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忠封侯关羽羞恼,诸葛亮感同身受:这是刘备集团盛衰的转折点

黄忠封侯关羽羞恼,诸葛亮感同身受:这是刘备集团盛衰的转折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64 更新时间:2023/12/16 17:00:45

经过一段时间的鏖战之后,诸多先前非常有希望统一全国的人纷纷落幕,而三个出身没在第一梯度的人,反而成了赢家,形成了最后分裂的格局。

尤其是刘备,之前不过是一个做小买卖的人,最终却建立起了蜀汉。蜀汉的巅峰时期,就连北方的魏国都不敢直面它的锋芒,只可惜,成也关张,败也关张,因为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最终让蜀汉衰弱下来。

蜀汉建立,将领受封

经过赤壁一战之后,刘备集团终于是有了自己的地盘,占据了一多半的荆州地区,可以说赤壁之战的战果大部分都被刘备集团吞并,由此引来了东吴集团的不满。

周瑜实行假途灭虢之计失败之后去世,至此,荆州已经被蜀汉牢牢掌握在手中。而后刘备借着帮助刘璋守卫益州之际,带着军队吞并了益州地区,由此,刘备集团的实力达到巅峰。

刘备的建安24年,拿下汉中地区之后,成为了汉中王,于是就册封关羽张飞等五人为五虎上将,和曹魏的五子良将遥相辉映互为敌手,五虎上将以关羽为首,真实的历史中将其五人中的四人分为了前后左右四个将军。

与小说不同的是,赵云跟随刘备的时间很久,但却未受到丁点封赏,反而是降将黄忠,功劳不大,却屡屡升迁,更是到达了后将军的位置,由此引来了关羽的不满。

“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小说当中,关羽在攻打长沙之时,关羽曾经与62岁的黄忠对打,最开始的一站,双方不分胜负,由此,关羽见状准备使用拖刀计战胜敌人。

拖刀计是关羽的绝技,大概过程为先诈败佯装而逃,随后,趁敌人追击的时候,抡起一刀劈头盖脸地斩下,但是黄忠却是一个使用弓箭的好手,面对关羽毫无防备的背部,张开了弓箭,却又缓缓放下,并没有做背后偷袭的举动。

最后一次对战时,黄忠却因为马匹受累而倒在地上,可以说,双方只是打了一个平手,那为何关羽会看不起黄忠呢?

然而,其实这一番措辞有美化黄忠的嫌疑,其他时候黄忠的所作所为,可以发现他并不是一个坦荡之辈。在定军山之战中,他和敌人约好走马换将,敌军如约而行,黄忠却玩背后伤人之举,趁着敌军逃回阵营的时候,搭弓引箭射了后心。

由此,黄忠之所以选择没有伤害关羽,很有可能是分析利弊之后的决定,刘备大军压境,长沙必然是朝不保夕,而他后来接受改编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就侧面说明了他至少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

所以他之所以没有背射关羽,某种程度上就有了卖人情的味道。或许其中也有英雄惜英雄的味道,但是比起身家性命,人情味的成分必然多不到哪去。

费诗告诉关羽,五虎上将的顺序为关张赵马黄,关羽不由得在心中比较五人。

刘关张三人桃园三结义,创业阶段吃得苦最多出的力也最多,对于三弟张飞自然不会多说什么,马超虽然是降将却是名将世家,个人武力值也十分充沛,被封赏高官厚禄理所应当。

赵云虽然没有结义,但跟随刘备时间也很长,同时,长时间担任刘备的保镖角色,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由此,出于对兄弟的维护,被封为五虎将也该当如此,然而,黄忠何德何能,也配担当这种大任。

事实上,在刘备入蜀之前,黄忠一直都是作为魏国的低级将领存在,而关羽在此之前就已经是将军,还曾经被封为汉寿亭侯,与同期的黄忠相比,一个是将军,一个是小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刘备进入蜀地之后,关羽的上升空间不大,而黄忠提升的速度却如同坐火箭一般,直接从一个底层官兵做到了和关羽一个等级。

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带兵经验,黄忠比起关羽来,肯定要远远不及,看不起黄忠,也显得正常。

后来的夷陵之战中,黄忠虽说出力颇多,但是此时关羽已经亡于麦城,又何谈能够改变他的看法。由此也就导致了最终关羽一生都看不起黄忠。

将士不和的危害

在史书中,诸葛亮曾经对刘备加封黄忠表示了忧虑并对其进行劝阻,然而刘备没想那么多,最终导致了关羽公开表示不服黄忠。

因为刘备的考虑不全,直接导致了君臣将领之间矛盾的激化,此时费诗出手和了稀泥才把这个事情糊弄过去,若非如此,刘备集团就有分裂的危险。

而若是刘备集团一旦拆伙,关羽又常年感念曹操的恩情,势必会将荆州之地献给卫国,由此,蜀汉和东吴东西不能相顾,势必会被魏国分而食之,此事差一点成了蜀汉亡国的转折点。

君王建功立业之后,封赏手下将领本来就是常事,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辛苦多年,多给点东西理所应当,后来的将军们给次一级的封赏便可了之。

刘备却偏偏给了黄忠超高的封赏,使其后来者居上。而关羽,直到荆州败亡,还是汉寿亭侯的封号,并未有丝毫长进。

由此,刘备在分封属下的时候,不仅小气,还很任性,有功不赏。而在史书当中,在黄忠赐爵关内侯之前,赵云也是个没有任何爵位的人,但刘备就是紧紧攥着不肯放,所以关羽在看不起黄忠的同时,也隐隐有这个自己兄弟鸣不平的意思。

