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孝顺闻名是假?孝庄太后死后停尸37年,身为孙子置之不理

康熙孝顺闻名是假?孝庄太后死后停尸37年,身为孙子置之不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1 更新时间:2024/1/18 19:19:39

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环境变化,物换星移,一切都不似从前。

面对流言蜚语,坚强意志的人从不妥协,认准目标,一往无前。孝庄太后在死后曾经停尸长达37年,在民间的许多人看来,死后无法入土,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对于死者的后辈来说,这更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然而,即便如此,康熙至死都没有将孝庄太后下葬,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一、康熙的孝心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孝庄太后身陨,享年75岁。然而,孝太的孙子,也就是当时在位的皇帝康熙却并没有及时让孝庄太后入土为安,以至于孝庄太后停尸了37年,直至雍正三年才下葬。

在旁人看来,康熙此举太过不孝,中国人一直讲究入土为安,可是康熙作为孙子一直让长辈停尸,天下还从未见到这样的道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康熙在历史上,一直以孝顺闻名。

相传,在康熙来到民间寻访的时候,他因为走出皇宫没有办法在孝庄太后的身边侍奉,同时也无法及时掌握孝庄太后的身体状况,便每日写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入皇宫之中。

在信中,康熙会仔细孝庄太后交待自己一天的行动轨迹,同时也会询问孝庄太后的身体情况。曾经康熙在出巡的过程中亲手捕获了鲢鱼,他便将鲢鱼送到京城之中给孝庄太后品尝。漫长的距离,却礼轻情意重,着实让孝庄太后开心不已。

孝庄太后和康熙曾经一起去五台山,在行进的途中,因为是上坡路,行路十分艰难。此时,康熙都会亲自给孝庄太后扶辇。作为真龙天子,康熙主动下轿,放下身段,他对于孝庄太后的尊重与敬爱,尽在不言中。

孝庄太后病重之时,康熙始终衣不解带陪在孝庄太后的床边,照顾着孝庄太后喝药。为了孝庄太后,康熙也求遍神佛,亲自去天坛真诚祈祷,甚至希望以自己的寿命来换取祖母的寿命。康熙对于孝庄太后的深厚感情,如今看来,也让人热泪盈眶。由此看来,那些说康熙不孝的不实言论,是并无真凭实据的。

二、孝庄遗嘱

既然康熙如此孝顺,那他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祖母下葬呢?这其实与孝庄太后的遗嘱有着很大的关系。孝庄太后在临终之际依旧牵挂着许多事情,因此在遗嘱中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首先,孝庄太后认为,她的丈夫皇太极已经去世很久了,如果孝庄太后下葬,那一定是要与丈夫皇太极合葬的。可在孝庄太后看来,如此漫长的时间,皇太极的亡魂已经适应了平静的生活,如果贸然合葬,那一定会惊动亡灵,这是孝庄不愿意看到的。

其次,皇太极葬在沈阳,而孝庄太后一直跟随康熙生活在京城,如果将自己的尸身从北京运往沈阳,距离过长,同时需要很多人护送,自己已经身死,如此兴师动众只是白白给国家增加负担罢了。这样的决定,不是一个明君的决策。

最后,孝庄太后在皇宫生活了漫长的时间,皇宫是孝庄太后的家,在家中,有孝庄太后的孩子和牵挂的一切。如果孝庄太后和皇太极合葬了,那就一定要在遥远的沈阳,如此,孝庄太后就彻底地与孩子们分离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孝庄太后度过了晚年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让她下葬,让她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离开孩子,对她来说,这甚至不是一件好事,更像是一种惩罚。孝庄太后的遗嘱之中,一字一句,深思熟虑,即便在弥留之际,她仍在为康熙着想,为自己的孙子尽最后一份力,铺好最后一块路。

三、身后之事

孝庄太后在遗嘱中明确表示,自己并不想要回到沈阳与皇太极合葬,十分孝顺的康熙也尊重祖母的意见。只是,这样的遗嘱却让康熙有些为难,不能合葬就意味着不能下葬,这可如何是好呢?

终于,康熙还是想到了办法。他下令将孝庄太后生前居住过的慈宁宫东侧的五间大殿拆除,在此基础之上,康熙让人在孝陵外完全按照原来的样子复原。如此,这复原的五间大殿就成为了“暂安奉殿”,用来暂时安置孝庄太后的遗体。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孝庄太后无法下葬的难题,也让孝庄太后感受到生前的居住气息,是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孝庄太后身陨之后,康熙活了几十年的时光。在这几十年当中,康熙每年都会亲自前往“暂安奉殿”拜祭祖母,表达自己的哀思。年年如此,几乎从未间断。康熙六十一年,死亡终究也降临在了康熙的身上,当雍正准备将康熙下葬的时候,曾祖母孝庄太后还未下葬的事实也让他十分为难。

只是,那年正是皇太极与孝庄太后成婚100年的日子,在这100年之间,清朝的国力日渐强盛,在很多人看来,这也是孝庄太后的福德庇佑,雍正也十分赞同这样的看法。于是,雍正将“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这也就意味着,孝庄太后将长眠于此。雍正三年,孝庄太后最终正式下葬,入土为安。

面对流言蜚语,康熙从未退缩过,在她的心中,祖母的遗嘱最为重要,而满足祖母最后的心愿,也是康熙能为祖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于是,面对流言蜚语,他从不惧怕,其实,康熙也珍惜能够继续见到祖母的日子吧,那些祖孙相互扶持,共同将大清朝推向繁荣的日子,那段并肩作战的日子,对于康熙而言,都是无比珍贵的回忆。

