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墨子不仅擅长机关术,更是堪比欧几里得的数学家

墨子不仅擅长机关术,更是堪比欧几里得的数学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76 更新时间:2024/1/31 10:07:19

[var1]

第一,墨子主要贡献

墨家兴起于战国初期,当时诸子百家一直为自己的学派著书立说,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阶级阶层。比如大家熟悉的儒家代表的是统治阶层的利益,但是儒家却非的重视教而轻视自然科学,不仅仅是儒家,当时的很多学派对于自然科学都是持消极或者不重视的态度!

而墨家则是代表的底层小工业者的利益!因为大多是由手工业者组成,墨家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但是实践经验除了使得他们在制造机械机关时更加的得心应手外,还让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有了认识,并且在《墨子》里被墨子以书面的形式总结了出来!

[var1]

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大家熟悉的“兼爱非攻”的思想,还涉及力学、光学、几学等,又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各个领域,今天我们就要一起里讨论一下他在数学方面上的成就!奎说过“一部《墨经》无论在自然科学哪方面,都超过整个古希腊,至少等于整个希腊。”足以见得墨子的贡献!

第二,墨子的数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想一直以来都有个特点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但是墨家因为代表的是手工业者们的利益,所以实践经验是很丰富的!因为这些实践经验,墨家发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后期墨家的科技活动从经验技术入手,从直观观察向科学理论过渡,从技术实践向自觉的科学研究过渡。墨家从对重复出现的自然现象的自发性观察向观察的长期性、系统性方向深入。

[var1]

《墨经》中关于数学特别是几何学形学问题的学说,大部分在《经上》和《经说上》,虽然都是用比较简单的文字或者涉及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定义,没有对数学知识进行深挖,也没有涉及什么公式和方程,但是可贵在当时的提出,而且已经具有了严密的推理,和数学思想!方孝博的《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一文中一共总结出《墨子》的十九条数学理论知识。

1. 《墨子》的数学定义

在《墨经上》有:“倍,为二也。”现在大家都可以理解,“倍”就是在原有的基数上再加上一倍,但是这是几千年后的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在当时,能够用如此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来就已经十分的不易了!而且总记得还是如此的到位!

[var1]

在《墨经上》有:“平,同高也。”这是说高度相同就是“平”,但是这个和著名的《欧几里得》中对“平行线”的定义差不多,欧几里得的定义是:“平行线间的公垂线相等。”可见已经初步具有了数学思维!

在《墨经上》有:“同长,以正相尽也。”认识到如果两个事物的长度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如果可以对应的话,就是“同长”。《墨经上》中还有:“中,同长也。”将中心点到物体间的距离完全相等的理论,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

[var1]

甚至还有了关于“圆”的定义:“圜,一中同长也。”“圜:规写支也。”不仅将圆心之间到圆的边长的距离都相等描绘出来,还指出“圆”是可以用圆规画出来的!还可以用圆规检测到底是不是一个规整的圆!墨子对数学的贡献还有:三点共线即为直线。关于正方形的定义,五进制、十进制等等。

2. 墨子数学思想的意义

《墨经》中对于数学的定义,在今天看来可能只是简单的数学原理,但是如果回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才可以领略到墨子的真正厉害之处!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是百家正面的思想大繁荣时代,但是思想的大繁荣并不代表着科学的大繁荣!百家争鸣是文化上的大繁荣不假,但是多数是停留在文教方面的,人们更多的是讨论该如果对人的思想进行教化,关注到自然科学的学派的不多!但是墨子关注到了!

[var1]

《墨经》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建立了以逻辑学为核心的完整体系的名辩学。《墨经》甚至上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微型的百科全书。虽然许多的知识在今天或许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墨经》所代表的墨家对知识的重视,对科学理性的崇拜,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仰望的!在当时那个轻视科技、轻视自然科学理论的社会中,墨子在周围都是重视文化、政治的社会氛围中,敢于、勇于如此宣扬并形成自己的思想就是十分的了不起!

[var1]

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都是他基于实践所得来的!因为墨家向来以机关术、机械制造而闻名,合理、科学的知识是他们的实践所得,同时也为他们的实践提供了知识指导!《墨经》的数学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的假设——推论——证明,这样的和现代探求科学知识的方法一样的情况下得来的!在得到结论后就运用在机械制造中。“以类取,以类予”就是把同类事物归在一起进行研究,已经是归纳法的运用范围了。更代表着墨家的推理运用是多么的先进!

[var1]

3. 墨子数学思想的现代

墨子的思想在当时不被重视,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甚至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大环境都是重文轻理的。但是在今天这个科教兴国的时代,这个提倡科技的时代,他的是思想,对当今实在是有大的意义和鼓舞!让人们看到几千年亲的人是是怎样在简陋的环境中,运用有限数学思想、物理知识造出当时的重型武器,是怎样来保卫国家的!这对于今天的科技、国防都是有借鉴意义的!所以才会有“墨子号”卫星的命名!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中的奖励体系,抓住了民众心理,促进了秦国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变法各个政策的作用,商鞅变法对秦国的贡献,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改变

    那么商鞅变法中到底有哪些改革方式呢?竟使得秦国崛起于西戎,最终统一六国。其实,商鞅变法中的改革途径有很多,例如废井田,推县制等。但是其中也有一个较为特别的方法,那就是它的奖励体系,它抓住了民众心理,帮助秦国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国家模式,提高了民众积极性。[var1]商鞅的奖励体系,一般要与管仲的利出一孔

