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国的国号有何由来?甲骨文卜辞显示:商朝还有一个齐国

齐国的国号有何由来?甲骨文卜辞显示:商朝还有一个齐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11 更新时间:2024/2/10 11:46:06

鲜为人知的是,随着甲骨文的出土,通过甲骨文上的斑驳文字,人们发现原来商代时期还有一个齐国,由此也揭开了姜子牙齐国的国号由来,原来并非周代首创,而是“套用”了商代齐国之称呼。

01:甲骨文中的齐国

甲骨文中多条卜辞提到齐国,商王经常巡游齐地,卜辞中多有“王……在齐”的记录,显示出齐国与商王室的密切关系。

商朝晚期,纣王征讨山东临沂一带的人方(又称夷方,甲骨文中人通夷),曾多次前往齐国,征召齐国的兵力一起征讨人方。根据甲骨文卜辞记载,纣王两次征讨人方,分别为:“癸巳卜,贞王旬亡祸。在二月,在齐师。惟王来征人方”,纣王十年占卜询问出征吉凶,二月与齐师汇合征讨人方;“巳王卜,贞旬亡祸。王……夕在齐师。惟王十(五)……”,纣王十五年卜问出征吉凶,后与齐国会师。当然,还有学者将之解读为商王不是联合齐国攻打人方,而是返程途中路过齐国。

无论甲骨文怎么解读,都非常明确地表明:至少在商代晚期,当时已经存在了一个齐国,而且与商朝关系极为密切,属于周朝打击的对象。那么,商代齐国与周代齐国有无联系?

02:商代齐国的区位

商代齐国与周代齐国有没有联系,还要看地理位置上是否在同一空间,如果在差不多同一空间,才能确认两者有一定的联系,说明周代齐国使用了商代齐国的国号;如果两者相距甚远的话,两者的关系自然就应该重新审视。

古籍中的齐地记载又含糊不清,有说在河南省内黄集、陈留镇一带有大小齐城,齐地在河南省,比如《陈留风俗传》中说:“外黄会有大齐亭........县有科禀亭,是则科禀亭也。汳水又东,迳小齐城南”;还有说“齐曰营丘”;还有说在济水流域、渤海南岸一带,让人很难辨别齐地所在。

甲骨文中提到了“人方”,大约位于如今山东临沂一带,与安阳殷墟、齐地营丘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内黄集、陈留镇在人方的西南方,营丘在人方的北方,纣王攻打人方时,无论征讨前还是征讨后去齐地都不太顺路。因此,靠甲骨文中的“人方国”,很难准确定位齐地所在。

不过,甲骨文中的齐字留下了线索,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周代齐国与商代齐国两者在空间上的一致性。

03:甲骨文中的齐字

齐字本义是什么,古人有很多猜测,其中以司马迁影响力最大。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解释是“齐所以为齐,以天齐(渊)也”,天齐渊(深潭)就在临淄东南十五里,古人将天齐渊视为天神之地,天下的中心。于是,清代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说:“齐国以天齐渊得名。天齐者,如天之脐也。”

但甲骨文齐字显示,齐字像谷穗上端之形,略有高下错落(见下图),后来越来越规整,变成了“品”字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齐,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之所以略有高下错落,却还被认为“齐”,清代段玉裁注解释说:“从二者,像地有高下也。禾麦随地之高下为高下,似不齐而实齐,参差其上者,盖明其不齐而齐也。引申为凡齐等之义,古假为脐字。”

总之,从甲骨文中的齐字来看,小麦的大规模种植,成为“齐地”先民的典型特征,古人以小麦吐穗的形状命名齐地。由此可见,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有一段沉甸甸的历史,如果追根溯源,很多地名甚至可以追溯到更遥远的上古时代。

