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庭坚7岁时写下一首千古名作,仅28字,却道尽了成年人的悲哀

黄庭坚7岁时写下一首千古名作,仅28字,却道尽了成年人的悲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92 更新时间:2024/1/1 6:59:50

人生就是一场单程旅行,而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是被名利所累,被世俗所扰,因而也有很多人在这场旅行中失了本心,被欲望这张大网所禁锢。而在一些时刻,长大的我们反倒会不如一些孩童活得通透、看得明白。

北宋时期,一位儿童7岁时便写出了这样一首戳中无数成年人悲哀的诗,让人自叹弗如。而这个儿童就是北宋大家黄庭坚。在这首诗中,他都写了些什么,会让人如此钦佩呢?

黄庭坚与《牧童诗》

黄庭坚,出生于庆历五年(1045年)。其祖上乃是汉初“商山四皓”中的黄绮,及至其父黄庶时,其家族仍为洪州望族。优渥的家庭条件让他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外加自幼聪颖过人,也让他的名声很早便远播乡里。

据《桐江诗话》中记载:皇佑三年辛卯(1051年),黄庭坚时年才不过七岁,恰逢其父亲黄庶在家邀请朋友宴饮。席间有友人言说,你儿子黄庭坚少有才名,不若让他吟诗一首。而年幼的黄庭坚则并不推辞,遂以牧童为题作诗一首。

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字,却道出了无数成年人的悲哀。诗中黄庭坚为我们刻画了一幅牧童放牧的景象图。在朴实无华的田园风光中,牧童的一颦一笑无论是“骑牛”还是“吹笛”都透露着他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心情。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黄庭坚将牧童放之于村、岸之中,也让境界更显开阔,也更与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描绘了牧童的悠然自得、无忧无虑后,诗人并没有顺着写下去,反而是笔锋斗转即事论理,他以“长安名利客”来做对比。与长安名利客的追逐名利、机关用尽相比,牧童的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显然更胜一筹。

可以说,这首诗赞颂了牧童的闲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态度,更能表达出这个彼时只有7岁的孩子内心的清高自赏、不与俗世同流的心态,对于那些醉心于名利的成年人也犹如当头棒喝。

事实上,也恰是黄庭坚七岁写就这首诗的缘故,让很多后人以为这首诗不过是年少的黄庭坚未经世事的“稚子之语”,不足为信;但是我们要说的纵观黄庭坚的一生,他却可以说当得上诗中的“牧童”身份。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背后

在黄庭坚以才闻达之后,黄庭坚在治学上未曾有一丝懈怠。治平四年,二十二岁的黄庭坚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宦。

这里肯定有人说,这难道不是一个“长安”的缩影吗?事实上,这里编者却并不赞同此论。

至于原因则有二,其一出仕这是遵循传统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这也是他们要以此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基础,正所谓“大丈夫当扫除天下”是也;其二则是在评判一个人是否为名利所困时,当秉持的是“论迹不论心”,是要看其所作所为的。

显然,黄庭坚的所作所为是经得住考察的。在进士及第后,黄庭坚历任县尉、国子监教授、涪州别驾、校书郎等官职。而在任上黄庭坚为官清廉,关心民众疾苦;纵使诗名远播,却也不结交权贵,对于当时大行其道的以安石为首的新党也不攀结,可以说这些都与他的“牧童”心态有着必然的关系。

而这些即便是后来因为他修《神宗实录》被贬流寓江汉时,他也不曾有一丝的改变。此后的仕途中他又数次被贬,但纵使如此,这位内心清高自赏、不愿因追逐名利而放弃本心的才子却始终未从改变。

坦白讲,政治上的的黄庭坚是一个失败者,但他也更像是《唐吉坷德》里敢于与风车大战的唐吉坷德,实现了自我战胜,因为他并未随波逐流,并未追名逐利。

与政治上的失意不同,在文学、书法上的黄庭坚可谓是成绩斐然。

其诗注重用字、句法,讲究章法,但又不墨守成规,更是成就了江西诗派,作为开派宗师、领袖他被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就连苏轼都称赞其诗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

而书法上,他行书、草书皆擅,更能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不因循守旧,不拘泥于形式,《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皆是他的代表作,这也让他成为了“宋四家”之一。

不难看出,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文学上,黄庭坚的个性都极其鲜明。他希冀能修身治国平天下,却又不注重名利,更注重百姓;文学上他秉持本心,尊重传统,却又能不墨守成规。

小结

纵览黄庭坚一生,可以说就是他七岁时所写的这首《牧童诗》中的牧童形象。虽居于尘世,但却又能始终秉持本心,不为生活所迫,不为名利所累,不与俗世同流合污。

细细想来,即便是在当代,这首诗所蕴含的处世智慧也仍让人醍醐灌顶。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孙子给教皇下了一道圣旨,保留至今,内容让人看完直想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成吉思汗的孙子排名,成吉思汗的孙子们都有谁,成吉思汗的哪个孙子最有作为

    贵由大汗是大蒙古国的第三任大汗,孛儿只斤氏,窝阔台的长子,贵由在位期间和罗马教宗有交往。公元1246年之时,成吉思汗的孙子贵由大汗接待了一个欧洲使者。结束之后,贵由大汗还给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回了一封信,语气似乎是圣旨。次年,信抵达了欧洲,并且留存在了今日。而在信中,贵由大汗要求教皇必须亲自带着他所有