成大事者,必有一颗纯净的心,康熙的那颗仁爱之心,支撑他走了很远、很远……

/羽昕

更多文章

  • “民国王思聪”有多败家?给奔驰车买“4444”牌号,一夜输掉100套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思聪有多少名车,王思聪总共有几个座驾,王思聪有多少钱买奔驰

    "我的灵魂对他自身很不能耐烦,就像是和了讨厌的孩子待在一起。他变得与越来越焦躁不安,而且一直如此,每件事都令我感兴趣,但是只是三分钟热度。我参与每一件事,总是在做梦。"——费尔南多·佩索尔《不安之书》金钱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最为绮丽的幻境,在这个幻境中,我们的意识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彻夜的载歌载舞中

  • 他是皇太极长子,被多尔衮冤杀,后来他的直系子孙祸害中国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多尔衮杀了皇太极了吗,皇太极与多尔衮杀母之仇夺妻之恨,皇太极与多尔衮争斗

    豪格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长子,也是原本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之人。豪格的母亲是皇太极的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具有正统的继承资格。刚开始的时候,豪格被皇太极封为了贝勒,天聪六年(1632年)七月,晋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同年六月,掌管户部的事务,十二月跟随皇太极亲

  • 真正的大清侍卫是啥样的?一本回忆录揭露隐情,侍卫:我们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清御前侍卫,大清大内侍卫图片,清朝真正的御前带刀侍卫照片

    2012年故宫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晚清侍卫追忆录》的书,作者是富察·建功,祖上为镶蓝旗人,他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手法,描绘出了当年他太姥爷和大姥爷作为晚清侍卫在宫廷工作时的所见所闻。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真实生活吧!富察·建功的太姥爷叫富察·阿巴力翰,大老爷叫富察·多尔济,大老爷还在溥仪的

  • 清朝的钦差大臣,权力有多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钦差大臣权力高于地方官吗,清朝钦差大臣官服,清朝的钦差大臣什么官职

    钦差,存在于北周至明清时代,意为旧时官场由天子任命的一种临时性“差遣”,奉派出外办理要事的官员。比如《西游记》中有相关记载“老爷是上国钦差,小和尚有失 。钦差,在职能上代天子“巡行天下,抚军按民”或查察弊端,类似于近现代的“专案调查小组”,比如明朝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曾派遣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相信喜

  • AI修复了林徽因16岁旧照,美炸!被误解60年,她才是民国女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是著名诗人徐志摩写给一个女人的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她,是一个温和儒雅女人,是一个坚定顽强的女人,是一个容貌秀美的女人,是令三个男人痴迷热爱的女人。她,就是林徽因。前段时间,一则有关林徽因的新闻上了热搜,原来是科技人员们利用现代AI技术修复了林徽因十六岁时的一张旧照,

  • 清朝有一座王府,历经三任主人,要么不得善终绝后,要么子孙凋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祁王府,清朝规格最高的王府,清朝的王府是什么样子的

    清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恭王府花园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而恭王府主体建筑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修缮完毕,并向公众开放。恭王府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到了1851年之后,

  • 清朝唯一敢捉弄皇帝取乐的大臣,若不是他,和珅或许被凌迟处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刘墉,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但是倘若有人说道:“宰相刘罗锅”的话,人们必定有所印象,而刘墉的外号便是“刘罗锅”。当然,对于刘墉为何会有这样一个外号,史书之中并未记载。刘墉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是清朝政治家、书法家,也是大学士刘统勋长子。由此不难看出,刘墉的家庭环境不错,生

  • 太平天国决战的时候,李秀成二十五万大军为什么解救不了天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李秀成怎样被杀,真实李秀成照片,李秀成怎么打败天京的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李秀成的二十五大军如此不堪,解救不了天京呢?一,老兵内斗损耗严重。早期太平军高奏凯歌,其兵员主要来自两广地区及湖南农夫。总的来说,这些地方民风彪悍尚武,故而太平军战斗力颇为强劲。在攻打武昌时,太平军入城数百人,却能驱数万之官兵,如同群虎驱羊。占领南京时,太平军也只有两万多部队。然而

  • 纳兰性德最伤感的情诗,以女性口吻控诉薄情郎,读来让人泪流满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纳兰情诗100句,纳兰性德最伤感的一首诗,纳兰性德表示情感的诗

    在纳兰性德的一生之中,写下了无数的情诗,但是倘若要说最缠绵的诗的话,当属《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在这首爱情诗中,纳兰性德以女子口吻控诉薄情郎,全词哀怨凄婉,屈曲缠绵,描写了女子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读起来让人泪流满面。《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

  • 哈密瓜明明是鄯善出产的,为什么却要叫哈密瓜呢?原来与康熙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哈密瓜是哈密的还是鄯善,鄯善瓜为什么叫哈密瓜,哈密瓜是从哪里传入中国的

    哈密瓜是是葫芦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在中国各地广泛栽培。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也广泛栽培,是中国最早利用为果品的瓜类。对于哈密瓜这种水果,在《诗经》中便曾经有所提及,而发掘材料如马王堆女尸胃中已常见,贾思勰《齐民要术》称为小瓜,以别于古已有之的冬瓜(大瓜)。时至今日,哈密瓜成为了人们盛夏时期最重要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