那么,营丘与小麦有何关系呢?近代学者王献唐考证指出:“莱人之名称来源于莱人首先培育了小麦。莱人首先发明麦种者,亦即原始之农业民族。因其种来,而呼地为来。种来之人。更称其族亦日来,而来地来族之名因以成立。”商周诸侯中,山东胶东半岛有一个诸侯国——莱国,其名称“莱”字本义就是小麦,而莱国与营丘接近,因此不出意外的话,当时营丘也流行种植小麦。因此,从齐字本义上看,齐地应该包括营丘,商代齐国与周代齐国大致处于同一空间。

04:国号的古老传统

郭沫若指出:“齐当齐国之前身,盖殷时旧国,周人更之,别立新国而仍其旧称也。”说到底,姜姓齐国并非最早的齐国,只是因为占据商代齐国的齐地,所以才以齐为国号。当然,商代齐国的历史,随着商王朝的灭亡几乎彻底消失在历史中了,没有留下什么水花,由此也可以看到商周更迭的残酷性。

周代齐国沿用商代“齐”之国号,可谓是中国的古老传统,周朝之周、曾国之曾、田氏代齐等,都是占据了前一个国家的地盘,于是继续沿用了之前的国号。

与齐国一样,“周”之国号也由来已久。甲骨文武丁时期(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在位)的卜辞显示,商朝曾召集部队攻打周国,而古公亶父改国号为周是发生在武乙期间(公元前1147年—公元前1113年在位),显然此周非彼周,但古公亶父占据周原之后继续以“周”为国号。除此之外,还有历史上的曾国,甲骨文中早已存在曾国,而周朝的曾国是姬姓,两个曾国不可能是一回事,最大的可能是周朝灭掉了商朝曾国,然后将曾地封给姬姓族人,于是就又出现了一个曾国。最后,春秋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不改国号,原因就在于田氏齐国还是占据了齐地。

通过“齐”之称呼的由来可见,先秦时代的“国号”与元明清时的精挑细选的“王朝名称”不大相同,当时国号并非神圣高高在上,并非改朝换代就必须更换名称以求万象更新,其实只要还占据着那块地,那么就还会使用该地名为国号。

参考资料:《甲骨文编》、《史记》等

更多文章

  • 陕西出土一面铜镜,还原西周太阳能技术,学者:颠覆了传统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陕西考古发现的铜镜,陕西宝鸡西周铜镜,中国早期铜镜基本特征

    1995年,陕西扶风黄堆60号西周古墓遭到盗掘,为此国家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尽管遭到盗墓,但在这座古墓中,考古专家还是出土了不少重大文物,比如在墓主手臂下方发现的龙纹玉璧、玉鉞、一面凹面的铜镜等。玉璧、玉鉞广为人知,但凹面的铜镜到底有何用处,考古专家一时不解:说是镜子吧,但整体类似一个茶杯盖儿的形状,

  • 秦始皇死因被揭开?郭沫若指出:不是正常死亡,被人拿铁钉钉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死因大揭秘,秦始皇死因真的假的,秦始皇死因至今成谜

    虽然秦皇功大于过,但是他的过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在他统治期间忙于战事以及修建大型工程。所以,在当时的大部分人看来,这就是一个暴君形象。在秦皇死后,可以说是普天同庆。可是,对于秦始皇究竟是怎么死的,一直以来都是众议纷纷,给不出一个准确答案,有的人认同秦始皇就是简简单单的病死,也有人认为这和赵高有关。今

  • 如果刘备获胜,他会成为另一个曹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曹操谁厉害,刘备和曹操谁更厉害一些,刘备跟曹操论个人能力谁更强

    刘备改为曹操,虽然这是影视剧给观众带来的直观感受。但它不禁让人想象。如果刘备一开始就赢得曹操,刘备会不会成为另一个曹操?白居易有一首诗,上面写着:周公对谣言的恐惧,以及王皓的谦逊。至于身体的死亡,谁知道真相?历史是如此令人尴尬和如此有趣。当靖康改变时,作为金帅皇帝的秦蜀不是忠诚的牧师;清朝以前的吴三