经过此次公开闹僵之后,很快就迎来了关羽的樊城之战,从战役发起到最后关羽败亡,刘备始终没有发一兵一卒,最终荆州丢失,蜀汉政权盛极而衰。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吴称侯,蜀称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君主投降后魏称王,三国皇帝为什么封魏为侯,蜀灭亡后吴居然投降了吗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比较精彩的时期,三国鼎立之后刘备,曹操和孙权各占一方,谁也不让谁。他们为了统一天下争斗一生的时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位国军相继离开人世,谁也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相反蛰伏多年的司马懿在曹操去世之后等到了机会,在曹丕的重用下他大放光彩,成为三国后期足智多谋的大咖。经过三代父子的努力

  • 《梦华录》里的“半遮面”原来在象山影视城!宋代三女子的创业故事就在这里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梦华录拍摄地象山,梦华录在哪里拍的,梦华录讲的什么故事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讲述了一个“女子救女子”的故事。汴京歌姬宋引章,轻信富家子弟周舍的甜言蜜语,不顾阻拦嫁给了他。不料,她婚后受到周舍的百般欺凌,无奈之下只能通过书信向好友赵盼儿求救。赵盼儿巧用计谋,从周舍手中骗得休书,成功将宋引章解救出来。《梦华录》在《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故事基础上进行改编拓展,对

  • 朱棣去探望大臣,看到他的美妾,面红耳赤道:不杀此女,天理难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三大诡异事件,朱棣个人简历,朱棣有几个宠妃

    这些地方满目疮痍,必须尽快恢复生产和劳作,才能使百姓迅速安定下来,否则人心就会思变。朱棣深知这个道理,尽管做了皇帝,但他还是经常出宫查探民间百姓的生活和生产的状况。话说这一日,朱棣带着四个贴身侍卫出宫微服私访,别看只有四个人,但是他们个个武艺高强,以一敌百。几人来到南京城比较繁华的地方,走到一处首饰

  • 崇祯的后代都被斩尽杀绝,清初为何会出现那么多的朱三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三太子之死,朱三照片,朱三太子起兵光复大明

    第一如果崇祯的儿子有了明确的结局,那么,也不会出现这么多的朱三太子。正是因为他们的神秘失踪,使得民间对他们产生了太多的推测。也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朱三太子在满清社会上有了市场。想想大明早期的靖难之役,恰恰是因为建文帝的失踪,使得当上皇帝的朱棣坐卧不安,这也才有了郑和下西洋。其实,这也是当时反清

  • 徐妙云:30年辅君,创3大纪录,徐达的长女,让朱棣17年不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徐妙云真实故事,朱棣和徐妙云关系,朱棣与徐妙云差几岁

    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能拥有识大体,贤惠的妻子是最大的福气,她们会把家庭打理得有条不紊,使家庭和睦,使男人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事业方面。不仅家庭需要贤德的女人,国家也需要贤德的皇后,只有这样的皇后才能使皇帝没有后顾之忧,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江山社稷中。明成祖朱棣的妻子徐皇后就是一个贤德能干的

  • 同样被称得位不正,为啥朱棣的口碑远逊李世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棣和李世民谁厉害,朱棣和唐太宗的关系,李世民跟朱棣的关系

    第一,从夺权的法理来看,李世民属于“功臣夺储”,朱棣属于纯粹的“藩王篡位”,性质天差地别。李世民是大唐建国的头号功臣(没有之一)。毫不夸张地说,所有最难啃的骨头,李渊都会让这个儿子出面解决;每每唐军局势不利,都得靠李世民力挽狂澜。刘武周、宋金刚袭击太原时,李元吉弃城逃跑、李渊考虑退守关中,李世民主动

  • 神秘的夏朝是否存在?为何考古找不到证据,无任何资料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朝考古揭秘,夏朝现在还有考古证据吗,夏朝的历史有无考古证据

    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先商或者早商,即使确定是先商王朝,二里头政权姓不姓夏也需要证据佐证。商朝的跨度有点大,器物风格的差异并没有大到可以断定不是商朝文物的程度。其次,周人隔了一千年,中间殷商甲骨文却不提这么一个先商广域王权国家的存在,而且夏人后裔是周人自诩的,改祖宗的事充斥历史,也可能夏族确实存在却并不一

  • 以重现贞观、开元盛世为己任,唐宪宗如何在动乱后实现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一、竦慕列圣,兴兵伐乱载初元年(690),武则天改唐为周,血洗李氏皇室。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一年后长安失守,李氏皇室成员再度饱尝丧国丧家之痛。经历了战火洗礼与颠沛流离后,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都厌恶做大做强的藩镇和倾轧攻讦的衮衮诸公,在拥有一定实力后便开始了拨乱反正。

  • 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十人最后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真实细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都杀了哪些人

    另一份则是“特战队十二人组”: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这两份名单中除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三人重合外,其余人员并不一致。那么,到底是哪一份名单更准确呢?史书怎么会搞出两份名单呢?我个人认为,这两份名单中的十九人都是玄武门

  • 你以为我在“洗白”安禄山?你错了,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禄山之死完整视频,安禄山真人照片,安禄山最后成功了吗

    在诸多影视剧当中,我们也能了解到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感情纠葛,也为他们的结局感到惋惜。而终结他们爱情的那个人也不得不提,他就是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安史之乱”给予了李唐一个沉重的打击,甚至算是李唐灭亡的导火索。因为叛乱这件事,安禄山在后世的风评一直不好,但人们看到的只是片面,真实的安禄山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