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赵国的名将除了廉颇和赵括,难道再无别人能用了吗?

长平之战,赵国的名将除了廉颇和赵括,难道再无别人能用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399 更新时间:2024/1/19 0:52:29

在秦赵长平之战中,双方都用上了倾国之力,最后赵国成年男子尽丧,而秦国也是惨胜。有人说赵国之所以会失败,赵括是第一负责人。因为他自己的战略失误,使仅次于秦国的战国第二大国赵国一落千丈。

在长平之战前期,赵括的母亲曾跟赵孝成王说不要用赵括。可是赵王还是坚持用赵括,那么赵国当时除了廉颇和赵括就真的无将可用了吗?

一、秦与赵各领风骚

自从苏秦倡导合纵攻秦以后,六国联军多次攻秦,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后又有张仪专门针对苏秦的连横之策,秦国通过外交加军事的方式不论单打哪一国都有很高的胜算。

[var1]

公元前298年,齐韩魏三国二次合纵攻秦。历经三年苦战,终于击败了秦国。秦国虽然不敌,也只是受了些皮外伤,在商君之法的加持下很快就愈合。公元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之道,对韩魏发动了伊阙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铸就了秦国的一代名将,那就是人屠白起。他以极少的兵力牵制韩军,主力全部扑杀毫无准备的魏军。此次战役中,秦国共斩杀韩魏联军接近25万,从此韩魏连自保都很难,更别说攻秦。

从此,秦国军队一骑绝尘,六国三国以上联合才敢和秦国叫板。公元前前284年,乐毅为了报燕国险遭齐国亡国之仇,亲率五国联军伐齐,下齐七十余城。当时六国也就楚国国力勉强能接秦国的挑战,其他国家只能龟缩自保或者割地赂秦。

[var1]

秦赵本来是同一个祖先,祖先生了两个孩子。秦国的祖先是哥哥,赵国的祖先是弟弟。赵国这个弟弟看到秦国商鞅变法那么强大,自己又处在秦国和燕国之间,为了让自己不受欺负,也决定变法。

这就是著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经武灵王改革后,赵国的军事实力突飞猛进,成为列国中唯一可以和秦国有一战之力的军事强国。这里要注意,武灵王的改革只是军事上的,而商鞅变法是全方位的,赵国的综合国力是不如秦国的。

公元前269年,马服君赵奢在阏与之战大败秦军,打破了秦国虎狼之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尔后赵将廉颇又于几之战中再胜秦国,秦国决定实施远交近攻。那么韩魏就自然而然地倒向了赵国。

秦国意识到赵国对自己是个威胁,万不可养虎为患。兄弟之间必有一场大战一决雌雄。

[var1]

二、长平之战见分晓

原本秦赵很久没有交手,都不打算先出手,直到上党郡的归属问题,才让这对兄弟开始夺食。公元前262年,秦军占领韩国野王,这使得韩国上党孤立无援,弱小的韩惠王只好选择把上党割让给秦国。

韩国的百姓都不愿意成为秦国的臣民,上党郡守冯亭就选择归附赵国,秦昭襄王大怒,下令向赵国宣战。他们在长平两侧安营扎寨,赵国老将廉颇选择坚守不战,一守就是好几年。

这个时候赵国率先忍不住了,因为秦国有关中平原和巴蜀盆地作为量产基地,几十万大军吃喝不愁。而赵国,人少地狭,再拖下去还没打赢秦国赵国百姓就都得饿死。

[var1]

在这个时候,赵孝成王中了秦国范雎阴使的离间之计,把廉颇换成了军事经验不足的赵括,而秦国的主将也从王龁换成了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

长平之战的结果人们都耳熟能详——赵国四十余万精锐被白起坑杀殆尽,赵国这个弟弟从此一蹶不振。除了秦国的间谍散播秦军怕赵括以外,赵国为什么选择用赵括而不用别的将领呢?

