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是被乾隆败光的?雍正攒的八千万两银子,二十年间被挥霍殆尽

大清是被乾隆败光的?雍正攒的八千万两银子,二十年间被挥霍殆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757 更新时间:2024/1/25 12:03:40

这三位皇帝相比,乾隆是最有福气的,因为经过上两代人的努力,他轻轻松松坐拥一片锦绣山河。

既没有经历康熙帝的幼年上位年少可欺,也不会像雍正帝一样中年登基受人质疑,康熙帝即位时正值大好青春,二十多岁的年纪思想成熟可以独立思考,同时也可以大有一番作为。

登基之后的乾隆皇帝喜欢游山玩水,再加上祖辈留下的国库丰厚,根本不用担心生计与民生发展问题,所以康熙帝的挥霍金钱的本事也远在两位先帝之上。

将老祖宗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在20年间挥霍一空,而且还将烂摊子留给了嘉庆帝,让他一生都过得非常节俭,嘉庆帝与乾隆帝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不过即使如此也无法丰盈国库。

8000万两的积累

康熙皇帝征战一生,开疆拓土,消除了阻碍清朝发展的隐患,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康熙帝四处征战消耗巨大,而且康熙晚年在位期间内部贪污严重,导致国库亏空,所以雍正皇帝登基后首先解决的就是财政危机。

面对只有800万两的白银,雍正皇帝开始严整贪官污吏,不少官员被抄家后,缴获了大量的真金白银,极大地充盈了国库。

除了整治贪污的问题,雍正帝本人的性格也很勤奋,勤政爱民,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百姓的生活,在位期间丰盈了国库,在其驾崩时,国库白银已经达到8000万,比康熙在位时翻了十倍。

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在国运发展以及管理上还是很有头脑的,国库丰盈也为他的后代留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所以乾隆皇帝在即位时可谓是妥妥的富二代,而且还是家族最鼎盛时期。

雍正帝用自己的一生在创造太平盛世,他的一生被人称赞,在他辛勤的努力下为后世留下了8000万两白银,由此可见他的治国理政之才,不过应该他自己也不会想到他这一生创造的财富却被自己的儿子在20年间挥霍一空。

8000万两的挥霍一空

雍正帝为乾隆皇帝留下了完美的开端,但是他却没能接好这一棒。乾隆皇帝在位十六年,一心想要自己的文治流传青史,而且在生活上也很会享乐,所以他的一生都在为自己扬名立威。

希望可以流芳百世,还继承了先帝们的征战之路,四处平叛,收服大小民族,为了能够保自家民族安宁,与不少民族和亲。

虽然平叛了不少民族但是征战的消耗也巨大,有时一个小战役就要出动几十万军队,根本不对等,但是这些功绩可以流传青史,那乾隆皇帝就完全可以接受。

除了平叛与征战以外,乾隆皇帝还很喜欢利用游山玩水来考察南方的水利与民情,这些情节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现,

乾隆下江南的队伍也是浩浩荡荡,如此大的声势开销自然不会小,再加上路途中皇帝以及各位官员大臣的衣食住行等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同时之所以国库会挥霍得如此之快与乾隆帝的生活爱好也有很大的关系。他本人非常喜欢大兴土木,他在位时大力主张修建皇家园林。

在这些上面花费的钱财一点也不少,而且对于母亲的生辰也是要建造寺庙、佛塔,这样的行为全部需要大把大把的黄金白银来做支撑,所以生活上不节制却又不会创造财富,自然只能坐吃山空,国库的日渐缩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后代只能勤俭持家

乾隆皇帝的大肆挥霍造成的结果,就是短短20年间,雍正皇帝留给他的8000万国库挥霍一空,大清朝的基业就这样被他败光了,嘉庆帝继位时国库已经所剩无几,只剩下一个烂摊子。

民生问题,国运发展都呈现火烧眉之势逼迫着嘉庆帝,好在他上位之后立马处置了大贪官和珅,所谓“和珅一倒,嘉庆吃饱”,抄出来的和珅家底解决了嘉庆帝的燃眉之急,但是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解决民生问题,建设国家基础建设,疏通河道、洪涝救灾,水利建设等都需要银子支撑,再加上平定想要突起的势力也需要银子去填补。

乾隆皇帝留给了后代一个四零八落的烂摊子,而嘉庆帝就像一个四处补救的消防员,但是没有银子的支撑终究是举步维艰,造成这样的局势乾隆帝难辞其咎,所以造就了嘉庆帝勤俭的好品质。

通过嘉庆帝的努力补救以及自己俭朴低调的生活态度,在驾崩时为后代留下了3000万两国库,虽然远不及乾隆帝时期,但也算是有所回升,之后继位的道光皇帝也继承了父亲的勤俭节约。

不仅停止各地官员的上供还停止了修建园林,就连后宫嫔妃也是不着华服,略施粉黛,自己的母亲过生日也是一碗长寿面而已,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最主要的原因都在于乾隆皇帝。

即使嘉庆帝与道光帝勤俭节约,但大清朝还是没能逃过落寞的结局,内忧外患的时代让道光帝心力交瘁。

腐朽的大清并没有因两位皇帝的节俭而再次走向辉煌,但却因乾隆皇帝的挥霍导致了大清王朝的败落,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清朝自然成为人人可欺的幼崽,而他的子孙后代也成为丧家之犬无处安身。

人们常言“富不过三代”的原因就是先辈积累的业绩与家底抵不过一代人的挥霍,所以用之有度并不断创造,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更多文章

