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说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每一个批评他的人都指责他暴虐,却没人敢说他昏庸。他是毛主席口中的祖龙,是开创大一统的千古一帝。
唐朝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奋六世之余烈”,秦一统天下耗尽了几代人的心血。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早在嬴政出生之前,就已经有人作出了预言,指出秦国能一统天下。
[var1]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秦献公》十一年,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类似的记载反复出现在《史记》中,包括了周本纪、史记·封禅书、秦本纪、老子韩非列传等,先后有4次。
这反复出现的预言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否真的符合秦一统天下的大势呢?这三句话实际上概括了当时的天下大势,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其中的故事。
预言一:周故与秦合而别
这句话在《史记》中其实有几次变化,但意思都是一样的,讲的是秦国和周朝的渊源。周朝建国,分封诸侯,不仅仅分封了皇子和功臣,也分封了商朝后裔。
秦国的始祖正是商朝名将飞廉之子恶来的后人,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诸侯国都觉得秦国乃蛮夷,都看不起秦国。值得一提的是,秦国皇室祖先飞廉,在神话中是一个人面鸟神的天神。
[var1]
他被称为风师、风神、风伯等等,同时在历史上,飞廉还是一个善于骑马的信使,这样的渊源构成了秦国最重要的两个元素——风与骑。
秦人信仰大风,出征之时呼喊的口号是:“风”,声威浩荡。另一边,当时秦军的军制属六国最完备的军制,步兵、车兵、骑兵的配置十分分明。
当时,秦军的作战能力十分强大,秦一统六国,与他们狂放的人格是分不开的。回到秦国建立的时候,当时的秦国实际上有点像是周王派去抵御外敌的炮灰。
秦人在边陲之地其实过得十分凄惨,仅仅作为一个附庸存在,和别的国家比起来一点地位都没有,不仅如此,还要面对西戎族的侵扰,当时的秦甚至连诸侯国都不是。
[var1]
一直过了一百年,秦国终于站稳了脚跟,实力与日俱增,这个时候别的国家还没有意识到秦国的进步,以至于给了秦人崛起的机会,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预言二:别五百岁复合
大约到了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宠爱褒姒废太子,还搞出了一个烽火戏诸侯,天子的威望一下子降到了谷底,东周的国祚被犬戎和申侯覆灭。
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要知道,犬戎这个称呼是当时中原人对游牧民族的蔑称。对犬戎,诸侯们压根就看不起,就是这么一个大家都不放在心上的家伙,杀掉了周幽王。
此时,诸侯们心思动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启了东周的序幕。天下开始乱了起来,秦人开始了高速扩张的过程,秦穆公在位期间,秦人在西戎建立起来霸主地位。
[var1]
有了底气,秦人便盯上了晋国,然而这一次秦人未能如愿。并且由于久攻不下,秦人消耗了太多国力,后来晋国反攻秦国,一度让秦国陷入困境。
即便在三家分晋之后,秦国由于国君更易频繁,内政不稳定,也难以从困境走出。此时,距离东周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也就是在后来短短一百年间,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孝公即位之后,开始变法图强,卫鞅顺势入秦,开辟了秦国的霸王之道。整个秦国进行了一场彻彻底底的变法,鼓励生育、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
这场变法究竟怎么个彻底法呢?后来秦孝公死去,商鞅出逃,由于变法太成功,哪怕知道面前的人是商鞅,都不肯帮助商鞅出逃,害怕被连坐,最后商鞅被车裂而死。
[var1]
但秦国大势已成,变法图强已经卓有成效,从秦惠文王到秦昭王,秦国先后败韩、魏,联军败齐,再伐楚,经长平之战败赵,此时的秦国已经没有对手可以抗衡。
公元前256年,西周公原本想联合六国伐秦,哪知道被猪队友给坑了,一个人面对秦国的虎狼之师,无奈之下献出了西周三十六邑,此时秦名义上归顺了西周。但谁都知道,周朝名存实亡。
至此,过去五百余年,也正是“(周秦)别五百岁复合”。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秦一统天下似乎已经成了定局,但总有变数存在。
合十七岁而霸王出
秦庄襄王驾崩之后,十三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此时的嬴政没有把持朝政的能力,六国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一位能够实现“逆风翻盘”。
[var1]
的确,秦相吕不韦或许是一个有能力有手段的人,但他名不正言不顺,加上后宫还有一个嫪毐作乱,秦国内乱指日可见,但他们低估了秦国的天命之子。
十三岁的嬴政在八年后,用雷厉风行的手段拿回了国君的权力。他借嫪毐之手,掀起叛乱,除去了祸乱后宫的毒瘤,顺便借此机会罢免了吕不韦的职务。
吕不韦在此过程中变现出来的顺从让人想不通,甚至再被罢免之后,主动服毒自杀,为年轻的秦王让路。不管怎样,嬴政大权在握,即将君临天下。
此时,距离周朝献土过去十七年,秦国的霸主出现在了六国的视野中,正应和了那一句预言:“合十七岁而霸王出”。
[var1]
六国看着毫无动静的秦国,不知为何觉得一阵恶寒。果不其然,八年后,秦攻韩,韩灭。秦国露出了他的爪牙,这一次,势必一统天下。
又一年,秦灭赵,再四年,秦灭魏,后三年,秦灭楚、燕,最后,秦国攻下齐国,前后耗时十年,完成了天下一统。
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写到这个预言的时候,曾提及周太史儋或许是老子,或许是韩非子,没有人知道这个人是谁。结合秦国的发展史,令人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真是难以揣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