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监门府:将军,各一人,从三品;“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郎将,各二人,正四品下。校尉,各三十人,正六品下;直长,各三十人,正七品下。长史各一人,从七品上;司马,各一人,从七品下;录事,各一人,从八品上。仓、兵曹参军,各一人,从八品下;铠曹行参军,各一人,正九品上。行参军四人,从九品上。仁寿三年,监门府”又置门候一百二十人”。
左、右领军府:长史,各一人,从六品上;司马,各一人,从六品下;掾属各一人,从七品上。录事,各一人,正八品上;功、仓、户、骑、兵等曹参军,各一人,正八品下;法、铠等曹行参军,各一人,从八品下。行参军十六人,正九品上。明法,四人,“隶于法司,掌律令轻重”。左右领军府下辖各开府、仪同府编制同左右卫府。
左、右卫率府编有:率各一人,正四品上;副率各二人,从四品上;“掌宫中禁卫”。长史,各一人,从七品上;司马各一人,从七品下。录事,各一人,从八品上;功、仓、兵、骑兵等曹参军事,各一人,从八品下;法曹、铠曹行参军,各一人,正九品上;行参军四人,从九品上。直閤四人,从五品下;直寝八人,从六品上;直斋各各十人,从六品下;直后各各十人,从七品下。左、右卫率府又各统亲卫,又各统亲卫,置开府。亲卫开府一人,统领太子亲卫;太子亲卫,从七品上,员数不详。左勋卫开府一人,统领太子勋卫;太子勋卫,正八品上,员数不详。左翊一开府、二开府、三开府、四开府各一人,统领太子翊卫;太子翊卫,从八品上,员数不详。各府有长史,司马,录事,及仓、兵等曹参军各一人。法曹行参军,各一人。行参军,三人。又辖有仪同府,仪同一人。府有长史、司马,各一人;录事,仓、兵等曹参军,各一人。上述各府皆领有骠骑府或车骑府府兵,骠骑府或车骑府各统军坊,每坊有坊主,一人;佐,二人。每乡团,团主一人;佐,二人。
左、右宗卫率府设有:卫官编制、品阶、职责如同左右卫率府,“各掌以宗人侍卫”。行参军六人,从九品上;而无直阁、直寝、直斋、直后等员。左、右虞候率府设有:开府各一人,正四品上,“掌斥候伺非”。长史以下官员编制、品阶、职责如同左右卫率府。有行参军,三人,从九品上。其下辖各开府、仪同府属官及其卫士编制、品阶、职责与左右卫率府同。左、右内率府设有:率,各一人,正四品上;副率,各一人,从四品上;“掌领备身已上禁内侍卫,供奉兵仗”。长史,各一人,从七品上。司马,各一人,从七品下。仓、兵、等曹参军事,各一人从八品下。千牛备身八人,正七品下;备身左右八人,正七品下;备身二十人,正九品上。左、右监门率设有:率,各一人,从四品上;副率,各二人,正五品上;“掌诸门禁”。长史,司马,仓、兵、等曹参军事,各一人,正九品下。直长各十人,从七品下。
由此可知,隋文帝创制的十二府和太子十率的主要职能是宫廷禁御,以保护皇帝和皇太子的安全;进而维系隋王朝的政治统治稳定和确保强大的皇权。隋炀帝即位后,于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革了南衙禁军制度:“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左右备身为左右骑卫。左右武卫依旧名。改领军为左右屯卫,加置左右御。改左右武候为左右候卫。是为十二卫。又改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依旧名,凡十六府。”
同时,对十六府的建制也有所改革:十二卫,各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其直閤将军、直寝、奉车都尉、驸马都尉、直斋、别将、统军、军主、幢主之属,并废。以武候府司辰师员,隶为太史局官。……每卫置护军四人,掌副贰将军。将军无则一人摄。寻改护军为武贲郎将,正四品,而置武牙郎将六人,副焉,从四品。诸卫皆置长史,从五品。又有录事参军,司仓、兵、骑、铠等员。翊卫又加有亲侍。左右候卫增置察非掾二人,专纠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