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费尽气力才当上个县尉,可为什么却鞭打督邮挂印弃官而去?

刘备费尽气力才当上个县尉,可为什么却鞭打督邮挂印弃官而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1 更新时间:2024/2/6 3:12:59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可不是这样的,在历史上记载,打督邮的人是刘备。而且比鞭打还厉害,是杖打二百。《三国志先主传》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

从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是刘备刚刚起兵的时候。汉朝刚经历了黄巾大起义,镇压起义有功的刘备也得了一个功名,安喜县尉。但是,一天上级督邮来到县里办公事。接下来的事情就耐人寻味了。

刘备去求见督邮,督邮不接见他。于是刘备就带领部下冲进督邮的住处,把督邮绑了起来,杖打二百,然后挂印而去。那么,督邮为什么不见刘备?刘备又为什么因为这一件小事而爆发,杖打督邮,挂印亡命呢?

这里面还有一个前提没有交代。在《三国志》的注释里提到了这个原因:

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馀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

看到这里我们就恍然大悟了。原来督邮来这里是宣布罢免刘备官职的。当时,在镇压过黄巾起义之后,有很多因为军功而做官的人。这些人,一个是数量多,一个是依靠军功,不是走汉朝举孝廉的路子,没有什么后台。

在战乱的时候,为了尽快平息战争,采取权宜之计,当然可以在官爵上从权。但是,战乱平息,当权者就会感觉当官的人少了。当时的汉朝的当权者就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们决定淘汰一部分人。

那淘汰什么人呢?当然是那些无权无势,靠军功起家的人。这些人继续当官,只会动过去那些人的利益,所以必须要清除。象刘备这样的人,恰恰就是符合这个条件的。

因此,当全国各地都开始进行淘汰官员的工作时,刘备对此也有所耳闻,心里也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等到督邮来到,他一看督邮的做派就知道他来的目的。因此,才有了杖打督邮的一幕。

刘备之所以打督邮,挂印亡命,无怪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当官无望。如果刘备有希望继续当这个县尉,他会继续熬下去。在后面刘备的生涯里,他还是担任了很长时间的县尉一级的小官职的。可是,在当时的情况,即便是刘备再低头做小,他也没有继续当下去的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既然没有了当官的希望,他还奉承督邮这个人物干什么。督邮还不知道情况,随便刘备摆架子,不打他打谁?

二、发泄英雄怒气。说句老实话,当时汉朝的当权者,实在做得不地道,颇有卸磨杀驴的感觉。而且,从根本的实质上讲,这些当权者,经历了黄巾大起义这样的大动荡,依然什么都没有学会,什么都没有忘记。

他们没有学会如面对新的环境,他们没有忘记他们过去的生活。他们依然幻想,能够象过去那样穷奢极欲的生活。在人才选拔上,他们还要打击新的社会萌芽,企图还回到举孝廉的道路上去,堵塞英雄的出路。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在无望的情况下,对督邮摇尾乞怜也无济于事。那样做,还会被自己的一干兄弟部下看不起。还不如拿督邮开刀,表明自己的立场,既为天下英雄出了这口恶气,也博得天下英雄的好评,获得部下的忠诚赞赏。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第三、时势已经不同。在当时,黄巾大起义已经对汉朝的社会基础进行了大破坏。汉朝已经无力全面掌控天下的局势。当时的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许多权力真空。

刘备即便是打了督邮,朝廷也对他无可奈何。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刘备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于这么做。如果不是督邮哀求,连督邮的头都敢砍下来。后来事实证明,刘备的判断是正确的。朝廷也没有对他怎么样。他继续换个地方,做他的官,打他的天下。

因此,刘备主要基于上面三个方面的原因才鞭挞督邮。不管怎么样,看《三国演义》到这一段,都要为飞叫好,真恨不得砍下督邮的首级,让那些敢于小看天下英雄的小人开开眼界。

更多文章

  • 刘备想取得天下,却还是怒鞭督邮挂印而去,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鞭打督邮后刘备去了哪里,刘备能成功三分天下的原因,鞭打督邮对刘备有影响吗

    黄巾起义时皇甫嵩招募兵勇镇压起义军。刘备就是这个时候起兵的,他带领自己的人马跟随校尉邹靖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黄巾军被剿灭后,因为立下军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可惜刘备出生入死征讨黄巾,以军功换来的官职,屁股还没有做热就要被罢免了。当时朝廷有诏书下达,要撤换很多因为军功当上地方官的人。刘备听说自己就在被

  • 刘备去世前最想除掉的人,后来被诸葛亮重用,导致蜀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重用诸葛亮的故事,刘备不死蜀汉能统一天下吗,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对吗

