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皇太孙,朱瞻基的婚事根本由不得自己做主,于是他不得不接受胡善祥为自己的正妃,而他最爱的孙氏,只能是皇太孙嫔。朱瞻基大婚后,胡善祥接连为其生了两个女儿,分别为后来的顺德公主和永清公主。永乐二十二年,孙氏也为其生下一个女儿,即本文主人公常德公主。
也是这一年,朱棣驾崩,太子朱高炽继承皇位,即明仁宗。然而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也驾崩了,于是朱瞻基继承皇位,即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册立胡善祥为皇后,将孙氏封为贵妃。
宣德二年,孙贵妃为朱瞻基生下长子朱祁镇,朱瞻基欣喜若狂,随即去劝无子的胡善祥主动辞去皇后之位。宣德三年,朱瞻基正式宣布废后,改立孙贵妃为后,册立朱祁镇为皇太子。如此一来,孙皇后所生的常德公主,地位也有所不同了。
宣德十年,朱瞻基驾崩,年仅9岁的朱祁镇继承皇位,即明英宗。正统五年,朱祁镇封同母姐姐为常德长公主,指婚鄞国忠武公薛禄之子薛桓。这是一门好亲事吗?当然是。
薛禄早年在北平从军,在靖难之役中立下战功,还曾生擒左副将军李坚(朱元璋第七女大名公主的丈夫),因此深受朱棣重用。在此过程中,薛禄一路高升,朱棣登基后,将他升为都督佥事,接着升任都督同知。
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北京,论功封薛禄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阳武侯,世禄一千一百石。朱高炽即位后,命薛禄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封太子太保,赐铁券。朱瞻基即位后,薛禄又在平定汉王叛乱中立功,继续得到重用。宣德五年,薛禄病逝,追赠鄞国公,谥号“忠武”。
薛桓身为功臣勋贵之后,他与常德公主的婚事,自然是一门好亲事。再看看朱祁镇为长姐顺德公主选的丈夫石璟,只是一个小小千户的儿子。这就是母亲被扶正,同母弟弟还继承了皇位的好处。
但真正的常德公主或许会说:“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在外人看来,这是一段好姻缘,可实际上这位驸马薛桓,却是一个狂妄的人,后来就连常德公主都不放在眼里。常德公主的生母是孙太后,弟弟是明英宗,为何丈夫薛桓还敢和她作对呢?
这就要说到常德公主的“好弟弟”朱祁镇了。众所周知,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不仅害死一大帮随他出征的文官武将,就连自己也被瓦剌俘虏。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群臣临时拥戴郕王朱祁钰登基,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由于此时朱祁钰的生母吴氏还在世,所以尽管朱祁镇的生母孙氏仍然是太后,但在后宫也不得不看吴太后的脸色。也正因如此,常德公主的处境大不如前,一向狂妄的驸马薛桓,便不将公主放在眼里。
但薛桓怎么也想不到,朱祁钰没当几年皇帝便病重,朱祁镇趁此机会夺回了皇位,史称“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之后,姐姐常德公主立马就跑来,在他面前告了驸马薛桓一状。
《明英宗实录》记载:
“癸酉,驸马都尉薛桓尝私侍婢,与常德长公主争语犯上。事闻,命六科十三道劾桓罪。法司考讯于外庭,论当斩。下锦衣卫狱固禁数日,释之。”
意思就是说,驸马薛桓竟背着公主偷偷与侍婢私通,被公主发现后,他还敢与公主起争执。在明朝,驸马并不是只能娶公主一人,也是可以纳妾的。比如前面提到的顺德公主,她与驸马石璟并没有子嗣,她去世以后,石璟就和妾室生了两个儿子。
但薛桓的情况有所不同,他是背着公主与别人私通,这是不被允许的。加上他还敢与公主起争执,这就是“犯上”。因此朱祁镇听到姐姐告状,就立马交给法司审讯,结果定下的是论罪当斩。然而,朱祁镇还是看在姐姐的面子上,并没有杀薛桓,只是将其下锦衣卫狱关了几天,以示惩戒。
这个薛桓狂妄嚣张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自从娶了常德公主,便多有行不法之事,只是仗着身份一直相安无事。后来公主的母亲和弟弟失势,他又嚣张到连公主都敢得罪,所以被明英宗惩罚也是咎由自取。
都知道锦衣卫大狱不是那么好待的,薛桓进去了几天,实在“享受”够了,出来以后便收敛很多。久而久之,常德公主看在夫妻情分上,也就不再怪罪他。就这样,夫妻二人又一同活到成化朝。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将姑姑进封为常德大长公主。成化四年,驸马都尉薛桓先于公主去世。成化六年,常德大长公主去世,享年46岁。常德公主与薛桓夫妻二人一直没有子嗣,从这一点以及当初薛桓与侍婢私通可见,夫妻二人感情确实不怎么样。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