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为什么在战国默默无闻,并迅速衰亡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为什么在战国默默无闻,并迅速衰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583 更新时间:2024/1/21 19:52:23

春秋后期,楚国和晋国长期对峙,两国疲惫不堪。为了减少自身的压力,晋国选择扶持吴国来扰乱楚国后方,而楚国也选择扶持越国已拖住吴国,春秋的争霸局势开始由晋楚对峙转为吴越相攻。本来以越国的实力是无法和吴国抗衡的,但是先进人才的流入给越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var1]

春秋后期局势

越王勾践时期最重要的两位贤才是范蠡和文种,两人均是楚国人。范蠡是宛城人,文种是楚国郢都人。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在夫椒之战中被吴国夫差击败,勾践退守会稽山。在越国危难之际,范蠡建议勾践“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勾践回国后,范蠡又在越国实行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吏治,使得越国很快恢复并强盛起来。文种是越国的重要谋臣,主要贡献在于外交上。公元前494年,文种出使吴国,向夫差求和成功。公元前484年,他又刺激夫差讨伐齐国,给越灭吴国创造了机会。夫差北上争霸后,文种又献“伐吴九术”,给灭吴提供了战略方针。

[var1]

范蠡

范蠡和文种等贤才为越国的复兴和称霸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越国称霸后,勾践就开始疑杀功臣,导致越国人才流失。公元前468年,勾践已经实现了霸业,然而范蠡却发现了其中的危机,认为越“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于是急流勇退,泛舟五湖,浮海入齐,离开了危机四伏的政坛。范蠡还对文种提醒道“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文种没有听取范蠡的建议,留在了越国,最终被勾践所杀。

[var1]

越王勾践剑

范蠡隐退,文种被杀是越国人才流失的开始。到了战国时期,越国的人才流失局面更加严重了。越王朱勾试图招揽墨子,墨子以“越不听吾言,不用吾道”拒绝了越国的邀请。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中提到:“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齐用越人蒙而强威宣”,这反应出越国是战国时代人才流失国之一。

越国灭吴后,获得了十分辽阔的土地。土地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据,没有疆域,就没有人口,没有人口何来国家。可勾践却没有没有好好珍惜。首先,他将占领的吴国大部分土地赠与了周边各国。“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於宋,与鲁泗东方百里。”。赠与土地给越国带来了声望,使得“宋郑、鲁卫、陈蔡执王之君皆入朝”“诸侯毕贺,号称霸王”。然而霸主始终只是虚名,用如此广阔的土地去交换实在得不偿失。

[var1]

绍兴东湖

越王又在国内大封子弟功臣为王为君,据《越绝书·记吴地传》记载,在吴地的封君就有宋王、摇王,荆王,干王、烈王、襄王、越王史,周宋君、余复君、上舍君等。 2017年,在圣岩寺发现东瓯公受越王分封时的祭天平台和石刻文字,这足以证明越王依然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淘汰的制度,该制度会分散国家,削弱国力。同时期的其他诸侯国则陆续开始实行了郡县制。

封国并立,导致国内局势动荡,弑君事件时有发生。勾践之后,越国三代都相互残杀,“越人三弑其君”,其中勾践之后最杰出的越王朱勾也死于内乱严重削弱了国力。公元前378年,越国已经无力和北方齐国争雄,为了避齐国兵锋,只得将首都从琅琊(今连云港)迁到吴(今苏州)。前375年,越王翳之弟豫和太子诸咎争夺王位,出现了“诸咎之乱”,此后越国陷入了混乱。前373年大夫寺区又发动政变,前363年,寺区之弟思又政变……

越国地处于江南之地,在上古时代经济水平落后于北方,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提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吴越春秋》记载“人民山居,虽有鸟田之利,租贡才给宗庙祭祀之费。乃复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兽而给食。”。说明当时越国地广人稀,大部分地区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经济状态,甚至还有部分地区还停留在采集渔猎时代。

[var1]

刀耕火种

勾践时期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一些列的经济改革。这些政策包括立国建都,迁居平原,发展城市;鼓励生育,统筹人口;鼓励耕织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越国的经济很快发展起来,缩小了和北方诸国的差距。这也是越王勾践能够称霸中原的经济基础。

[var1]

楚国出土的编钟

不过越国的经济制度总体上来说还是十分的落后。越国的生产资料总体上还是处于国有制阶段,越王为首的王族控制着各个行业的生产生活。 越国普遍实行了劳役剥削制度以获得财富,如“使国中男女入山朵葛,以作责丝之布”,“越王乃使木工三千余人,入山伐木”“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而同时期的中原各国则处于国有制的井田制“工商食官”处于瓦解的阶段,私有制的经济迅速兴起,在经济制度上,越国明显落后了。

公元前467年,越国迁都琅琊,这件事对于越国来说是十分正确的选择,一则可以北进中原,二则可以便于接受先进的中原文化,改造落后的社会经济。然而这样的局势并没有持续多久,公元前379年,越王翳迁都到吴地,越国和中原各国的交往又疏远了。

公元前306年,越国被楚国攻破,部族散落于东南地区。到了战国末年,基本被秦国统一。越国本来是“断发文身”的蛮夷,通过引进中原人才,学习中原的先进经济政治制度走向了强盛,走向了霸业,但是最终也因为人才流失,经济政治的落后而走向了衰亡。诚然“卧薪尝胆”的故事让无数后人受到激励,但是越国衰亡的历史也应该让后人所警醒。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其他六国的国君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杀六国遗孤了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下场

