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人非常善于骑射,为什么会被霍去病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匈奴人非常善于骑射,为什么会被霍去病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235 更新时间:2023/12/15 22:11:11

勇冠三军的霍去病

霍去病是一个有能力又有魄力的人,他刚参军便立下了大功一件。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才18岁,当时汉武帝派卫青率领大军征伐匈奴,同时让卫青提携、培养下霍去病这个自家晚辈。

那是霍去病第一次上战场,卫青不可能让他当个小兵,但是让他统帅一路人马又不合适。

思来想去,就拨了800人让霍去病统领。他也不指望这800人能做点什么,只要保护好霍去病就行了。

结果霍去病艺高人胆大,竟然敢带着这800人脱离了大部队,找战功去了,当时卫青被吓得不轻,连忙派出伺候搜寻。

等到霍去病再次出现的时候,带回了一大堆战利品,原来他端掉了匈奴了一处营帐。

经过清点,这800人在霍去病的率领下,竟然消灭了2028名敌人,擒获匈奴相国、当户等高官,斩杀匈奴的藉若侯,得到各种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此战绝对算得上大捷了,霍去病因此一战成名。

汉武帝认为霍去病勇冠三军,因此封其为“冠军侯”,食邑2500户。随行的将士也多有封赏。

一代军神的传说由此开始。

霍去病威震匈奴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决心控制河西走廊,来获得更多的战略缓冲区域。

为了保证整个作战能够成功,汉武帝于当年春季,派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对匈奴发侵扰扰作战。

其目的是让匈奴无法休养生息,等作战正式执行的时候,疲惫不堪的匈奴将要面对严阵以待的汉军。

本来吧,这是霍去病第一次指挥一场作战,汉武帝也没对他作太高要求,让匈奴人没法安心睡觉就行了。

结果,霍去病的表现让所有人惊掉了下巴。

他率领大军,接连灭五个匈奴部落,获得了大量人马辎重,追着匈奴人到处跑。

最夸张的是,他创造了6天奔袭一千多里路的记录,平均每天奔袭将近200里。

最后,他还在皋兰山下与匈奴大军进行决战(估计他早忘了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了)。

以损失70%部队为代价,大败匈奴,击杀匈奴的折兰王、砍卢侯王,消灭和俘获的匈奴士兵高达8960人。

虽然汉军的伤亡过半,但是取得的成果是数倍于损失。

而且霍去病超额完成任务,直接把当地的匈奴人打得伤筋动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实力的。

当霍去病回到汉朝,仅仅稍作休整,汉武帝便下令汉军开始执行控制河西走廊的作战。

汉武帝的计划是:由李广张骞率部佯攻,吸引匈奴人的主力,然后由霍去病和公孙敖率大军端掉匈奴人的后方。

失去了大后方的匈奴人,败局已定,这样汉朝便能以较小的损失控制住河西走廊。

计划是不错,然而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想实现这样的大规模联合作战,实在是不容易。

结果作战一开始就发生了一系列意外。

先是张骞因为一些原因延误了行程,没有按时与李广会师。

因为只是佯攻部队,加上还分兵了,李广手中只有4000人马,导致李广被匈奴大军包围。

李广部与匈奴激战两日,伤亡过半,眼看快撑不住了,好在此时张骞率领一万人马赶到,李广才捡回了一条命。

虽然最后打退了匈奴军队,但是汉军这边也损失惨重,无力继续追击、拖延敌人。可以说,佯攻作战是失败了。

至于主力部队那边,也出了问题。

那时候没有导航,连地图也只是粗略地画出了山水与道路,结果公孙敖迷路了。

李广和张骞好歹还会师了,公孙敖这边干脆连会师都做不到。

也就是说,整个作战的重担全部要到压到霍去病的身上了。

换成别的主帅,估计直接退兵了,而我们的霍去病根本不在意敌人有多少,看到匈奴人就率军冲上去。

一路大战,直接杀入匈奴腹地,打到后来,当地的匈奴人已经被杀破胆了,一看到汉军,要么归降要么逃跑。

最终,霍去病以一己之力,率军完成了整个作战。

而霍去病的战果更是惊人,竟然消灭了三万两千匈奴士兵,俘获了五个匈奴王,匈奴官员不计其数。

攻灭了不计其数的匈奴部落,将匈奴在河西走廊的势力连根拔除,汉朝控制住了整个河西走廊。

此战之后,霍去病正式跻身名将的行列,而那一年,他才20岁。

封狼居胥

随着汉军捷报频传,汉武帝希望进一步打压匈奴的生存空间,将其彻底赶出漠南地区,于是举全国之力,制定了一次大作战。

上一次的作战使汉武帝意识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会发生很多意外,制定的计划越详细越容易出问题。

