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女人多,他的儿子可没有祖父康熙的儿子多,也没有那么出色,也就避免了类似康熙末年九子夺嫡的情况。
(剧中乾隆)
乾隆之所以选择永琰,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宠爱永琰的母亲魏佳氏,也就是《延禧攻略》里的女主角魏璎珞。电视剧经过艺术加工,当不得真,但抛开那些无脑剧情,真实的魏佳氏的确很得乾隆的欢心。
魏佳氏本姓魏,是正黄旗满洲包衣,说白了是皇家的奴才,后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才从魏氏变成了魏佳氏,家族身份得到提高。
不过,虽说是奴才出身,皇家的奴才也不一般,魏佳氏的祖父是内务府总管,门第还算可以,她的祖母和母亲则在雍正元年担任过宣册宝文女官,和皇家的关系比较紧密。
乾隆喜爱魏佳氏,一方面是因为她容貌美丽,且机敏聪明;另一方面是因为孝贤皇后。
(剧中孝贤和魏璎珞)
一部《延禧攻略》,让观众们都知道乾隆的白月光是孝贤皇后,事实上也差不多,乾隆虽然有三宫六院,但他依然宣称真爱是孝贤。电视剧中魏璎珞是借助于孝贤才爬上高位,历史上竟然也如此。要不怎么说历史永远比小说精彩呢。
乾隆有个写诗的爱好,一天多则4、5首,少则1、2首,质量且不管,产量是很惊人的。他在《孝贤皇后陵酹酒》一诗中做了自注,说“令懿皇贵妃为皇后斫教养者今并附地宫”。
啥意思呢?意思是魏佳氏是孝贤皇后教养出来的,可以让她附葬自己的地宫。
魏佳氏有没有当过宫女不太确定,史料记载她是在乾隆十年的正月受封为嫔,“嫔”在清朝后宫体系中已经不算低了,可为一宫主位。而且乾隆还给了她一个特别好的封号“令”,“令”字出于《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代表着美好如意。
(剧中魏璎珞)
乾隆最小的四位儿子是皇十四子永璐(早夭)、皇十五子永琰(后来的嘉庆帝)、皇十六子(早夭未命名)、皇十七子永璘全是魏佳氏生的,可见乾隆有多喜欢她。
身为皇帝,喜欢一位妃嫔最好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当然是让她的儿子继承自己的地位。
何况,永琰也不算平庸,他饱读诗书,通晓经义,精研诸史、通鉴,竟然达到“上下三千年,治迹目了然”的程度。又是自己喜欢的女人生的,又这么爱学习,在乾隆心里,这就是合格的继承人。
其实,永琰最大的对手并不是同为庶子的永瑆,而是他的那些嫡出兄弟们。乾隆对嫡庶还是挺看重的,一直想立嫡子为储君,但是老天偏不让他如愿。
第一位嫡子永琏是白月光孝贤皇后所出,不但乾隆极为喜欢,雍正也很重视,亲自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才登基就秘密立为皇太子,乾隆三年夭折了;
第二位嫡子永琮同样是孝贤所生,乾隆想立他为太子,还没下旨他也夭折了;
第三位嫡子永璂,母亲是继皇后乌拉那拉氏,也就是《还珠格格》里老折磨小燕子和紫薇的恶毒皇后,乾隆对她深恶痛绝,半点都不喜欢,乾隆三十年废其后位,永璂也就失去了继承大宝的资格。
除了嫡子,乾隆最为看重的是皇五子永琪。没错,就是《还珠格格》中的那位永琪,可惜他26岁时去世了。
总之,永琰在乾隆诸皇子中还算出众,但他能继位却不是能力的原因,第一是因为乾隆爱乌及乌,第二是因为乾隆喜欢的儿子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