  • 嘉庆问和珅:你贪的钱,能花完吗?和珅说了2点,嘉庆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嘉庆问和珅为何要贪钱,嘉庆把和珅的钱花哪里了,嘉庆是怎么对待和珅的

    统治者们的两件事一是维护统治,另外一个就是享乐。享乐要钱,于是搞钱成了统治者们最想干的事情,谁能搞钱谁就能从统治者嘴里搞出一块大肉。统治者是不肯吃亏的,他们像机器一样运行,如果说他们给你任何利益,那么一定是他们能够从你身上得到更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天生的政治机器人乾隆培养出了和珅。和珅在乾隆朝崛

  • 左宗棠逝世后,李鸿章送了一副挽联,左宗棠家人看后松了一口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左宗棠给李鸿章的挽联,李鸿章送给左宗棠的挽联是什么,左宗棠最后的挽联

    我国清朝末期朝廷昏庸黑暗,慈禧太后时常任性办事,在她六十岁时,为了过好自己的六十岁生日,不惜耗空国库也要修建颐和园,哪怕当时已经有了日本入侵的威胁,她也不放弃这些表面工程,使得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和张之洞的汉阳铁厂这些真正对国家社稷有利的东西却没有资金支撑。虽然清朝当时的政治趋向愈发沉重,但是也有很多英

  • 大清亡了109年,多尔衮后人仍在做王爷梦,选妻标准沦为后世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后人如何评价多尔衮,历史上的多尔衮有没有后代,后人怎么评价多尔衮的传奇一生

    皇太极死后,他的儿子顺治帝即位,由于顺治只有6岁不能亲政,多尔衮就为摄政王在顺治身旁辅政,1644消灭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为清朝统一做出巨大贡献。多尔衮的一生颇为传奇,与豪格争夺皇位、与孝庄皇太后的暧昧关系直到如今都被人津津乐道,不过多尔衮有关的传说里并没有提到他的后代,直到2007年有个自称是多尔衮

  • 外国人拍的慈禧葬礼:阴兵阴将开道,规格堪比帝王,图7让人胆寒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真实的葬礼,慈禧出殡的老照片,慈禧葬礼图片欣赏

    1900年以后,似乎为了体现自己要革新的印象,慈禧建立起了所谓的“照片外交”,请了几位驻华公使的家属,和她们一起进行合影,然后送给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内等西方官员,以此来体现自己“开明”的一面。而到了1908年11月15日,慈禧和光绪相隔一天,相继去世,也引发了极大的轰动,但是慈禧和光绪的灵柩一直停

  • 孙中山找张作霖借兵借钱, 张作霖爽快答应, 但唯独有两个字不能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依然处于军阀割据混战的一盘散沙局面。而这其中又以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实力最强,控制着北到山海关南至江西湖南的大片地区。1921年2月,孙中山派人来到东北,希望游说张作霖合作。没想到张作霖很爽快的答应,他明确表示:“现在国家成了个烂羊头,孙先生是开国元勋,谋国有办法。”有了这一良

  • 天国的重击:太平天国与浙北的大移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在浙江北部湖州长兴、安吉等地,不仅分布着当地的主要方言吴语苕溪小片,还存在着很多外地方言岛,如河南话、安庆话、平阳话、温州话、江北话、建德话等,这些外地方言岛的形成与太平天国运动密切相关。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很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之久,波及到清朝东南半壁江山,太平天国在定都南京

  • 她是清朝唯一活活累死的皇后,宠冠六宫,生下一子三个月便封亲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最受宠的皇后是谁,清朝亲王一览表,清朝最著名的几个皇后

    关于董鄂妃的来历,官方史料记载非常简单,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然而通过研究清宫史料,结合一些笔记杂说可知,这位在清朝历史上宠冠六宫的妃子来历并不简单:第一种说法称董鄂妃是江南名士冒辟疆之妾董小宛。这种说法经过专家的研究,已经被彻底否定了,因为董鄂妃与董小宛生活的年代并不相同,董小宛与

  • 她是第一位去美国的清朝女子,被美国人当怪物看待,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第一个去美国的人,被卖到美国的清朝女人,清朝人移民美国

    而之后,大量的华人也来到了美国谋生和打工,但是一直到40年后,才有一名女性出现在了美国的土地上,她的名字叫做梅阿芳(Afong Moy) ,是第一个去美国的清朝女子。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欧美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娱乐上的消遣,而最风靡欧美的,自然要属于马戏团文化,

  • 宋庆龄为何要与保姆同葬,却不愿和孙中山合葬中山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宋庆龄与孙中山“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是对恋情最美好的希冀。从相识到相恋,从爱情到亲情,两个没有血缘的人,却依靠着相爱,缔造了精神上的血脉。这是恩爱,既有相濡以沫的恩,也有白发偕老的爱。人们不止要活着的时候长相厮守,还贪心的想在死后那漫长到近乎无穷无尽的时光里继续相依。所以人们都希望埋葬到一起,好像

  • 嫉恶如仇的鲁迅先生,为什么从来没批判过慈禧一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想必许多读者心中都会认为她是一个极为手段阴狠的人,清朝的覆灭与她脱不开干系。的确,不仅是平民百姓,文坛上的许多嫉恶如仇的文人也都曾对慈禧有过猛烈的口诛笔伐,但是在近代文学史上,有一个同样对封建腐朽势力极其厌恶的文学巨匠却从未对慈禧有过任何微词,这个人便是鲁迅先生。众所周知,鲁迅先生一生都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