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改战略进攻为积极防御政策,考虑了长途作战的消耗和蜀吴联合作战的政策;第三,灵活对待民族问题,通过马匹交易等经济手段稳住鲜卑族,对待匈奴一边强制出兵平定叛乱,一边设置部落方郡稳定局势。等等政策从多方面为稳定和发展魏国做了贡献。
但是正是这样一个殚精竭虑稳定局势的人接手了曹家天下,曹叡将曹芳托孤给司马懿与曹爽,曹爽擅权专政,穷兵黩武,荒淫无度,曹芳作为傀儡皇帝名存实亡,司马懿在公元249年,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之时,发动政变控制都城,夺取政权。
后世站在历史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推测司马懿夺权的路程,争议最大的是曹操临死三马同槽而食之梦,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共有两次三马同槽之梦,第一次正值马氏作乱,由此杀了马超父子,那第二次梦如何解释呢?原著中贾诩认为“人生禄食命运,随乘天马运行”,马为禄马,归于曹氏,说明曹氏掌权天下归心。但是显然不是所有人都信奉这种说法,于是有了第二种解释:司马氏即马,最终夺取了曹家的天下。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但是猜测也要有所依据,比如有人猜测“庞统仍在,天下归刘”,也有人猜测“诸葛亮任命王平为主将,就不会有失街亭一事,北伐就会成功”,这都是基于已有的事实或者迹象的推测。但是“郭嘉知道司马懿会造反,所以临终前劝曹操诛杀司马懿,”显然是不成立的。前文说过,司马懿在二十五岁被曹操发现,是201年,司马懿进入曹操门下是208年,而郭嘉205年已经去世,根据时间,显然郭嘉对司马懿并不了解甚至并不在意,更无从得知司马懿是否有造反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