三、齐田单与燕乐毅

乐毅五国伐齐后,正好知人善任的燕昭王去世,继位的燕惠王对乐毅并不感冒;而乐毅的老对手安平君田单也被齐王所忌惮,他们俩先后都投奔了重视军事的赵国。田单更是在长平之战发生的五年前被封为赵相。

[var1]

那么赵孝成王为何不让他二人任主将而是选赵括呢?乐毅和田单毕竟都是在其他国家立的功,如果任命他二人为将,会引来齐国或者燕国的不满,这样赵国就会在六国中不受待见,二来两人都已年迈,恐难胜任。

最后,赵国向来重视本国人才,并不像秦国那样重用列国来的客卿。

长平之战赵国投入了血本,这场战争的胜负极为重要,赵孝成王不可能把这场战争交给两个在本国不受重用的大将。

万一他们打赢了,拥兵自重,甚至把军队投向自己的母国岂不是更可怕。赵括一来年轻,二来世受赵国恩惠,肯定保险一些。那除了赵括、廉颇以外,赵国本土再无将领了吗?

[var1]

四、年迈高龄的庞煖

除了在赵国的客卿外,赵国本土还有一位良将,他就是庞煖。赵国自赵武灵王开始,军事上就有了质的飞跃。胡服骑射的过程中孵化了很多名将,比如楼缓、乐毅、庞煖。

庞煖曾和赵雍(武灵王)谈论兵法,对孙武“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的军事理论有独到的见解。赵雍晚年发生了沙丘宫之变,赵武灵王被饿死。赵雍时期的将领很多为了活命都选择了归隐(包括庞煖)。

当他再次登场已经是战国末年的赵悼襄王时代(赵孝成王之子),那个时候的庞煖都已经到了可怜白发生的年纪。老而弥坚的庞煖在末年合纵攻秦之战中一马当先,率五国联军绕过函谷关攻入蕞城(秦国首都咸阳附近)。差点把秦国灭亡。

[var1]

可惜长平之战时孝成王并没有想到这位猛将,直到廉颇被奸臣郭开排挤出走武将可用的时候,赵人才想起了这位曾和赵武灵王论兵的名将,把庞煖举荐给了赵王。

那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呢?为什么不用他呢?长平之战时也就20多岁,年纪比赵括还小,估计也就赵军中一位低级军官,他当时在赵国也不如赵括显眼。

结语

[var1]

战国中后期就注定了最后一定是秦国一统天下。各国相继割地赂亲、各怀鬼胎不说,唯一可以和秦国拼一拼的赵国也只是军事实力稍强一些。

在经济、政治和人才的招揽方面秦国超过赵国远甚,这也是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赵括,也不过是后人对赵国失败的一个宣泄点罢了。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秦国耗费举国之力攻打赵国,为何楚国不趁虚袭取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没有长平之败赵国能一统天下吗,赵国长平在哪,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必败么

    [var1] 当时的秦昭王为了打赢赵国,亲自去河内征兵,而且征兵的年龄竟然已经下放到了15岁,由此可见,当时秦国为了打赢长平之战已经消耗到了什么地步!而地广人多的楚国,为何不趁秦国攻打赵国的时候,袭取秦国呢?按理来说,这时候的秦国已经出动了全部主力对付赵国,国内根本没什么军事力量,要是楚国这时出击,

  • 长平之战,廉颇是如何布置防线的,有漏洞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长平之战廉颇的三道防线,秦赵长平之战详解,廉颇是长平族的族长吗

    [var1] 韩国的地形像一个葫芦,上下两头大,中间小。秦国计划猛攻韩国中部狭窄处的各要塞,最后攻占中部的大城野王城,将韩国分割成都城新郑所辖区域和上党郡南北两块土地,这样一来上党郡就成为韩国的一块飞地,然后再迫使韩国将上党郡这块大蛋糕拱手送上,秦国就能占领一半韩国的领土。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占

  • 长平之战遗址,挖出历史有名的万人坑,学者:白起被人误解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考古真相,白起长平论兵完整视频,长平之战历史上真实的白起

    [var1] 长平一战赵国40万人投降了白起,但是白起觉得降兵太多,决定全部杀掉。于是他就用计引诱他们进入了事先挖好的大坑,然后全部活埋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战斗的遗址现在也早已经成为了良田,只是我们现在都能感受到那场战争的残酷。 [var1] 但是一次无意中的发现却让人怀疑白起是不是真的活埋了这