于是这一次,汉武帝反其道而行之,不要什么周密计划了,直接让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大军,各自为战扫荡草原,至于这仗怎么打,让他们自己判断。

他的要求只有一个:以后漠南地区不能看到一个匈奴人。

卫青的运气差一些,他遇到了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虽然他成功击败了对方,但是由于中途刮起风沙,使得匈奴单于率领几百亲卫顺利逃脱。

最后,由于风沙所阻,卫青只得率军回朝。

而霍去病的运气则好了许多,他一如既往的率领大军深入匈奴腹地。

他的部队翻过离侯山,越过弓闾河,行军2000多里,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匈奴的大后方,直接打了匈奴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驻扎在附近的匈奴左贤王,得到消息后立刻抽调附近所有有生力量,妄图以数量优势消灭这支汉军。

然而他不知道,这支汉军的主帅叫霍去病。双方军队接战不久,左贤王就知道对方不简单了。

然而此时他已经不能退后了,这里是匈奴的大后方,一旦他退了,这么多族人的下场可想而知,横竖都是死,还不如拼一拼。

此战打的昏天地暗,双方反复地冲击、厮杀,都在拼命。

然而笑到最后的是汉军,因为他们有神勇无敌的霍去病。

此战,霍去病以不足5万人的兵力(他有派出偏师),歼灭匈奴军队70443人。俘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官员83人,获得粮草辎重无数。

而汉军仅损失了不到1万人,这在古代战争史上绝对算一个奇迹。

此战过后,漠南地区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匈奴势力了。霍去病一路横扫漠南,所过之处,匈奴部落不是被消灭,就是望风而逃。

霍去病的部队一直打到狼居胥山才停下来,他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后人将此举称作“封狼居胥”,意为建立了显赫功勋。

经此大战,匈奴在漠南地区的势力被一扫而光,剩下的匈奴人只能在匈奴单于的率领下龟缩于漠北地区、瑟瑟发抖,祈祷汉军别来这苦寒之地找他们。

与此同时,霍去病的声望也达到了其人身巅峰,在朝中他的地位已经和大将军卫青不相上下了。

霍去病碾压匈奴骑兵的秘密

虽然匈奴骑兵的骑射水平确实要高于汉军,但是也高不出多少。

毕竟他们不像后来的那些草原民族,将劫掠当做谋生手段。对于匈奴人来说,游牧才是他们的主业。

如果不是遭遇天灾,他们轻易不会南下的。

这也就导致他们的弓马娴熟程度远不如后世的游牧民族,汉军只要勤于训练,与匈奴人的差距并不大。

然而在其他方面,匈奴骑兵则全面被霍去病的率领的汉军碾压,因此每次遇到霍去病,都被打得落花流水。

首先,霍去病作战勇猛,从不畏缩。

俗话说“将是军中胆”、“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想要让军队发挥出超凡的战斗力,需要让勇猛果敢的将领来统帅大军。

而霍去病正是这种将领,他年纪轻轻便被委以重任、率领大军。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对匈奴人没有一丝畏惧。

在他看来,那就是一堆军功罢了,每次作战都是勇往直前。

在他的带领下,汉军自然个个悍不畏死,敢于和匈奴人拼命。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才是霍去病的军队百战百胜最大的秘诀。

其次,霍去病的战术很厉害。

从霍去病的历次战斗中,我们不难发现霍去病善于长途奔袭,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下手。

在那个年代,情报匮乏,没有导航、定位,地图也模糊,他能做到这些简直是奇迹。

比如他封狼居胥的那一次,他率领汉军翻山越河,奔袭2000多里。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匈奴的大后方。