    要说马谡的出身,确实比关羽、张飞等人好。他出身襄阳大族马氏,又有“马氏五常”的光环加身,所以在投靠了刘备之后非常受器重。根据史料记载,马谡此人才起超常,喜好谈论军事,每次都能说到点子上,所以诸葛亮对于马谡非常的器重,两人经常彻夜长谈,诸葛亮越发的欣赏马谡,甚至有将马谡培养成继承人的想法。由于后世演义

  • 刘备临终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临死前为什么把兵权给李严,李严诸葛亮矛盾,刘备临终前为什么要对诸葛亮贬损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诸葛亮为丞相。七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亲率大军伐吴,结果不但没有打败东吴,刘备被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影视剧中的诸葛亮)刘备退到永安,驻扎在白帝。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以严为中都

  • 刘邦为何要反秦?你觉得项羽和刘邦的差距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烹煮刘邦父亲,刘邦起兵反秦之前所担任职务,为什么项羽名声比刘邦好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郡县制,地方上十里为一亭。刘邦就当了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就和今天的村委会主任差不多。刘邦造反时,陈胜吴广还没有起义,而且刘邦的造反也是被逼无奈的。有一次刘邦从上头接了一个押送壮丁去骊山修建陵墓的任务。刘邦在萧何,樊哙这些好朋友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凑齐了300个人之后,就急急忙

  • 刘备临死前采取措施防范诸葛亮,是多此一举还是很有必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临死前告诫诸葛亮,刘备临死前试探过诸葛亮吗,刘备临死为什么不除掉诸葛亮

    当年七月,关羽发起荆襄战役,向北方进攻曹操。关羽的北伐最初进展顺利,取得水淹七军的特大胜利,蜀汉的国威军威至此达到顶峰。不料乐极生悲,刘备的盟友孙权见利忘义,在关羽背后狠狠刺了一刀,袭取荆州。关羽在孙曹两家南北夹攻下全军覆没,兵败身死。关羽之死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孙刘联盟至此彻底破裂,三国鼎立的局

  • 刘备临死前劝诸葛亮注意这个人,孔明没听进去,结果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对诸葛亮的临终嘱托,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了哪些话,刘备在死前对诸葛亮说了什么

    不少人在谈到诸葛亮时,都会称赞他的用人能力。之所以有这种看法,很大的原因是受到文艺作品的影响,而在真正的历史当中,诸葛亮却有多次看错人的时候,本文所提到的马谡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诸葛亮这个人,是很有智慧,可是在《三国志》记载也没有那么全才,比如兵法上面也是并不擅长。诸葛亮为何看好马谡,主要有两个

  • 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一生不重用赵云,临终才对赵云道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一生有多重用赵云,刘备临死前为什么说赵云不可重用,新赵云和老赵云

    刘备这个人不仅眼光很好,而且考虑事情也是非常的周到的。但是让很多人不理解的是,赵云那么厉害,而且对刘备那么忠心,怎么到死都是个杂号军,也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呢?其实刘备这么做,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的。当初刘备刚站稳脚步,准备拉拢那些功臣们的时候,赵云出于为刘备考虑,说现在天下未定,不宜过早决定。但是这

  • 看看关羽刘备葛亮入蜀长达五年,为何没有返回荆州协助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即使不算建安二十三年曹仁找事的战斗,从建安二十四年算起,这场战争也打了大半年,按理说刘备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派援军去支援关羽。但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容忽略的:此时和诸葛亮得知关羽水淹七军,准备一举拿下襄樊时,按理说就应赶快派重兵加强荆州守卫,支援关羽。先生说:“《隆中对》把荆州作为蜀国北伐中原的一个

  • 诸葛亮的识人术:这七道题,都是考验,通过一个,就会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识人七句口诀,诸葛亮的识人六法,诸葛亮八大识人妙计

    也就是说,被诸葛亮重用或赏识的人才,都出自这里。因为诸葛亮为筛选人才,专门设置了七道考题为考验,能通过一个便会被重用。下面结合着事例,看下到底是哪七道考题。其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这句话重点在“是非”这两个字,因为诸葛亮这里,都是家国天下层次。故而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就是说:被考察之人,其是非观,必

  • 母亲去世后,徐庶已再无牵挂,为何他却没有选择回到刘备的身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小说中,徐庶是因母亲写信给他,才无奈辞别刘备,但其实那封书信是擅长书法的程昱模仿徐母的笔迹所写。徐母得知徐庶因为她而离开刘备后,便斥责了他一顿,并选择了自尽。按理说,母亲去世后,徐庶已经再无牵挂了,可是他却没有选择回到刘备的身边,而是留在了曹营。那么,徐庶的能力有多强,为何不愿再归刘备呢?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