  • 三国大小乔美若天仙,孙策死后二十岁,大乔是怎么度过余生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策死后大乔小乔结局,孙策与大乔小乔秘史,三国中的小乔和大乔

    大乔乃是绝世美女,没有男人看了会不心动。孙策死后一代美女若就此凋零启不是太可惜,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大乔的结局,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孙策死后大乔怎么样了。大乔乃绝世美女,可惜一代绝世佳人随着孙策的死而变得红颜薄命。孙策死后,他的弟弟继位。由于害怕孙策的儿子夺位吗?大乔孤儿寡母似乎不太被待见,史文中并没有

  • 三国时期,每年都在战争,人口稀缺,那打仗的时候哪来的80万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时期真正的兵力,三国时期的各种战争,三国时期靠什么支撑如此多的战争

    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却能不愁吃喝。这时何等的不公平。而更不公平的是,穷人就必须要当兵,而富人则不需要。所以说古代的封建奴隶社会是多没黑暗而不公的了。其实和平年代对于老百姓们来说还能说的过去,而国家总是合久必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群雄割据,抢夺资源的一幕出现。这个时候老百姓们将迎来他们最悲惨的时刻。先

  • 诸葛亮最致命的弱点,却是刘备最强的地方,可用四个字概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为何死心塌地的被刘备统治,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诸葛亮对刘备有什么智谋上的帮助

    所谓捏合能力,就是对蜀国各个派别的整合,让全国人民一条心,全心全意对抗魏国复兴汉室,套用现在的话说,叫做“建立复兴汉室统一战线”。对政治家而言,相比其他才能,捏合能力才是关键,刘邦不就是靠这一点赢得天下?不过,捏合能力的关键,未必需要有识人之明,但往往却能人尽其才,让人尽量满意自身职位,尽量让每个人

  • 如果刘备采用庞统的上计闪击成都下计退守白帝 他能一统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庞统给刘备上中下三策,刘备何时得到庞统,当时刘备对庞统的态度

    因为当时庞统在潞城攻坚战的时候,庞统为他出了上中下三个计策。然而当初刘备要是采用最的那一计的话,庞统就不会死,在蝴蝶效应下,关羽不会死,荆州不会丢,汉中不会攻不下。三国争霸的局面也会大为不同!可是为什么当初刘备没有采用庞统的计谋呢?这是因为当初刘备在进入蜀地的时候,采用的是不紧不慢的中计。所谓不紧不

  • 三国河北六大名将,他排在第一位,赵云屈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河北名将排行榜,三国河北名将谁最厉害,赵云打不过的六大名将

    河北自古出名将,在三国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河北也诞生了很多名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三国时期河北六大名将。六、张郃张郃起初是袁绍的手下,官渡之战后,张郃归降了曹操,从此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历经多年拼杀也是战功赫赫,到了曹魏后期,张郃成为为数不多幸存的老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都十分忌惮张郃,只是

  • 吕布骁勇善战,麾下文有陈宫,武有高顺张辽,为何总是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吕布武力,历史上吕布有勇无谋吗,张辽和高顺谁厉害

    当时的情况是吕布武艺高强,手下还有张辽和高顺这些猛将,并且有陈宫给他出谋划策。但是吕布根本不重用张辽和高顺,对于陈宫的计谋也很少听从。不过吕布失败的原因并不仅限于这些,即使吕布重用了张辽和高顺,听从了陈宫的计谋,他的失败也是注定的。吕布虽然勇猛无敌,不过作为统帅需要的不仅仅是勇猛。刘备、曹操都不是百

  • 诸葛亮空城计子虚乌有,但此人摆出空城计,却成功骗了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空城计为什么会获得成功,诸葛亮空城计为何可以成功,诸葛亮和空城计的关系

    随即,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得喧哗与外出,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