  •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为何三十年之后赵国才被秦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没有长平之败赵国能一统天下吗,赵国长平在哪,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必败么

    没错,长平之战的胜利属于秦,但毕竟这是一场惨胜,秦军本身士卒死伤过半,粮草消耗巨大,无力继续攻邯郸灭赵。赵国又一度表示要割地求和,所以,秦王决定暂时收手。然,赵国虽然惨败,骨气却还很硬,旋即表示:不赔款也不割地,要打哥奉陪。所以,长平之战结束没多久,秦赵便爆发了邯郸之战。换句话说,这就是灭国之战 [

  • 长平之战后,赵国已元气大伤,为何还能击垮实力未曾受损的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没有长平之败赵国能一统天下吗,长平之战赵国真没机会么,长平后赵国是如何恢复元气的

    [var1] 那么赵国也就因此得到了一丝苟延残喘的机会,但是北边上的燕国却开始动歪心思了,燕国在战国七雄里面存在感一向薄弱,属于战五渣的类型,但偏偏还特别爱搞事,当年带头搞事情差点没把齐国搞掉,这也成了燕国的一个骄傲,虽然我燕国国力不佳,但是当年可是差点灭亡强齐。 总而言之,燕国打算乘者赵国刚刚元气

  • 亚历山大如果真打到秦国,到底有没有命回去?秦惠文王不是吃素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与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大帝知道秦国的存在吗,亚历山大可以打过秦国么

    有人说他是半神半人之身,出生时电闪雷鸣,以至那些平日里就神叨叨的占卜师一个个吓得不轻。他们振振有词地表示:一定有一个了不起的人将诞生,让这个世界很不一样。后来,甚至有人说这个人肯定是宙斯的儿子。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出生了。据13世纪西方的记载,他的长相果然很是与众不同:他天生就带有体香,目光如炬

  • 为什么春秋时期其他国家都称公,唯独楚国称王,例如楚庄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诸侯称公为何楚国称王,楚国为什么称王而不称公,春秋时为何楚国称王

    [var1]本身是很有效的礼乐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已经名存实亡了,大量的违反周朝礼乐制度的事情随时在发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周朝的势力越来越弱,周幽王宠信褒姒,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那个周幽王,戏弄诸侯的结果是诸侯都不愿为周王室效力了。后来周幽王废掉了太子宜臼,宜臼逃跑到了申国,他请求外公申侯为他

  • 从一介商人到朝堂相国,吕不韦如何抓住机遇,实现人生逆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不韦人生感悟,吕不韦一生的价值,吕不韦是最成功的商人吗

    引言:吕不韦,秦国的丞相,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人。他出生在一个商人世家,但是他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姜子牙那里。作为一介商人,他在接受父亲的商业版图之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后来,他以异于常人的眼光支持当时秦国质子异人回到秦国,并且在他的经济实力的支持之下,很快便得到

  • 从曹县打出来的战国战神,76战无一败绩,却留下一不太光彩的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十大铁血军队,战国时期的败将图片,真实的战国不败战神

    商朝,商汤建都于曹县,曹县因此被称为“商汤开国地”、“华夏第一都”,诞生了贤圣帝王大禹、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伊尹、哲学家庄子,还有战国军事家吴起。[var1]说到战国军事家很多人会想到白起,白起、吴起的名字只是一字之差,人生经历也出奇的相似,吴起本是曹县韩集镇富二代但花钱没有节制,很快把家里的钱全都

  • 为什么秦朝能吞并六国?秦国的这3件东西,不应该在2000年前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哪年开始灭六国,秦国和秦朝是同一时期灭亡吗,秦国经历了几代皇帝灭六国

    实际上,秦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吞并六国,这和它在科技上的进步,同样也离不开关系,至于秦国的这三件东西,也不应该在2000年前而出现,就让我们来好好看看吧![var1]秦驰道一个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最好标志,莫过于道路的建设,同时也是进步的体现,让人感到吃惊的是,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修筑了中国乃至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