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陕西出土一面铜镜,还原西周太阳能技术,学者:颠覆了传统认知!

陕西出土一面铜镜,还原西周太阳能技术,学者:颠覆了传统认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833 更新时间:2024/4/14 9:42:13

1995年,陕西扶风黄堆60号西周古墓遭到盗掘,为此国家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尽管遭到盗墓,但在这座古墓中,考古专家还是出土了不少重大物,比如在墓主手臂下方发现的龙纹玉璧、玉鉞、一面凹面的铜镜等。

玉璧、玉鉞广为人知,但凹面的铜镜到底有用处,考古专家一时不解:说是镜子吧,但整体类似一个茶杯盖儿的形状,直径约8.8厘米,厚度约0.19厘米,在镜子凸起的一面,中央位置还有一个小纽,高0.9厘米,长1.8厘米,说明至少不会是单纯的铜镜;说是类似茶杯盖子的“器盖”吧,铜镜出现的位置也没有发现与之配套的器物。

考古队中的一个叫罗西章老专家,曾参加过1972年的一次考古,因为当时就出土过类似文物,所以他认为这就是“阳燧”——古代的一个太阳能应用技术!

所谓阳燧,用铜或铜合金做成的铜鉴状器物,其状为一个凹面镜,当它面太阳时,光线先直射在凹面上,再从不同角度反射出来。取火于日为阳燧,古人认为阳燧辟邪作用。

《淮南子》中最早记载:“阳燧,金也。取金盂无缘者,执日高三四丈时,以向,持燥艾承之寸,有顷焦之,吹之则燃,得火。”

《本草纲目》卷主:“阳燧,火镜也。以铜铸成,其面凹,摩热向日,以艾承之,则得火。”

根据史书记载,“取火于日”时叫做阳燧,“取水于月”时叫做阴燧,两种材质造型一样,但在五月丙午日的中午铸造(此时有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就成为阳燧;在十一月壬子日的半夜铸造,就成为阴燧——古代在月夜用来承接露水的铜器。在日本古代的弥生时代(约公元前3世纪中到公元3世纪中)晚期,制成的一面古铜镜铭文中就镌有“五月丙午之日”的字样。

总之,阳燧就是一个凹面镜,利用聚焦原理,引燃艾绒一类的易燃物,达到取火的目的,是古人一种引火工具,只是技术等级较高,使用的太阳能。

问题在于:扶风黄堆60号西周古墓中发现的“铜镜”,到底是不是阳燧呢?

罗西章仔细对比之后,确认考古发现的“铜镜”就是阳燧,因为两者高度相似,而且出土的“铜镜”表面没有一点装饰花纹,不符合贵族器物的习惯,反而更像为了反射阳光要求特意制作的光滑镜面。

随即,罗西章制作了一个仿制品,将宣纸放在“铜镜”前方,经过调整焦距后,短短几秒钟之后,宣纸果然燃烧起来了。见证这一奇迹的还有一位叫马利欧·罗伯迪的瑞士考古专家,难以置信之余不由得感叹颠覆了传统认知,“中国古人的智慧真让人钦佩!”

可见,中国人对太阳能的应用技术,不是从汉朝开始,而是最迟从西周初期就已经开始了。考虑到出土的“铜镜”技术成熟性,估计在更早的时候就懂得这种太阳能应用技术。

从钻木取火到阳燧引火,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一次又一次蜕变进步,更反应了中华先民令人赞叹不绝的智慧。

从史料上可知,中国古代阳燧制作历史悠久且非发达,从东汉一直穿到明清时期,但到了后期阳燧更多的成了一种辟邪用具,至今不少地区还有以阳燧镜辟邪的习俗。

既然阳燧能够引火,为何不见古人大规模使用呢?原因很简单,阳燧属于铜镜,价值不菲,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而且阳燧受到天气影响较大,不如燧石引火方便。

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也在一次又一次证明中华先民的智慧,西方学者构建的“西方文明中心论”,在中国这些文物面前相形见绌,不夸的说,无论与古埃及,还是与苏美尔等世界任何一个古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历史和文明程度都不落下风。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死因被揭开?郭沫若指出:不是正常死亡,被人拿铁钉钉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死因大揭秘,秦始皇死因真的假的,秦始皇死因至今成谜

    虽然秦皇功大于过,但是他的过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在他统治期间忙于战事以及修建大型工程。所以,在当时的大部分人看来,这就是一个暴君形象。在秦皇死后,可以说是普天同庆。可是,对于秦始皇究竟是怎么死的,一直以来都是众议纷纷,给不出一个准确答案,有的人认同秦始皇就是简简单单的病死,也有人认为这和赵高有关。今

  • 如果刘备获胜,他会成为另一个曹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曹操谁厉害,刘备和曹操谁更厉害一些,刘备跟曹操论个人能力谁更强

