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只有明朝从皇帝、皇后,到开国将领都是平民老百姓出身。真正实现了啥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如果在天有灵,看到朱元璋的奋斗史估计都要欣慰死了。然而,草根皇帝在登上天子之位后,他的思想和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环境是会深深影响一个人的,原本豁达、耿直的朱元璋在争权夺势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敏感多疑,一点风吹草动就让他忍不住怀疑起身边的人。尤其是当上皇帝后,他总是担心身边的开国元勋们功高盖主,有一天会拉踩自己上位。其实古代朝代更迭中,皇帝登基后斩杀功臣的情况十分常见。
比如刘邦杀韩信、雍正赐死年羹尧等等……而朱元璋也不例外,从文臣武将到财政长,都被他杀了个遍。在早年的朱元璋团队中,有一个人是朱元璋的结义兄弟,在朱元璋还是一个小官时就跟随着他,并且给了朱元璋很多帮助。据说这位仁兄力大无穷,比武松还威猛。可是等到朱元璋登基后,他却不告而别、人间蒸发了。正因如此,让他阴差阳错的躲过了朱元璋的杀鸡儆猴。
朱元璋的势力团伙
朱元璋的团队配置十分完善,有擅长计谋的谋士李文忠、军事才华出众的大将军蓝玉,还有擅长理财的财政大臣廖永忠,加上一个六边形战士李善长担当宰相,可以说有这帮人守着大明江山,完全可以把国家经营得很好。
而且从个人角度上来说,他们都是在朱元璋还是个小小的起义军头子时,就跟着他做事了。这么多年浴血奋战,可以说是经历过好几次生死决斗的伙伴,情谊和牵绊可见一斑。朱元璋也承诺过这帮兄弟们,以后自己要是成器了,肯定不会亏待大家。
这话从一个身边围绕着许多能人支持、性格又格外爽朗豁达的朱元璋口中说出来,真是快意恩仇,叫人大呼过瘾!于是兄弟们都信了,跟着朱元璋好好干。其中有一位蓝玉将军,曾经为了打土地,险些丢了性命……
朱元璋知道后十分心急,看着蓝玉平安归来,才终于松下一口气,他直接问蓝玉想要什么奖励?蓝玉居然说,自己不要金银珠宝、不要宝马良驹,而是求朱元璋拨更多粮草下来,他要乘胜追击、打赢敌军才好。
这么一根筋而又忠心的属下谁不爱呢?再加上蓝玉确实军事才能出色、用兵如神。可以说明朝一大半的江山领土都是他带着兵打下来的。朱元璋登基后,直接授封蓝玉为一等大将军,那真真是位极人臣,一时间风光无限。
然而,人一旦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身边的环境,以及身边人对他的态度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渐渐的,拥兵自重的蓝玉身边多了很多巴结他的人,有人嘴上说着仰慕大将军的威仪,实际上只想通过他捞个一官半职……
蓝玉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不少权贵,自身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这立马引起了朱元璋的警惕,他看着蓝玉座下的那些门客,还有蓝玉手中掌握的重量级兵权,可以说只要对方想,起兵造反也不是没有取代自己的可能性。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猜忌和怀疑中,就算是亲兄弟也难免疏远起来。
而蓝玉也因为周围人的吹捧有点飘飘然了,有时候对大哥朱元璋不是那么客气,这进一步加深了两人的隔阂。终于,朱元璋决定做一次彻底的政治清洗,达到杀鸡儆猴、以儆效尤的目的。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彻底粉碎了蓝玉的政治团伙,将蓝玉本人处死。不久后,同属于开国元勋的丞相李善长也被波及,成为朱元璋怀疑并斩杀的对象。接下来是财政大臣廖永忠,被朱元璋泼上“贪污”的脏水,杖毙而死。
就连日常工作中一丝差错也找不出来的李文忠,也被官员联合针对,被朱元璋流放到极寒之地,从此漂泊一生、孤苦无依……而这些人,都是最早跟着朱元璋打拼、为他争夺江山打下有力根基的人。曾经沧海难为水,年少时的承诺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田义的清醒与离开
在朱元璋的早年团伙中,还有一个人叫田义,他是朱元璋的发小,两人关系特别要好,简直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后来战乱四起,田义就和朱元璋分散了,隔了几年后,两人居然又意外相逢。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朱元璋和田义认出童年旧友后欣喜不已。
彼时朱元璋已经加入起义军,是个小小的头领。而田义是一名商人,在听说朱元璋打算组建一支自己的军队时慷慨解囊,为朱元璋提供物质支持。这田义不仅经商有道,武艺也是一绝。在乱世中行商,保不齐会要遇到流氓、强盗什么的,这时候田义就会发挥出自己的武功,将对方制服。
据说他随身带砍刀,表面上是个手无寸铁的商人,其实是个老辣的练家子。这也让他在混乱的世道里能顺利经商。朱元璋看着发小这么优秀,忍不住邀请他加入自己,作为武将也好、财务也罢,自己日后发达一定不会亏待他。
田义当时像所有忠于朱元璋的将士那样相信他了。就这样,一帮人打天下、推旧政,组建了一个几乎都是草根出身的新朝代。可是,当一切尘埃落地,朱元璋打算兑现自己的承诺时,却发现自己的大功臣田义不告而别了。
朱元璋派出好多人四处寻找田义的下落,可却一直没有消息。难道田义就这么人间蒸发了吗?朱元璋当时甚至会想:是不是自己哪里亏待了人家,让田义觉得不舒服了?
过了好几年,当朱元璋将自己怀疑的旧功臣们杀尽后,终于听到了一丝田义的消息。传说近日有猛虎盘踞山林,伤了不少上山砍柴的农夫,有一个力大无穷的英雄,几天内打死了好几只老虎。
民间传颂这位英雄的事迹,夸赞他简直比武松还要厉害。这话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他立马想到是田义,只有他才担得起“杀虎蛟蛇”、功过武松的威名。果不其然,朱元璋很快就找到了在民间游荡的田义,两人得以重聚。
再见之时,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说,但是当朱元璋邀请田义入宫为官时,田义却拒绝了。朱元璋也没有勉强,将这位猛将放归民间,让他按照自己的喜欢的生活过一生。田义无疑是个聪明的人,他的清醒和独立,解救了自己一命。
结语
田义是个非常清醒且通透的人,有言道“伴君如伴虎”,朱元璋当了皇帝,他就不再是自己那个有情有义、可以搂着脖子一起说胡话的大哥了。就算是一起长大的结义兄弟,田义也明白,皇权会彻底改变一个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会过得很累,甚至不得善终。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从此相忘于江湖,给彼此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这就是田义不告而别的原因,朱元璋可能永远不会懂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