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钟会深得司马昭信任,为何要起兵谋反呢?

钟会深得司马昭信任,为何要起兵谋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599 更新时间:2024/1/18 21:36:47

钟会出身颍川士族钟氏,是太傅钟繇的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幼弟。高平陵之变(249年)后,权臣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相继成为曹魏政权的幕后执掌者。钟会早年受到司马师赏识,是司马氏的重要幕僚。根据《世说新语》的记载,同为名门公子的钟会与司马兄弟很可能在年轻时就有所交往。换而言之,不管是司马师,还是司马昭,都对钟会曾经的玩伴比较信任。在高平陵之变后,钟会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司马师去世后,钟会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

并且,钟会还随军平定诸葛诞叛乱,屡出奇谋,时人比之为张良。累拜司隶校尉,插手朝廷大小事务及官吏任免。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之战中,配合邓艾分兵进取,最终灭亡蜀汉。拜司徒,封县侯。功成之后,萌生不臣之心,勾结蜀将姜维,图谋据蜀自立,打压太尉邓艾。景元五年(264年)正月,以郭太后遗命之名,矫诏讨伐司马昭,为部将胡烈所害,死于乱军,时年四十岁。那么,问题来了,钟会深得司马昭信任,又有灭蜀之功,为何还要起兵造反呢?

首先,关于钟会谋反的原因,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认为,这是因为钟会“心存魏室”,想帮助曹魏除掉权臣司马昭。毕竟钟会叛乱时,打出的旗号是奉郭太后的遗旨。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一说法显然难以自圆其说。如果钟会真的是曹魏忠臣的话,就不应该帮助司马师、司马昭平定淮南三叛。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使得掌握曹魏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甘露三年(258)正月,诸葛诞兵败被杀。至此,支持曹魏宗室的力量基本被消灭殆尽。

对于钟会来说,如果真的“心存魏室”,那么,在淮南三叛的时候,钟会就应该站到毌丘俭、诸葛诞,而不是帮助司马懿家族消灭这些忠于曹魏的力量。况且,等到蜀汉灭亡后,钟会才起兵造反,这显然让人难以将其叛乱的动机,和忠于曹魏之间联系起来。相对于他的父亲钟繇,钟会对于曹魏的感情自然是相对薄弱的,也即钟繇曾受到曹操等君主的恩惠,但是,钟会则主要依靠司马懿家族才崛起的。

第二种说法是钟会怀有野心。按照《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钟会灭蜀后居功自傲,特别是在邓艾被捕后,他“独统大众,威震西土”。 钟会觉得自己“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率皆在己手,遂谋反”。另外,姜维还在旁边不断的挑唆,钟会这才举兵谋反的。诚然,就第二个说法,要比第一个说法更加容易接受。不过,在笔者看来,魏灭蜀之战结束后,钟会之所以起兵造反,则是和司马昭的逼迫存在直接的关系。换而言之,钟会有野心是正常的,对于古代历史上的名将,在立下赫赫战功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野心。在这个时候,其他外界因素的作用,自然会影响这些名将最终的抉择。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钟会谋反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迫不得已的,由于他聪慧过人,善于谋划,引起了司马昭身边人的不满。在魏灭蜀之战前,钟会虽然受到司马昭的信任,但是,当时的钟会几乎没有执掌兵权,所以钟会也没有影响到其他武将的利益。不过,在魏灭蜀之战后,钟会不仅执掌兵权,也和邓艾一起成为曹魏的三公。在地位迅速提升的基础上,钟会难以会在司马昭身边树立一些敌人。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出于妒忌的心理,不断攻击钟会,才最终引发了这场叛乱。具体而言,司马昭的亲信贾充、羊祜就对钟会表示质疑。甚至连司马昭的夫人王元姬都认为,“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司马昭和钟会在年轻的时候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过,事关重大,司马昭自然不会感情用事,一旦钟会真的有野心的话,这无疑会威胁司马昭及其家族。众所周知,在魏灭蜀之战前,司马昭因为弑杀曹魏皇帝曹髦,已经遭到了天下士人的非议。

对此,司马昭的当务之急,自然是摆脱弑杀君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一旦钟会真的谋反,甚至还和曹魏的其他士大夫家族联合,这有可能直接让司马昭家族走向覆灭。从司马昭的角度来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需要作出钟会造反的应对手段。于是,公元264年,蜀汉灭亡之后,司马昭给钟会写了一封信,“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在看到司马昭寄来的书信后,钟会大惊失色,他明白了司马昭并不信任他。

最后,对于司马昭来说,派出了自己的心腹贾充来占领汉中等地,并且,司马昭还表示自己将率领10万大军来到长安。众所周知,当时蜀汉已经灭亡了,根本不需要继续派遣兵力了。那么,非常明显的是,司马昭的10万大军,显然不是对付蜀汉的,而是用来防备钟会的。于是,此时钟会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个就是束手就擒,等待司马昭的发落。考虑到钟会之前有陷害邓艾的行为,一旦事情的真相被查明,再加上司马昭已经猜疑自己了,很可能就是性命不保了,第二个选择就是起兵造反。虽然第二个选择的风险非常大,不过,相对于束手就擒,一向聪明绝顶的钟会,显然不愿意放弃挣扎的机会。