最后,匈奴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一败再败。

这在兵法上叫“有心算无心”,在战斗开始之前,霍去病已经赢了一半。

其三,霍去病的军队都是汉军中的精锐。

霍去病手下的将士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

比如攻打河西走廊前的侵扰作战,霍去病只有一万人马,但是责任却很重大,所以他率领的都是精兵。

而封狼居胥的时候更加夸张,汉武帝直接让霍去病自己挑选部队。

他挑选的都是年富力强、久经沙场的老兵,这才能完成那么高难度的作战。

如果把他手下的部队换成新兵,估计他也打不了那么多漂亮仗了。

其四,汉朝兵力远超匈奴。

匈奴的巅峰时期,应该是冒顿单于统治时期。

然而即使是冒顿单于,也拿汉朝没办法。

他最好的战绩,也就是白登之围罢了。

当时冒顿用小股部队引诱刘邦率领的汉军孤军深入,然后将其围困在白登山。

当时匈奴骑兵据说有40万,这已经是匈奴所能抽调的所有人马。

然而在围攻白登山上的10万汉军不久后,匈奴却撤军了。

因为汉朝的20万后续部队快到达了。

当然,40万打30万,匈奴也不怕,可怕的是这样事态会发展成全面战争。

当时汉朝经历了连番大战,人口凋零,即使如此,汉朝能动员的举国之兵也有100万人。

很明显,匈奴打不起消耗战,因为人口处于绝对劣势。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军队数倍于刘邦时期,而匈奴反而更加衰弱了,兵力只会更少。

在这种情况下,匈奴打仗顾忌重重,而汉军则毫无顾忌。

这样的两支军队打起来,匈奴败了也不奇怪。

其五,霍去病擅长以战养战。

汉军出塞作战,最大的弱点便是后勤,很多作战方案无法施行,便是受到后勤能力的拖累。

然而我们观察霍去病的战斗可以发现,他的战术明显后勤是跟不上的。

所以他总喜欢抄人家老家,不仅军功有了,补给也有了,这便是以战养战。

大概第一次这么做是无心之举,然后尝到甜头后的霍去病,爱上了这种作战方式。

于是到了后来,他的每次作战基本都是靠以战养战,这才能摆脱后勤的拖累,随随便便就追敌千里,获得巨大战果。

其六,汉军的武器装备远胜于匈奴。

中原国家,自从春秋以来便战乱不断,各国之间不断征伐,这也导致了武器装备的研发进展神速。

到了西汉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中原的武器已经甩匈奴人几十条街了。

汉朝的弓箭,不仅射程和威力远超匈奴,更可怕的是,可以大批量生产。至于箭矢,更是永远用不完。

而甲胄方面,汉军的甲胄可以有效抵御匈奴的箭矢,防护关键部位。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双方每次交战,汉军总是能以较小的代价消灭数倍的敌人。

可以说,匈奴骑兵在骑射上的一点点优势也因此荡然无存。

一旦战斗发展到近身肉搏的阶段,那就更没有悬念了。

汉军的刀剑在当时绝对算得上削铁如泥,而匈奴士兵普遍缺乏防护,最多就是不认人有层皮甲罢了,近战汉军基本无敌。

不过等到近战的时候,匈奴军队一般也被打得差不多了,基本都是收尾阶段了。

总结

虽然传闻中匈奴骑兵的骑射战术很强,但是一旦遇到霍去病所率领的汉军,那也只有挨打的份。

因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不值一提。

当时的汉朝,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超一流将领,又有战无不胜的士兵,所以才有底气喊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口号来。

而胜利,永远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

更多文章

  • 她淳朴善良,容貌仅次貂蝉却嫁给曹丕,善于女红,被后人誉为针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评价貂蝉,三国里最勇猛的女将,曹丕貂蝉

    薛灵芸是三国时期的美女之一,后来嫁给了曹丕,是个淳朴美丽的女子,并且擅长于女红,还被后世之人誉为“针神”。 薛灵芸“红泪”典故中的主角及传说为斜红妆饰的创始人。薛灵芸为常山人氏,其父亲为薛业,是酂乡亭长,母亲陈氏。薛灵芸出生在一个贫困地区,因此大多数女子需要学习养家的方法,比如浣纱。薛灵芸自幼便是个

  • 三国时期,有名的下邳在什么地方?下邳又经历过什么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下邳自古以来就是属于徐州之地,是徐夷氏族聚居的地方。战国时期,齐威王封邹忌为成侯,封地就在今天的下邳,这是下邳这一地名的开始。下邳不仅在三国,在两汉都已经比较有名,是一个地理位置较为重要的地方。西汉定鼎天下后,把剡郡改为东海郡,下辖38县,郡治就在下邳。前202年,“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被改封为楚王

