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王思聪”有多败家?给奔驰车买“4444”牌号,一夜输掉100套房

“民国王思聪”有多败家?给奔驰车买“4444”牌号,一夜输掉100套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00 更新时间:2024/2/17 10:33:34

"我的灵魂对他自身很不能耐烦,就像是和了讨厌的孩子待在一起。他变得与越来越焦躁不安,而且一直如此,每件事都令我感兴趣,但是只是三分钟热度。我参与每一件事,总是在做梦。"——费尔南多·佩索尔《不安之书》

金钱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最为绮丽的幻境,在这个幻境中,我们的意识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彻夜的载歌载舞中被一点点的消磨,直至最后竟然却什么也不剩下。我们曾经拥有因为金钱所得到的一切,最后也会因为金钱的消失而失去这一切,从头至尾只是过眼云烟中的一幕,只有那些彻夜的忏悔,才能够让我们知道和明白,自己尚且算是曾经拥有。

他是中国首富之子,被誉为民国王思聪的盛恩颐,他也曾经达到权力巅峰,官至津浦铁路局局长;他更是上海滩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几家公司的大经理,就算以日进斗金来形容他犹觉不够,但是就是这样风光的一个人,他的下场却是如此令人扼腕叹息——在自己豪宅中活活饿死。

"天生富贵"

1892年,红顶商人盛宣怀前往上海督办织造业,盛恩颐即是在这一年出生。作为盛家唯一的儿子也是唯一的子孙,盛恩颐的出生似乎自一开始而言,就是极为风光的存在。

那个年代的盛宣怀就已经是名扬天下的富商,不仅在官场呼风唤雨,生意场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存在,可以说,如果没有盛宣怀,大清国库的存银,起码还要减少一半,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待自己盛家唯一的独苗,必然是宠爱备至,盛恩颐的生活比肩皇子,也不遑多让。

然而官场毕竟藏龙卧虎,尤其是对于当年都已经奄奄一息的大清王朝来说,最后的哪一点荣誉不过是回光返照,这一点盛宣怀很清楚,作为生意人,他在官场的话语权本不多,自己充其量不过算是李鸿章手下的一个左膀右臂,干的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活计,即使是已经到了他这个境地,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盛恩颐出生在这样复杂的一个家庭里,注定在面临荣华富贵的同时也要遭受颇多的威胁,好在早年间,盛宣怀对于自己唯一的儿子依然是十分宠爱的,在他的帮助下,盛恩颐甚至有些被溺爱的程度。

他靠着自己家中的巨额家产在外呼风唤雨,盛宣怀甚至还花下重金送自己唯一的独苗去外国留洋读书,以盛家的家产,盛恩颐成功进入了当时外国的几所最高的学府学习,就像是一个被养在宫外的八旗子弟一般,盛恩颐每天的任务就是吃喝玩乐,其他的根本不用上心,因为父亲自然会为他鼎立住一片天地。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没过多久,盛宣怀就辞别人世,可以说,盛恩颐的人生,就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放荡人生

当时的盛恩颐只不过是一个从小活在父亲羽翼下的公子哥儿,他什么都不会,如果非要找出他会什么,那么只能说,他只会败家。盛恩颐骄奢无度到什么程度呢?整个上海滩提起他盛恩颐的大名,那么令人即刻联想到的,一定是他的挥金如土。

全中国第一辆奔驰汽车的拥有者不是别人,正是盛恩颐,他当年斥巨资购买了奔驰车,又亲自给自己的爱车买了"4444"的牌号,可谓是一掷千金,这还不算完,当时盛恩颐出行坐这辆奔驰车,一定要在自己的周围安排好几个黑衣保镖随身侍立,其实倒不需要这么戒备,但是盛恩颐的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起见,更是为了能够让所有人隔着大老远就看得出来,这是他盛恩颐的车。

不仅在出行方面花费巨多,盛恩颐在自己的马场中圈养了无数的名马,闲来无事时,就邀请自己的狐朋狗友一起赛马,他的马术算不上好,然而自己的马却要求颇高,必须是吃最好的粮草,还要请专人照顾,一匹马一天的花费足以抵得上穷人家一个月的开销。

他还喜欢抽大烟,在他为数不多的在中国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要与大烟作伴,下属们经常是在烟雾缭绕里与他商议公司事宜,盛恩颐则一边抽大烟一边慢悠悠的看文件,一幅荒唐样子。

除此之外,盛恩颐还好女色,他自己家中已经有了四房太太,但是盛恩颐却仍觉不够,每日寻花问柳,在舞会上勾三搭四,结交女友,换女朋友的速度比换衣服还快,只要是有点姿色,也想要钱财,都会贴上这个公子哥;他还经常出入赌场,一掷千金不在话下,曾经在一夜之间把上海一条有100所房子的街道输给了浙江总督的儿子。

然而,就是这样的第一个公子哥,却在父亲盛宣怀死后立刻开始走起了下坡路。盛宣怀死后没有多久,清政府随即宣告正式覆灭,盛家的巨额家产也被政府完全没收了。一夜之间,当年挥金如土的盛恩颐居然只能搬到自家苏州留园的门房居住,最终活活饿死。

金钱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最为锋利的武器,只是这把武器的刀锋不一定朝向他人,更可能朝向自己,自古以来为了金钱丰裕铤而走险者比比皆是,谁也不必为自己开脱;更遑论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沉醉与声色犬马里无法自拔的人数也数不清,一切的一切,都让金钱的性质变得神秘起来。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当年曾经风光一时,到头来,却免不了成为被赶出贾府的"贾宝玉",原来所谓金钱不过是身外之物,而曾经的风光在失去金钱加持后也变成了过往云烟,留给盛恩颐的,只有自己当年不学无术的遗憾罢了。