    [var1]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当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那么其它六国的国君的结果如何呢?公元前221

  • 为什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没有灭掉卫国?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为啥没统一卫国,秦始皇灭掉六国的策略,秦始皇有统一过中国吗

    1、步子买迈得太大秦国仅用了15年就先后灭掉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要知道这六国中有的赵国、楚国这些强盛的国家,虽然秦国胜利了,但是自己的损耗肯定也不小。所以统一六国后继续修生养息。[var1]2、卫国威胁小春秋晚期,卫国孙氏、宁氏专权,君臣关系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卫后庄公与卫出

  • 嬴异人从不起眼的质子变为一国之君,除了靠吕不韦,还有她的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嬴异人是嬴政什么人,异人吕不韦嬴政,异人为何到赵国当质子

    [var1]历史上记载着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庄襄王,原名秦异人,由于秦异人的母亲夏姬早些年是不受太子安国君宠爱的,而当时秦国尚未统一,安国君为了稳固秦国和赵国之间的关系,不得不将自己其中一个儿子送往赵国当质子,而最终就选择了这位不受宠的秦异人。所谓质子,说得难听点就是在异国他乡当一个人质,如果秦国一旦做

  • 战国最厉害的女子:文从鬼谷子,武从骊山老母,孟子还受她恩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子和鬼谷子什么关系,鬼谷子是孟子的老师吗,鬼谷子与黎山老母

    [var1]骊山老母钟无艳,又叫钟离春,她是齐国无盐邑之女,由于长相十分丑陋,所以四十岁的时候都没有嫁出去,尽管邻居都在嘲笑她,但钟无艳立志要嫁给王侯。后来她嫁给了齐宣王,成为了齐国的王后,帮助齐国成为战国最强的国家之一。齐宣王之前,齐国经过齐威王的励精图治之后已经变得很强大了,但是相比于魏国,齐国

  • 孔子有3000弟子,这些弟子是如何交学费的?孔子的办法令人钦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的72个优秀弟子的资料,孔子教育弟子要报酬吗,孔子的优秀弟子有哪些

    [var1]孔子的大名可以说是享誉世界,哪怕是三岁孩童都知道孔子的大名。每个人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始祖,是古代读书人敬仰的对象。但是你知道吗,孔子除了创建了儒家学派之外,他在商业方面也有着很高的成就,他和他的学生几乎垄断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殡葬业。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殡葬业,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早在2000多

  • 妲己成功渡劫恢复真身,众仙见到后纷纷下跪,子虚杨戬为她争破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妲己为子虚挡杨戬在哪一集,妲己子虚主动献吻片段,子虚发现妲己怀孕

    为了帮父母报仇,妲己进了宫成为了妃子,将自己的灵魂换给狐妖子虚,与她签订协定一起推翻纣王的暴政,让大商走向灭亡。一开始妲己其实也不算黑化的很彻底,甚至在杨戬来宫里找她私奔的时候,她已经心动了,决定放下一切的仇恨跟着杨戬私奔出宫,结果因为小蛾的加入,导致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妲己与杨戬决裂后,开始正式

  • 西周的一只大碗,被禁止出境展览,专家:记载了武王伐纣具体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商周列国全传》虽然对“武王伐纣”的过程描述得很详细,但是这本书本质上属于神话演义小说,其中的情节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一直以来,历史专家们都对“武王伐纣”的发生时间有着巨大争议。因为在古籍中记载,“武王伐纣”是一夜时间就将商朝灭亡,“战一日而破纣之国”。这样的记载在很多历史专家眼中看来,显然是不可

  • 为啥刘邦可以出汉中夺取天下,刘备就不行?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发家汉中刘备为什么不行,刘邦在汉中有多厉害,刘邦为什么在汉中崛起

    在三国乱世之中,刘备对人家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论起辈分来,比当朝皇帝的还大一倍,因此很多人都尊称他为刘皇叔。不过纵使这样,在刘备的心中,自己肯定不敢和开国皇帝刘刘邦做对比的。但是他万万想不到,在后人这里,常常拿他跟刘邦相比,其原因就是他们都曾经占据了巴蜀汉中。非常可惜的是刘邦占据此地后可以出汉中,统

  • 刘邦统一天下后论功行赏,汉初三杰中萧何为什么能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评价萧何的功绩,刘邦和萧何谁厉害,萧何为什么被刘邦封为第一功臣

    秦国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最终刘邦在萧何、张良跟韩信的帮助下战胜了项羽,夺得了天下,当天下大定之后,论功行赏之时刘邦并没有将取得过多次关键战争胜利的韩信列为第一,也没有将多次贡献奇谋的张良列为第一,而是将负责后勤保障的萧何列为了第一,之所以会将萧何列为第一,是因为萧何从最开始刘邦起事之时就一直跟

  • 刘备抛弃年轻貌美的孙尚香,偏偏去娶寡妇吴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多少岁娶孙尚香,孙尚香被刘备喷一脸,三国刘备娶孙尚香名场面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当时的魏国实力最为强大,为了对抗魏国,蜀国跟吴国进行了联合,并在赤壁之战中打破魏国,最终三个国家达到了势力上的微妙平衡,不过吴国跟蜀国为了联盟,两个国家也达成了默契的配合,刘备向吴国借来了荆州,同时刘备迎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为妻,此时的刘备四十多岁,而孙尚香也不过二十出头,两人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