  • 与大汉朝征战130余年的匈奴,起源是哪里,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匈奴与汉朝对抗的历史事件,汉朝匈奴灭亡全过程,西汉厉害的匈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匈奴尧时的称呼叫“獯粥”,周时称为“猃狁”、“犬夷”、汉唐称为“戎狄”。仅仅从古人给他们取的名字就晓得这是一伙“职业土匪。”他们散漫的居住在黄河流域,地盘大致在陕西、山西、河北的北部,与汉族杂居,但是汉族根本看不起这些部族,所以历来就受到汉族的排斥。从黄帝、尧开始,就征讨

  • 中国有四大“真龙天子”,秦始皇不在其中,个个都有史料为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但实际中国历史上,真正用“龙”来抬高自己身份的帝王,只有4个,可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除此之外,什么秦皇汉武的,都不算有史料为证的“真龙天子”。不过这第一位“真龙天子”还真跟秦皇汉武有点关系,那就是共入咸阳断绝秦朝的汉武帝祖先,汉高祖刘邦。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 他英勇善战,用兵如神,与韩信并列,为何史书却不见其战例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信经典战例,韩信用兵如神的故事,历史上用兵超过韩信的有哪些人

    当然,史书上记载少的情况也可能由于这个人做错了一些事情或者被诬陷以致皇帝禁止文官详细记载。楚汉之争,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大胜,建立西汉王朝。在此决战的战役中,彭越的协助必不可少,他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刘邦封其为梁王,定都于定陶。彭越此人,能力极高,他英勇善战,善于用兵,在后人的评

  • 龙且堪称项羽手下第一猛将,曾大败英布,为何却被韩信轻易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手下龙且有多厉害,韩信打败龙且完整版,龙且为什么败给韩信

    龙且并没有像诸葛亮、韩信、范增等人那么出名,本人性格上也没有什么特点,因而历史上关于他的事迹也少之又少。但是,这个人是低调的卧虎,实力是绝对有的,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淮南王英布,也曾经是他的手下败将。放在当今社会上来说,龙且大概就是所谓的靠实力说话的人,你不惹他时,他就是一只小绵羊,但是一旦上了战场,

  • 除了张良,他是刘邦最敬重的人,爱喝酒,凭一张嘴拿下60多座城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为何重用张良,刘邦为何特别尊敬张良,历史上的刘邦和张良

    而在汉朝开国之时,也出现了一个口才极好的人,此人名为郦食其,他是高阳酒徒,曾经凭借一张嘴拿下60多座城池,除了张良,刘邦最看得起他。郦食其同音字为力异基,陈留高阳人,性嗜酒,自称“高阳酒徒”,是汉王刘邦的谋臣。郦食其也是一个大器晚成之人,他出生于公元268年,但是到了公元前209年之时,他才获得了成

  • 马谡没守住街亭,如果换赵云、王平、魏延,姜维,结果会怎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谡和王平守街亭,马谡能打得过王平吗,马谡与魏延的职位

    所以,街亭和列柳城是蜀军必须要严谨把守的两处关卡。但是,这难度很大,因为司马懿所率领的魏军将近二十万,而且有张郃、孙礼、辛毗等人相助。同时,曹真的大军还驻守在郿城。此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街亭虽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是此地无城郭,也无险阻,这无疑是加大了对街亭的防御难度。而要守住街亭,最为重要的是要做

  • 为什么韩信被誉为兵仙?看看他手下败将都是谁,难怪会被吕后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日本人评价兵仙韩信,韩信这么厉害为什么斗不过吕后,为何一代名将韩信会被处死

    首先我们要讲的这个被韩信拿下的将军魏豹。魏豹曾向楚怀王借兵数千人,攻取魏地二十余城,自立为魏王,是秦末汉初时期的群雄之一,可见他的实力是非常强了,结果最后被韩信统领10万大军,以非常迅速的速度包围了安邑城,魏豹不堪一击,像汉朝投降,一家人全部变成了俘虏。战胜英布的龙且,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听说他因为身

  • 刘邦蹭饭,大嫂说:锅里没饭!刘邦记仇,登帝后给侄子一奇葩封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大概跟刘邦这个人的性格有关系。他本来只是个混混出身,而且是最无赖的那种,三四十了还在外面晃荡,不愿意劳作,也没个正经职业。后来虽当了个泗水亭长,娶了吕雉为妻,但碰到危险时,他抛弃妻子从不手软。估计自称汉皇室之后的刘备每次打起来就丢下妻子不管,就是学得刘邦的,他跟项羽相比,缺少的英雄气概可不是一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