿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鸿章签订条约,李鸿章去签马关条约被打了一枪,走向共和李鸿章马关谈判

    在近代史上,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名字叫李鸿章。在面对别国入侵的时候,慈禧太后虽然读了大权,但没做出什么实事。她贪图享乐,只要不打扰自己安逸的生活,不管外面有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管百姓的生活有多么水深火热。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中国吃了败仗。日本是战胜国,想要清政府派人去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 李鸿章那么富有,为何住在寺庙里,而不在京城买房子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作为当时最富有的一位大臣,他不可能在京城买不起房子,当然也不是舍不得花钱,这其中是有一定的缘由的,这个原因就是朝廷的约束。清朝入关之后,国内的形势非常不稳定,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防止京城的官员和地方的官员进行勾结,所以朝廷就立下了一个规定:地方的官员不能再京城购置房业,否则就会进行非常严厉的惩

  • 雍正做皇子时的潜邸叫雍和宫,那么清朝其他皇帝有没有潜邸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和宫与雍正啥关系,雍正是否住过雍和宫,雍正皇帝的居所

    其实确切的说雍和宫不止是雍正的潜邸也是乾隆的潜邸,乾隆幼年之时一直居住于雍和宫的前身雍亲王府之内,直到11岁时被祖父康熙接入皇宫中抚养才离开雍和宫。雍和宫于康熙三十三年建成,这是康熙指派内务府为当时年过17岁将要分府搬出皇宫的四皇子胤禛也就是雍正所修建。在清朝所有的亲王贝勒皇室宗亲的府邸都是由内务府

  • 清朝可怜两位皇帝,一个妃子被慈禧赐死,另一个死亡隐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被慈禧害死的妃子,清朝哪位皇帝死得最惨,清朝皇帝死后的妃子都到哪里去了

    位于紫禁城宁寿宫的北端,曾经有一口普通的水井,但是现在人们经常去参观。这口井是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的,而那个人也死于这口井中。她就是光绪的珍妃。光绪和珍妃一起吃饭,一起散步,经常像普通家庭的情侣一样互相陪伴。珍妃在广州长大。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她接触了许多时髦的东西,并与光绪皇帝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慈禧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