钟会于正月十五到成都,先送走邓艾。十六日,召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的将士以及蜀国旧官,在蜀国朝堂为魏明帝郭皇后发丧,并假借她的遗命,起兵废掉司马昭。虽然钟会有姜维的协助,但是,钟会在曹魏将士中缺乏威望,加上造反又是匆促行动,最终,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八日,钟会与姜维死于兵变,终年四十岁。总的来说,钟会在蜀汉灭亡后起兵造反,并非蓄谋已久,这一方面是因为立下赫赫战功后,钟会的野心逐渐膨胀,另一方面则是司马昭的防备和压力,促使钟会铤而走险。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将两儿子过继大臣,他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将两儿子过继大臣,他是怎么想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皇帝与自己的爷爷康熙相比,活的年龄更加久远,在当了六十年皇帝后,又当了四年的太上皇才离世,享年八十九岁。但是乾隆皇帝在担任四年太上皇的时间里,也没有放弃对国家最高权力的掌控,只是为了避免当皇帝的年限超越自己的爷爷。乾隆皇帝也因

  • 乾隆办的千叟宴怎么被调侃成了“夺命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办的千叟宴怎么被调侃成了“夺命宴”?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众所周知,清朝有过一段最为鼎盛的时期,被称之为康乾盛世,而在康乾盛世结束之后,清朝也就逐渐地开始走向了没落,那么,乾隆作为康乾盛世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他执政期间,又是凭借什么来彰显皇帝的治国有方呢?那就是乾隆皇帝所举办的千

  • 郑武公的手段:取仇人之女为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武公,春秋,历史解密

    郑国首任君主郑桓公在犬戎攻破镐京之后,跟随周幽王一起被杀,但因为郑桓公的远见卓识,郑国实力得以保存,郑桓公的儿子掘突接任郑国君主,史称郑武公。郑武公是郑国霸业的承前启后者,通过一系列手段使郑国不断壮大。(1)为取仇人之女为夫人郑武公死于犬戎攻破镐京之乱,而镐京之乱是由申侯联合犬戎发动的,从这个层面上

  • 袁天罡说的“母猪上树时”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袁天罡算命的故事。袁天罡,又叫做袁天纲,似乎生来就是与天理纲常有着不同寻常的联系。袁天罡出生在山中人家,小时候特别贫穷,书是买不起的,可是他又特别喜欢读书,怎么办呢?刚好在他家附近的山上有一座道观,于是,天罡

  • 曹操一生中错失过哪些奇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一生中错失过哪些奇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主张唯才是举,这在当时来说,绝对有类似商鞅变法的震动。为什么?因为过去东汉选官表面上用察举制,实际上多数都是贵族子弟做官,士大夫集团垄断了官场。曹操这么一搞,让很多士大夫集团的子弟,少了不少饭碗,人家当然不高兴。但是敢怒不敢言这是真的,

  • 在古代驸马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何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驸马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对皇帝的女婿的称呼。“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一定了解,亦或者是看过古装剧的人都会知道,在那段岁月中,皇帝的女婿都被称为“驸马”。当然,在很多人的眼中,驸马是一个占了便宜的人,或者至少说他们是幸运之人,是攀了高枝一飞冲天的人。然而

  • 历史上赵恒睡龙椅的故事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赵恒睡龙椅的故事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龙椅在封建社会的意义是非凡的,除了皇帝谁敢坐龙椅呢。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人,年级轻轻,坐在龙椅上睡了一觉,皇帝问他“这龙椅坐的舒服吗?”他只回答了四个字“由天命耳”,一语成谶,后来就当了皇帝。赵

  • 揭秘:赵庄姬和下宫之难之间有何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下宫之难,春秋,历史解密

    《史记》中的下宫之难的真凶是屠岸贾,而《左传》中的真凶却是赵庄姬,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才是最真实的说法呢?下宫之难到底是如何引起的?《史记》向来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各种历史典籍中的地位很高,《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为了作这么一本书的受辱励志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司马迁也被大家尊称为“太史公”

  • 唐朝时期的节度使权力很大吗 换做现在是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对唐代节度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的节度使到底有多大的权力,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呢?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唐代尚属于盛世,还没有像其它朝代所谓的生灵涂炭,百姓揭竿而起的情况。后来的安史之乱完全就是统治阶级之间的一次权力的斗争,唐代由盛转衰,最终走向了灭亡。而这一切的

  • 历史上高渐离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高渐离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高渐离是战国末期燕国人,与刺杀秦王的荆轲是生死之交。当初秦国攻灭赵国的时候,军队直接到达了燕国的边界。燕国太子丹恐惧秦国继续伐燕,所以就找了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临走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