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被称得位不正,为啥朱棣的口碑远逊李世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同样被称得位不正,为啥朱棣的口碑远逊李世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4/2/1 3:20:22

第一,从夺权的法理来看,李世民属于“功臣夺储”,朱棣属于纯粹的“藩王篡位”,性质天差地别。

李世民是大唐建国的头号功臣(没有之一)。毫不夸张地说,所有最难啃的骨头,李渊都会让这个儿子出面解决;每每唐军局势不利,都得靠李世民力挽狂澜。

刘武周、宋金刚袭击太原时,李元吉弃城逃跑、李渊考虑退守关中,李世民主动请缨、绝地反击,不仅拿回了李氏的“龙兴之地”,还一股脑灭掉了刘武周势力。王世充坚守洛阳、窦建德率众十万前来支援,唐军面临腹背受敌危机时,李世民果断分兵,带着精锐骑兵奔赴虎牢关、击破十倍于己的河北大军,创造了一战灭两强的壮举…

李世民对唐朝的战功之大,让李渊“封无可封”、只好发明了“天策上将”。但随后他也面临了“功高震太子”的困局,当时的形势不单是太子与秦王的储君之争,而上升为东宫与军功集团的权力对抗,是你死我活的派系争夺。

因此,关于玄武门之变,后世虽同情建成、元吉的结局,但也理解李世民“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遭遇和处境。

至于朱棣,则是典型的帝二代—没有分担父辈创业的艰辛,只是幸福地坐享其成。

朱棣出生时,朱元璋正忙着应对进攻太平的陈友谅;

朱棣八岁时,父亲已经称帝;两年后,他被封为燕王,享受着锦衣玉食、最好的教育;

十六岁时,朱棣与徐达之女成婚,其后被安排去凤阳体验生活,到了二十岁就前往北平、镇守一方。

纵观朱棣的履历,完美诠释了啥叫命好:一生下来就位居王侯,享受着几乎所有人究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满足了多少人“霸道总裁”的梦想?

对王朝的建立毫无寸功、坐享先辈艰辛奋斗带来的红利,朱棣理应维护父辈打下江山、帮助父亲选定的接班人。但事实呢?面对父亲耗尽心血培养、性格宽厚仁慈的建文帝,他选择了以武力取而代之,不惜祸害数以万计的生命、破坏百废待兴的家业,于私属于以长凌幼,于公纯属以下犯上,何来一丝公道、合理可言?

第二,看对待政敌的方式,李世民隐忍克制、顾全大局,朱棣嗜血残暴、杀戮无辜。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于太子一系采取的是只诛首恶、余者不问的态度,无论是前期主张对自己先下手为强的魏征,还是在玄武门杀害不少秦王府将士的冯立、谢叔方、薛万彻,都被视为“忠于所事”的义士,不仅没被祸及,反而获得重用、建功立业。

反观朱棣则不然。靖难之役中,双方臣子都没有超过本职之外的恶劣言行,说到底都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这些尽职尽责之人理应受到尊重,相信朱棣也不希望自己的部下是趋利避害、鼠首两端之徒。

但在获取胜利后,朱棣却以极度血腥、骇人听闻的手段对付建文帝的旧臣:

方孝孺被诛十族;

主张削藩的齐泰、黄子澄被凌迟处死、诛灭三族;

兵部尚书铁铉被碎尸万段,80岁的父母被罚做苦役、妻女沦为官妓、幼子被虐杀;

大理寺丞刘端被割掉耳朵鼻子,随后乱棍打死。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朱棣还发明了“瓜蔓抄”—大量建文帝时期大臣都被找借口株连,甚至连旁边的邻居也难逃一死。这种血腥屠杀,前后持续了十年之久。一个帝王,如此对待自己的臣民,叫人如何熟视无睹、一味歌功颂德?

第三,看执政结果,李世民拨乱反正、为万世榜样,朱棣虽有所作为,但也遗患无穷。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朱棣的永乐盛世,都是古代著名的治世,国家武力强盛、经济繁荣、声威远播,他们俩人都是史上优秀的皇帝。

但如果跳出在位时的政绩、进一步比较对后世的长期影响,我们会发现李世民更值得尊敬。

说到李世民的最大功绩,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武功赫赫、让四夷宾服的“天可汗”,但他本是军人出身,这一点倒也水到渠成。最难能可贵的,在于他的文治。

贞观年间,大唐帝国整合南北朝以来各方之所长,建立(完善)了一整套集时代之大成的制度,除了奠定政治、经济、军事框架的府兵制、科举制、租庸调制,还有大臣集议时谏官、史官在一旁监督的朝议制,鼓励中书舍人发表不同意见的“五花判事制”,以及慎重审核死刑的“三复议、五复议”制。

这些政策,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进步,它们有效结束了南北朝以来的混乱,真正把分裂了数百年的天下整合为一个蓬勃向上的大一统帝国,对后世而言是可贵的政治遗产。后来李隆基之所以创造开元盛世,史书称离不开“恢复太宗旧制”。

在治国方面,朱棣同样优秀。他整顿吏治、重视人才、尊崇儒学、发展生产,有效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的安定;他对外积极进取,北征蒙古、南下安南,派遣舰队远涉重洋,有力维护了国家的稳定、重振中原帝国的声威。从政绩而言,他不愧为一代明君。

但朱棣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少祸患。

他恢复了一度被朱元璋废除的锦衣卫、诏狱,并且确立为祖制,后世沦为当权者铲除异己、打压文官的工具;

他违背了不准宦官参政的祖制,视这些人为心腹,安排他们肩负出使、征税、监军甚至镇守一方的任务,开了宦官参政的先河,他的后代明宣宗、明英宗把这一习俗发扬光大,不但造就了祸国殃民的土木堡之变,还让宦官乱政成了明朝挥之不去的顽疾。