文/文史旺旺

更多文章

  • 他是皇太极长子,被多尔衮冤杀,后来他的直系子孙祸害中国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多尔衮杀了皇太极了吗,皇太极与多尔衮杀母之仇夺妻之恨,皇太极与多尔衮争斗

    豪格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长子,也是原本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之人。豪格的母亲是皇太极的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具有正统的继承资格。刚开始的时候,豪格被皇太极封为了贝勒,天聪六年(1632年)七月,晋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同年六月,掌管户部的事务,十二月跟随皇太极亲

  • 真正的大清侍卫是啥样的?一本回忆录揭露隐情,侍卫:我们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清御前侍卫,大清大内侍卫图片,清朝真正的御前带刀侍卫照片

    2012年故宫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晚清侍卫追忆录》的书,作者是富察·建功,祖上为镶蓝旗人,他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手法,描绘出了当年他太姥爷和大姥爷作为晚清侍卫在宫廷工作时的所见所闻。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真实生活吧!富察·建功的太姥爷叫富察·阿巴力翰,大老爷叫富察·多尔济,大老爷还在溥仪的

  • 清朝的钦差大臣,权力有多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钦差大臣权力高于地方官吗,清朝钦差大臣官服,清朝的钦差大臣什么官职

    钦差,存在于北周至明清时代,意为旧时官场由天子任命的一种临时性“差遣”,奉派出外办理要事的官员。比如《西游记》中有相关记载“老爷是上国钦差,小和尚有失 。钦差,在职能上代天子“巡行天下,抚军按民”或查察弊端,类似于近现代的“专案调查小组”,比如明朝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曾派遣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相信喜

  • AI修复了林徽因16岁旧照,美炸!被误解60年,她才是民国女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是著名诗人徐志摩写给一个女人的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她,是一个温和儒雅女人,是一个坚定顽强的女人,是一个容貌秀美的女人,是令三个男人痴迷热爱的女人。她,就是林徽因。前段时间,一则有关林徽因的新闻上了热搜,原来是科技人员们利用现代AI技术修复了林徽因十六岁时的一张旧照,

  • 清朝有一座王府,历经三任主人,要么不得善终绝后,要么子孙凋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祁王府,清朝规格最高的王府,清朝的王府是什么样子的

    清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恭王府花园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而恭王府主体建筑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修缮完毕,并向公众开放。恭王府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到了1851年之后,

  • 清朝唯一敢捉弄皇帝取乐的大臣,若不是他,和珅或许被凌迟处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刘墉,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但是倘若有人说道:“宰相刘罗锅”的话,人们必定有所印象,而刘墉的外号便是“刘罗锅”。当然,对于刘墉为何会有这样一个外号,史书之中并未记载。刘墉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是清朝政治家、书法家,也是大学士刘统勋长子。由此不难看出,刘墉的家庭环境不错,生

  • 太平天国决战的时候,李秀成二十五万大军为什么解救不了天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李秀成怎样被杀,真实李秀成照片,李秀成怎么打败天京的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李秀成的二十五大军如此不堪,解救不了天京呢?一,老兵内斗损耗严重。早期太平军高奏凯歌,其兵员主要来自两广地区及湖南农夫。总的来说,这些地方民风彪悍尚武,故而太平军战斗力颇为强劲。在攻打武昌时,太平军入城数百人,却能驱数万之官兵,如同群虎驱羊。占领南京时,太平军也只有两万多部队。然而

  • 纳兰性德最伤感的情诗,以女性口吻控诉薄情郎,读来让人泪流满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纳兰情诗100句,纳兰性德最伤感的一首诗,纳兰性德表示情感的诗

    在纳兰性德的一生之中,写下了无数的情诗,但是倘若要说最缠绵的诗的话,当属《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在这首爱情诗中,纳兰性德以女子口吻控诉薄情郎,全词哀怨凄婉,屈曲缠绵,描写了女子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读起来让人泪流满面。《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

  • 哈密瓜明明是鄯善出产的,为什么却要叫哈密瓜呢?原来与康熙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哈密瓜是哈密的还是鄯善,鄯善瓜为什么叫哈密瓜,哈密瓜是从哪里传入中国的

    哈密瓜是是葫芦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在中国各地广泛栽培。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也广泛栽培,是中国最早利用为果品的瓜类。对于哈密瓜这种水果,在《诗经》中便曾经有所提及,而发掘材料如马王堆女尸胃中已常见,贾思勰《齐民要术》称为小瓜,以别于古已有之的冬瓜(大瓜)。时至今日,哈密瓜成为了人们盛夏时期最重要的水果

  • 乾隆赏赐的大猪肘子,为何让人又爱又恨,有些人出宫后直接扔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皇帝为啥会赏赐臣子大肘子,乾隆为什么把肘子扔了,乾隆皇帝把肘子扔掉

    没看过电视剧的朋友一定觉得,那好啊,福利太好了,皇帝给发猪肉,但是大家有所不知,这些可都是切得大大一块、只用水煮过的肉,并且是半生不熟的,史称“胙肉”(zuòròu),你想想,那么一大块“白水煮猪肉”,任何佐料都不放,吃得下去吗?可是被赏赐胙肉是非常荣幸的,而且皇帝赏赐的肉你敢不吃吗?上有政策下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