  • 食野味的危害,李时珍400年前就警告过人们了,可惜很多人都不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时珍说鸟肉有毒吗,李时珍为什么认为猪肉有小毒,李时珍说什么肉不能吃

    从上个世纪的埃博拉病毒,到今天的新型冠状病毒都与吃野味脱不了干系。历史经验和现实教训无不在告诉我们:吃野味容易患疾病。其实这个道理“药圣”李时珍早在400年前就警告过人们了。《本草纲目》记载:随着现代食者们的不断尝试,人们发现了许多来自动物们的美味和补品,取自鲨鱼的鱼翅、鹿角的鹿茸……什么兔肉、鼠肉

  •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很多大学生都搞不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忽必烈成吉思汗真实存在吗,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中间是谁,成吉思汗与忽必烈谁大

    而将蒙古族带上辉煌时代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成吉思汗,他是统一草原的人物,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另一个则是忽必烈,他将成吉思汗的事业发扬光大,并最终建立了元朝。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个著名的人物,他们的关系是什么呢?对于他们二人的关系,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甚至连很多大学生都弄不清楚。其实他们的关系也很亲,

  • 他是敌国神秘间谍,潜伏南宋多年,最后却因一句诗文暴露自己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宋第一间谍,南宋最大的间谍是谁,宋朝最厉害的间谍排名

    事情发生在公元1161年之时,在这一年,刘蕴古化身为珠宝商人,来到了寿春。在这段岁月中,刘蕴古频繁地与南宋之人打交道,并且在交谈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有关宋金政治的资料。当然,刘蕴古是很聪明的,只要涉及了宋金之间的政治话题,刘蕴古都会称赞宋朝,贬低金国,因此获得了宋朝人的喜爱。有些时候,刘蕴古还会为给宋

  • 除了卢俊义,宋江还对这三人提过让位,却没有一个人敢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卢俊义对宋江的态度,宋江哪几次让位卢俊义,卢俊义和宋江谁强

    但是可惜的是,后来由于宋江选择了接受朝廷的招安,使得梁山好汉成为朝廷打仗的工具,并最终死伤惨重。就连宋江本人,也不可例外。因此很多人便将事情怪罪在了宋江的头上,认为他是一个不靠谱的领导者。倘若按照能力来看的话,宋江确实不是梁山之中实力最强大的人,因此他在成为首领之后,其实还多次“打算”让位给他人,而

  • 明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在位只有六年,却搜刮了全世界一半的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揭秘明朝最可怕的皇帝,明朝白银总量

    他就是穆宗朱载垕,生于1537年,他是朱厚熜的第三个子,由于他的母亲并不得宠,所以他也很少得到父亲的关爱,他从小便非常孤独,得不到其他人的重视,后来他也干脆看开了。他不争不抢,安心当个王爷乐得一个逍遥自在。可偏偏事与愿违,皇位还是轮到了他。而之所以能继承皇位,是因为他的两个哥哥去世的早,所以才轮到他

  • 崇祯给太后请安时打了盹,梦见朱元璋写下一个字,醒来后大哭不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假如崇祯和朱元璋见面,朱元璋穿越到崇祯身上,崇祯梦见朱元璋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亡国之君是崇祯,虽然他在亡国之前自尽,使得自己在人生末尾避免遭受敌人羞辱,但是其生前的生活也并不美好。或许是因为朝政事务过于繁忙,给崇祯皇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他时常会累到打盹。有一次,崇祯在批奏折时,累到不行直接趴在案上打盹,并因此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崇祯梦到朱元璋写下了一个字

  • 她比李清照有才,也比李清照漂亮,却因为婚外情,作品被烧掉大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结合李清照词作谈李清照的风格,李清照的坎坷情史,比李清照更悲惨的女人

    朱淑真(1135年-1180年),又作朱淑珍、朱淑贞,号幽栖居士,为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浙江海宁路仲人(海宁简志)。朱淑真生于官宦世家,她的父亲是临安知府朱晞颜,家境富足,受过良好的教育,通音律、能绘画。朱淑真自幼便聪明过人,并且喜欢读书。成年之后,朱淑真嫁给了一位

  • 明朝建立后,陈友谅的后人去哪了?朱元璋:在水中生活,不得上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和陈友谅都是元末民初农民起义的重要人物,都是因为元朝压迫而奋起反抗之人,也都是有能力角逐天下的英雄人物。朱元璋,我们都知道,他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后来遇到自然灾害,家中没有吃的了,还剃发出家,四出流浪,靠化缘为生,25岁还是一贫如洗,也没有家室,直到加入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才

  • 美国发现明朝圣旨,经专家鉴定为真迹,但内容却让人们高呼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明朝最霸气的一段圣旨,明朝圣旨真品图片,明朝正德时的圣旨有收藏价值吗

    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倘若一个人能够拥有皇帝的圣旨,无论是好的亦或者是坏的,都是令人感到非常稀有的事情。即使中国历史如此悠久,封建社会时期也经历了这么多的朝代,但是真正可以留下来并且保存完好的圣旨,其实并不多。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了美国,而那份圣旨也被鉴定为了真迹。故事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