    刘备改为曹操,虽然这是影视剧给观众带来的直观感受。但它不禁让人想象。如果刘备一开始就赢得曹操,刘备会不会成为另一个曹操?白居易有一首诗,上面写着:周公对谣言的恐惧,以及王皓的谦逊。至于身体的死亡,谁知道真相?历史是如此令人尴尬和如此有趣。当靖康改变时,作为金帅皇帝的秦蜀不是忠诚的牧师;清朝以前的吴三

  • 三国大小乔美若天仙,孙策死后二十岁,大乔是怎么度过余生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策死后大乔小乔结局,孙策与大乔小乔秘史,三国中的小乔和大乔

    大乔乃是绝世美女,没有男人看了会不心动。孙策死后一代美女若就此凋零启不是太可惜,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大乔的结局,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孙策死后大乔怎么样了。大乔乃绝世美女,可惜一代绝世佳人随着孙策的死而变得红颜薄命。孙策死后,他的弟弟继位。由于害怕孙策的儿子夺位吗?大乔孤儿寡母似乎不太被待见,史文中并没有

  • 三国时期,每年都在战争,人口稀缺,那打仗的时候哪来的80万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时期真正的兵力,三国时期的各种战争,三国时期靠什么支撑如此多的战争

    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却能不愁吃喝。这时何等的不公平。而更不公平的是,穷人就必须要当兵,而富人则不需要。所以说古代的封建奴隶社会是多没黑暗而不公的了。其实和平年代对于老百姓们来说还能说的过去,而国家总是合久必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群雄割据,抢夺资源的一幕出现。这个时候老百姓们将迎来他们最悲惨的时刻。先

  • 诸葛亮最致命的弱点,却是刘备最强的地方,可用四个字概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为何死心塌地的被刘备统治,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诸葛亮对刘备有什么智谋上的帮助

    所谓捏合能力,就是对蜀国各个派别的整合,让全国人民一条心,全心全意对抗魏国复兴汉室,套用现在的话说,叫做“建立复兴汉室统一战线”。对政治家而言,相比其他才能,捏合能力才是关键,刘邦不就是靠这一点赢得天下?不过,捏合能力的关键,未必需要有识人之明,但往往却能人尽其才,让人尽量满意自身职位,尽量让每个人

  • 如果刘备采用庞统的上计闪击成都下计退守白帝 他能一统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庞统给刘备上中下三策,刘备何时得到庞统,当时刘备对庞统的态度

    因为当时庞统在潞城攻坚战的时候,庞统为他出了上中下三个计策。然而当初刘备要是采用最的那一计的话,庞统就不会死,在蝴蝶效应下,关羽不会死,荆州不会丢,汉中不会攻不下。三国争霸的局面也会大为不同!可是为什么当初刘备没有采用庞统的计谋呢?这是因为当初刘备在进入蜀地的时候,采用的是不紧不慢的中计。所谓不紧不

  • 三国河北六大名将,他排在第一位,赵云屈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河北名将排行榜,三国河北名将谁最厉害,赵云打不过的六大名将

    河北自古出名将,在三国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河北也诞生了很多名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三国时期河北六大名将。六、张郃张郃起初是袁绍的手下,官渡之战后,张郃归降了曹操,从此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历经多年拼杀也是战功赫赫,到了曹魏后期,张郃成为为数不多幸存的老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都十分忌惮张郃,只是

  • 吕布骁勇善战,麾下文有陈宫,武有高顺张辽,为何总是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吕布武力,历史上吕布有勇无谋吗,张辽和高顺谁厉害

    当时的情况是吕布武艺高强,手下还有张辽和高顺这些猛将,并且有陈宫给他出谋划策。但是吕布根本不重用张辽和高顺,对于陈宫的计谋也很少听从。不过吕布失败的原因并不仅限于这些,即使吕布重用了张辽和高顺,听从了陈宫的计谋,他的失败也是注定的。吕布虽然勇猛无敌,不过作为统帅需要的不仅仅是勇猛。刘备、曹操都不是百

  • 诸葛亮空城计子虚乌有,但此人摆出空城计,却成功骗了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空城计为什么会获得成功,诸葛亮空城计为何可以成功,诸葛亮和空城计的关系

    随即,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得喧哗与外出,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

  • 三国时期,关于马谡的才能和“纸上谈兵”,的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中的马谡被谁给击败了,三国中的马谡是谁杀的,三国的名将马谡

    但是,诸葛亮没有太把刘备的话放在心上,他让马谡做自己的参军,常常和他讨论军事要务,而且经常从白天谈到深夜。马谡可以说是诸葛亮的知音,与诸葛亮的感情也是非同一般。《襄阳记》上说:在建兴三年,诸葛亮在南证途中,马谡为他送行数十里,并且全面分析了南中的形势和南夷人的心理,最后提出了“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