以上,都代表了历史的反动。

综上我们很容易明白,为何同为一代雄主、同样谥号为“文”、同样得位不正,朱棣的名声口碑会远逊于李世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必然的结果。

更多文章

  • 神秘的夏朝是否存在?为何考古找不到证据,无任何资料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朝考古揭秘,夏朝现在还有考古证据吗,夏朝的历史有无考古证据

    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先商或者早商,即使确定是先商王朝,二里头政权姓不姓夏也需要证据佐证。商朝的跨度有点大,器物风格的差异并没有大到可以断定不是商朝文物的程度。其次,周人隔了一千年,中间殷商甲骨文却不提这么一个先商广域王权国家的存在,而且夏人后裔是周人自诩的,改祖宗的事充斥历史,也可能夏族确实存在却并不一

  • 以重现贞观、开元盛世为己任,唐宪宗如何在动乱后实现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一、竦慕列圣,兴兵伐乱载初元年(690),武则天改唐为周,血洗李氏皇室。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一年后长安失守,李氏皇室成员再度饱尝丧国丧家之痛。经历了战火洗礼与颠沛流离后,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都厌恶做大做强的藩镇和倾轧攻讦的衮衮诸公,在拥有一定实力后便开始了拨乱反正。

  • 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十人最后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真实细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都杀了哪些人

    另一份则是“特战队十二人组”: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这两份名单中除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三人重合外,其余人员并不一致。那么,到底是哪一份名单更准确呢?史书怎么会搞出两份名单呢?我个人认为,这两份名单中的十九人都是玄武门

  • 你以为我在“洗白”安禄山?你错了,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禄山之死完整视频,安禄山真人照片,安禄山最后成功了吗

    在诸多影视剧当中,我们也能了解到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感情纠葛,也为他们的结局感到惋惜。而终结他们爱情的那个人也不得不提,他就是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安史之乱”给予了李唐一个沉重的打击,甚至算是李唐灭亡的导火索。因为叛乱这件事,安禄山在后世的风评一直不好,但人们看到的只是片面,真实的安禄山其实是

  • 唐代公主墓现世,挖掘时发现盗墓贼极端行为,专家当场破口大骂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公主墓被盗专家看后说禽兽不如,唐朝公主被盗墓,唐代盗墓真实故事

    最早进行盗墓的历史很早,后来曹操还特意召集一群盗墓者去挖那些古代皇帝的陵墓,引发的乱象非常可怕,一些墓里面的财富全部清空,什么都没有剩下,直到被现代考古专家发现的时候,里面是空空如也。曾经陕西一个唐代公主墓现世,挖掘过程中发现盗墓贼无耻行径,专家气得当场骂了出来。据悉这位公主是有名的“长乐公主”墓,

  •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为何不回东北而西逃陕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太后与八国联军,北京被攻陷后慈禧带着谁跑了,1900年慈禧带谁西逃

    所以这事说道根子上,就是满人对汉人的极度不信任,这就造成了满清这路不好走的现状。开头还仅限于在朝堂外边双方对峙,而到了八国联军这事,对峙的情况已经发展到了朝堂上。再有这八国联军进北京这事,把这矛盾就摆在了场面上喽,这就把个慈禧架在了火上烤。所以啊在回答这问题的时候,咱的瞅瞅满清当时的现状是咋样的?再

  • 19年后,54岁的温碧霞再演“妲己”,看到剧照后:我裂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温碧霞惊艳片段妲己,温碧霞演妲己多少岁,温碧霞演的妲己视频

    古人总喜欢将国家大事的兴亡,与倾世佳人挂钩,故:英雄难过美人关!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褒姒一笑;妹喜的故事,知晓者无几,不谈也罢;不过,苏妲己,应该是家喻户晓的“妖后”了吧?据传说:“狐狸精”这个“雅号”就是从苏妲己这里传下来的。一部《封神榜》,铸就了多少荧幕上的“妲己女神”呢?1990年版本的傅艺伟

  • 《大秦帝国》少梁之战是秦国变法图强成为一流强国的分水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秦帝国秦国变法魏国称霸,变法后秦国有多强,从大秦帝国看秦国变法为何能成功

    [var1]少梁之战,虽然是两败俱伤,但是魏国并没有伤着根本,而秦国却是元气大伤,秦献公死了,赢渠梁即位,新旧交替时节,正是最不安定的时候,人心慌乱的时候,稍有不慎都可能给秦国带来一场灭顶之灾。秦国除了朝堂不安定之外,军事、经济也都基本是个空架子。01秦献公的父亲秦灵公逝世时,他只有五岁,他的叔父赢

  • 曹相国曹参,他为何是历史上最轻松的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史记怎么评价曹参,西汉丞相曹参现状,曹参为什么当丞相

    曹参在西汉建国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功居第二,可见其能力还是很厉害的。不过萧何占据了相国的位置。客观说,萧何做的还是不错。而曹参出任齐国丞相,辅佐齐王刘肥。曹参治理国家的要领就是采用黄老的学说,所以他当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安定,人们大大地称赞他是贤明的丞相。萧何临终前,向朝廷推荐了曹参。在他死后,曹参也的

  • 大泽乡起义成功后,陈胜为何要杀吴广?谁又杀掉了吴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胜杀吴广的真实原因,吴广陈胜祖籍,陈胜和吴广为什么要反秦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功绩的一位皇帝,他灭掉六国,统一了全国。秦始皇还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我国不同地区人们的来往清除了障碍,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秦始皇还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扩大了我国的版图,这让秦始皇成为了后人难以超越的千古一帝。同时,秦始皇也是让我国人民痛骂千年的暴君。秦始皇修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