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阅兵出现在1906年,由酷爱讲究排场的慈禧太后主持,史称“彰德秋操”。当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刚刚过去四五年,慈禧太后为了扳回点面子,显示下自己“新政”的成就,决定在河南彰德(今河南安阳)举行一次为期五天的大会操。其中,前四天为军事演习,最后一天进行阅兵典礼。
慈禧老太后命袁世凯为此次阅兵大臣兼会办练兵大臣,全力操办此事。参加的军队是当时装备最好、素质最高的北洋新军、湖北新军和河南新军。其中,北洋新军各军1镇1混成协16172人组成北军,以段祺瑞为总统官;湖北新军1镇和河南新军1混成协共17786人 合 编成南军,总统官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手下张彪。
慈禧老太后一生酷爱讲排场,这次大会操也不例外,期间实现了以下几个第一:
第一次大规模邀请外宾。为了达到轰动世界的效应,清政府向各大列强发出邀请。据记载,英、美、俄、法、德、意、奥、荷、日本等国均派出了武官前往观摩。
第一次获得西方列强正面评价。一些观摩会操的俄国武官认为,清政府的陆军已经可以与当时的日本匹敌。就连出席的日军参谋本部松川少将也说:“中国的军事力量照现在的发展情况看,他日必有起色;如果中国全国都以此次大演习作为模范,进行扩军备战练兵强国,效果将是不得了的。”
第一次用纪律赢得了老百姓的好评。清政府自从入关之后,军队纪律方面的口碑一直很差。尤其到了清朝末期,军队行动往往意味着兵祸,老百姓通常被迫离乡逃难,甚至投井自杀。但是此次演戏中,清军纪律严明,买东西一律付钱,甚至在行军中不得出队私买食物或水,让当地的百姓大跌眼镜。
阅兵当天,慈禧、光绪携文武大臣到场,现场检阅。受检阅士兵穿着军礼服,雄赳赳气昂昂地齐集阅兵场,举行了分列式。四万多人的队伍步调整齐,军容壮盛,很是吸引洋人的眼球,也让国内参观者啧啧称奇。而这也正是慈禧想要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