  • 大秦赋:吕不韦有3次想杀了李斯,看穿其心思的李斯令他胆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斯为什么害吕不韦,如何评价大秦赋中的吕不韦,李斯和吕不韦谁死得惨

    [var1]不过在吕不韦推荐李斯之前,吕不韦起码有三次是想杀了李斯的。[var1]第一次是在吕不韦得知郑国修渠其实是李斯诡计的时候,当时王绾为了留下李斯,情急之下,说出了李斯和郑国相识这件事,很快吕不韦就明白了,秦国求着郑国修渠,其实是李斯的诡计而已。[var1]当时吕不韦就说过要杀了李斯,而且已经

  • 大秦帝国3大高手较量:嬴政狠,李斯奸,吕不韦被逼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秦帝国三大名将,大秦帝国嬴政,大秦帝国秦国四大势力

    [var1](嬴政)吕不韦回洛阳后,本想专心务农,可他实在是专心不了。因为六国国君听说他解职,纷纷派使者至洛阳,以高官厚䘵为条件,求他出山。其盛况空前,司马迁在《史记》里描述:宾客络绎不绝,道上站满了人,一眼望不到头……这让吕不韦感到害怕,他倒不是害怕六国宾客过多,会出什么乱子,而是害怕此事被嬴政知

  • 商鞅作为外人,为何敢削掉公子虔的鼻子,进入真实的历史一探究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鞅为啥要割赢虔鼻子,商鞅历史经历,商鞅的势力

    削鼻子,在古代被称为劓刑,属于中国古代肉刑五刑之一,在隋朝之后被废弃,肉刑五刑主要是:墨、劓、剕、宫、大辟,按照罪行的轻重顺序可分为:墨刑即黥刑,意为在身体上刺字;劓刑,割掉人犯鼻子的刑罚。剕刑即刖刑,指断足宫刑,男子割势、妇人幽闭的刑罚。大辟,死刑一般而言在春秋战国时期,依照“刑不上大夫”的原则,

  • 韩非到魏国购粮,却受外祖母刁难,红莲反应让网友们偷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非个人简历,韩非去魏国购粮,红莲和韩非最后的对话

    韩非奉命到南阳救灾并查明南阳灾情,却屡屡受到翡翠虎的刁难,但是韩非其实轻言放弃之人,只得去解决粮食问题,没想到自己的四哥也不帮自己,而且自己也在翡翠虎处百般的被羞辱,结果发现新郑的粮食早已被翡翠虎全被购走,而粮食也是有价无市,却在市面上基本没粮。[var1] 而在新的剧情中韩非不得不与翡翠虎打赌,虽

  • 韩国挖出《山海经》残页,刻画了世界地图,西方学界:坚决不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出土山海经残页,山海经记载的世界地图,超大高清山海经古代地图

    [var1] 就拿《山海经》来说吧,其作者的身份至今没有定论,据悉可能是先秦时期的某个大神所写,主要描绘的就是神话故事的奇书,可是或许正是因为《山海经》中记载的事件过于的神话,由此导致了历代学者都对《山海经》持着嫌弃的态度,认为就是一部胡扯瞎编的书籍,没有任何的学术价值,在几千年历史中,《山海经》都

  • 韩国又要“碰瓷”:除了孔子和端午,现在连国家都是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国孔子事件,为什么韩国网友喜欢到处碰瓷,中韩端午节之争的看法

    韩国作为中国的邻国,自古以来就和中国有着分不开的渊源。经过几千年的变更,中韩两国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但是近几年,不知道为什么,韩国频频“碰瓷”中国,老说中国的某个遗迹和古人是他们的。一开始中国网友还会表示愤慨和强烈抗议,这次数多了,中国网友就习以为常了:“又是来碰瓷的?你开心就好,反正拿不走

  • 韩国人又自称战国韩国后代,中国史料证明:确实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韩国历史,韩国战国时期简介,如何看待战国时期韩国

    宇宙民族韩国一直是网友热议的国家之一,毕竟这个国家相邻,而且从古至今一直纠葛不断。不过大多时候都是我国附属国,向我国进贡。因为离得太近,他们也一直受到我国文化的影响,在古代,比如科举,节日等等,就连韩国前身的国名都是我国明朝皇帝赐予的,朝廷制度也是照搬永乐大典的。由此可见韩国古时候受我国文化影响有多

  • 商鞅变法后是秦国功臣,为何最终被车裂?司马迁:他罪有应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商鞅车裂后秦国怎样了,商鞅车裂图片,商鞅变法对秦国的贡献

    [var1]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资本得到集中,从而发展成为了战国后期最强的国家,然而秦国功臣商鞅的结局是悲惨的,在秦孝公去世候,商鞅匆匆忙忙的逃到封地,被秦惠文君率兵攻打,结果商鞅战败而亡,秦惠王并没有放过他的遗体,而是拿回去车裂示众,为何商鞅和秦国之间,会发展到如此水火

  • 史上最值得回味的临刑诗,荆轲、谭嗣同的绝命诗,都不如它洒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谭嗣同写的最难理解的诗,写荆轲最有名的诗,临刑前的绝命诗句

    [var1]千百年前,荆轲奉命前去秦国刺杀秦王,他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伴着好友高渐离击筑之声,荆轲高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霎时间,苍凉悲壮之感涌上心头,同时也被荆轲大义凛然的献身精神深深震撼。千百年后,谭嗣同被捕入狱,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折磨与死亡,临刑前,他于狱中写下一首七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