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成吉思汗帐下的第一位文人,却常被当武将使用,居然所向无敌

他是成吉思汗帐下的第一位文人,却常被当武将使用,居然所向无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40 更新时间:2024/1/16 23:04:28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骑兵团都没有文化,可为何当时的很多大文人都心甘情愿去辅佐他呢?比如儒家文化领军人物耶律楚材,会制造文字的乃蛮部丞相塔塔统阿等,都为成吉思汗征服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实,第一个去辅佐成吉思汗的文人,他的才学并未被发挥出来。他虽然是成吉思汗帐下的第一位文人,却常被当武将使用,更让人称奇的是,此人虽是文人,打仗也毫不含糊,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居然所向无敌,是当时非常著名的常胜将军。

我们要说的此人就是耶律阿海。

耶律阿海和耶律楚材一样,都是契丹人,也曾经是辽国贵族。辽国被金国所灭后,其祖先投降金国,开始为金国朝廷服务,而到了耶律阿海时期,他也同样成为金国的一名官员。

根据《元史》记载,耶律阿海从小天资聪慧,胆大而勇敢,精于骑射。同时,耶律阿海也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他精通多国语言,是金国专门负责外交事宜的官员。

从《元史》非常简单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当时文人并不多见的金朝,耶律阿海能精通多国语言,绝对是一个屈指可数的大文人。

耶律阿海和成吉思汗见面,非常富有传奇色彩。当时,克烈部脱斡邻勒汗和成吉思汗都是金国的官员,依附在金国的羽翼之下。

有一年,耶律阿海奉金国皇帝的命令,到草原上和王汗商量军务,碰巧遇到在克烈部做客的成吉思汗,两人一见倾心,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耶律阿海被成吉思汗的个人魅力折服,决定不回金国,誓死追随。金国得知耶律阿海投靠成吉思汗后,非常愤怒,将其家小扣留起来。

成吉思汗被耶律阿海的行为感动,将一个蒙古贵族之女嫁给他后,在攻打金国的时候,又用其强大的武力迫使金国朝廷将耶律阿海的家小交出,送到草原上。

耶律阿海跟随成吉思汗的时候,他的学识根本派不上用场,因为当时的成吉思汗被仇敌追杀的几乎无处藏身,尤其是和克烈部王汗反目后,被王汗追杀得只剩下2600个人马和19名将领了,而耶律阿海就是其中一个。

当时,成吉思汗为了激励士气,在班朱尼河边用浑浊的河水当酒,与19名将领发誓,他将不会亏待每一个和他同甘共苦的人。

大敌当前,成吉思汗需要大量能厮杀的武将,耶律阿海无奈,只好弃文从武,成了一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常胜将军。

正是因为耶律楚材善于打仗,也让成吉思汗和其他蒙古将领忘记了他是一个文人,而耶律阿海也将自己的学识隐藏起来。

不过,在成吉思汗攻打金国的时候,耶律阿海是总策划,不仅绘制了详细的行军图,还向成吉思汗举荐了大儒耶律楚材,最终让耶律楚材成为成吉思汗的大军师。

西征花剌子模时,耶律阿海也是其中一个将军,跟随成吉思汗的大军作战,并协助成吉思汗攻下花剌子模都城撒马尔罕城,而耶律阿海也成了该城市的第一任市长,直到73岁时去世,被封为忠武公。

从其封号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从历史上给他一个定论,即他就是一个武官,并不是文官。但无论是武官也好,文官也罢,耶律阿海作为成吉思汗的佐命功臣,为元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更多文章

  • 所谓“黄袍加身”,不过是赵匡胤给自己设置的台阶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三下南唐”的野史故事虽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其真实性是有待考究的。在正史中,并无提及太祖南巡南唐的文字,所以,这极有可能是后人杜撰出来的野史。抛开故事内容中的法术、妖书等充斥着玄幻色彩的元素,故事本身仅剩一段太祖平定南唐的主线。在真实的历史中,太祖起初并没有用暴力手段征服南唐。在平定了后

  • 大明王朝时共有多少藩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明有几个藩国,大明王朝全盛时的疆域图,大明王朝国家版图

    明朝奠基人洪武万岁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建立大明王朝,宗藩朝贡体系随之建立。随着大明王朝的国力蒸蒸日上辐射能力日益增强,藩属国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同时为了保证大明王朝的稳定和安全,朱元璋在大封功臣的基础上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分镇全国的战略要地。所以明朝的藩国主要由内外这两部分组成。朱元璋分封诸子为藩王分镇天

  • 最有个性的明朝皇帝们——不爱上朝爱炼丹,干木匠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40年不上朝的明朝皇帝,明朝最有才干的皇帝,明朝最勤劳的皇帝是谁

    明朝皇帝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炉火纯青的“帝王术”,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国家在君主集权最高峰的时代是怎样一步一步陷入衰败的,然而正犹如小说家奥威尔描绘的“极权主义”小说《1984》一样,在近乎已经陷入极权主义的明朝,当一个皇帝荒于政事的时候,这个帝国不仅不会像秦始皇梦想的一代传一代,直至千秋万世一样传承下

  • 建文帝削藩为什么不采取“推恩令”的方式?历史没有你想的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建文不削藩,建文帝不削藩会怎么样,建文为何不等根基稳固就削藩

    废藩还是削藩当时的建文朝廷上实际有两种种针对削藩的不同声音,以黄子澄、齐泰为首的帝师们坚持废藩:比即位,命子澄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谓曰:“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子澄顿首曰:“不敢忘。”退而与泰谋,泰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

  • 明宣宗朱瞻基作为有作为的帝王给大明留下了哪些潜在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宣宗朱瞻基是个好皇帝吗,明宣宗朱瞻基事迹,明宣宗朱瞻基动态相片

    朱瞻基命其实挺好的,从明成祖朱棣政变上台在父亲朱高炽被册封太子的同时他也被封为皇太孙。也有一种说法,朱高炽能当太子还是沾了朱瞻基的光。这就有点和康熙选择雍正继位的传说一样了,也是康熙通过观圣孙才决定传位雍正的(这就是传说,不要较真儿)。明宣宗朱瞻基盛年继位,在位十年后38岁壮年去世。从父亲明仁宗朱高

  • 南宋北伐时,为何中原居民会帮助金人攻打南宋?只因干了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人为什么进攻南宋,南宋与金人战争,南宋主要与谁对峙

    其实实际情况还真不是这样,主要是宋朝根本就没把沦陷区的百姓当子民对待,沦陷区的百姓又凭什么对宋朝有好感呢?当然,中原汉人对南宋的感情是随地域和时间的推移,慢慢改变的。不能把整个北方百姓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幽云十六州被割让的时间很早,幽云地区的人对宋朝的感情最淡。用南宋抗金将领马扩的话说:燕

  • 大胖子朱高炽为何当了一年皇帝就驾崩?朱高炽:体重超标压断龙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高炽怎么驾崩的,朱高炽为什么突然驾崩,朱高炽为什么登基一年就死了

    其实原因是非常简单的,朱高炽永乐二十二年(1424)继位时已经多少岁了呢?46岁,很惊讶吧,而46岁恐怕已经不能再称之为壮年吧。毕竟说“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40岁以后男人的精力就会慢慢的下降。而朱高炽继位时已经46岁,精力早已大打折扣,不能和二十几岁的精神小伙相提并论了。46岁似乎并不

  • 清朝的领土是继承明朝的吗?为何还有人说是清朝版图是自己开创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为什么能控制这么大的领土,清朝政权是如何从明朝取得的,清朝的版图是怎么扩张的

    明朝版图范围和法统继承关系其实明朝在中前期的明成祖朱棣时期的国防政策是积极扩张的,所以大明的版图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鼎盛。领土主要在东北和西南方向上取得了突破,所以此时的明朝版图也突破了千万平方公里。当然与清朝不同的是,明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是羁縻政策,与清朝的直辖模式相比控制力上有欠缺。明朝到朱瞻基时

  • 强大的瓦刺曾经俘虏明英宗,为何之后却迅速衰落了?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英宗被俘瓦剌对他做了什么,瓦剌为什么能打过明英宗,明英宗在瓦剌过得怎么样

    那么当时如此强大的瓦刺人为何在土木堡之变以后却迅速衰落,再也没有翻起什么风浪呢?下满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先简单讲一下瓦剌人的历史。瓦剌又被称作“斡亦剌”、“卫拉特”或者“漠西蒙古”。具体地说:蒙元时期,称作“斡亦剌”;明朝时期,称作“瓦剌”;清朝时期,称作“卫拉特”或“漠西蒙古”。所以,如果你在书上看

  • 只要成吉思汗这两支神秘力量出现,金兵为何都毫无还手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金兵是什么,成吉思汗杀金兵,成吉思汗的6种力量

    成吉思汗攻打金国,进入中原的时候,所带的蒙古骑兵为10万人,可金国在阻击成吉思汗南下的时候,其机动兵力为45万。可以说,成吉思汗攻打金国,是以卵击石。当然,成吉思汗攻打金国,让金国的精锐部队节节败退,除了金国的指挥官少谋寡断,蒙古骑兵英勇无敌外,还与成吉思汗的指挥有很大关系。在指挥过程中,靠两支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